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韧性防护与生态融合的滨海城市海堤型式研究

2023-11-06何造胜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5期
关键词:直立式消浪海堤

何造胜

(深圳市广汇源环境水务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00)

海堤既是城市防御海洋灾害的重要屏障, 又是沿岸居民休闲、观光的基础设施。因此,综合考虑水文、地质、经济、景观等因素,选择适合可靠的堤型,是海堤设计的重要环节。 目前对于设计合理的海堤断面、评判海堤的安全性已有较多研究[1-6],但更为关键的是综合考虑经济、景观、地质等因素后,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堤型。

深圳东部的大鹏半岛海堤部分建设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存在防潮标准低、受损严重,与周边环境协调性差,景观功能不足等问题。为实现“硬式”工程防护转变为“软式”生态防护,增强海堤抵御风暴潮的破坏能力,对海堤重建及加固线位布置、结构型式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提高海堤防护及抗浪能力,高标准地建设海堤休闲景观带,减缓海岸侵蚀,提升海岸生态服务功能。本文以深圳市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为例,从经济、景观、地质条件及与已有建筑物的结合情况等角度, 考虑海堤重建工程的堤型选择,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1 工程背景

1.1 工程概况

深圳市东部海堤位于深圳大鹏半岛境内,东濒大亚湾,西临大鹏湾、盐田大小梅沙,北与坪山及惠州接壤,南与香港新界、九龙半岛隔海相望,三面环海。境内多山丘少平地,建成区多集中于海边狭小平地。为打造休闲景观带,改善周边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东部海堤重建和加固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其中一期重建主要包括官湖西段海堤、 六月海堤和月亮湾海堤。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一期)海堤分布如图1。

图1 深圳东部海堤重建工程(一期)海堤分布

1.2 问题分析

1.2.1 官湖西段海堤

官湖海堤位于大鹏新区葵涌官湖社区。 其中东段由于受台风侵袭,损毁严重,先期进行应急抢险修复。本次重建的西段海堤全长500 m,局部浆砌石挡墙,其他均为天然土堤。原浆砌石挡墙为直立式,高约3.0 m,堤顶无防护设施,墙身单薄,表面勾缝脱落,无堤脚护砌。天然土堤段堤前有防风树木,树围在20~50 cm,可起到一定的固土作用。但2008 年“黑格比”台风,堤前的海沙被卷走,造成树根裸露而失稳,不少大树连根拔起。

1.2.2 六月海堤

六月海堤位于大鹏半岛中段的西南海岸, 面向大鹏湾,属大鹏街道下沙社区管辖。六月海堤地理位置特殊,整段海堤呈弧形突出于海岸线。海堤原为浆砌石结构,顶高程为4.0 m 左右,堤顶面宽约1.5 m,外坡比1∶0.5,临海侧设C20 钢筋混凝土防浪墙高约0.8 m,墙顶高程为4.80 m。由于海堤原结构抗风消浪能力不足,堤顶高程不够。每次台风季节来临,掀起的狂涛巨浪对堤顶侧建筑物造成破坏或不利影响。2008 年的“黑格比”台风,此段海堤损毁严重,300多米海堤堤顶、堤坡均出现较为明显的裂缝、缺口,堤岸基础被掏空,多处出现较大的空洞,堤脚前趾外露。

1.2.3 月亮湾海堤

月亮湾海堤地处大鹏新区南澳街道西侧, 为大鹏湾东岸。原有海堤由当地居民修建,设计标准低,质量较差,堤身弯曲低矮,每年的台风暴潮袭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原海堤堤顶与南澳广场、海港路相连,堤身为带平台的复式断面,堤前为直立式浆砌石挡墙,消浪平台迎水面为素混凝土直立挡墙。基础位于淤泥、碎石或中粗砂层;最上层平台为混凝土路面,堤前为抛石护脚。南澳广场堤段因地势较高,采用两级平台,并建有阶梯看台。

“黑格比”台风将全长约1.3 km 的堤前护脚块石不同程度卷入海中; 消浪平台直立挡墙基础块石掏空,海水倒灌到消浪平台内,进一步造成堤内回填碎石被海浪卷走, 部分堤段的直立挡墙出现整体向外侧倾斜和崩塌;在水位变动区,浪溅区,局部消浪平台混凝土面板被掀翻和坍塌损毁; 堤身浆砌石挡墙已出现开裂;平台部分栏杆已被台风打毁。

2 堤型选择

2.1 官湖西段海堤

官湖西段海堤所在的官湖村, 未来将打造为重要的海滨旅游度假区。 结合该区域旅游开发及对于海岸亲水性要求, 对直斜复合式断面形式或斜坡式挡墙断面型式进行方案比选。

(1)直斜复合式断面占地少,能够减少防风树木移植数量,有效利用沙滩使用面积。但是此方案对于地基要求高, 需对潮位以下的软土地基进行开挖或处理,造成开挖方量大,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破坏。由于需要加强护脚措施, 整体而言进一步增加工程造价。此外由于直立式挡墙,亲水性差,不利于景观营造和游客下海游玩,生态性差,硬性护岸隔绝了海陆之间、水岸之间的联系。

(2)斜坡式挡墙方案对地基要求低,对于不均匀沉降适应性强,稳定性好,施工简单。但这种方案占用沙滩面积大,增加树木的移植数量。主要利用当地材料回填,工程投资也较少。最后确定的堤型典型断面如图2。

