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叶收购质量管理措施

2023-11-06许灵杰杨菀彤穆东升

农技服务 2023年9期
关键词:交售烟农纯度

许灵杰,杨菀彤,韦 斌,李 冬,黄 静,穆东升*

(1.中国烟草总公司贵州省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2.贵州省烟草公司黔东南州公司,贵州 凯里 556000;3.贵州省烟草公司贵阳市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

烟叶质量是通过田间生产、采收调制等环节形成的。烟叶收购是按照国家标准[1]对烟叶的外观质量进行评价定级,不会改变其自身固有的质量特性,保证实现烟叶优质优价对广大烟农、工商企业、地方政府意义重大。杨红柯[2]指出烟叶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卷烟产品质量和品牌发展。当前,烟叶等级主要是烟叶评级员通过眼看、手摸、鼻闻等方式进行判定,受技能水平、场地条件、个人感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收购尺度把握不准造成收购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云南、贵州、湖南等产烟区探索开展智能化分级装备研究,但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大面积推广应用。产烟区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烟叶收购质量的管理,实现产区间质量均衡、年度间质量稳定至关重要。陈杨等[3]指出强化队伍建设、坚持对样分收、规范收购行为是管控收购质量的有效措施。董晓清等[4]指出痕迹化的管理模式是对烟叶质量负责的手段,通过执行环环相扣的质量追溯考核,压紧压实质量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地。杨尚明等[5]指出保障烟叶等级质量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及时指导落实问题整改,是稳定收购质量的办法。施国涛等[6]指出通过精准预约交售,确保收购进度均衡,能避免后期为赶进度而造成质量评价的不平稳,从而影响收购质量的稳定性。自2013年以来,贵州省全面实施专业分级散叶收购模式,对传统的“农户分级扎把、预检约时交售”方式进行重大变革,同时构建形成的分级、评级、成包、复检等全过程质量追溯管控体系,有效保障烟叶供给质量,推动烟叶产业稳健发展夯实基础。为保障中式卷烟高质量发展的烟叶质量,介绍烟叶收购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的烟叶质量、相关措施以及实施成效。

1 烟叶收购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1.1 强化生产技术落实

抓好技术落实是提升烟叶质量的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结合烟区生态实际和工业原料需求,优化烟叶生产技术体系,差异化推动各项技术落地,切实提高技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大土壤保育力度,积极开展烟地深翻炕冬、绿肥压青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适时进行深沟高垄、抢雨覆膜、合理追肥、中耕除草、揭膜上厢、科学打顶、合理留叶,促进烟株营养平衡。积极开展蚜茧蜂、蠋蝽、性诱剂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保障烟叶品质安全。加大不适用烟叶处理、成熟采烤工作指导力度,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部位制定成熟采收技术标准,大力推广上部烟4~6 片一次性带茎砍烤技术,提升烟叶内在品质,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1.2 推进收购站点整合

结合烟叶生产计划、烟区布局调整及服务烟农距离,采取合并、撤销、设置临时点等方式,合理推动站点整合,提高人员集中度,降低评价尺度差异。尤其对收购数量较少、交售距离较近、收购周期较短的站点进行整合,并实施一支分收队伍按轮次作业,切实提升站点管理效能,推动收购尺度统一,有效保证烟叶批次间、包件间质量稳定。

1.3 加强分收队伍建设

1.3.1 落实质量岗位评聘 坚持技能与管理并重的原则,全面落实总监、总检、主检、主评四级质量管理岗位评聘工作,明确适配任职条件,严把人员任职资格,强化任职常态化考核,全面落实相应待遇,压紧压实质量责任。

1.3.2 选优配强关键岗位 坚持岗位分设、人岗匹配的原则,选优配强站长、点长、质管员、评级员、司磅员、仓管员等关键岗位人员,推动全部由烟草正式职工担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措施有效落地。

1.3.3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依托省、市、县各级实训平台和烟叶工匠室,围绕工作重点和短板弱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理论授课、实操演练、技能比武等多种方式,加强评级技能和收购管理培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提高措施执行到位率。

1.3.4 强化分级队伍建设 指导烟农专业合作社按照班组管理要求,配足配齐专分人员,形成“以老带新、以熟带生”作业团队。收购前,合作社按照适宜比例招募专分人员,建立完善专分人员信息档案,由县级分公司提供分级技术培训服务,严格测评考核,做到持证上岗,保证分级质量和效率。

1.4 抓好重点环节管控

1.4.1 采烤 加强大田管理,指导烟农适时打顶,合理留叶,抓好化学抑芽、田间卫生管理工作,保证烟株上无花下无杈,确保烟叶分层落黄、正常成熟;成熟采收遵循“下部叶适时早采、中部叶成熟稳采、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或上部4~6叶砍烤”原则,提升烟叶烘烤整体质量。

1.4.2 上炕 在编竿上炕前,指导烟农剔除病残叶、青痕叶、过熟叶等无烘烤价值的烟叶,根据鲜烟叶成熟度分成“欠熟、适熟、过熟”三类后,分类编竿装炕,装炕达到“密、满、匀”。

1.4.3 下炕 烟技员深入烤房群指导烟农做好烤后烟叶去青去杂,控制好烟叶的水分含量、非烟物质等,按每捆不超过5 kg 的标准进行分类打捆,并分炕次分部位妥善堆放。

1.4.4 预约 坚持因户施策原则,根据种植规模、生产水平、烘烤进度、存储条件、交售距离等情况,结合收购关仓时间和烟农户数,分户精细安排交售次数、时间、数量,并采取电话、微信等访收方式,精准调度交售时段和重量。

