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县甘蔗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发展新思路
2023-11-05易湘艳王禹童李宝李晓富陈伟国施永祥尹文友李太平李文富
易湘艳 王禹童 李宝 李晓富 陈伟国 施永祥 尹文友 李太平 李文富
摘 要:随着甘蔗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费工费时的传统甘蔗生产技术已不适应新形势下耿马甘蔗产业绿色发展的要求,而甘蔗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已成为当前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甘蔗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对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甘蔗生产投入成本高、宜机化程度低、地膜回收难、蔗叶利用率低等痛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加快绿色轻简高效物资研发、提高蔗叶蔗梢资源化利用和加强技术标准宣传与培训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甘蔗;绿色轻简高效;发展思路;耿马县
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20X(2023)01-0001-06
0 引言
甘蔗产业是云南省14个重点产业之一[1],也是滇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传统优势产业。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耿马县)是国家51个糖料蔗核心基地县(市)之一[2],是国家级区域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之一,是国家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境内甘蔗种植面积近26666.67 hm2,是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国、全省、临沧市的1.78%、8.35%和33.27%,种植区覆盖9个乡(镇)、1个农场管委会、1个华侨管理区、68个村委会(社区)。该县2.3万农户(12万人)稳定持续地发展甘蔗生产,蔗农人口占农业人口的57%,蔗农人均甘蔗年收入7000元以上,甘蔗收入占蔗农收入的60%以上。甘蔗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耿马县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糖、酒、纸、饲、肥、畜、新材料的全产业链格局[3]。耿马县内有涉糖企业20户,成为全国首家打通整个制糖产业链最后一环的地区。耿马县是云南省甘蔗入榨量百万吨县之一。2021年,甘蔗工业入榨量230.68万t,白糖产量30.24万t,实现综合产值88亿元,完成税收1.6亿元。目前,甘蔗产业已成为耿马县关联度最大、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的重要支柱产业,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一张“绿色产业”王牌。但是,甘蔗传统种植技术费工费时,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严重影响蔗农种蔗积极性[4]。近年来,经过省内外科研院所及技术推广部门的试验探索,甘蔗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在甘蔗产业转型升级中[5-7],对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乡村产业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8]。
1 耿马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1.1 甘蔗生产情况
2016/2017榨季至2020/2021榨季甘蔗生产数据见表1。耿马县境内外甘蔗年平均入榨面积约32686.48 hm2,平均入榨量268217.56 t,平均产糖量268217.56 t;年均实现蔗款及蔗运费9085.34万元,实现财政税收均在1亿元以上。
2020/2021榨季甘蔗入榨面积34000 hm2,入榨量230.68万t,产糖量30.24万t,实现蔗款及蔗运费10.72亿元,实现财政税收1.60亿元,与2013/2014榨季相比,在入榨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由于甘蔗良种良法技术的推广,入榨量增加48万t,增长26.30%,产糖量增加7.7万t,增长34.16%,蔗款及蔗运费增加3.53亿元,增长52.38%,财政税收增加1.23亿元,增长332.43%。
1.2 甘蔗良种推广应用情况
2017—2022年耿马县甘蔗主要推广品种面积如表2所示。2017年以来,耿马蔗区大面积主推新台糖22号、新台糖25号、柳城05-136、粤糖86-368、粤糖93-159、粤糖60号、云蔗08-1609、云蔗06-189、云蔗05-51、柳城05-136、柳城03-1137等10个品种,占榨区面积的近75.00%~90.00%。
2017—2019年耿马县蔗区甘蔗主推新台糖22号和新台糖25号,种植面积分别为12593.34、14153.33和14220.00 hm2,分别占榨区面积的47.66%、51.06%和52.05%。自2020年以来,新台糖系列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并被后引进的新良种替代,主要的原因是新台糖系列后期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严重,影响了甘蔗产量。粤糖93-159的出糖率高,深受制糖企业的喜欢,但宿根矮化病严重,在通过温水脱毒提纯复壮后,每年的面积保持在3333.33 hm2左右。
