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分配中的艺术“革新”
2023-11-06胡宝珠冯信群
◎胡宝珠 冯信群
霍华德·S.贝克尔的著作《艺术界》为解决艺术如何进行分配、革新和演变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对人们研究当下艺术的发展和导向性的“革新”具有重要意义。
■“惯例”与“革新”
艺术社会学研究者霍华德·S.贝克尔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艺术界。在其著作《艺术界》中,他提出“惯例”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生和消解。“惯例”在艺术分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确保了艺术界中的不同身份如艺术家、艺术中介、美术馆馆长等之间的合作简单明了,为艺术界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惯例”与其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在保证艺术合作顺利进行的同时提供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标准和约束原则。“惯例”缩小了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主题内容、创作形式、相关素材的选择范围和发挥空间,也使得艺术创作者和受众之间形成了特定的关系模式。
艺术演变过程中的“革新”就是对旧有的“惯例”进行突破,建立新的秩序和规则,而新的秩序和规则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后成为人们遵守的“惯例”。但是,艺术的“革新”不仅体现在“惯例”的消长上,还与艺术分配密切相关。“革新”所带来的艺术风尚的改变和艺术家对表现自我需求的增加,都会使得艺术家供给者和艺术家本人的关系发生变化。
霍华德·S.贝克尔认为“艺术在某方面来说是集体性的,艺术品产生于一种进程”。艺术界是一个有序分工后的互动协作网络,在艺术分配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革新”现象和规律。
■符号互动论语境下的艺术分配
作为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霍华德·S.贝克尔强调艺术分配在艺术发展中的重要性。他认为艺术家在创作出作品后需要找到一种可以将作品提供给有审美能力的人并获得回报的机制。简言之,就是通过有效的路径,贯通并连接创作者与受众,发挥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使双方实现有效获利,如此艺术家可以更好地进行创作。受众也可以通过作品满足审美需求,形成良性艺术生态。
通过有效的艺术分配系统,艺术家可以更好地展示作品并获得经济回报,从而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作品创作;受众也可以通过购买作品满足审美需求,同时为艺术家提供支持和鼓励。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良性循环的艺术机制系统体现了艺术与社会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是“事物本身不存在客观的意义,它是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赋予的;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根据自身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来应对事物;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可以随着社会互动的过程而发生改变,不是绝对不变的”。
1884年,独立艺术家沙龙上艺术家马赛尔·杜尚(Marcel Duchamp)将小便池作为雕塑作品展出,对比同时参展的西涅克和莫奈等人的风景油画作品,其作品显得朴素、敷衍、讽刺、莫名其妙,却又意味深长。在当时,马赛尔·杜尚的作品引起了法国批评界的抨击。到了20世纪,艺术理论界开始从哲学层面追问艺术到底是什么,在这一语境下,马塞尔·杜尚代表的先锋派艺术以及达达主义、波普艺术等被视为对传统艺术观念的突破,曾经备受抨击的小便池作品成为现成品艺术和反叛架上绘画的先锋代表。
实际上,艺术分配是通过参与艺术品市场的流程,对艺术作品进行标签、分类和传播,从而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风格产生影响。艺术分配在一定程度上辖制或规范作品进入艺术分配系统,从而影响艺术品的构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艺术分配的方式和标准也会发生变化,并对主流艺术和非主流艺术的形成产生影响。
■艺术分配中由组织机构引领的艺术“革新”
霍华德·S.贝克尔在《艺术界》中提出,从艺术社会学角度来看,艺术“惯例”相当于艺术界的运行规则和规范,起着协调和规范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惯例”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同时艺术分配也会受到影响并不断完善。
当现有的艺术分配形式和艺术“惯例”无法满足新一代艺术家的需求时,他们就会寻找新的路径,提出新的游戏规则、目标来表达他们的艺术主张,从而不断推动艺术的发展,为艺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与连续性的变化,甚至在艺术界中都不会被称为“改变”的“艺术漂流”不同,革新者不会忽视艺术活动中的微小变化,而是积极寻找资源分配的优势,推动新的秩序形成,追求的是一种突破性改变。革新者不仅关注观众是否愿意花费更多时间用一种自己不习惯的方式来欣赏作品,还把主要的目标放在建立新的秩序上,以期改变艺术界的整体格局,引领艺术发展新方向。
“革新”始于一种艺术构想或观念变化。组织机构在艺术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负责协调和管理艺术活动和资源分配,而“革新”的成功需要组织机构的支持和推动。
作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欧洲的现代艺术形态之一的行为艺术的代表人物,不论是罗曼·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ramovich)还是小野洋子,他们通过亲身参与和精心策划的行为或事件,与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创作出艺术作品。行为艺术之所以能够引起诸多讨论和关注,与其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个人或群体行为密切相关。对于印象派画家和立体派画家来说,他们追求的是改变现存的视觉语言,要求观众学会对陌生的语言作出反应。
