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3-11-04苏琳杨西宁梁飘曾琪茜赵莹

天津护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障碍

苏琳 杨西宁 梁飘 曾琪茜 赵莹

(1.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运动、非运动症状并存的神经系统疾病[1]。睡眠障碍不仅是PD患者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更是导致该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2]。研究显示[3],PD 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随着病程的延长而增加,总体发生率高达47.7%~89.1%。尽管睡眠障碍在临床上很常见,但由于临床表现不一,如失眠、日间嗜睡等在诊断中容易被混淆及忽视,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如何早期识别、规范评估和科学管理患者的睡眠障碍,已成为该领域亟须关注的热点话题[5]。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及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进行中英文文献检索,运用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绘制PD 患者睡眠障碍相关文献核心力量分布情况、关键词的科学图谱,梳理相关研究前沿和发展历程,总结潜在的知识及规律,为进一步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为中文文献来源,采用高级检索,以主题词“帕金森病”“帕金森氏病”“帕金森”和“睡眠障碍”“短时睡眠”“失眠”“睡眠不足”等进行检索。英文文献选择WOS,采用主题检索,限定文献类型为“Article”“Review”,语言为“English”。检索式为:(parkinson's disease OR parkinson disease)AND(sleep disorder*OR sleep disturbance OR insomnia OR short sleep duration OR dyssomnia OR extrinsic sleep disorder OR adjustment sleep disorder OR sleep deprivation OR insufficient sleep OR sleep fragment*)。时间限定:建库至2022 年8 月18 日。初步检索中国知网940 篇,万方1 610 篇,WOS 1 491 篇。排除论文摘要,或发表年份不全、题目内容相同重复等文献,最终纳入WOS 1 467 篇,中国知网、万方共1 294 篇。

1.2 数据处理

以Refworks 格式导入CiteSpace 5.8.3R 软件中,将时间分区设置为1 年,演算时阈值(Top N%Perslice)选择为100[6]。根据图谱选择不同剪切方式: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其余为默认值,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2 结果

2.1 年度发文量分析

采用NoteExpress 3.6.0 软件数据分析功能进行统计,从年度发文量趋势看,该领域研究总发文量呈上升趋势。其 中2008 年 至2020 年发文量增长更为迅速,2020 年中英文文献分别达到134、113 篇。我国对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晚,始于1994 年,其中1998—2001 年发文量较少,于2002 年回升,2014年起中文文献总量已超过英文文献,由于检索时限截止于2022年8 月,故2022 年可能有文献未能收录,发文量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

图1 年发文量统计图

2.2 核心力量分布情况

2.2.1 作者和地区分析

中英文文献发文量≥10 篇的作者,见表1。中文图谱中共生成616 个节点、1 057 条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刘春风共18 篇,但中心性均为0。合作图谱中,较为紧密的是以余舒扬、刘振国、刘春风为首的科研团队。英文图谱中共产生830 个节点,1 524条连线。Chunfeng Liu、Alex Iranzo 2 名作者发文量较高,分别为18、16 篇,中心性前3 名作者为Chunfeng Liu、Werner Poewe、Claudia Trenkwalder,其中心性均为0.03。见图2。分析WOS 数据库文献可知,截至2022 年共有112 个国家开展PD 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研究。其中,美国发文量最多,我国发文量紧跟其后,美国中心性最大为0.8。见表2。

表1 中英文作者发文量≥10 篇的排名

表2 英文文献发文情况

图2 中英文作者发文量共现图谱

2.2.2 发文机构分析

国内共有388 家医学院校附属机构纳入研究,发文量最多的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科研机构间连线较多集中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国外共有622 家机构纳入,影响力最大的机构是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引领着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前沿。见表3,图3。

表3 机构发文量排名

图3 机构研究共现图谱

2.2.3 发文期刊

本研究英文文献共来自451 个期刊,分布于Q1和Q2 区,文献总体质量较高,主要涉及运动功能、睡眠、PD 等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是《MOVEMENT DISORDERS》共82 篇,《NEUROLOGY》2021 年影响因子为11.8;《中华神经科杂志》 是我国目前发文量最多且影响因子最高的核心期刊(2021 年复合影响因子2.063)。该期刊不仅收录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指南及罕见病例报告,还刊登有神经病学最新诊疗方案及综述类文章。见表4。

表4 发文期刊统计

2.3 关键词

2.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对文献主题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关键词中心性则反映了其在整个关键词共现网络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关键词在某一领域中出现的频次可以判断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中文文献中,排除关键词PD、睡眠障碍及综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抑郁、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等。英文文献中,排除关键词PD外,频次最高的是快速眼动睡眠期,其次为行为障碍和诊断,再次为生活质量、双盲实验等。见图4、表5。

表5 关键词词频及中心性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2.3.2 关键词突现分析

突现词是指在某个时间段中出现频次高、研究成果丰厚的热门词汇,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可以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趋势及前沿[7]。中文文献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关键词是痴呆(1994—2022 年),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归纳为3 个阶段:①1994—2005 年,为我国PD 睡眠障碍研究的起步阶段,发文量较少,中心性最强的关键词为睡眠障碍,研究的目的大多是探讨PD 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相关性。②2009—2016 年中心性最强的关键词为护理,其次是临床特征。③2018—2022 年中心性最强的关键词为睡眠质量,从该阶段中看出,国内学者仍在不断探讨药物、中医疗法针灸对疾病的效果观察,同时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睡眠障碍的发生机制(昼夜节律调节异常)对疾病的影响已成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睡眠障碍领域的研究焦点。英文文献同样分为3 个阶段:①1992—2001 年,中心最大的关键词为左旋多巴,它是治疗因缺乏多巴胺而导致震颤麻痹的常用药物之一。②2002—2015 年中心性较强的关键词依次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PD,该阶段不仅延续探究药物治疗对疾病的有效性,还关注路易体、痴呆、认知障碍等因素对PD 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疾病的筛查及非运动症状的评估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③纵观2017—2022 年,探讨失眠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相关性,因睡眠障碍导致的活动损害以及基础研究中生物标记物如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小鼠模型模拟实验等仍为该领域的热点话题。见图5。

