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论下城镇公园绿地景观设计策略

2023-11-05朱梦琦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海绵城市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等问题逐渐突出,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更加显著。在现代公园绿地的具体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功能性,也要不断完善景观的生态性。基于海绵城市理论,以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灵溪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公园绿地的优势,提出相关景观更新设计策略,以期提高城镇的生态韧性,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助力安吉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公园绿地;设计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设计评价’”(108)研究成果。

一、海绵城市与城市公园绿地的概念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六大基本要素为渗、蓄、滞、净、用、排。

对于海绵城市的认识和实践,国外发达国家普遍早于我国,现阶段较为成熟的理论与技术有水敏感性设计、低影响开发、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等。我国对海绵城市的研究起步较晚,在技术、政策、管理等方面仍处于发展探索阶段,海绵城市研究的本土化与推广是我国重点关注的课题,其热度也在不断上升。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但是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国内俞孔坚教授和仇保兴博士作为先行者,在理论上,汲取国外成功案例,总结海绵城市的概念;在实践上,拓展创新海绵城市的方法并结合中国情况进行创新设计。本文基于海绵城市理论分析现有公园绿地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为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二)城镇公园绿地的概念

公园绿地是对具有公园功能的所有绿地的统称,指具备公园性质的绿地。城镇公园绿地是城镇的公共空间,是向全民开放,以具备游玩休憩的功能和基础设施为必备条件,同时兼顾着城镇生态美化、教育科普、应急避险等其他功能的绿化用地。公园绿地能有效缓解城镇环境污染,有利于净化空气,舒缓人们身心,营造活力公共空间。

在西方,公园绿地最先是以“私园”的形式存在,直到19世纪中期,英美开始对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和建设进行探索,这也是公园从个体建设到体系建设的重要转变。在国内,1840年之后,我国园林历史进入一个以公园为标志的新阶段,公园出现并发展。在城市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公园绿地的建设也逐渐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早期国内关于城市绿地的理论,主要从绿地分类、绿化规划、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现在关于城市公园绿地的理论特别丰富,研究的方向也更为多样化。本文选取的灵溪公园属于公园绿地分类中的综合公园。

二、研究对象概况

(一)灵溪公园区位

灵溪公园地处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度假区东北部,在安吉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内。其紧邻安吉中心城区,交通方便,路网结构发达。灵溪公园位于浒溪水系西岸,全长约3.4公里,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优越,可开发潜力巨大,为城市带来了难得的旅游业发展机会。灵溪公园沿溪设计分为七个功能分区,是一个集城市防汛、休闲、观光、商业于一体的滨河生态公共绿廊。

(二)灵溪公园现存问题

1.运营维护不当

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与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相一致,但是公园的运营维护不到位。现在公园主道路杂草丛生,电缆线外接并不包裹,部分水域干涸荒枯。公园有很多立牌科普生态知识和公园运用的生态技术,但是场地景观损毁,缺乏维护,与所示内容不符,没有有效发挥引导作用。

2.地域文化和景观特色不够鲜明

灵溪公园目前所呈现出来的整体风格、景观营造、休憩建筑等都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现象,缺乏安吉特色。灵溪公园作为展现安吉灵峰街道风貌的窗口,并没有展现灵峰特色,景观和设施缺乏地域性设计。该公园围湖营造,有较好的生态资源,但是公园活动分区的景观趋于雷同,并没有将区块与当地文化和活动结合,呈现出公园不同的氛围。

3.空间关联性不高

滨水空间是灵溪公园重要的景观亮点,是城市局部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大多数城镇滨水设计由于发展过程中的管控和关注不到位,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污染和荒废。各景观要素只有简单沿岸的纵向关联,缺少橫向空间的联系。其中,水体贯穿整个公园,是串联整个区域绿地空间的关键,但是其设计缺乏多样性,只有单一的自然流水。

4.景观要素丰富度较差

灵溪公园隶属于灵峰街道,属于社区公园,其建设需符合全龄段人群的需求。公园的装饰、设施、植被丰富度较差。例如,公园地面的铺装设计,大部分区域为简单的木栈道和水泥步道,少部分区域装饰有彩色塑胶纹理。公园中硬质铺装材质让其本身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植被的选择大多是四季长青植物,植被在色彩上和景观层次上没有明显区分。安吉灵溪公园现在多节点被荒废,功能节点之间缺乏景观过渡,与环境的连接性整体较差,导致公园活力并没有完全焕发,生态优势难以体现。

(三)安吉灵溪公园发展优势

1.优良生态本底优势

安吉灵溪公园生态资源较为丰富,位于长三角核心区重要的生态高地。随着“五水共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水环境改善效果明显,生态本底良好,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各方面现状指标较为优良,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优势条件。

2.“两山”理论发源地优势

灵溪公园位于安吉,是“两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与海绵城市的建设内涵相一致。以此为基点,安吉海绵城市建设中突出“两山”思想,突出海绵城市文化和水文化,树立文化品牌,占领文化高地,凸显其海绵城市建设优势和意义。

3.试点城市示范优势

试点城市示范效应是安吉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推进的另一坚实基础。省内已有部分城市先行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可为安吉县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和教训。此外,“五水共治”与海绵城市工作有着诸多交叉重叠,二者为共融、互补的关系。

