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物 抒真情
2023-11-06马莉雅
马莉雅
抒情是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情感表达方法,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若能够采取合理的抒情策略,笔下的文章就能够吸引读者、感动读者,所以教师在记叙文写作教学时除了要带领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要点之外,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合理应用抒情策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首先从记叙文写作要点分析出发,随后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写作训练为例,从细节处抒情、释放处抒情、修辞处抒情三方面感受记叙文抒情策略应用。
记叙文写作教学作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板块,其写作对象通常是人、事、景、物等,并通过记录、描述等方式突出写作主题。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初中学生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极易出现记“流水账”等问题,不仅无法凸显个人的写作能力,而且无法表达主题。基于此,抒情策略合理应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而如何帮助学生借助抒情策略提高记叙文写作水平是初中语文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记叙文写作要点
(一)交待清楚
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之初,教师便提出记叙文写作必须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经过、事件结果六要素,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对所发生的事情做出全面的了解。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有序按照写作六要素展开剖析,有助于为学生建立起稳定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写作积累一定的技巧,从而能够准确地把握写作流程,提高写作的效率。借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部分课文能够发现优秀的记叙文均对六要素做出了详尽的叙述,以《祝福》为例,对该课文六要素做出梳理(如表1所示)。在该课文中,读者能够通过分析六要素对课文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并从祥林嫂到鲁家佣工受到压迫的事件中对祥林嫂产生同情,以及对旧社会旧制度的憎恨。
(二)层级清晰
记叙文的要求之一便是要将复杂的内容“清楚化”,所以记叙文的写作要点之一便是需要学生理清写作线索,明确写作层级,将碎片化的写作材料有机组成一个整体。在叙事环节交代清楚人物的出场顺序和身世背景,通过人物的外在形象,表达出文章的主题思想,促成写作目标的达成。以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孔乙己》课文为例,该课文站在“我”的视角,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选取了孔乙己一生中几个较为分散的生活片段构成课文情节。随着碎片化生活片段的交织、融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主题思想也逐渐鲜明。
二、记叙文写作抒情策略应用
通过分析上文所述的記叙文写作抒情策略应用要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写作要点后带着清楚的写作思路、清晰的层级关系开展写作,才能够在写作适当处融入抒情色彩,具体的抒情策略应用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细节处抒情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写作中常见的写作手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从细节处中融入抒情元素。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学写游记”写作训练为例,该训练主要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旅游经历,写下一篇游记。在该写作训练中,某位同学在写作前拟定出写作六要素(如表2所示),并结合六要素写下自己游览北京八达岭长城的经历。然而在该游记当中,发现在该同学的文章中存在大部分初中学生极容易出现的“流水账”问题,无法体现出登八达岭长城中的艰难,对登上八达岭长城的自豪之情表达也过于僵化。对该同学的记叙文提出修改意见:将写作重点放在游客登长城过程中的神情、动作以及状态,通过此类细节做出抒情。结合修改意见,该同学对游记内容做出修改:
在国庆节期间,父母带着我前往八达岭长城,通过长城入口,我发现前面有一位拄着拐杖、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佝偻着背,颤颤巍巍地向前走去。在经过老爷爷身边时,发现老爷爷可能经过太阳的暴晒,鼻梁已经微微出汗,褶皱的皮肤上轻微泛红,忽而一阵风吹来,老爷爷边走边咳嗽,时不时地捶着自己的腰,即使如此吃力,老爷爷仍旧慢慢地走着,当他觉得累了,就中途坐下来休息,当他觉得渴了,就掏出保温杯,从保温杯里倒出热水一口一口地抿着。一路与他同行的我,在毒辣的太阳下萌生放弃的念头,可是看着年迈的老爷爷,我的心里也逐渐断了放弃的念头,终于,在日落前到达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在最高点上我深深地被老爷爷的毅力和坚持所感动,老爷爷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即使再累再慢,我也要登上来,看看这万里长城!”。
在这一片段中,该同学结合修改意见将登长城的不易体现在老爷爷的动作、神情以及我自己的心理变化中,最后借助老爷爷的话进行抒情,这样巧妙又不生硬。
(二)释放处评述
在初中记叙文写作过程中为了能够巧妙应用抒情策略,教师可指导学生在抒情释放处采用评述的方式。以上文《游八达岭长城》为例,该文中对老爷爷登长城中的神态、动作进行描述,刻画出登长城的不易,进而抒发出民族自豪之情,此类方式是借用具体的人物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抒情策略。除了此类抒情策略之外,也可通过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与文章人物做出对比进而抒情,例如文中在“我”旁观老爷爷登长城的过程中,“我”的内心变化可做出细致描写或者可细致描写出“我”想对老爷爷说的话等。结合此修改意见,在上述《游八达岭长城》的写作过程中,可增添如下部分内容:看着老爷爷佝偻的身姿、蹒跚的步履,在毒辣太阳的暴晒下,我不由得走上前去“老爷爷,这么热的天,长城最高点还那么远,您要不休息一下?”面对我的担心,老爷爷舒缓了眉头,笑嘻嘻地对我说“小伙子,这个天气算什么啊,想当年建长城死了多少人呐,那时候条件可没现在好哟!”说着老爷爷又慢悠悠地向前走去。看着老爷爷的背影,我心里不由得生出对修建长城的人的敬佩之情,想着,脚步加快不少。
(三)修辞处抒情
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应用抒情策略最常见的手段是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拟人、比喻等,拟人手法主要是将所描写的事物人格化处理,使事物具有人的动作、情感,该手法不仅可以体现出语言的亲切感,同时能够使被描写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而比喻手法则是寻找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用以辅助说明,帮助学生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印象。仍以《游八达岭长城》为例,上述写作内容中缺乏学生“登顶”之后对八达岭长城的景象描写,导致读后缺乏对八达岭长城宏伟壮观的感受,从而无法表达对古代人们修筑长城的敬佩之情。基于此,可做出如下描写:登顶后,我与老爷爷共望这八达岭长城,看着八达岭长城犹如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山顶上,龙头微斜,俯瞰众生,傲视群雄,好似在说“犯我中华,虽远必诛!”
在此类描写当中,将长城比喻成巨龙,同时运用拟人手法,不仅体现出长城的宏伟,同时对长城地势环境做出刻画,呈现出长城的雄伟壮阔,激发出读者“游长城”的欲望,同时也激发出对建长城者的敬佩之情。
三、结语
记叙文写作是作者通过对人、事、物、景的描写向读者表达想法,提出观点的常见方式,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初中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极易出现记“流水账”的问题,而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是初中语文教师研究和思考的重点。全文从抒情策略应用视角出发,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学写游记”写作训练为例,对抒情策略应用提出建议,供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