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湿地自然科普实践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
2023-11-04范竟成吴赟頔冯育青
范竟成 吴赟頔 冯育青
(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 苏州 215006)
在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自然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是自然保护地的重要功能之一(孟耀等,2021)。Huang 等(2012)收集了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中国8 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对自然教育的看法,中国城市公众强烈认为,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和保护自然是可取的行为。湿地公园是一类重要的自然保护地,可以通过利用湿地资源优势,开展自然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公众科学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的意识和责任(雍怡,2019)。苏州湿地资源丰富,湿地率达38.35%,是城市健康发展重要的生态资源(肖科沂等,2022)。苏州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早,先后建成21 家市级以上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6 个、省级8 个,逐步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湿地公园体系,让更多游客市民能走近自然、认识湿地,变游园赏景为感受自然科普教育的良好体验,成为湿地自然科普基地的坚实基础(周儒,2013)。
2012—2021 年是苏州湿地自然科普实践的关键10 年,以21 家市级以上湿地公园为依托,通过基地打造、课程研发、人员资质认证、活用“科普+”模式等系列实践,推进全国湿地自然科普迅速发展。昆山天福、常熟沙家浜、太湖湖滨、吴江同里、虎丘区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南湖省级湿地公园先后被授予“全国林草科普基地”“自然教育学校”“精品自然教育基地”等称号,逐步建立起湿地自然科普的“苏州路径”(范竟成等,2017)。2022 年,苏州湿地自然科普工作进入全面运营阶段,笔者从苏州湿地自然科普工作的建设和推进出发,着重分析2022 年全面成熟运营阶段遇到的瓶颈。通过对自然教育从业者、志愿者和参与者等相关人员问题的逐一分析,结合湿地自然科普实践,提出完善湿地自然科普人才管理机制、探索湿地自然科普与志愿者融合模式、探索湿地自然科普与学校教育融合模式等解决方案,旨在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湿地自然科普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1 苏州自然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
1.1 萌芽阶段
苏州的自然教育起步于2012 年,湿地保护主管部门牵头,在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成立了全国首个湿地自然学校。同时,开始探索组建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并对志愿者进行自然教育志愿服务技能基础培训,首批核心志愿者70 余人,成为自然学校萌芽阶段发展的中坚力量。
1.2 筑基阶段
2015 年苏州启动湿地宣教基地创建工作。苏州市林业局研究制定了《苏州市湿地宣教基地创建标准》,明确了申报范围、条件和程序,特别要求申报单位要成立专门的部门,配备专职生态讲解员。同时,启动生态讲解课程,组织开展湿地宣教基地生态讲解员培训。苏州太湖湖滨湿地公园、太湖三山岛湿地公园、常熟沙家浜湿地公园等10 个湿地公园成为第一批创建“苏州市湿地宣教基地”的湿地公园(表1)。同年,苏州市林业局组织编写《我的湿地秘密·鸟儿篇》《苏州四季野花折页》等基础乡土科普学材,为各湿地宣教基地开展相关活动提供支撑。
表1 2015 年苏州市湿地公园自然教育排名情况Table 1 Ranking of Suzhou Wetland Park Nature Education in 2015
1.3 发展阶段