三、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一)生态性原则

公园绿地设计除满足人群基本需求外,还需关注景观生态设计。在设计时,要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使公园绿地更具生机。严守生态红线,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探索“两山”理念转化的有效途径。而城镇的海绵城市建设作为生态性原则的手段之一,能更大程度发挥公园绿地的生态功能性。

(二)地域性原则

地域性设计是各公园相互区别的显著特征,也可作为安吉的明信片。地域性特征可以体现在植物配置、道路铺装、景观节点的设计上,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元素,充分反映地域文化特点和习俗,更好地传承地域传统文化,延续城镇历史文脉。比如,植物设计需要适地适树,首先强调乡土植物的运用,对于场地原有长势较好并能满足景观需求的植物进行保留利用。其次,竖向上突出乔灌草搭配,有利于对雨水的拦蓄,在增加空间绿化面积的同时也能体现地方特色的景观效果。

(三)整体关联性原则

公园绿地作为城镇绿地系统中的一部分,需要符合其长期发展规划。在宏观规划设计中,将整个城镇的所有公园看作一个整体,规划其定位和功能,加强公园之间的联系,形成城镇公园景观带,保证城镇的绿网完整。在详细的规划设计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景观小品、基础设施、植被选择等细节,要将整个公园看作一个整体,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统筹规划。

四、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策略

(一)低影响开发措施的合理使用

低影响开发措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含植草沟、雨水湿地、调节塘、下沉绿地、透水铺装等。它相较于传统的高影响开发措施,优点是减少人工对环境的破坏、整体性强。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的“绿肺”,在选取低影响开发措施时,不仅要考虑技术、资金等实际问题,也要关注这些措施与公园环境整体性和连续性能否相融合。为保证公园呈现出较好的雨洪治理效果和景色,常将多种措施进行组合。

安吉灵溪公园的道路设计,可以通过在公园内的活动广场、人行步道等铺设色彩不一、形式多样的透水砖来提升公园的渗透能力。路面材料采用透水性材料,有利于雨水的下渗,较普通的水泥硬质材料更具生态优势。

(二)生态岸线恢复

公园规划设计中通过对自然湖泊、河流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最大可能保障沿岸生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目前,出于安全性考虑,生态岸线多数过度开发进行规整维护。在生态岸线设计时候,应采用低影响设计手段,设计植被缓冲带和滨岸生态带,以减轻台风暴雨天气降水量对环境的影响。

水系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它为各类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岸线的凹岸处不仅能为生物生存创造优势条件,作为避洪场所,还可引起丰富多变的水际边缘效应。生态岸线设计可丰富其景观要素,比如使用湿地、浅滩等半自然化的人工景观形态,丰富生物群落。

(三)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新风貌

城市公园是地区的“明信片”,作为公共的文化空间,不仅有生态价值,还被最大程度赋予了发扬文化、展现文化的功能。根据公园绿地的不同类型,在其设计理念、设计布局、景观营造等方面上应该突出城市特色。安吉灵溪公园在更新设计上应当充分利用安吉的白茶文化、昌硕文化、“两山”文化等,唤醒安吉人的城市认同感,激活安吉生态文化的空间。

(四)优先设计水体,串联滨水空间

我国的城市公园对水体的利用并不充分,老旧公园普遍存在排蓄难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相关设备更新不完善;二是公园设计定位缺乏前瞻性,设计不注重自然景观的生态性运用。公园绿地对水环境的设计大多停留在基础的景观营造上,缺乏水体的系统化考虑,导致水质污染、河道干涸、净化能力弱化。环水的各个景观节点吸引度不高,彼此之间仅靠地面铺装颜色的连接。

因此,在有生态优势的公园绿地设计中,需充分考虑水体设计,增加横向关联设计,串联各个滨水空间,既要关注它与人群的互动、与整体环境的和谐美观,又要发挥它在整体环境中的最大作用,比如雨水调蓄、自动净化、功能再利用等。灵溪公园应丰富其水体景观多样性,增加叠水、流水、喷泉等活水,增加公园的生机,也可丰富适用人群的声觉感受。

五、结语

近年来,国家发布的海绵城市相关的政策加速推动了其在我国的建设。但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还处于简单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初级阶段,界定海绵城市指标的评价体系和监护机制有待完善,详细规划设计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

在現代公园建设中,经常出现前期定位和实况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再加之后期维护不到位,导致公园植物种植杂乱,功能分区不明确,地域性设计淡薄,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海绵城市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较大的裨益。在未来发展中,需借助高新低影响技术和可持续设施补短板、找漏洞,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性景观,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城市公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波.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绿化建设中的应用[J].乡村科技,2021(9):96-97.

[2]王冰心.城市公园绿地空间活力营造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21.

[3]杨宗璞.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2(11):87-89.

[4]赵凡敏.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综合公园游憩行为与其空间关系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20.

[5]燕海南.公园绿地夏季小气候分析与热舒适度评价[D].苏州:苏州大学,2019.

[6]王景.基于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5.

[7]黄彦.珠海市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思路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8]汪志明.植物措施在城市生态河道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9]施雪良,朱兴娜.京杭大运河嘉兴运河新区段生态治理建议[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1(5):49-51.

[10]刘然.城市旧公园改造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作者简介:

朱梦琦,中国计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海绵城市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艺术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