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壮大大庆市农村集体经济问题的研究
2023-11-07张栗莉
□张栗莉
(中共大庆市委党校,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只有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带领农民一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乡村振兴。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尽管我国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存在发展能力弱、组织运转难、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1]。
1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自我发展能力弱,限制了收入渠道
当前有些农村现居住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以外出务工为主,留守群体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思想观念落后,这是造成农村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弱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他们身上难以看到市场意识,面对纷繁多变的现代市场经济时,他们没有分析总结能力,面对当前市场资源优势,存在盲目跟从和投资的现象,难以抓住当前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
此外,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部分村干部积极从外地引进投资项目作为经济支撑,给予了农民群众最优惠的政策和服务,然而由于农民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好项目无法在村里落实开展,将可增收的项目拒之门外。
很多农民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概念认识模糊,导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性降低,甚至存在畏难情绪,还有少数群众集体观念淡薄,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这些模糊、错误的认识,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总之,较低的文化素质、狭隘的生活环境、闭塞的信息渠道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巨大障碍。
1.2 村级组织运转难,削弱了发展核心
繁而杂乱的日常事务,让乡村干部难以抽身,在农村经济建设上精力投入不足。部分村庄为了减少开支而精简村干部,造成一个村干部负责大量后勤业务,且工资待遇低下的局面。上级派发的硬性任务,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存在民众不理解不配合、上面不满意、工资难落实、养老保险无法解决等情况,据了解,很多村长工资只有4 000 元/年,这是打压其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此外,部分村干部文化水平低、年龄大、思想和基本素质差,只能够完成一些简单工作任务,在为民众做思想政治工作时,由于缺乏对党在农村政策的深入理解,造成思想落实工作难,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难以带领民众实现脱贫致富,而干部之间还存在矛盾多、关系紧张等不良情况,以上均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3 “三资”管理不规范,制约了经济发展
“三资”是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其是促进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根基。随着大庆市农村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给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目前,大庆市在“三资”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3 个方面的问题。
1.3.1 机构设置不完善、人员配置不稳定
近年来,加快推进对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有效调整以及机构的创新改革,使基层三资中心增加了工作量。但是,针对于农村“三资”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而言,由于人员少、流动大、机构部门设置不健全,在基层监督管理中,存在监督管理职能弱化、被动工作、没有权威性的问题。
同时,由于大多数村级财务管理人员属于无编制人员,未经系统培训就上岗操作,工资待遇低,工作热情和精力有限,导致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工作做不到位,缺乏连续性,工作极易出现纰漏。
1.3.2 资金管理不到位、监管缺位
首先,村集体经济的负责成员在选定过程中,并不是由村民集中选举产生,主要由村干部委任或兼任,由此存在村集体经济负责成员整体业务能力低下、人员之间工作素养差距大、难以精准判断村集体支出的合法性、对账目中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等问题。其次,部分村干部特立独行,缺乏团结合作意识和民主意识[2]。集体财务公开不及时,既使公开,群众不了解也看不懂账目上所表现出来的具体收支情况。再次,存在债权催收不及时问题。针对几十年的老债务,部分村干部干脆不再催讨,在任职期间难以完成对旧债务的催收工作,造成村集体经济存在烂账的情况,使得集体资产流失。
1.3.3 资产管理不规范、执行随意性大
首先,有的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主体责任弱化,资产管理台账不健全,特别是对部分租赁资产发包、合同签订、租金收缴等存在不规范现象。近年来,由于新的商业业态形成导致租赁资产性质发生转变,对续租资产的价格未调整到位,造成了目前执行的续租价格低于市价,与此同时,很多资产也存在二次转租的情况。
其次,资金管理缺乏规范性。在账目记录过程中,普遍存在瞒报收入的现象,村集体干部坐收坐支现象十分常见。村集体领导干部收支票据不统一、不规范。
再次,村集体工程项目建设竣工投入使用之后不及时决算,村集体对固定资产的采购、报废手续不完善、不规范,资产台账登记不及时,使得整个资产管理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2 发展壮大大庆市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2.1 激发农民内生动力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之源
2.1.1 传达集体意识
只有充分激发农民共同致富的集体信念和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才能有效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与壮大。通过分析全国榜样农村案例发现,无论是执行股份或合作制的乡村或社区,还是长期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华西村、南街村、兴十四村,各村的民众均有着良好的合作文化以及对集体主义的信奉,积极配合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事务。比如,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村民的集体意识在村党委的引导下被激发唤醒,在3 年内就走出了灾害阴影,并实现了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创新。当前面对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再造”,村干部必须要加大对农民合作文化和集体信念的激发诱导力度,进而促使他们由分散走向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文化氛围[3]。
2.1.2 唤醒主动意识
