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淀区四季青镇双新村清墓出土头饰漫谈

2023-11-04张子晗

收藏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发簪头饰

张子晗

关键词:清代墓葬 头饰 发簪 发钗 金饰件

2022年9月~10月,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海淀区四季青镇双新村发掘了6座竖穴土坑墓,出土宋代至清道光各代銅钱若干。根据出土器物及墓葬形制判断,墓葬年代应为清代。其中三座墓葬随葬金、银、铜、玉饰近百件,有发饰、耳饰、手饰、衣饰等,部分镶嵌宝石等装饰物。其中数件细金工艺饰品尤为精美。这些金饰使用掐丝、填丝、堆垒、编织、攒焊、镶嵌、錾刻等多种工艺制成,制作水平很高。本文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部分精品,按用途、材质分类进行探讨。

一、发簪

(一)金簪

1.金累丝龙形气通簪(图1~图5)

两件一组,形制相同。顶部嵌饰缺失。簪首作昂首龙头形,以累丝工艺编织、焊接而成,两枚圆凸小金柱作眼,怒目圆睁,龙须曲折飘逸,龙角紧靠簪柄,簪柄即龙身,通体镂空,以金丝垒结成菱花形网状,宛如龙鳞,圆形锥状,末端较尖锐。我们在修整拍照时发现龙眼是可以活动的,并非直接焊死在眼窝上,而是以两根较粗的金丝分别与眼珠底部焊连,两根金丝穿过眼窝在龙嘴内连接成“U”形后,再绞拧成一股,尾端微微叉开,作为龙舌。拨动龙眼时,龙舌也在微微抖动,甚是灵动可爱。两件尺寸相同,全长15厘米。

锦州北郊清尹继善墓曾出土过形制完全一致的金龙头簪,1北京海淀区巨山农场地区曾出土过形制相近的金累丝凤凰气通簪和金累丝梅花气通簪各一支,2吉林通榆清公主陵也出过一对金累丝岁寒三友气通簪。3另外,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均有此类馆藏。其中上海博物馆藏宝山区月浦镇丁家谭伯龙夫妇墓出土的龙头金发簪,标注年代为南宋时期,应为同类形制中所见年代最早的一支。

气通簪早在宋元时期就已出现,流行于元明清三代。气通也作“气筒”,或曰“通簪”,是一种做成镂空式样的空心发簪。多以金银、象牙、翡翠、玛瑙、鹿角、玉石或竹木等材料制成。元代《农书·农器图谱》已有提及:

通簪,贯发虚簪也,一名气筒。以鹿角梢尖作之,长可三寸余。筒之周围,横穿小窍数处,使其相通,故曰通簪也。气通簪作用有二。一则,簪身通体镂空,中心穿孔,使用时插在发髻中间,有通气功用,正因此得名。对此,明代《三才图会·衣服》有较详尽的解释:

通簪,贯发虚簪也,一名气筒。以鹿角稍尖作之。如无鹿角,以竹木代之,或大翎筒亦可。长可三寸,余同之。周围横穿小窍数处,使俱相通,故曰通簪。田夫田妇暑日之下,折腰俯首,气腾汗出,其发髻蒸郁,得贯此簪一二,以通风气,自然爽快。夫物虽微末而有利人之效,甚可爱也。

可见,在当时气通簪材质多样,实用性大过装饰性,不限男女,不同等级的人都在使用。二则,古人常常要佩戴多件头饰,再加上厚重的发髻,整体重量对头部压力很大;古代工匠为减轻佩饰总重,就以镂空设计,巧妙地减少了簪子重量,从而达到佩戴舒适的作用。此类发簪在明代以前男女通用。近人徐珂在《清稗类钞·服饰》中提到:

金气通,妇女之饰于首者也。光绪初,上海盛行之。

入清以后,金气通簪多用于女子装饰,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款式。

2.金累丝镶宝寿字簪(图6)

一件。簪首呈寿字,是将金属“大边”弯卷、盘绕成寿字纹框架,焊接固定后,再以填丝工艺,将掐制好的卷草纹花丝,平填入框架内,最后低温焊接而成。“寿”字下方笔画连接处有一花蕊状的抱爪托,或许曾镶嵌宝石,现已缺失。簪柄呈扁平状,末端较尖锐。通长8.7厘米。簪首长2.3厘米,最宽处2.1厘米。

