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昌:半生心血泪,一部《大宅门》
2023-11-05
以电视剧《大宅门》闻名全国的著名导演郭宝昌,10月11日在京病逝,享年83岁。根据本人及家属意愿,郭宝昌导演的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郭宝昌的家人向记者表示:“他身前交代,不想因为这事麻烦大家。”
半生心血写就一部《大宅门》
郭宝昌,1940年生于北京,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72年,郭宝昌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工作,1980年导演了刑侦电影《神女峰的迷雾》,受到关注。1991年,郭宝昌执导了由张丰毅、石维坚、施京明等主演的历史剧集《淮阴侯韩信》,1994年拍摄了由姬麒麟、柳格格、鲁继先等主演的电视剧《大老板程长庚》,1997年执导了由斯琴高娃、刘若英、邱心志、朱旭、雷恪生、黄海冰等主演的历史剧《日落紫禁城》。
在郭宝昌执导的影视作品中,最为观众熟知的是他编剧并执导,讲述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恩怨的电视剧《大宅门》。2001年,由斯琴高娃、陈宝国、刘佩琦、何赛飞等主演的《大宅门》在中央电视台首播,并以17.74点的收视率夺得当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
《大宅门》是郭宝昌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创作的。他一生经历坎坷,自幼丧父,儿时两次被卖,后被同仁堂乐家乐四老爷收为养子。电视剧《大宅门》中主角白景琦的原型是郭宝昌的养父,李香秀的原型是郭宝昌的养母。《大宅门》的剧本倾注了郭宝昌半生心血,创作历经四十载。他16岁就开始动手写家族题材小说《大宅门》,小说写了一半,郭宝昌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老师的支持下创作《大宅门》的电影文学剧本。后来,郭宝昌被下放,文稿被查抄;多年后冤案平反,但《大宅门》手稿因离婚等原因被毁。
拍摄电视剧时,郭宝昌已是花甲之年,历经数稿写成的《大宅门》,宛如清末民初微缩版的红楼传奇,复活了几经沉浮的宅门往事,呈现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轨迹。郭宝昌坦言,剧本三分虚七分实,肚里还有一大把的故事没有说尽。
第五代导演的兄长和朋友
郭宝昌被称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伯乐”。1983年,在广西电影制片厂任职的郭宝昌突破了传统的论资排辈大力扶植新人,在他的支持下,张艺谋、陈凯歌推出了《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第五代导演代表作品。十多年后,郭宝昌拍摄《大宅门》时,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姜文、何群等导演也在剧中集体“跑龙套”客串出演。
惊悉郭宝昌逝世,张艺谋发文悼念“不胜哀伤”:“1982年毕业分到广西厂,初来乍到的几个年轻人,得到‘郭爷的举荐和欣赏,感恩之心至今铭记。几个人凡去他家蹭饭时,回回听他聊‘大宅门梦,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令人唏嘘。郭宝昌先生一路走好,天堂仍有大宅门……”
陈凯歌发布亲笔悼文追忆郭宝昌:“宝昌宝爷是我的师兄、朋友和老师,在我拍第一部电影时给过我很大的帮助,至今难忘。宝爷的血脉和北京联系在一起,他因此才拍出了《大宅门》这样的经典作品,北京也因此而记住了宝昌的名字。回想他的音容,心中满是眷恋,愿他的在天之灵永远属于北京。”
“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我真的非常难过,这是影视界重大的损失。”电影《开国大典》的导演之一肖桂云难过地告诉记者。“我们都是北京电影学院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肖桂云回忆,郭宝昌是59届导演系的,而自己是60届的,“我们的老师都是田风”。 1959年,19岁的郭宝昌得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主任田风的力荐,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老师的支持下,他动笔创作《大宅门》文学剧本。“《大宅门》的创作经过非常坎坷,上学期间,郭宝昌就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稿子被焚烧了多次,但他一直坚持着。恢复工作后,马上就投入到创作中去。他的导演才华有目共睹,大宅门的故事也深入人心,这是对他努力最好的回报。”肖桂云说。
2007年,肖桂云和丈夫李前宽一起执导了电视剧《苍天圣土》,邀请郭宝昌在剧中饰演一个正义人物冯老枪。在肖桂云看来,生活中的郭宝昌是一个敢说敢干、是非分明的人,“我和李前宽导演以前经常和他一起去看望师娘,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在电视剧《大宅门》中饰演“白三爷”的演员刘佩琦通过微博发文悼念:“回忆我与宝爷合作的点点滴滴,不禁泪流满面,人走了,可宝爷在我心中树起的那座丰碑永远不会走,永远封存在我心中,愿宝爷一路走好,在极乐世界里再续辉煌,用您写的台词说,‘人人都能看得见,宝爷您西鹤平安,刘佩琦永远怀念您!”
