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平城营建规划设计研究评述与展望
2023-11-06高元
高 元
(1.绿色建筑全国重点实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5;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游牧与农耕民族间的文化融合是构筑国家治理多元一体格局和推动都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都城作为国家文明的最高水平,发挥着文化认同、民族凝聚、国家象征的重要作用,是认识中华文明连续性发展、多样性共生、异空间互动、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具体时空表达,要重视由少数民族建立的都城.南北朝时期虽然政治格局分裂,但文化融合带来的思想极自由、极解放、富于智慧和热情,都城规划不断革新,并取得明显进步.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是隋唐制度的重要源头[1].北魏平城作为游牧民族进入中原自建的第一个都城,都城建设时间长达96 a,在规划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是北魏洛阳、隋唐长安规划的样板,也是后世多民族国家都城规划的范本,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但北魏平城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其历史地位不匹配,有必要从历史文献、考古材料、相关学科研究等方面,梳理研究材料和已有观点,结合最新研究趋势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下一步开展北魏平城的古都规划设计研究奠定基础.
1 北魏平城概况
北魏平城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三代京华,地处黄土高原与蒙古高原的边缘地带,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碰撞、冲突、融合的舞台.
拓跋鲜卑从大鲜卑山经数代迁徙到“匈奴故地”,实力不断壮大,并与西晋结盟.晋永嘉七年,亦建兴元年(313)“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鲜卑势力着力经营代北地区.建兴二年(314)被晋愍帝进封为代王,315年,猗卢在盛乐建立了代国.登国元年(386),拓跋珪复国,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拉开了平城的都城建设.
《魏书》中记载: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398)“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规划建设活动,“制郊甸”“起宫室”“修鹿苑”“凿渠引水”“修城门”“作武库”“广苑囿”等等.天赐三年(406),“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明元帝拓跋嗣“筑苑”,泰常七年(422),“筑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里”“广西宫,起外垣墙,周回二十里”.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筑东宫”“改宫室”,建设活动不是很大.文成帝拓跋濬时期,“穿天渊池”“作太华殿”“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献文帝拓跋弘时期,“起永宁寺”、造佛图、佛像、鹿野苑等.孝文帝拓跋宏时期,改宫殿,起城门、“穿神渊池”、在方山“起文石室”“灵泉殿”“思远寺”“建永固石室”,后又“新作诸门”,修建了太极殿、“经始明堂,改营太庙”,按照“六寝”制度,“以安昌殿为内寝,皇信堂为中寝,四下为外寝”,建立了寺院佛塔等.历经六位皇帝的96年规划建设,直到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平城规划建设落下帷幕.
2 历史文献记载
以文献为基础,国内外历史学者梳理了平城都城变迁、建设年代,考证了水系及都城空间等.日本学者前田正名首次探讨了平城历史地理变迁、都市景观、鹿苑及都城水系与格局复原等[2],并引发国际学界著名学者佐川英治[3]、塩沢裕仁[4]、朴汉济[5]等的广泛讨论.国内学者逯耀东[6]、李凭[7]、田余庆[8]、孙靖国[9]、楼劲[10]等从历史地理和文化等多角度探讨了平城的历史地理环境、国家制度和文化变迁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地理基础.
3 考古发现
1930年代末,北魏平城遗址开始考古调查工作.1938年日本水野清一、原田淑人等开始寻找北魏平城的都城遗迹.1960—1980年代发掘了永固陵、墓葬、思远寺等.北魏平城的相关研究多基于1930—1980年代的考古调查,具有明显的滞后性.1980年代国家文物局展开平城遗址勘查挖掘工作,近40多年来考古发现为平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北魏平城与今天大同城主城区存在明显的叠压关系,在北魏平城遗址层下发现有汉代平城县的夯土层和居住遗迹,北魏遗址层以上发现辽金至明清的城墙、道路等,并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已发掘的北魏平城空间格局相关的关键点主要包括:孝文帝时期的明堂,有环形水渠和五座夯土台;操场城发掘了一号、二号、三号北魏建筑遗址.推测一号为皇家高等级宫殿建筑,二号为皇家粮仓,三号为皇家建筑;今大同府城墙和安家小村、古城村的北魏夯土城墙;供水塔一带的建筑遗迹;方山永固陵及佛塔、寺院建筑群遗址;城西的云冈石窟、焦山寺石窟等,除与城址直接相关的遗迹外,盖天保、杨众度等墓葬中出土有记录墓葬与平城空间信息的墓志铭.
随着考古材料的不断发现,平城复原研究也不断发展.日本学者水野清一推定了宫城位置和都城边界[11],其研究成果长期影响国内学者.国内学者宿白研究集中在鲜卑遗迹和北魏平城宫城位置、规划形制、里坊格局等方面[12].殷宪详细考述了平城格局、水系、苑囿、防御体系、明堂重要建筑物等[13].王银田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魏平城考古研究——公元五世纪中国都城的演变”并发表系列成果[14].曹臣明等探讨了永固陵的选址与规制、界定平城边界和水系、复原宫城布局等[15-16].但由于现状城市叠压严重,考古工作有限、体系性较差,基于大面积考古了解平城都城的营建和规划方法存在一定难度.
4 北魏平城空间复原的关键内容
历史学、地理学、文献学、考古学、建筑学和规划学等多学科围绕空间形态展开了广泛讨论.其中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领域,国内学者傅熹年[17]提出大同保留了里坊格局,吴良镛[18]、段智钧等[19]对都城的区域与城市空间、道路景观、宫城等进行了空间形态探索.日本学者応地利明[20]对印度曼荼罗和中国周礼两个系统进行比较,复原了北魏平城的形态.
