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推动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1-06李奕樯杨毅孙旸杨辰
李奕樯 杨毅 孙旸 杨辰
2022年,贵州省现代能源产业实现总产值3337亿元,居十大工业产业之首。新国发2号文给贵州省能源产业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但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一、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全球能源资源逐渐枯竭。按剩余可采储量和平均年产量计算的剩余可采年限,石油、天然气、铀、锂约60年左右,煤炭约150年左右。过去两年,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后,全球能源价格出现了自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的最大涨幅。
国内能源日益依重西部支撑。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煤炭也基本集中在山西、内蒙古、新疆、陕西、贵州五省区。拥有的查明煤炭资源储量12857亿吨,占全国的82.1%。2022年,五省区煤炭产量37.67亿吨,占全国的84%。
贵州省周边能源需求缺口呈现扩大趋势。在煤炭方面,周边省区2022年煤炭缺口约4.8亿吨,预计“十四五”末缺口5.5亿吨。其中:广东煤炭缺口1.85亿吨;广西缺口0.7亿吨;湖南缺口1.4亿吨;重庆缺口0.6亿吨;四川缺口0.6亿吨;云南缺口0.3亿吨。在电力方面,周边的广东、广西、湖南、重庆四省区2022年电力缺口3970亿千瓦时,预计“十四五”末上述省区电力缺口约5000亿千瓦时,主要靠云南、四川水电和贵州火电支援。
二、能源高质量发展备受制约
煤炭资源开采条件与西北四省区差距甚远。贵州省含煤地层褶皱发育明显,地质结构复杂。现有生产、建设矿井主要集中在占储量约50%的厚煤层和中厚煤层,剩余50%左右的储量为薄煤层、极薄煤层、急倾斜煤层等。由于相当比例的煤矿不具备西北省区大型矿井的机械化、智能化开采条件,开采成本普遍比北方高出200元/吨左右。
煤矿安全风险高。贵州省煤矿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矿瓦斯、水、火、顶板、煤尘5大灾害齐全,是国内重点产煤省区中煤矿开采安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根治煤矿瓦斯灾害的吨煤成本约为150至250元左右。社会对煤矿伤亡的容忍度低,导致煤炭生产、管理及从业的风险畸高、压力畸大。
生态环境制约大。近年来,一些已开采多年的煤矿因处于生态保护区内面临被迫关闭退出的风险,新上煤矿、新能源等能源项目也面临严重的生态红线制约。
整體效益欠佳。火电全行业亏损,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煤价虽然上涨,但由于50%以上产量要供应电煤并执行电煤价格,多数煤矿入不敷出。煤矿技术装备整体水平较低、灾害治理投入保障不足、人才队伍素质欠缺等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
另外,煤矿超层越界、隐蔽工程、违规作业、瞒报造假等时有发生;干煤、管煤责任风险巨大,亟须营造规范、宽松的良好环境。
三、有关建议
推进露天煤矿项目建设。露天煤矿规模大、产能高、效益好、更为安全可靠,将极大解放贵州省瓦斯灾害大、煤层倾角大、赋存不稳定,而埋藏相对较浅的大量宝贵煤炭资源,是根本杜绝煤矿瓦斯事故、提高回采率、促进资源充分回收的最佳选择。建议通过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政策突破瓶颈,滚动开展“露天煤矿+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矿区灾害治理+资源回收+基本农田建设工程”。设定好造田规模、标准,时间,投入、约束机制,把农业与能源产业有机结合,实现良好的综合效果。
支持一体化开发。围绕拉长能源产业链,因地制宜打造一批优势明显,有独特竞争力的煤—电—化—铝及冶炼—储能—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汽车等综合基地。引导上游煤炭勘查、设计、开发、建设企业与生产运营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探矿权转化及储备矿区开发。引导新建煤矿与下游加工企业以相互参股等形式,实现一体化开发、加工、利用。大型煤田要向一体化开发优强企业配置资源。推进煤电、煤化、煤与新能源等企业的兼并、联合和重组,形成若干跨省、跨市(州)、跨所有制的一体化优强企业,提高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
加强能源技术研发推广。针对瓦斯这一重大灾害,推广已较为成熟的定向钻机技术、瓦斯发电技术和地面与井下结合、“三区联动”预抽治理工艺技术,把煤与瓦斯突出、高瓦斯矿井的瓦斯含量降到低瓦斯矿井水平。运用先进物探设备及地质监测软件系统,形成煤矿采区及接替区的三维动态地质可视化监测系统,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积极推广和创新煤矿智能化采掘技术。支持煤炭地下气化、液化、水采等采煤方法、技术手段的试验研究。
营造监管规范、宽松有序的能源安全生产环境。清理修订能源政策、标准、规范,编制出台“贵州省能源安全生产规范与处罚条例”“贵州省能源行业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负面清单”,让投资人和从业者明明白白掌握、严格遵守。同时,整合地质、瓦斯等事业机构,组建贵州省能源(煤矿)安全技术研发应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