“等帮扶、靠政策、要资金”是很多人存在的思想羁绊。有部分民众思想落后,对自身收入进行隐瞒,不想也不愿意脱贫,争着建档立卡当贫困户,而部分没有被列入贫困户的农民,则到处上访告状,“以穷为荣”。农村经济不得以发展,也产生了“等、靠、要”思想,使农村难以产生发展动力与活力,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1984 年,国务院将大连、秦皇岛、上海、宁波、温州等14 座沿海城市对外开放。这时,位于浙江杭州北部的萧山区(当年还是萧山县)因地理位置等因素,没有被列入对外开放城市,失去了中央“帮扶”的机会。但是,当时的萧山没有因为“被冷落”“被忽视”而选择“等、靠、要”,采取主动出击,苦筹谋、找项目、筹资金、踏实干,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另辟蹊径,这是农村集体经济壮大过程中非常宝贵的经验。很多地市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路上要加大对“等、靠、要”的治理力度[4],通过多种手段宣传教育,解决部分农民“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思想,从“要我富”彻底转变成“我要富”。
2.2 创新农地经营制度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
2.2.1 第一个“三”——“三权”
“三权”即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2016 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据文件精神指示,在“三权”分置的背景下创新土地经营制度,关键在于盘活土地经营权。盘活土地的经营权必须因地制宜,不能一概而论[5]。
首先,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却缺少资金的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过去农村的土地是不能抵押的,如今,不仅可以激活闲置不用的土地,又可以利用土地解决该村的资金问题。实践中需要多方联动来确保土地经营权抵押过程的顺利,尤其要保证农民的“地”合法抵押,利益不受侵犯。一个村的土地进行经营权抵押贷款,绝不是一个村的村委会可以独立完成的。上级县单位必须设立专项小组,让有工作经验和法律知识的相关单位参与其中,比如农业法制办、财政局、农村合作信用社、融资办等。必须强调牵头单位的主体责任、明确成员单位各自职责,积极配合,禁止推诿扯皮。
其次,将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农民,为了避免出现风险,可以联合金融机构开发设计相应的信贷产品,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以大庆市大同区双榆树乡沙家窑村为例,此村是大庆市典型“地域型贫困村”,该村位置夹狭于肇源、杜蒙两县区边界之中,限制了向外延伸土地面积的可能,在本身狭小的地域中只有小面积土地适合种植农作物。耕地面积少,产量低,不能以种植经济作物、农作物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重心,看似盘活集体用地,实际壮大该村集体经济的希望渺茫,但根据调研,该村拥有的那片水域却很“富足”。水域面积广、池中水质好,有野生鱼,特别适合发展养殖业。当前水域的所属权涉及3 个县区,经常有村民因资源利益大打出手[6]。需要“顶层设计”进行协调沟通、合理规划、统筹配置,实现水域资源共享。在政策支持下,沙家窑村可以有效、合理地调动村中干活能手,搭配能干体力活的贫困户,让能干者干事、贫困者脱贫,利用湖泊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渔业,进而逐步壮大本村的集体经济。
2.2.2 第二个“三”——“三块地”
“三块地”即农村的农用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我国对于“农村三块地”的改革工作从2015 年开始,大庆市从历年进行试点的城市中汲取宝贵经验,助力大庆市农村集体土地的发展。
首先,无论是在农村地区还是在第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都必须坚持“一户一宅”,面积由法定标准合理分配和管理宅基地[7]。相关部门要制定符合大庆市情的宅基地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权益。
其次,大庆市农村分布广、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改革要逐步分类进行,不可一刀切。
再次,无论是农用地的经营管理还是宅基地的统一标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农民问题,改革将会改变一些农民的生活习惯,引发的连带效应是必须预见、重视的问题。不应以发展经济为改革目的,应以改革成果惠及农民为改革方向,一切从农民的利益出发。
2.3 强化基层队伍建设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根本保障
2.3.1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必须先强化基层党组织
2018 年9 月21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中审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条例》出台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时代党支部建设的基本遵循。
2.3.2 优化村级党支部队伍必须重视人才
这一工作是落实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的积极作用。大庆市应鼓励、动员有条件、有能力、有想法、听指挥的年轻干部到广大的田野上大展身手,不仅锻炼自己、丰富阅历,也为乡村建设注入新鲜“血液”。从村中选拔政治意识强、工作精力旺、有“闯劲儿”的农民,充实到村级党组织中。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村干部加强培训。冬闲人不闲,充分利用农闲时光加强干部队伍培训。定期组织各个村的“两委班子”进行统一党建、意识形态等有关农村建设的具体知识培训,邀请高校、党校教师下基层宣讲。闭门造车难进步,大庆市每年应组织各个村的村委班子到大庆市、邻市甚至国家先进的村庄去拓展视野、寻找差距、增加干劲儿。继续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回资金、带回技术返乡创业,解决劳力欠缺问题[8]。
2.3.3 改革考核考评机制,以激励鼓励为主
衡量村支部的工作,不能用一套框架标准。发展集体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事情,无论是上层领导者还是基层干事者,都须有功不在当代利可长久的“育竹”情怀。因此,考核村干部不可盲目盯数据、查指标、看表象,必须有容错机制,支持农民大胆干、鼓励基层创新干[9-11]。
2.4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是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撑
首先,规范账户,做好对账工作,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各乡镇应为当前已经有条件发展集体经济的村子在规定银行开设专用对公账户。设立好各村的明细账户,方便查账,避免借用、挪用集体账户和随意调剂使用违规问题。每个季度都应由村负责账户管理人员、上级管理人员和银行工作人员共同核对往来账户,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如有问题,要及时解决,确保村子的集体权益不受侵害。
其次,加强监督监管工作,保证村集体资金的合理利用。除上级的农业、审计、财政等部门定期常规检查,应适当嵌入巡视检查。如有违规问题,下发通报,限期整改。还应善于利用群众监督,各村定期召集村民检查村里重大经济事项和日常收支,定期公开村内账务,让涉及资金的事项在阳光下运行。
再次,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从源头规范使用“三资”。财务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更要求其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专业的管理理念。加大对乡村负责管理集体资产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将日常学习交流和定期培训结合、将分散和集中学习结合等方式,实现对农村财务和业务人员能力水平的切实提高[12-16]。
3 结束语
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乡村作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有着较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此基础上,农村经济发展必须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在干部领导和民众团结下,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整合资源,发展产业,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使支部更有凝聚力,村庄更有精气神,村民更有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