北魏平城都城的空间形态的复原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4.1 宫城位置
“供水塔说”最早由1930年代水野清一在大同火车站东供水塔一带发现建筑遗迹后提出,21世纪前国内学者基本同意“供水塔说”.但供水塔的周围并没有发现北魏文化堆积层,动摇了这一说法.“操场城说”是依据大同城墙解剖的最新发现有北魏层,并发现北魏1号、3号建筑.该观点更具有说服力,逐渐被学界肯定.
4.2 宫郭形制
依据宫郭关系主要有“宫在郭外说”和“宫在郭内说”,持前者观点的人不多,多数学者赞同“宫在郭内说”.宫城的不同细化分类方式,具体可分为:两城说,认为西宫位于外郭的西北角;三城说,认为是“宫城、京城、郭城”“宫城、外城、郭城”或“宫城、京城、郭城”;四城说,认为有“宫城、皇城、京城和郭城”.
4.3 都城规模与郭城边界
平城都城的边界尚不清晰,边界包含两类:一是考古发现的,二是结合北魏里制推测出来的.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讨论外郭城的边界.北边界:水野清一将平城的北边界定为安家小村一带东西向的墙体,并影响国内不少学者;一部分学者提出操场城北墙一带是外郭城的北边界,安家小村一带墙是苑墙.东西边界:跨河说以古城村西墙为边界,不跨河则以御河西岸或明府城东墙为界.西边界和南边界的确定是以北魏尺度以北和东边界进行拓展.除此之外,殷宪、李凭依据杨众度和盖天保墓砖中的记载,推测外郭的南边界和东边界.
4.4 规划理念
历史文献《魏书》中记载平城规划建设“模邺、雒、长安之制”,模仿了当时魏晋时期都城邺城、洛阳、长安的主要特点.多位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①以宿白等[12]学者为代表的受邺城“宫北里南”的影响是主流观点;②平城受洛阳和长安的影响所指不明,逯耀东[6]认为平城以长安为蓝本;③以傅熹年等[17]学者为代表,认为北魏后期宫室受南朝影响.有学者认为“拟凉州都会”说,但还有待考证.陈寅恪曾指出北魏平城模拟凉州,然未详述[21].但逯耀东等[6]认为早期的平城受河西的影响不大.还有学者推测平城与中亚相关,孟凡人从中亚古代犍陀罗、贵霜等地寻找“宫北里坊居南”的根源[22].除此之外,有学者意识到北魏平城是文化融合的产物,曹昌智认为平城规划中既有营国制度传统,又有鲜卑情调.段智钧等提出平城是中原特色与鲜卑情调的融合,林秀姿认为平城中有游牧元素[23].可见,北魏平城规划建设的文化内涵和形制演变尚不明确.
5 研究评述与展望
5.1 研究评述
北魏平城的规划是古都研究的薄弱环节,既有研究与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不匹配.虽然历史文献中记录了不同时期的营建过程、内容和参与人物,但是对于都城整体形态却语焉不详,其都城形制的来源“模邺、雒、长安之制”具体所指不甚具体.由于北魏平城与今天大同存在明显的叠压关系,考古发掘受到现状建设的限制,大面积考古发掘也不现实.既有研究主要依靠80年代以前的考古资料,对于北魏平城空间形态的动态性和过程性认识还不清晰,文化融合对空间形态的作用及其规划形制演变尚不明确.另外,目前城乡规划学科领域忽视少数民族建立的都城及其脉络演变的研究.因此,必须打破研究材料的限制、研究范式的桎梏和学科间的壁垒,拓宽研究视野,展开多学科综合研究.
5.2 研究趋势
文化融合是研究都城规划过程性和异质性的新视角.从单纯的空间形态拓展到空间背后机制的挖掘,有助于拓宽古都的研究视野和揭示古都的时代价值.近年全球史视角下多民族间的文化互动、比较和建构,是分析异质社会都城空间形态全貌及其动态演变的概念化工具.陈寅恪曾指出中古史研究的关键是种族与文化问题,民族学视野下将都城空间形态视为文化现象,且往往具有多面、多层次和多视角的特征.国际上诸多学者从全球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多民族文化互动及其规律,新进化论学派注重族际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融合深刻影响了社会秩序和都城空间形态的建构,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民族融合特色的都城.但针对民族特征明显的都城,要从其民族特性出发,不能生搬硬套中原理论,否则就是削足适履.
5.3 未来展望
未来平城规划应着重围绕民族文化融合和规划史上过渡的典型特征展开.首先,视野上要打破单一史观的桎梏,从文化融合的整体视野下展开,注重动态过程和生成机制的挖掘研究,宏观上要有完整的时空观念,结合生成演变和相关影响展开;微观上要从具体的空间上展开,探索发展轨迹和规律.其次,材料方法上要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在城乡规划学的基础上,融合考古学最新考古材料,挖掘其他佐证文献,借鉴考古学、历史地理学、民族学、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展开多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厘清文化思想内涵,实现最大程度的还原.最后,技术上要引入新技术和定量化分析工具,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平台优势,集成都城规划建设信息数据平台,建构不同都城之间的空间形态比较工具,揭示平城规划形制对后世都城的影响.这对诠释北魏平城在规划史上的真正价值,弥合中国古都规划理论方法链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拓宽民族融合型古都规划研究视野,探索定量化科学路径和研究范式,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对从城乡规划学角度阐述中华文明多民族共同缔造,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