新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相关指标研究
2023-11-07李力安
李力安
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佛山 52800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教育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教育设施的布局规划却没有跟上需求的增长速度,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和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教育设施布局规划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教育设施布局规划不仅仅涉及城市规划,还涉及教育公平、城市空间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因此,在进行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新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相关指标,以期提出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措施和建议。
1 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相关指标概述
在新国土空间规划下,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应当按照科学规划、均衡布局、有序发展的原则进行。因此,针对教育设施布局规划,需要明确相关指标,以便科学地评估和规划。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相关指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教育设施供需指标:该指标是评估一个区域内教育设施的供需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教育设施布局提供基础。教育设施供需指标一般包括学生与教师的比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育设施的使用率等。
教育设施质量指标:该指标反映了教育设施的教学质量,主要包括教学资源、教师素质、教育教学管理等。
教育设施覆盖面积指标:该指标是评估一个区域内教育设施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包括教育设施覆盖范围、布局密度等。
教育设施布局指标:该指标是评估教育设施布局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包括教育设施的数量、分布、类型等。
教育设施环境指标:该指标是评估教育设施周围环境是否适宜教学和生活的指标,包括空气质量、噪音、交通等。
2 新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相关指标研究
2.1 健康与安全指标
(1)空气质量和噪声污染
考虑教育设施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和噪音污染情况,选择无污染、低噪音的地段建设教育设施,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2)场所安全与环境卫生
选择建设场所安全、环境卫生良好的地段,避免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生产经营贮藏有毒有害危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殡仪馆、公安看守所、消防站等不良环境影响的场所相邻,以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2.2 教育公平指标
(1)人口普及率
分析教育设施数量和教育资源分配情况,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社会群体,确保所有人群都能平等获得教育资源。
(2)区域覆盖率
评估教育设施在国土空间规划范围内的覆盖程度,确保不同区域都有足够的教育设施。
(3)建筑面积和设施数量
考虑教育设施的规模,包括建筑面积和设施数量等因素,以确保教育设施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2.3 城市空间利用指标
(1)教育设施布局与交通网络的关系
研究教育设施布局与交通网络的关系,以便居民能够方便地到达教育设施,并在教育设施和其他区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
(2)教育设施布局与住宅区的关系
考虑教育设施与住宅区之间的距离和关系,以确保教育设施能够方便地为当地居民服务,并避免对住宅区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2.4 可持续发展指标
(1)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
研究教育设施的能源消耗情况,以及教育设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在选址研究中应当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资源充足的地区建设教育设施,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对于传统能源的使用,应当采取节能措施,例如使用节能灯具和设备等,同时避免使用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材料和设备。此外,在规划选址时,应考虑教育设施周围的环境保护措施,如绿化带的建设、环保设施的设置等。
(2)资源利用效率
考虑教育设施的资源利用效率,包括能源、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因素,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教育设施的效益。在选址研究中,应当选择交通便利的地区建设教育设施,以减少人员和物资的运输成本和能源消耗。同时,应考虑教育设施内部的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合理利用空间、节约用水、优化课程设置等,以提高教育设施的效益。
(3)经济可持续性
评估教育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经济可持续性,确保教育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能够在经济上得到持续的支持和发展。在选址研究中,应当考虑教育设施周围的经济环境,例如当地产业结构、就业率等因素,以确保教育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能够融入当地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可持续性。同时,在教育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应当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和管理方案,确保教育设施的运营和维护能够长期稳定进行,增强经济可持续性。
3 可行措施和建议
为了实现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可以采取以下可行措施和建议:
3.1 教育设施选址方面
(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布局教育设施
针对城市中已有的教育设施和未来的规划需求,应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布局教育设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考虑教育设施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
(2)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选择合适的选址
在进行教育设施选址时,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适合的选址。应考虑教育设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较好的地区进行选址,以提高教育设施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
(3)考虑交通、配套设施等因素,提高设施可达性
在进行教育设施选址时,应考虑交通、配套设施等因素,提高设施的可达性。应优先选择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进行选址,以方便师生出行和生活。
(4)加强社会参与,建立公众意见征询机制
在进行教育设施选址时,应加强社会参与,建立公众意见征询机制,征求居民对教育设施选址的意见和建议,以充分考虑居民需求和意见,提高教育设施的质量和可接受性。
(5)开展综合评估,提高选址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进行教育设施选址决策时,应开展综合评估,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提高选址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教育设施需求,选取合适的选址方案,提高教育设施的规划和布局水平。