总之,不论是行为艺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它们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吸引受众的关注。通过创新和变革,艺术家可以确立新的审美标准,获得资源分配的优势,推动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霍华德·S.贝克尔曾说:“革新开始于一种艺术构想或观念的变化,并且也将持续吸纳这种变化。但是,它们的成功取决于它们的支持者能够动员其他人支持的程度。观念和构想是重要的,但是,它们的成功和持久取决于组织机构,而不是取决于它们自身的内在价值。”
由此可见,艺术构想的成功必然与拥有共同艺术目标的艺术家群体所组成的组织机构有密切的关系。
■艺术分配与艺术“革新”的关系
艺术分配与艺术“革新”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一方面,艺术分配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基础,帮助他们实现艺术构想。另一方面,艺术赞助人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和艺术“革新”的发展。霍华德·S.贝克尔在文章中着重论述了三种分配制度,即“自给、赞助、公开销售”。其中,第一种分配制度保证了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后两种分配制度对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影响较大。
艺术分配中的赞助人和收藏家群体的购买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在制约了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例如,在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家族作为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等人的赞助人,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公开销售的艺术品需要满足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双重需求。这要求艺术品在物质媒介的展示中,不仅要表现出艺术创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技法和对美的感悟,还要能够起到提高艺术家知名度的作用。
艺术品中介在艺术分配中起到了重要的连接作用,其作为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桥梁,促进了艺术界的有机运转。艺术品中介通常为艺术家和赞助人提供服务和支持,因此艺术家只要考虑赞助人的需求和期望即可。这种机制使得艺术家的创作更加高效。
但是,任何事情都并非一成不变,曾经的艺术“惯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打破,形成新的艺术分配模式。艺术分配中的赞助人和艺术家的关系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市场的多样化,一些传统的赞助人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模式仍然存在。而这一关系模式基于长期合作和互惠互利原则,赞助人提供资源支持,艺术家创作符合赞助人期望的艺术作品。在新时代背景,许多艺术赞助人不再只是简单的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的个人或组织,而是兼具中介或经纪人的身份。他们不仅为艺术家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还致力于提高艺术家的知名度。这种新模式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使得他们能够在保持创作思想和自我风格的同时,得到赞助和支持。这也是艺术分配随着时代发展良性调配的结果。
综上,艺术分配不仅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和发展,还在构建艺术和艺术家的关系,推动了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
而艺术“革新”必然会打破艺术分配中的“惯例”。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艺术市场和欣赏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如拍卖行、画廊等传统的艺术品交易和展示平台面临着诸多挑战,急需作出改变。
艺术“革新”和新兴科技的融合不仅打破了传统的艺术传播模式和售卖模式,也让艺术作品更加多样化和普及化。“绘画网红”直播模式的出现不仅将艺术创作者的绘画过程呈现在受众面前,还加快了艺术资源的分配速度。通过网络直接观看或参与作品的生成,受众更容易产生购买的兴趣和意愿。很多艺术创作者通过互联网举办个人展览,将作品展示在更多人面前。一些机构和美术馆也通过互联网平台同步上线展览,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更多人可以欣赏到优秀的艺术作品。
艺术分配和合作模式的“惯例”打破促进了艺术的普及,可以带给受众一种新的艺术体验,拉近了艺术家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将艺术品直接呈现在不同受众面前,必然会引发不同受众的反馈和批判。而这些反馈和批判可以促进艺术家的不断进步。因此,艺术分配中的“惯例”在一段时间内会给艺术界带来稳定性,但随着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发展,艺术分配必然会发生变化,需要寻找新的“惯例”。而艺术家也要顺应这一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创作能力。
艺术分配和艺术品、艺术家、观众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非条件性刺激的关系,而是有意识、有情感、有目的的弹性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各个要素相互影响,塑造了各自的形象。而艺术“革新”正是在艺术分配不断完善和更迭过程中发生的,并且成为推动艺术界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