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对比:推动想象质态下的思维进阶
——以《村晚》教学为例
2023-11-07徐小琴
徐小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再次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祖国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关键性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学生语感意识的形成以及语言理解运用能力的提升,都必须依托于内在言语思维的形成,即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的“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这一论断。阅读教学需要充分聚焦体现作者在遣词造句上极具表达艺术性的神来之笔,引领学生在思维进阶的过程中逐步探寻文字表达的独特魅力,习得作者表达的内在智慧。
统编版教材五上第一单元《古诗三首》编选了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古诗以简练的语言、形象的表达,展现了农村傍晚富有情趣的优美景色和悠闲生活。其中,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字可谓神来之笔。对于这一处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在思维进阶中逐步向着语言文字的内核迈进。笔者就以这一处细节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一、强化错位对比,在想象纠偏中推动思维进阶
古典诗词语言简洁,表达凝练,往往在寥寥数语间便营造出悠远的意境,呈现出丰富多元的价值信息,抒发出鲜明而强烈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在遣词造句中独特的思维表达智慧。正是由于古典诗词这种独特的表达特质,使得呈现出的语言文字具有极强的跳跃性,给当下学生朗读诗歌、理解诗意,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很多教师将对古诗大意的理解寄托于编者所提供的注释上,硬性要求学生直接将注释中的意思,以替代的方式强塞入翻译的语句中。这样的方法能够在整体层面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大意,但如果需要进行深入细究,则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比如,《村晚》这首诗的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其中的动词“衔”字,究竟该怎么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将这一“衔”字理解为“口中含着”,从客观的自然景观来看,“衔”字所展现的状态究竟是怎样的?是两座山峰以“夹”的方式“衔”着落日,还是山峰遮挡住夕阳的半边?要想回答这个问题,纯粹理解字面意思或者对教材注释奉行简单的“拿来主义”,不仅无法满足学生内在的渴求,更无法还原诗人表达的真实用意。鉴于此,教师可以尝试修改原文,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辨析的方式展开教学,尝试运用上述的两种状况,分别绘制成图片,并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出来,在图文对照下,对比两种状态,辨析哪一种更适合诗歌中的“衔”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出示“一个小孩子嘴里衔着一块糖”的图片,三者之间的直观对比,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此处的“衔”字应该理解为落日正好坐落在两座山峰之间,而两座山峰恰巧形成了一个竖着张开的嘴巴。如此一来,两座山峰“衔”的状态,才能更准确、鲜活地透过文字表达的藩篱,直射学生的思维意识之中。
在这种对比式教学中,学生充分激活了自身的观察思维、辨析思维,准确而客观地还原了诗句所要表达的画面,有效地促进了古典诗词关键字的准确理解。
二、依托改写对比,在想象辨析中推动思维进阶
古典诗词字字珠玑,古代诗人在创作时非常讲究“炼”字,流传着很多关于诗人揣摩、锤炼语言的经典佳话。因此,语文教学对于古典诗词中关键字眼的品味与洞察,不能仅仅局限在意思理解的层面上,还需要激活学生的对比性思维,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探寻内在的丰富意蕴和鲜活的画面,实现与诗人最为高效的对话。
还以这首诗中的“衔”字为例,诗人之所以运用这个字来展现所看到的景物,不仅在于落日与山峰之间形成的位置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展现傍晚时分夕阳落山时舒缓而优美的过程。这种“优美与舒缓”,与诗人所运用的“衔”字有着怎样的关联呢?学生无法直接在语言文字与画面之间形成有效的认知关联。这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类型化资源,引导学生在深入对比的过程中激发言语思维。比如,教师尝试将这个动词修改成为“吞”和“咬”,以此辨析原文诗句的“衔”字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在这样的类型对比之下,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吞”字显得夕阳下落的速度过快,而且是一下子将整个落日吞没,这与落日缓慢落下且有一半露在山峰之外的实际状况并不吻合;而“咬”字则显得力度过大,反而展现出狰狞、可恶的一面,与整首诗所要着力展现的乡村富有情趣的悠闲生活也是完全背道而驰的。由此一来,学生重新回归诗歌语言,辨析这个“衔”字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对古诗所描绘的独特语感形成了更为通透地把握:这个“衔”字不仅准确再现了落日与山峰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夕阳慢慢落下、轻柔舒缓的独特美感也蕴藏其中。这体现了诗人在遣词造句、讲究炼字的过程中所展现的独特思维,而学生与诗人之间形成的多层次、深入性对话,则更有效地推动了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协同并进。
三、关注前后对比,在想象补白中推动思维进阶
由于古典诗词在表达上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诗人在行文过程中留下了广阔的留白空间,这就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想象还原和多维解读提供了历练思维、积极补白的契机。因此,学习古诗不仅要做到朗读正确流利,要能够整体把握古诗的基本大意,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借助诗歌语言所呈现的信息,在激活学生想象意识的基础上,还原所描绘的画面,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事实上,画面的想象属于高阶性思维。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教师对于想象策略的指导,如果只停滞于设置机械问题的层面,比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等,无法点燃学生想象的思维火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开放性思维造成了较大的限制,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对比,帮助学生开辟想象拓展的空间,引领学生朝着诗歌更为广阔的留白空间进发。
雷震《村晚》这首诗中的“山衔落日浸寒漪”,如果单纯从字面的信息和纯粹的理解角度来看,诗人所运用的这个“衔”字,整体上处于相对静止的画面,学生的想象也只能聚焦其中某一瞬间的景象。而在上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改写所形成的诗句,则有效地推动了学生对于“衔”字所呈现的前后过程,学生的想象将不再停留在固有的层面上,而是在前后关联上,帮助学生能够运用有顺序、有条理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落日舒缓、轻柔落下的过程,尤其是落日与山峰之间的关系,完整地展现了出来。事实上,学生由此所产生的想象内容并没有在诗歌的语言中得到明确展现,而对比则促使学生的思维伸向了诗人言语未尽的境地,让学生在原本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形成了更为丰富的体悟,将自身对文本理解的内在思维升华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