3.2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教育设施规划选址研究
(1)结合交通网络规划和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教育设施规划选址需要考虑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交通网络规划的整合。例如,应该考虑学校和幼儿园的布局是否满足城市发展方向和交通主干道的分布,是否能够支持交通的便捷和学生的安全出行。此外,还应该避免在交通瓶颈区域建设教育设施,以避免交通拥堵和安全问题。
(2)考虑城市扩张和城乡融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扩张和城乡融合成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问题。在规划教育设施选址时,应该考虑未来城市扩张和城乡融合的趋势,避免在远离城市主干道的区域建设教育设施,以免影响学生的交通和教育资源。
(3)考虑区域发展和资源配置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教育设施规划选址还需要考虑区域发展和资源配置。例如,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教育设施规划选址应该优先考虑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当地资源的分布和配置,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教育设施规划选址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在自然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应该避免建设大规模的教育设施。同时,还应该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如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加强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以促进教育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4 根据新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相关指标进行选址
4.1 根据新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相关指标使用GIS模型选址
本次GIS分析主要使用了P-Median模型来最小化抗阻模型,通过在所有候选地块中选择设施的空间位置来满足教育设施在居住用地中的需求。该模型综合考虑了行政管辖区、山体农田、水域、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立交等通行阻隔因素,以此构建教育设施的出行模型(图1)。
图1 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的选址示意图
在设施候选地块的判断中,考虑到现状建设情况、地块权属以及规划用地性质等因素。地块的优先顺序为:空地>旧厂>旧城村,排除高密度居住区;地块权属的优先顺序为:已收储用地>集体用地,排除已出让商住地;规划用地性质的优先顺序为:规划教育用地>其他建设用地>规划备用地,排除农保地。
该模型的目标是使得总出行路径最短,但是不可避免会牺牲少数位置偏远的需求区域。因此,建议对涉及偏远区域进行单独考虑,有条件的话可以建设低配设施。各类设施的给定数目为各类学校国家规定的区间值,在本次分析中通过计算不同数量设施的服务区模型,兼顾服务基本覆盖和设施最少化原则,选取最优布局方案。
综上所述,本次GIS分析的重点是构建P-Median模型,通过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教育设施的出行模型和候选地块。在建设教育设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平衡各个区域的覆盖率,并考虑到偏远区域的情况。通过最优布局方案的选择,可以使得服务区模型覆盖面积最大化,同时保证设施数量最少。
4.2 新增设施微选址原则
城市用地建设空间有限,尤其是已建成区情况复杂,体量较大的新增教育设施要顺利落地建设,并保证教学环境的安全、安静、便利,在选址阶段将需要面临众多考量。为了实现设施均衡化布局,规划小学和初中教育设施要根据人口分布、服务半径以及道路、行政边线等,划分设施服务区,新建设施原则上要在服务区较中心位置进行选址,并保证设施服务区之间不过分重叠或留空。对应小学服务区,若干幼儿园则形成一个学位平衡区,这是分区平衡、就近入学原则的体现。
在选址时,新建学校应选址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较完善的地段,但应避开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等交通繁忙路段,以免影响学生上学安全。同时,也应该遵循易建场地的原则,确保场地容易建设。此外,还应考虑设施防护距离,确保校内外环境安全、安静。例如,中小学校严禁建设在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等自然灾害及人为风险高的地段。高压电线电缆、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及通航河道等严禁穿越或跨越学校校园,当在学校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符合相关规定。
此外,学校应建立在无污染的地段,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生产经营贮藏有毒有害危险品及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殡仪馆、公安看守所、消防站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和不良环境影响的场所。
5 结束语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国土空间规划下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的相关指标,研究表明,在新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教育设施的布局规划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人口、经济、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选取了人口密度、交通可达性、空间分布均衡性和可持续性等四个指标,对教育设施布局规划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人口密度对教育设施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密集区域的教育设施需求量较大,需要相应增加教育设施的建设和规划;交通可达性是影响教育设施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便捷的地区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对教育设施的需求;空间分布均衡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应该考虑到城市整体的发展方向和规划,避免过度集中在某一区域;可持续性的研究表明,在教育设施的布局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环保因素,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讨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相关指标的研究。首先,我们将考虑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分析影响教育设施布局的因素,包括城市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等。其次,我们将继续完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估教育设施布局的合理性。此外,我们还将深入探讨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的空间优化模型,通过空间模型,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提供更加具体、可操作的方案和参考意见。
另外,我们也将结合现实,对已有的教育设施布局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和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将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城市类型等进行研究,以期为各地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和指导。最后,我们将继续关注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相关政策的变化和发展,不断更新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