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评审中的应用
——以“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为例

2023-11-06郑丹婕

中国信息化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多规合一合一建设项目

文|郑丹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政府批复项目前工程建设项目评审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传统的工程建设项目评审管理常常伴随着诸多问题,如繁琐的申报评审流程、信息透明度低、评审意见不一致等。然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正逐步解决这些难题。该平台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和空间分析工具系统,从而实现跨部门协作与高效评审(详见图1所示)。

图1 报件流程图

一、“多规合一”信息化技术概述

“多规合一”信息化技术是指将各个部门、行业的规划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基于这个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将各种规划数据统整在一起,实现不同规划之间的协同和融合。

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点。

全面管理:涵盖项目的储备、生成、评审和审批等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管理。

信息共享:各个部门和单位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减少了沟通和传递的时间和成本。

高效评审:通过“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评审管理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评审结果也更加准确和可靠。

二、传统评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评审管理方式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效率低下等问题。在工程建设项目评审中,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需要通过纸质文件或者人工传递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此外,传统评审管理缺乏对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和管理,导致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三、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评审中的应用

“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是实现“一张蓝图”规划的重要支撑,通过整合各类规划数据,实现规划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为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和工具。在各地的实践当中,也能够有效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和信息,消除信息孤岛和数据壁垒,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政府的信息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平台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项目评审的成本和风险,提高评审的效率和质量,为项目落地前的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实现评审工作效能的质的提升。

(一)基础数据库系统

“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基础数据库,可以容纳海量的规划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在工程建设项目评审过程中,平台不仅可以提供便捷的数据查询功能,还具备数据可视化和智能分析功能,通过图形化展示和统计分析,辅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以全面准确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

(二)空间分析工具系统

“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将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多个规划领域进行整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规划和审批信息进行整合。空间分析工具可以帮助各大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空间分析,如确定项目选址是否符合规划要求、计算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等,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数据库。平台可以记录和汇总评审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包括项目从提交的评审材料、评审中心收件、各相关部门的会前征求意见稿、联评联审会议纪要、各相关部门的会后征求意见稿、评审中心出具的评审报告、提交修改后的方案,以及发改部门的建设方案策划意见函等。系统流程囊括了申报、审查、收件、联评联审、决策等各个环节,并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实时更新,以便各个部门共享信息、协调工作,实现了对项目评审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详见图2所示)。

图2 联评联审工作流程图

(三)运行成效

2016年1月,平台系统正式运行,现已接入市区两级近400多个单位。平台支撑了厦门市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的优化再造,落实了全市并联审批流程改革、推广了“一张图”共享、 “一表式”审批。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市区两级项目在多规合一平台进行项目联评联审阶段的有366个,策划成熟253个,策划失败22个,策划中57个,返回储备库34个。有力推进了工程建设项目的并联审批速度,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四、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评审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信息化技术在工程建设项目评审中的优势不胜枚举。首先,它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数据查询和整理方式,大幅减少了评审人员花费在寻找和整理数据上的时间和精力;其次,基于精准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评审人员能够更客观、准确地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避免了主观臆断和误判;再次,信息化技术还实现了对评审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保证了评审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提升了评审效率。

尽管信息化技术为工程建设项目评审带来了诸多优势,但其运用仍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首先,信息化技术仅能提供工具和技术支持,而实际操作仍取决于评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经验积累。其次,尽管信息化技术能够提供海量数据,但是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仍需要评审人员去验证和筛选。再次,信息化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或非常规的情境,依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五、信息化技术在项目评审方面的改进策略

优化技术流程,缩短“土管会议”等流程的时间。为解决此问题,平台可与规划及各职能部门协商,减少不必要审批环节,加快项目审批速度,确保各项手续按时完成,助力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此举可以减少因审批环节过多引起的时间延误和成本增加,提升整体评审效率。平台还可与其他部门协作,如与建设、规划等部门协商,尽量减少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点和纠纷,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开展,从而提高评审的协同性和整体的可靠性,为决策者提供更全面精准的信息。

增加统计分析技术模块。平台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评审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找出不同项目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运用可视化技术将评审结果以图表、柱状图等形式展示出来,让决策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分析各类项目在评审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和易于忽视的问题。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做到对评审结果进行持续跟踪和监控,同时也能够把意见反馈给职能部门做相应的优化和改进。在此基础上,平台还可以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根据评审结果和决策者的需求,为决策者提供个性化的推荐,让决策者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为决策者提供更加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增设评估和反馈技术。为了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平台应该增设综合评估和反馈技术,平台可以采用评分制度,对参与评审的专家和团队进行评价。为了提高评审的效率和质量,平台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评审,让评审团队可以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进行评审,以减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此外,平台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对评审结果进行智能分析和预测,提高评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审结束后,平台应向各个职能部门反馈此次流程中可以优化的空间,以便及时了解并进行更正。

增设决策技术支持系统。为保证信息透明和公正,让各方及时获知评审结果。一旦项目进入决策阶段,决策支持系统将基于评审人员提供的条件和参数,自动生成项目评估报告和推荐意见。平台还提供综合评析报告,这类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可作为未来相似项目的决策和参照基础,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优化后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优化后的流程图

步骤1:评审决策环节,分为3个阶段:人工统计收集线下评审意见;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自动输入的条件和参数自动生成评价报告和推荐意见;为了确保评审决策的公平性和客观性,平台系统还会进行线上开展评审会议,直接生成在线意见。综合三个环节的意见反馈至职能部门,以确保评审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职能部门根据各部门的情况可以再次反馈意见至评审决策阶段。平台系统会对本次流程提出需要改进的措施和优化建议。

步骤2:在评审决策环节,平台系统会根据各方统计的意见自动判断评审结果,生成3个阶段:策划成熟推送审批阶段:对于评审结果为策划成熟的项目,平台系统会自动推送至审批阶段,等待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并根据审批结果进行下一步处理。项目需要重新修改方案的即返回储备库阶段:对于评审结果为需要重新修改方案的项目,平台系统会将其返回至储备库阶段,等待相关部门进行重新策划和修改,并根据修改后的结果进行下一步处理。策划失败阶段:对于评审结果为策划失败的项目,平台系统会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重新策划、调整方案或者终止项目等,并记录相关信息和经验教训,以便日后的参考和改进。

此外,平台系统还会对评审决策的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和存档,以便日后的查询和分析,并根据需要对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

六、结论

“多规合一”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对项目评审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评审的效率和质量。目前,该平台仍需要在实际运行当中,不断接受用户的测试和反馈,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优化和迭代,推动构建更加科学、便捷、高效的评审管理体系,为未来项目评审的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多规合一合一建设项目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人剑合一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基于WebGIS的“多规合一”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多规合一”,在“争论”中试水
城市“多规合一”应坚持五点原则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