1.4.5 初检 严格落实烟叶入场检验制度,实行烟叶调度质量负责制,合作社分级队长对入场待分烟叶的炕次、青杂、水分、霉变、非烟物质和成捆重量进行初检把关,并根据来烟质量状况分类调度到分级台。

1.4.6 分级 根据每户烟农调度到不同分级台待分级烟叶来料情况,随机抽取1~2 kg,分级组长按照新烟收购指导样品规定的尺度,分出不予收购烟叶和可收购烟叶,可收购烟叶按照部位、颜色和等级质量分为不同类别,分别扎成自然把,每把20~30 片,放置于分级台前端,与分后烟叶并排摆放,指导分级工对照分级。分级组长对照样品检验分级工归类烟叶的纯度,纯度一致装烟入筐。质管员验收合作社专业化分级质量,纯度达不到要求的分级组长和分级工现场返工。

1.4.7 评级 取一平筐前一天收购结束后已入库的收购等级烟叶,由站点主检或主评员对照新烟收购指导样品,对选取的筐烟进行调整,召集站点质管员和分级组长进行观摩,平衡收购尺度。评级前,将筐烟样品按照等级相应排列,并注明等级符号,筐与筐间距30 cm 左右,由质管员将待评级的烟筐对应筐烟样品初步排列,达到每排待售烟叶与筐烟样品等级基本符合,评级员根据筐烟样品要求的等级纯度,按排逐筐检查上、中、下层烟叶纯度,若每排待售烟叶纯度与相应等级筐烟样品符合度较好,则整排均按照对应的筐烟样品等级进行评级,若检验中发现部分待售烟叶纯度较差,则进行退回处理,并对质管员进行记录考核。

1.4.8 成包 使用前一天的评级筐样作为第二天的成包筐样,烟叶评级过磅后,由辅助工按等级运送至散叶堆放区相应位置,仓管员检查等级与成包筐样符合度较好,打包员对照筐样成包,若发现筐内纯度不一致或明显不符合的烟叶,立即报告仓管员,及时处理。剔除散叶中存在的非烟物质,确保烟叶商品质量安全性。分等级按规定层数堆放烟包,防止出现烟叶压油、霉变等情况。

1.4.9 验收 二次验收是烟叶原料形成商品前的最后把关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关口,二次验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烟叶调拨等级纯度和合格率,也将影响烟叶品质和市场信誉。站点调入中心库的烟叶全面执行逐包复检,做到包包见面、全数检验,检验结果和处置意见及时反馈至县级分公司,引导产区平衡收购尺度,并严格执行质量损失追赔措施,推动站点加强质量管控,确保收购质量稳定和均衡。

1.4.10 仓储 加强烟叶仓储管理,在烟叶收购前全面抓好烟站、中心仓库卫生清理、熏蒸消杀,重点防治以烟草粉螟为主的仓储害虫,降低虫害损失;烟叶在库时,仓管员定期翻堆、摊晾烟包,严控水分超限烟叶,防止造成霉变损失。

1.5 加大检查考核

1.5.1 产区质量检查 产区公司加大对收购等级质量抽查,其中,县级质量总检负责所辖烟站质量,主检负责所辖收购点质量,造成的中心库复检降级损失共同承担。中心库质量总检负责验收入库烟叶质量,质量总监对入库烟叶质量考核,对出现的质量偏差及时纠偏、及时整改,防止出现质量事故。

1.5.2 省级质量考核 对调入中心库的县级分公司烟叶等级质量进行随机抽检、现场甩把,等级质量检查结果纳入市级公司业绩考核内容及对县级分公司的负面清单,压紧压实质量责任。

2 工作成效

以A 单位为例,通过横纵对比分析和诊断烟叶收购质量存在的问题,找准关键症结,采取PDCA 方法提出改进措施和管控方法。收购前,因地制宜,合理推动收购站点布局优化,选优配强收购队伍,加强烟叶等级质量培训,着力提升优质烟叶识别能力,提升技能水平均衡性;收购期间,加强精准预约交售,合理调度烟农交售时段和数量,保证日均进度均衡;严格把控下炕、初检、分级、评级、成包、验收等关键环节,并加大对收购等级质量的抽检和考核,全面执行质量管控措施,严格追赔降级损失,质量责任压得更实,有效推动各项措施落地,收购等级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烟包内混部位、混等级、水分超限等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在省级收购检查中的等级合格率、等级纯度同比提高,商品质量赢得工业客户的肯定,订单数量同比增加,烟叶产业实现稳健发展。

3 小结

良好的烟叶商品质量是赢得市场订单的核心竞争力。施国涛等[6]指出通过加大下炕烟叶去青去杂管理力度、加强分级技术培训、建立专业分级质量考核制度、实行日收购进度管控、设立打包监督制度等措施,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得到明显提高。陈杨等[3]指出通过强化质检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对样收购,加大收购督查力度等措施,可有效提高收购等级质量。尤其是彻底去青去杂能够提高专业分级效率和质量,保证收购等级纯度[7]。朱桂林等[8]指出加大队伍培训,全面持证上岗,确保收购措施到位率能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在烟叶收购中,配齐配好重要岗位人员,坚持实行专业分级散叶收购作业流程,加强精准预约交售,严格贯彻国家标准,逐级仿制新烟收购指导样品,全面落实分级、评级、成包、验收等环节对样管理和中心库逐包复检制度,严格执行降级损失追赔机制,把质量责任压实到岗、到人,切实保证烟叶收购等级质量年度间稳定、区域间均衡,对促进烟叶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交售烟农纯度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退火工艺对WTi10靶材组织及纯度的影响
130团加工厂保质保量收购籽棉
预计全国棉花总产量为550.42万吨同比增长11.5%
色彩的纯度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
新疆新棉采摘交售基本结束
对氯水杨酸的纯度测定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关于烟农合作社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