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变“刺客”,今年还能实现“吃瓜自由”吗
2023-11-05梅姗姗
梅姗姗
西瓜这个自打记事以来就与“自由”画等号的夏天标配,最近摇身一变成了“刺客”——“在水果店随便选了个小西瓜,手机拿出来一扫码,90块”,“買个中号西瓜,一结账60多块”。
手中的瓜虽然酥甜艳红,配上这个价格顿时就不那么香了,心头突然涌上酸楚——小时候的自己大概断然不会想到,人到中年,竟然会有一天吃不起西瓜吧?
小时候的西瓜为什么那么便宜
知乎网友透露的一个关于西瓜的惊天秘密,彻底改变了我对西瓜的认知:原来并不是中国的西瓜变贵了,而是在过去的30年里,全世界只有中国一个国家做到了拿西瓜当喝水一样吃。
中国才是那个吃瓜异类,在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吃不起西瓜才是常态:在德国,买个西瓜的价格约等于买四斤排骨;在新西兰,买个西瓜需要人民币150元;在日本,买盒西瓜皮都需要人民币5元。
再看数据,更能直观意识到中国瓜农的厉害:中国几乎承包了全世界60%的西瓜产量。2020年全年西瓜产量大约在6000万吨,位列第二的土耳其总产量只有300万吨,第一几乎是第二的20倍,放在任何领域都是奇观。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当年是怎么把西瓜变得那么便宜的?又是怎么把西瓜弄成今天这般贵的?
除了我国地大物博,适宜种瓜的地区多,关键的原因,还是我们有吴明珠院士。很多人没听过这个名字,但吴明珠院士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奠定了中国人可以把西瓜当喝水一样吃的局面。吴明珠的专业是果蔬育种,毕业即申请去了新疆,因为新疆当时就有“瓜果之乡”的称号,她想完整记录新疆的所有瓜果品种,也想深度下基层锻炼自己。
西瓜原产自非洲东北地区,经由“丝绸之路”从中亚传到中国,新疆是必经之地,也一直是中国瓜果种类最丰富的地区。这里的气候环境和西瓜的原产地相似。
在新疆的那些年,吴明珠院士走遍了300多个生产队,整理出了44个本地瓜果品种,随后就带去了海南,借助那里更温暖的气候加速育种的过程。她实验育种的西瓜品种,就包括后来成就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夏天的8424瓜(84是指1984年,24是指那一年表现最为出色的第24组配比)。随着8424、麒麟、黑美人等各种耐高低温抗病少籽无籽品种的西瓜在各地的推广,我们拥有了把西瓜当水喝的夏天。
西瓜是怎么一步步变贵的
西瓜变贵是从土地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开始的。
其实我国西瓜种植的面积从来都不小,虽然近几年很多土地转向了更有经济效益的芒果、榴莲、牛油果种植,但绝大多数占用的并不是西瓜地。
然而西瓜的生长需要两个重要干预:第一个是土地轮种的人为干预——作为对土壤肥力要求很高的水果,种完西瓜的地必须换种其他作物,固氮保肥,才能继续种瓜;第二个是施肥、间苗和收获的人工干预——西瓜比不上青菜土豆,机械化程度极低,大部分过程都依赖人工。
当越来越多的瓜农弃田进城务工,种瓜的人工成本就开始上升。根据三农博主魏铮的实地调研观察,今年西瓜的人工成本已经占到了整个种瓜成本的40%,加上租地、肥料,以及早春的低温冻害,田头收瓜的价格就已经是前几年对外销售的批发价了。今年正常批发价更是达到近13年来的最高——这还只是人们熟悉的,类似8424这样的普通西瓜。
为了更高的经济效益,近几年精品西瓜的育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从黄瓤、橙瓤、彩瓤西瓜,到整体重量不超过3公斤的迷你西瓜,再到以口感为主打的所谓“崩瓜”“沙瓤瓜”,每个销售价格都包含技术人员几年乃至几十年投入的育种成本,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然而精品瓜似乎市场推广力度不够,外观区别度也不大,以至于我们并不知道走进一家水果店,随手拿起的那个看似西瓜的东西,其实是前所未有的新品——这才出现了“随手买个瓜,一称一百八”的尴尬情况。
也不能忽视精品水果连锁店的疯狂加价。其实普通西瓜如黑美人、8424,即便最高品质田头收购价也不过2~3元一斤,如果跟过去一样,由农民开着小卡车到各个小区楼下卖,价格翻一番,我们都不会感到如此不适。
消费升级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我们距离食物源头越来越远。
从田头收购商,到大宗批发商,到物流运输商,再到精品水果店,每一个环节的加价,都导致我们需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来获得跟过去比分毫无差的东西。
今年的西瓜价格,大概也是在提醒我们那句经典台词:不要等到失去后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