2016—2021 年苏州建立11 所自然学校,每年开展湿地科普宣教活动300 余次,受众6 万人次(范竟成等,2022)。2016 年,各湿地公园相继成立湿地自然学校;2018 年,创新成立“苏州昆山天福实训基地”,为全国400 家国家湿地公园提供专业人才培训服务。2019 年,提出“苏州湿地宣教人才发展计划”,颁发“苏州市湿地环境教育讲师”证书,鼓励市域范围宣教人才交流共享;2021 年,开展第一批星级讲师考核,形成全市湿地生态讲师的自然教育综合素质排名机制,创新探索自然科普从业人员职称晋升模式。2021 年,暨阳湖省级湿地公园与周边的张家港世茂小学联合,创新建立“学校+湿地”类湿地自然学校,设计梳理共计200个湿地相关课例,编写校本教材,辐射学生近千人,初步探索传统教育与湿地科普结合的新模式 ;同年,牵头起草全国《湿地类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导则》,为全国湿地类自然教育提供基础准则;出版全国首本城市观鸟手册《苏州野外观鸟手册》,获自然资源部“2021 年度优秀科普图书”。
1.4 整体运营阶段
2022 年始,苏州湿地自然科普逐步走向成熟阶段,《湿地自然学校建设指南》(DB3205/T 1053-2022)正式发布,从建设主体、场所设施要求、人员要求、湿地志愿服务等5 方面规范湿地自然学校建设,推进全市湿地自然科普整体化发展。全市21个湿地公园开展湿地自然观察、湿地科普调查、湿地自然创作等自然科普宣教活动共计550 余场,受益2 万余人次。
2 苏州自然教育存在的问题
2023 年4—6 月,笔者组织开展湿地自然科普调查研究,设计了3 份问卷,通过纸质和电子版问卷,即“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向公众发布并回收。纸质调查问卷主要依托线下湿地公园及其湿地自然教育科普活动,由现场工作人员发放,当场完成填写和回收;电子调查问卷主要依托灵析平台和林学会公众平台线上发放填写,由填写者提交后完成线上回收。
问卷Ⅰ针对湿地自然科普的从业人员设计,涉及工作发展、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及培训需求、相关知识原理、场域资讯、坏境教育方案规划、环境教育方案执行和专业态度,共计75 个问题。问卷Ⅱ针对已参与湿地自然科普活动的市民群众和志愿者设计,涉及课程科普活动内容、总体安排、服务态度、未来的意见和建议等共计15 个问题。问卷Ⅲ针对有潜在参与湿地自然教育可能性的市民群众设计,涉及湿地自然科普活动的知晓度和可能会激发参与兴趣活动亮点等方面,共计30 个问题,具体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详见表2。
表2 2023 年苏州市湿地自然科普调查问卷情况表Table2 Questionnaire Data of 2023 Nature-Science Popularization of Wetlands
2.1 自然教育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湿地自然科普活动从业人员主要是湿地公园的宣教讲解员,他们是推动湿地自然科普的核心力量。本次共调查了全市14 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46 名从业人员(讲师),结果显示:目前从业人员工作积极性欠佳、岗位认同感较低,流动性比较大,这也直接导致了湿地自然教育从2022 年步入全面成熟整体运营阶段后,课程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时常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湿地自然科普活动从业人员的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欠佳。苏州湿地科普宣教从业人员总体水平较高,呈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从业者平均年龄30.5 岁,平均工作年限3.89 年,本科以上学历达到67.4%。但自然教育从业者认为目前的薪资待遇和自身学历背景并不匹配,就全市行业而言处于较低水平,47.8%的从业人员年收入为3 ~5 万元,56.5%的人认为目前的薪资待遇一般。其次,自然教育从业者对目前工作发展前景信心不足,43.5%的人认为作为湿地自然科普讲师不是理想工作,并表示希望能够调换到其他发展前景更优的岗位,如湿地公园的管理岗位。另一方面由于湿地自然科普逐步走向成熟,课程量增加,从业人员的工作量增大,尤其是湿地自然科普课程和活动集中在周末与假期,导致从业人员周末的工作量相对饱和,同时又缺乏相应的补偿或激励机制,影响工作积极性。
2.2 自然教育志愿者队伍不够稳定
湿地志愿者是自然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缺少湿地自然科普活动志愿者人员也是自然科普运营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次调查发现,湿地自然科普的从业人员和已参与湿地自然科普活动的市民群中63%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相关活动的志愿者人数不足,78%的志愿者认为当前湿地志愿服务参与渠道不明确、队伍力量明显不足。主要有以下原因:1)对志愿者需求人数随时间不断增加,例如湿地自然教育特色课程研发和助教、湿地保护宣传、基础科研监测等工作都需要志愿者协助。2)向社会招募的湿地志愿者普遍存在基础知识、专业能力不足的情况。34%的湿地自然科普的从业人员认为志愿者发展的最主要问题为“统一培训困难、不熟悉湿地相关知识”。3)普通的社会招募志愿者具备很大的人员流动性。每次对新人开展基础培训既无法满足需要,又牵扯过多的人力成本,导致志愿者短缺成为死循环式的难题,投入和实际收效极不匹配。