2017—2020年,先后引进新良种柳城05-136、柳城03-1137、云蔗08-1609和云蔗05-51,在集中试验示范中表现良好,被县级甘蔗良种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认可并纳入主推新品种。2022年,柳城05-136、柳城03-1137、云蔗08-1609和云蔗05-51的推广面积分别达到5560.00、2240.00、4426.67和2706.67 hm2,比2019年分别增加4560.00、2240.00、4426.67和2173.34 hm2,达到了新良种推广面积逐年扩大,老旧品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目的。全县的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推动了耿马甘蔗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1.3 甘蔗良法推广应用情况
耿马县甘蔗良法推广应用情况如表3所示。2021年以来,吨糖田蔗园面积和旱地高优蔗园面积已经出现了明显下降的情况,甘蔗的种植地区也逐渐退居旱坡地。2019年以来,甘蔗的机械化生产方式也逐渐增多,尤其是2019年,机械化推广范围井喷式增长。2022年,蔗叶还田和酒精废醪液使用也正式进入了甘蔗生产环境,大大促进了甘蔗绿色可循环发展。
耿马县甘蔗生产机械设备情况如表4所示。耿马县甘蔗生产共有大中型耕作设备530台(套)、微耕机5500台、种植机68台、盖膜机32台、智能无人机86台、收割机37台、上车机325台、运输车辆2056辆。目前,县内甘蔗种植机械犁、耙、开沟率达95%以上,机械上车率达95%以上,无人机飞防率达60%以上,机收率达到3%。2020/2021榨季推广甘蔗机械种植933.33 hm2,推广智能无人机防治病虫害9726.67 hm2,推广机械中耕培土933.33 hm2,推广机收53416.83 t,推广蔗叶粉碎还田673.33 hm2,基本实现甘蔗生产从犁耙、开沟、种植、盖膜、病虫害防治、砍运的全程机械化。
2 甘蔗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 甘蔗生产成本高,农资投入大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3],以及受疫情影响,劳动力流动明显减少,耿马县蔗区的劳动力明显不足,导致甘蔗人工砍蔗劳务费达180元/t,较2019年增加60元/t,上涨幅度达33.00%;加上肥料投入4440元/hm2、农药投入1050元/hm2,较2019年分别增加840和150元/hm2,上涨幅度分别达23.33%和16.67%。甘蔗生产用工和物资成本过高[9],而甘蔗十年平均收购价格保持在430元/t,导致种蔗主体种蔗利润空间小,甚至亏本;另外,在甘蔗生长周期,传统的施肥和施药技术使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低(化肥利用率不足30%)[10],造成甘蔗生产成本增加和产业效益下滑,对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2.2 生产经营权分散,宜机化低
一是户散、宗地经营权散,推广规模化和机械化受阻[10]。允捧村“乡情”土地集约化经营示范点仅33.33 hm2地块面积就涉及2个组173户690人668宗地,全县植蔗村组类似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土地集中规模化经营难度大。二是甘蔗生产基地宜机化程度低,全县满足于甘蔗机械化耕作基地有4533.33 hm2,仅占甘蔗面积的17%。目前,耕、种、管机械化作业已取得较大突破,但在机械收获环节宜机化程度仍然较低[11],如2019年机械收获甘蔗0.2万t,机械收获实现“零”的突破,2021年机收5.3万t,仅占全县境内甘蔗产量的3%。
2.3 地膜回收技术推广慢,地膜回收难
2011年以来,耿马县甘蔗地膜覆盖总量达8511 t,在局部地区每公顷累计残膜量达60~255 kg,随着地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残膜弃于田间地头,被风吹至房前屋后、田野树梢造成“白色污染”[12]。残留地膜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甘蔗发芽,阻碍根系生长,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影响甘蔗的产量和质量,使蔗农的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成为耿马县甘蔗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13]。
2.4 蔗叶还田面积小,资源化利用率低
蔗叶蔗梢是甘蔗主要副產物及应用广泛的生物资源[14,15]。耿马县境内甘蔗种植面积26666.67 hm2,每年可产生蔗叶蔗梢约40万t。目前,蔗叶蔗梢利用端重点围绕饲料化应用,由群众收集蔗梢自用及出售,蔗梢的利用率达90%以上。但是枯、黄、老叶的利用量不高,2021年蔗叶粉碎还田666.67 hm2,仅占甘蔗种植面积的2.5%,资源化利用率整体不高。实行生态环保禁烧后,疏通上存在收集手段、机械研发、市场端等环节严重制约,如果长期疏而不通将影响甘蔗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3 甘蔗产业生产发展思路
3.1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推动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耿马县“十三五”期间已实施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16066.67 hm2[1],其中土地整治面积仅4000 hm2,全县满足于甘蔗机械化耕作基地仅有4533.33 hm2。针对该问题,积极向上级争取“十四五”期间耿马县高标准农田地及高优蔗园建设项目。二是针对当前用工价、农用物资大幅上涨,但甘蔗收购价十年不提升,种蔗主体经济效益不明显的实际,积极向上级争取继续执行国家糖料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补贴政策。三是云南省糖料蔗收购价格执行食糖销售价与糖料蔗收购价联动的机制,积极向上级争取将云南省食糖与糖料蔗二次结算联动基价由目前的5800元/t,调整为5000元/t,联动系数5%不变。
3.2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
针对甘蔗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多、砍收成本高等关键问题,加快蔗区土地流转,建立甘蔗收割机械化技术应用示范基地,组建甘蔗专业合作社,解决甘蔗全程机械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以近两年的机械砍收试验示范为基础,继续引进成熟的小型甘蔗收割机在耿马丘陵山地蔗区进行试验筛选和配套农艺技术研究,筛选出适合的甘蔗收割机型,并研究形成适合丘陵山地机收的配套农艺技术模式,推动丘陵山地甘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发展。
