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蜉蝣的一生(大班)

2023-11-04吕登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蜉蝣昆虫哥哥

吕登

设计思路:

该活动是在大班“动物世界真奇妙”主题活动背景下开展的。幼儿对动物充满了好奇,对动物世界的探索总是能给幼儿带来诸多启发。绘本《蜉蝣的一生》讲述了两个小男孩帮助只有一天生命的蜉蝣度过充实的一生的故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与幼儿共读故事,带领幼儿感受蜉蝣生命的短暂,萌发对生命的热爱。同时,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圈谈,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对“充实”的理解,并尝试将“充实”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帮助幼儿在面对蜉蝣生命结束时,萌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发现蜉蝣生命的短暂,理解两个小男孩的情绪变化以及他们帮助蜉蝣度过充实的一天的愿望和行动。

2.能在圈谈活动中结合生活经验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对“充实”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为自己安排充实的一天。

3.在了解蜉蝣短暂一生的过程中萌发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引发对充实生活的思考。

准备:

1.物质准备:绘本《蜉蝣的一生》,活动用课件,用于梳理和记录幼儿有关“充实”的表达的黑板和笔。

2.经验准备:幼儿对昆虫及昆虫的特征有初步的了解,认识几种常见的昆虫,如蚂蚁、蜻蜓、蝴蝶等。

过程:

一、师幼共读,带领幼儿认识蜉蝣,引发幼儿对蜉蝣短暂生命的思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有意思的绘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绘本。)

师: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是什么意思?

幼:就是说它只能活一天。

幼:一天过去了,蜉蝣就要死掉了。

师: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过了这一天它就要死掉了,这该怎么办呢?我们来听听绘本中的弟弟是怎么说的。

师:为什么弟弟说这不公平呢?

幼:因为一天太短了,根本做不了什么事情。

幼:因为弟弟觉得这么可爱的小虫子只能活一天,而一天后就再也看不见它了。

师:一天确实太短了,我们人类的生命有多少天呀?

幼:好多好多天。

师:和我们人类相比,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确实是太不公平了,这该怎么办呢?

(析:在该环节,教师通过故事将蜉蝣这一新奇的生物介绍给幼儿,蜉蝣只有一天生命的特性一下子引起了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带领幼儿解读“生命只有一天”,引发了幼儿对生命长短的思考。生命的长与短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因此教师引出“不公平”一词,帮助幼儿在对比中更好地感受蜉蝣生命的短暂,从而引发幼儿对蜉蝣的怜惜之情,促使幼儿对下一环节中哥哥和弟弟想帮助蜉蝣过充实的一天的愿望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为接下来对“充实”的解读提供了情感支撑。)

二、师幼圈谈,在表达和倾听中加强幼儿对“充实”的理解

1.结合故事情境,大胆表达对“充实”的理解。

师: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实在是太短了。但绘本中的哥哥想出了办法,他想让蜉蝣过充实的一天。小朋友们,“充实”是什么意思呢?

幼:“充实”就是让蜉蝣飞一天。

幼:“充实”就是让蜉蝣很开心地过完一天。

师:是的,“充实”有开心的意思,还有其他的意思吗?

幼:“充实”就是让蜉蝣享受自己的生命,让它能自由地飞翔。

幼:“充实”就是要让蜉蝣过上很幸福的一天。

师: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把它们都记下来。

2.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表达对“充实”的具体理解。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用很多词表达了对“充实”的理解。有自由的感觉,有做很多很多事情的感觉,有满足的感觉,还有开心、幸福的感觉。那么做什么事情会让你觉得特别幸福呢?

幼:和家人在一起会特别幸福。

幼:和小伙伴待在一起也是很开心的。

幼:我觉得穿上漂亮的裙子,别人夸我好漂亮,我会觉得非常开心。

幼:我觉得跟朋友们一起到公园捞蝌蚪、抓蝴蝶特别幸福。

师:原来有这么多事情会让我们觉得特别幸福。

(析:“圈谈”给予了幼儿自由表达的空间,在轮流发言的过程中,每个幼儿都积极、勇敢地发言,认真地聆听他人发言。在该环节,教师为幼儿创造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同时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了幼儿对“充实”的理解。这一方式调动了幼儿大胆发表不一样观点的积极性,幼儿在倾听和表达中,对“充实”的理解越来越丰富。表达对“充实”的初步理解解决了“充实”“是什么”的问题,而接下来让幼儿自由表达对“充实”的具体理解,则是让幼儿在具体的事情中进一步理解“充实”的实际意义,解决了“怎么做”才能变充实的问题。幼儿对“充实”的理解从单一到多样,从抽象到具体,一步步深入。)

三、聯系生活,让幼儿尝试给自己安排充实的一天,进一步理解“充实”的意义

1.观看蜉蝣充实的一天,进一步理解“充实”的意义。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绘本中的哥哥和弟弟为蜉蝣安排的充实的一天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讲述故事中充实的一天的内容。)

师:这就是哥哥和弟弟为蜉蝣安排的充实的一天,你们觉得充实吗?