图2 官湖西段海堤重建段典型断面图

图3 六月海堤重建段典型断面图

图4 月亮湾海堤重建段典型断面

2.2 六月海堤

六月海堤紧邻海域, 施工受潮水位影响较大且施工场地有限。 结合六月海堤所在平面线位及当地地形、地质条件,初步选择斜坡混合式断面与桩基础混合式两种形式。其中,斜坡混合式断面,堤身主要为斜坡式,对地基不均匀沉降适应性强,施工简单,后期维护方便。堤前消浪可利用大块石、扭王字块、格栅板有效解决,提高海堤结构的稳定。但此断面型式,占用海域面积较大,由于堤前水深大,施工及后期维护较为困难,稳定性亦劣于桩基础混合式。

桩基础混合式方案,堤前为直立式挡墙,桩基础埋深大,消浪性能好,结构稳定,可有效抵御堤脚淘刷。但此方案亦存在施工困难等问题,工期长,工程造价大。从整体性、抗冲刷、消浪、施工、投资等角度综合考虑, 最终选择斜坡混合式作为本段海堤的设计断面。

2.3 月亮湾海堤

月亮湾海堤位于南澳街道,堤顶与南澳广场、海港路相连,原有亲水平台,消浪平台迎水面为素混凝土直立挡墙。 重建及加固工程需总体保留景观及亲水性。故在考虑堤型时,结合所处位置的重要程度、地形地质条件、筑堤材料、水流及波浪特性、施工条件等,结合工程管理、生态环境和景观要求,拟定直立式挡墙和斜坡式护岸两种断面, 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

(1)直立式挡墙方案占地少,与月亮湾广场的设计相结合,较为充分与周边岸墙衔接。但直立式挡墙对护面质量要求较高,需增加护脚措施,且地基应力也较为集中。

(2)斜坡式护岸对波浪的反射弱,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适应性强, 稳定性好、 施工与维修均较为方便。主要弊端在于堤身断面大,占用海域面积大,此区域的海岸管理严格, 线位突破现有海岸线管控范围,且与月亮湾广场的设计相冲突。对于建设材料,直立式挡墙主要为外购的混凝土, 所需的抛填块石与回填混凝土均比斜坡式护岸方案少, 总体造价低于斜坡式护岸方案,因此,从经济上更优。

由于月亮湾属大鹏湾海域, 大鹏湾属于基岩海岸, 地质条件相对较好, 结合月亮湾海堤的现状情况, 综合考虑重建段海堤与相邻堤段的协调及重建工程的经济性,最终采用直立式挡墙断面形式。

3 生态空间打造

(1)官湖西段海堤选用直立式挡墙,采用分级断面型式,集海堤的物理性、生态性和文化功能性于一体,既达到防潮防浪破坏的要求,又达到与自然环境协调,满足当地群众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的要求。挡墙前的沙滩得到有效利用,既掩护护岸,又减少工程投资,整体美观。

(2)六月海堤选择斜坡混合式断面,堤前采用大块石、扭王字块、格栅板等结构,起到良好的消浪效果。该段海堤与周边的海滩、酒店设施等一起承受挡潮、抵御波浪作用外,保护后方海岸免受海水侵袭,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景观、休憩场所,是生态景观建设,城市生态休闲带的良好案例。六月海堤堤前水深较大,增加水体流动性,提升物能交换连通性,有利于营造海陆过渡,为当地物种提供必要的栖息地,从而建立种群交错的梯度布局, 逐步恢复海堤周围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提升生态空间功能价值和生态防潮御灾功能。

(3)月亮湾海堤属于基岩海岸,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结合月亮湾海堤的现状情况,采用直立式堤岸,牺牲部分生态性,但营造良好的景观性,尽可能地保留海岸原有走势与地形, 符合水和泥沙动力自然性规律;上部消浪平台引入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元素,构建更宽的缓冲带和新的生境。 未来可对海陆生态空间提出整合,增设潮汐通道、生物净化等内容,抵消由于直立式挡墙对于海岸隔绝的不利影响。

4 结语

(1) 深圳市东部海堤重建工程在断面选择时需综合考虑经济、景观、地质条件等因素,还需结合区域的旅游开发情况。3 处重建海堤在经历“妮坦”“天鸽”“山竹”等台风考验后,结构型式仍完整,说明重建海堤所选择的断面型式合理, 能够较好地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3 处海堤重建在堤型选择时,尽量弱化工程痕迹,将景观、交通等融入其中,实现海陆生态空间的连通,空间优化拓展,可为其他海堤重建工程提供借鉴。

(2)随着深圳未来城市的发展,目前正在开展的东部海堤三期将结合大鹏新区优质海岸线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工程景观提升, 在提高风暴潮灾害防御能力的同时,打造深圳最美滨海休闲景观走廊。后续在安全方面优化堤身和防浪墙结构与型式, 不同消能抗冲策略等方面须进一步研究, 实现海堤回归生态、空间开放共享、功能提升、综合价值凸显。

猜你喜欢

直立式消浪海堤
海堤工程立体组合消浪关键技术及应用
关于长江上游某直立式货运码头技术改造为邮轮码头的方案比选研究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贝尔公司采用尾部直立式构型设计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水位骤降条件下海堤渗流及稳定性分析——以宝安区西海堤为例
直立式曲线规
基于风潮联合概率分布的海堤设防标准分析
海堤地基加固处理方案比选及设计
岚山港区15#、16#泊位开孔式沉箱结构码头消浪效果试验研究
破碎波条件下海岸防浪林对波浪爬高消减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