3.3 强化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大绿色轻简物资研发
在甘蔗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中,重要的农用物资有高浓度缓释肥、缓释高效低毒农药和可降解除草地膜等。目前,甘蔗绿色轻简物资价格昂贵是甘蔗生产引起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加大甘蔗绿色轻简物资的研发,生产出价格适中的绿色轻简物资,确保绿色轻简物资市场价格大众化、平民化,才能有效地促进甘蔗绿色轻简物资的推广应用。在甘蔗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浓度缓释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降低肥料用量,能实现化肥减施增效。同时,加大全生物降解除草地膜产品或普通聚乙烯地膜机械回收技术的研究和试验,研发出适用于甘蔗基地的全生物降解除草地膜或聚乙烯地膜机械回收技术,能省去中耕管理中的揭膜工序或避免聚乙烯地膜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研发高浓度缓释肥、缓释高效低毒农药、全生物降解除草地膜或地膜机械回收技术是甘蔗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的重要发展目标。
3.4 提高蔗叶梢资源化利用,推动甘蔗产业链建设
目前,蔗叶梢资源化利用率不高,要实现蔗叶梢利用率50%以上,距离蔗叶蔗梢禁烧任务依然艰巨,加快推进甘蔗机械化集中剥叶站建设势在必行。建设甘蔗机械化集中剥叶站后,蔗农在甘蔗基地只需“砍一刀”就可以将蔗茎、蔗梢、蔗叶一并送到剥叶站进行集中剥叶,解决砍收环节劳动强度大、用工量大、成本高的问题。传统人工砍收,每车(10 t)用工7人,“砍一刀”送剥叶站仅用工1人,减少用工6人;分离蔗茎运往糖厂,蔗叶蔗梢通过“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综合利用,从源头解决蔗叶蔗梢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实现蔗叶蔗梢资源化利用最大化。
3.5 加大科技宣传培训力度,提升科技服务水平
加强宣传和培训,利用农村广播、网络、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积极开展甘蔗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宣传,让蔗农及时了解与甘蔗生产相关的各种信息,了解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赋能。同时,组织专家团队、科技人员等到田间地头对植蔗农户进行现场培训,通过召开培训会、田间授课、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不断创新和完善生产模式,让更多的蔗农掌握一次性完成甘蔗生产中施肥、施药、盖膜等工序。因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无需除草和中耕管理,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并鼓励蔗农冬季耕种甘蔗,配合应用先进生产技术,以实现节本增效。
参考文献
[1] 邓军,张跃彬. 云南“十三五”甘蔗产业发展优势及思路[J]. 中国糖料,2016,38(2):66-69.
[2] 魏兰,邓军. 耿马县甘蔗种植应用轻简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初见成效[J]. 中国糖料,2017,39(2):42-44.
[3] 娄永明,李富生. 稳定核心支柱 推動蔗糖产业转型升级[J]. 云南农业,2022(1):38-40.
[4] 代光伟,陈国伟,邓军. 关于云南甘蔗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发展的思考[J]. 中国糖料,2016,38(4):72-74.
[5] 陆有文. 甘蔗轻简高效生产技术发展探究[J]. 南方农业,2018,12(9):51-53.
[6] 邓军,杨绍林,李如丹,等. 甘蔗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20.
[7] 张跃彬,邓军,杨绍林,等. 国际上甘蔗栽培的研究进展[J]. 甘蔗糖业,2021,50(2):1-5.
[8] 邓军,刀静梅,樊仙,等. 不同轻简高效栽培模式对新植甘蔗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糖料,2017,39(4) :11-13.
[9] 胡朝晖. 我国糖料蔗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分析[J]. 甘蔗糖业,2018(4):58-66.
[10] 戴红英. 甘蔗绿色轻简栽培技术推广成效分析[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177.
[11] 苏喜德. 糖厂应对机械砍收甘蔗生产处理的探讨[J]. 广西糖业,2022,42(4):15-17.
[12] 杨友军,高旭华,黄瑶珠,等. 甘蔗除草地膜全膜覆盖轻简栽培技术[J]. 甘蔗糖业,2016(2):41-43.
[13] 董灵艳,袁海涛. 残膜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20,48(9):22-26
[14] 郭强,莫勇武,唐利球,等. 蔗渣还田和减量施肥对甘蔗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J]. 广西糖业,2019(3) :31-35.
[15] 陈寿宏,杨清辉,郭兆建,等. 蔗叶覆盖还田系列研究I.对甘蔗工、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糖料,2016,38(4) :10-13.
收稿日期:2023-01-08
通讯作者:李宝(1979-),男,农艺师,主要从事产业情报与战略研究工作,E-mail:841545051@qq.com
第一作者:易湘艳(1980-),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信息化技术研究工作,E-mail:107646320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