图5 关键词突现图谱

2.3.3 关键词聚类分析

通过关键词聚类分析可以反映该领域的热点及研究主题,本文在关键词共现图谱基础上选择“K”算法进行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Q)、轮廓值(Weighted Mean Silhouette)均大于>0.8,表明该聚类结构显著并合理。本研究聚类分为2 大类,共8 个主要类团,包括PD 睡眠障碍的疾病诊断和症状(诊断、用药及疗效观察、护理干预、运动症状)、PD 睡眠障碍相关研究(阿尔兹海默病、视觉幻觉、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

3 讨论

3.1 发文量及核心力量分布的现状

在发文量及论文中心度的贡献上美国处于首位,这表明其在全球拥有着丰厚的科研资源,而我国发文量虽位列全球第二,但中心性为0,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有一定发展潜力,但学术影响力仍需提升。发文机构大多集中于医学高校或附属医疗机构,其中英国伦敦国王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分别以40、43 篇发文量占据中英文文献榜首,国外机构间连线较国内更为清晰且密度大,说明我国区域合作较薄弱,团队间交叉合作较少,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开展PD 睡眠障碍研究起步较晚有关。综上,PD 患者睡眠障碍总体发文呈上升趋势,表明该领域相关研究已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建议未来研究加强不同地区间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升研究质量。

3.2 PD 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热点

3.2.1 PD 患者睡眠障碍的研究内容丰富,并在不断细化

通过关键词聚类和共现分析显示,不同分型的睡眠障碍已逐渐成为全球PD 领域重点之一,同时分子生物学、以小鼠模型等基础研究更是为该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8-9]。国外对PD 睡眠障碍的研究内容从大方向的疾病分级、特征与其关系研究,逐渐细化至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日间嗜睡等非运动症状或临床表现中,或通过研究阿尔兹海默病、痴呆等其他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发病机制,探索睡眠障碍与其内在关联[10-11]。在药物疗效上,探讨药物安全剂量及有效性亦是该领域的热点[12],但由于褪黑素在国内仍为保健食品行列,尚未纳入药品监督管辖中,其安全性及治疗方案仍有待商榷。国内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医疗诊断、治疗方案、中医药物治疗等方面,总体较为宽泛[13-14]。据报道[15-16],针灸治疗不仅能改善PD 患者睡眠质量,还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秦建婷[17]采用针灸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法进行4 周的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并缓解健忘、乏力等症状。建议未来研究可结合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及优势,加大中医药疗法的科研投入,以辨证施治为基础的临床方药和针灸治疗与西医联合使用[18],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提升睡眠质量延缓疾病进展的目的[19-20]。

3.2.2 抑郁与PD 患者睡眠障碍密切相关

从高频关键词表中可以看出,抑郁与PD 睡眠障碍的内在联系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金莹等[21]研究发现,抑郁是PD 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PD 伴睡眠障碍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普通PD 患者。PRANGE等[22]学者认为,抑郁是PD 中最严重的并发症,即使抑郁程度轻,负性情绪的变化同样对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建议医务人员尽早对PD 患者进行筛查与诊断,动态观察患者抑郁的发生及发展,通过疏导或认知行为疗法等进行干预,对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3.2.3 PD 睡眠障碍护理措施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近年来,PD 睡眠障碍护理措施及干预方案逐渐受到关注[23]。李虹等[24]研究显示抗阻力运动联合PD康复操护理是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生活质量的优质方案,宋慧敏等[25]综述表明强光疗法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案的补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专家共识中指出[3],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睡眠障碍类型及有无并发症进行药物治疗,护理人员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睡眠障碍的特点,教会患者及家属利用睡眠日记等方法记录患者睡眠时长、规律及用药后效果。同时由于PD 患者可能合并多种慢性病,护理人员除了保证其在院期间规范治疗,离院后的安全用药也非常关键。季亚芹等[26]研究指出,住院期间对患者及主要照顾者进行用药相关知识的培训,离院后利用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对患者进行追踪评价及专业化的指导,可提升PD 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准确性。此外,考虑多重用药对患者病情以及血药浓度不稳定导致患者出现跌倒,建议护理人员对高危患者及主要照顾者进行跌倒预防管理,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并提醒医生调整用药方案,防止跌倒的发生。

4 小结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 软件对国内外PD 患者睡眠障碍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国内外该领域的发文量、核心力量分布、关键词进行热点与前沿分析,为我国PD 睡眠障碍领域开展研究提供参考。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中医药技术,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有望成为今后关注的热点范畴,未来建议相关研究学者可根据当前研究态势跨地域的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提供循证支持,护理人员可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不断完善方案,借助多学科合作优势满足患者健康管理需求,达到最大程度地提升患者睡眠质量的目的。本研究局限性在于检索的数据库较少,其他语言的文献尚未纳入,后续需扩宽检索范围,保证研究结果的可借鉴性。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障碍
绘一张成长图谱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跨越障碍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