2.3 参与者及潜在参与者参与度不高
本次调查发现,湿地自然科普参与者的需求与湿地公园提供的服务不匹配、开设的课程时间不合理等新问题,导致当前行业发展出现新瓶颈。比如,湿地自然科普宣教活动常出现“旺季”和“淡季”,每到节假日或寒暑假,报名人员远超出开课课程数量,导致“一课难求”,而平时课程报名人员基本少于预计的数量,造成资源浪费。课程参与人数出现“淡季”和“旺季”与湿地公园旅游淡旺季的现象基本一致。已参与过湿地自然科普活动和有潜在参与可能性的市民群众中,92%的受访者都表示更愿意在周末、寒暑假参加自然科普活动。在92%的市民受访者群体中,约49.6%的人认为湿地自然科普活动应当面向1 ~4 年级小学生设计,而认为面向幼儿园、5 ~6 年级、初中和高中设计湿地自然科普活动的人分别是11%、24%、8%和6.3%。在后续走访中,笔者了解到这主要与学生学校课业教育压力有关,1 ~4 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基础知识,周末、寒暑假及节假日才有时间参加为期半天及以上的湿地自然科普活动。此外,在所有的参与调查的对象中,58%的人认为湿地自然科普活动市民参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开设时间不合理和宣传不到位。
3 苏州自然科普发展路径
3.1 完善湿地自然科普人才管理机制
建议完善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形成湿地自然科普讲师的综合素质评估机制,全面落实职称与自然教育人员职业发展和收入待遇相挂钩的管理模式,并定期进行专业考核认证,持续提升自然教育人员的动力和重视程度。一方面引导湿地自然学校探索实行专业技术职称晋升与职务晋升并行的“双轨制”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员工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在薪水待遇上给予优待,如获得中级工程师职称可享受公司中层主管待遇,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可享受公司副总经理待遇等,给予从事自然科普教育的专业员工不同路径的事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引导各湿地自然学校根据主管部门的评估结果,在湿地自然教育活动执行中体现激励机制,如根据讲解员的不同星级发放不同的课程待遇补贴,鼓励讲解员加强自我学习,形成团队共同进步的良性竞争,提升整体工作积极性和人员稳定性。
3.2 探索湿地自然科普与志愿者融合发展模式
彭望萍等(2022)调研分析了幼儿及家长对自然教育的需求,结果显示虽然有2/3 的家长认为亲近自然对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但家长带孩子亲自然的频率并不高。苏州突破传统志愿者招聘、培养模式,尝试将志愿者培养与自然教育课程结合,打造“湿地公民科学家养成计划”项目。国内首创以家庭为单位的沉浸体验式志愿者培养模式,开发“湿地观察员”“湿地调查员”“湿地讲解员”进阶式系列课程。具体的实践方式为:招募对湿地有兴趣的家庭参加品牌课程,通过让湿地公园星级讲师作为自然教育引导员,让孩子成为观察员、调查员、讲解员,家长作为全程的记录员、宣传员的方式将自然教育科普体验与志愿者培训相融合。通过品牌课程体验,志愿者家庭在学习掌握湿地专业知识的同时探索湿地、成为更高阶志愿者的兴趣更浓厚,并主动帮助扩大宣传,让更多社会家庭成为专业且相对稳定的湿地志愿者队伍。
3.3 探索湿地自然科普与学校教育融合模式
在我国“双减”政策背景下,自然教育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有很大的研究、探索和尝试的空间和可能性。建议湿地公园与周边距离较近的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以中小学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充分结合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文化、历史等多元化地方特色,开发符合课纲的湿地主题延伸课程,在周一至周五由学校安排在湿地公园开展课程。湿地公园讲师配合学校老师进行课程开发、执行,学校学生以“小班制”模式走进湿地公园,不同于大规模研学、夏令营模式,实现“学校+湿地”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解决周一到周五湿地公园人流不足、学校学生需要更多生态实践课程的需求,实现双方“共赢”。
4 结语
发展湿地自然科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提出的“增进湿地惠民福祉”主张的重要措施,加快完善湿地自然科普人才管理机制、探索志愿者融合模式和学校教育融合模式是当前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也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提供“苏州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