师:如果你是这只蜉蝣,你对哥哥和弟弟安排的这一天满意吗?为什么?

幼:不满意,因为没有吃的东西,只有喝的东西。

幼:不满意,因为没有可以玩的地方,也不可以搭帐篷露营。

幼:我很满意,因为可以和哥哥、弟弟一起玩得很开心。

幼:我觉得很满意,因为哥哥和弟弟带蜉蝣做了很多开心的事情。

2.尝试设计充实的一天,进一步理解“充实”的意义。

师:有人觉得很满意,有人觉得不满意。现在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和蜉蝣一样,也只有一天的生命,你最想做些什么?你会怎样来安排自己的这一天?

幼:我会玩一天小汽车玩具。

师:你觉得一天做一件事情就够了,是吗?

幼:我想去外面看看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就在那里看一看。

幼:我会一直待在妈妈的身边。

师:有人说一天只做一件事情,这一件事情会让他觉得一天很充实,有人说一天做很多事情可以让自己觉得这一天很充实,你们的想法都很好。

(析:儿童哲学活动要能触及儿童的内心,直抵儿童的实际生活。在观看蜉蝣充实的一天的活动中,幼儿是旁观者,充实与否是针对蜉蝣而言的,没有真正触及幼儿的内心,因此教师提问“如果你是蜉蝣,你对这样安排的一天满意吗?”将幼儿代入情境中,此时才触及幼儿的内心,但这仍然只是表层的。因此,接下来,教师直接让幼儿给自己设计只有一天的充实生活,这样就能直接触及幼儿的内心,此时,幼儿在表达时会更容易从自身出发,从内心出发,产生很多隐藏的想法和愿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步一步将幼儿从故事中抽离出来,回到现实生活中,引发幼儿思考“如果我们只有一天的生命,你会怎么过?”此时幼儿对“充实”的理解会和自己的生命发生联系,充实的意义能辐射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

四、带领幼儿告别蜉蝣,引发幼儿对生命短暂与充实的思考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蜉蝣过了充实的一天之后怎么样了?

师:是的,蜉蝣死了。

师:我们的生命只有一天只是“假如”,但蜉蝣的生命是真的只有一天。

师:在绘本中,弟弟看到蜉蝣的生命结束了放声大哭,哥哥告诉他“蜉蝣的生命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帮它度过了多么充实的一天啊!对它来说,今天一定过得非常棒”。

师:绘本中的哥哥和弟弟的意见不一样。弟弟觉得蜉蝣很可怜,哥哥觉得蜉蝣的一天过得很棒,不可怜。你更同意谁的意见呢?为什么?

幼:我同意弟弟的意见,我觉得蜉蝣很可怜,因为它只活了一天就死了,所以很可怜。

幼:我觉得蜉蝣死了之后,好孤单的样子,蜉蝣死了,我们就再也见不到它了。

幼:我同意哥哥的意见,他说得对,蜉蝣的生命虽然只有一天,但它过得很开心。

幼:我觉得哥哥说得很有道理。蜉蝣过完充实的一天后虽然死了,但是我相信,我们都还能见到新的蜉蝣。

师:你们说得都很有道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蜉蝣的一生》,它带给我们很多的思考,虽然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但是它过得很充实、很有意义。

(析:在该环节,教师带领幼儿从现实生活又回到蜉蝣身上来,经历了对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的惊叹和怜惜,又和哥哥、弟弟一起帮助蜉蝣体验了充实的一天,面对蜉蝣的死亡,幼儿会和弟弟一样对蜉蝣充满不舍,而正是这样的情感,能让幼儿萌发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最后对哥哥和弟弟的不同观点,教师运用了分组辩论的方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充实生命的思考:死亡是一件“悲伤”的事情,任何生命都要面临死亡。然而,正是因为要面对死亡,生命的充实才显得更加有价值。赞同哥哥意见的与赞同弟弟意见的,其实并不对立。赞同弟弟意见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遗憾和对生命逝去时的不舍。赞同哥哥意见者,表達了虽然蜉蝣要面对死亡,然而充实的一天给了蜉蝣不一样的生命意义。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碰撞中,幼儿对充实的生命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开展“昆虫生命的长短”的调查活动,探索和记录身边的昆虫,如蜻蜓、蝴蝶、蜜蜂、萤火虫等生命的长短以及成长的过程,初步了解昆虫世界的奇妙,对昆虫有继续探索的兴趣,萌发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引导幼儿尝试设计在幼儿园或家中充实的一天,并在班级中开展“我设计的幼儿园的一天”活动,同时鼓励家长在家中帮助幼儿实现他们自己设计的充实的一天,帮助幼儿获得独特的生活体验,让幼儿对充实的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

猜你喜欢

蜉蝣昆虫哥哥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哥哥
《蜉蝣》
借昆虫上课
哥哥的生日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还猪哥哥
黄昏的蜉蝣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