在《大宅门》中饰演“杨九红”的演员何赛飞通过微博发文悼念:“我们尊敬的郭宝昌导演谢世了,当年和郭导拍《大宅门》时的情景不断涌现,您洪亮的声音犹如在昨天,您亲切的笑容好似就在眼前。想着眼泪又不住地流。我们会想念您的,亲爱的郭导!”
毕生热爱京剧,倾心研究国粹
郭宝昌以自己数十年宅门生涯写就的《大宅门》于2001年问世,剧中90%的情节均有据可查,作品同他本人一样命运多舛,四写四毁,却依然在风雨飘摇中顽强生长,直至成为传世之作。《大宅门》是郭宝昌生命的全部,直至晚年,这部作品还相继搬上话剧和京剧的舞台。
演員朱媛媛曾在话剧《大宅门》的发布会上透露,郭宝昌太爱这个戏了,排练过程中,他每天都早早就到排练场,风雪无阻。“他给我们讲戏,讲老北京的市井人情,也讲他的生活。看我们排练,他都会掉眼泪,让我都惊着了!”
郭宝昌曾经说过,“我这辈子没结识过什么大人物,在小人物的河流中蹚来蹚去”。在2021年出版的自传体散文《都是大角色》中,郭宝昌写的生命中结识的重要人物,奶奶、王师傅、猴三儿、女张飞、琴人、钱儿爷、小伙计、大哥、杜伯伯,还有大宅门里头的两位小姐雯和芹。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不起眼的小角色,但在“宝爷”眼里,他们都是大角色。应该说,《都是大角色》是大宅门里“小人物”的传记,也是他的自传,郭宝昌用这些各赋异禀的“小人物”串连起自己八十余年曲折人生路上的雪泥鸿爪,继续讲述《大宅门》里的故事。
郭宝昌晚年创作的另一本书《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同样惹人关注。这是热爱和研究了京剧一辈子的郭宝昌和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陶庆梅共同完成的。郭宝昌懂戏,堪称活的京剧百科辞典。多年来,他把京剧艺术总结为“芜杂万象,千奇百怪,流光溢彩,游戏心态”——这“游戏”二字正是郭宝昌数十年思考总结,交给大家用来打开京剧艺术大门的钥匙。
得知郭宝昌去世的消息,曾经和他合作过京剧《大宅门》的青年导演李卓群回忆,她和郭宝昌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2016年,“当时他为京剧《大宅门》寻找合作者,别人推荐他看了我们《惜·姣》的彩排录像,影像其实非常粗糙,但他觉得我们这个小团队非常有年轻人的创新气息。他说‘京剧是人创的,也是人创新的;还跟我们说,千万不要在乎别人对新编戏的态度,因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部老戏、经典戏,当年都是新编戏,《大宅门》也是从无到有的”。
李卓群坦言:“郭老师跟我合作其实是顶着很大压力的,因为我们这个行业是论资排辈的,而我就是一个做小剧场京剧的小导演,认识郭老师的时候还不到30岁。所以,他对我真是知遇之恩了!而且,老爷子把我们这个特别年轻的团队带到了一个高度,他跟大家的交流,对我们提升非常快。”
李卓群特别感慨:“老爷子还说,你一定要把自己的每一个戏都当成最后一个戏,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摘自《北京晚报》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