这件寿字簪从尺寸、样式看,更类似明代头饰中的“小插”。考“小插”名称见于《天水冰山录》。《天水冰山录》原是查抄明世宗权臣严嵩家产的清单,严相聚敛时珍,其中记录了几千件金银珠宝首饰。如今,这份清单成为研究明代饰物的绝佳历史材料。与宋元时期相比,明代金银首饰显示出一个最大的变化,是以类型与样式的增多而在名称上有了细致的分别,大大小小的簪钗,均依插戴位置的不同,或纹饰、式样乃至长短之异而各有名称。“小插”列在“金簪”一项,为对称斜插于发髻两侧的各式小簪子。据扬之水《明代金银首饰中的蝶恋花》一文中考证:既以“小插”之名与金簪并举,则它的尺寸比通常的簪子略小。大部分簪子长度在16厘米左右,而“小插”的尺寸在10厘米上下。7此次出土的这支寿字簪通长只有8.7厘米,精细小巧,整体明显小于其他发簪,将之归为金簪分类中的“小插”好像更为恰当。但清代是否延续了明代的叫法,也称之为“小插”,或是否因明清发髻式样的变化,而产生了规格尺寸的改变,待考。其佩戴方式应该是横向插入发髻,以装饰作用为主。

(二)玉簪

3.凤鸟形玉簪(图7)

一件。和田玉琢制,玉质润滑细腻,光泽柔和。簪体光素无纹,整体细长。簪首呈凤鸟状,凤首以阴刻、阳刻及镂雕手法细琢而成。头部翎羽呈上扬状,口内衔珠,阴刻四条尾羽上卷。簪柄呈圆锥形,末端尖锐。全长12.5厘米。整件玉簪线条婉转流畅,雕工相对简单,与清中后期玉雕作品炫技式的繁复相比,这支凤鸟的造型相当简洁明了。凤在神话传说中为群鸟之长,飞禽中最美者,飞时百鸟随之,被尊为百鸟之王,是祥瑞的象征。凤鸟纹在明代后期减弱了象征阶层等级的功能,民间也可使用,更多体现了人们对吉祥太平、幸福美满的追求。

玉器一直被古人认为蕴含着特殊的宇宙观和宗教力量,是沟通天地的圣物。在各类材质的发簪中,玉簪自然备受上层人士的青睐。一支上品玉簪的价值有时会超过金簪数倍。这固然是因为良玉难得,且历久如新。另一方面,也和玉的质地有关,一般要做好一枚玉簪,起码要用掉本身体积3倍以上的原料;是以同样长度的整块玉石雕琢而成,一支玉簪的用料绝不比一件同样材质的挂件少;并且因玉材特性,表面看似坚硬,实际却很脆弱,由于要做成细长状,且不能有断裂和瑕疵,所以制作工艺比一般的玉制摆设挂件的要求来得更高。制作时稍不留意,就会折断,所以更显珍贵。

纵观清代治玉工艺,乾隆二十四年(1759)之前,工艺多承前代,相对来说缺少新的风格和特点;直到和田玉进入中原的渠道贯通后,情况才发生改变。大量上好玉石原料开始出现在北京、苏州等地的市场上;加之宫中造办处和如意馆既有优质玉料,又有来自全国的顶尖工匠,宫廷玉作得到繁荣发展。特别是在雍正、乾隆时期,诞生了有“乾隆工”之誉的玉器雕刻工艺。同时随着明代“匠户制度”的消亡,在清代,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手工业者的从业环境更加轻松,这些具有高超治玉技能的工匠可相对自由地行走于官方设计机构和民间作坊之间,为满汉两族女性提供各种制作精美的玉饰品。因此,清中期以后,玉器不仅在满族贵族当中被广泛使用,而且在汉族平民中也保持着旺盛的需求。双新村清墓中一共出土了两支玉簪,一支完好,即前文介绍的凤鸟形玉簪;另一支簪柄部断裂缺失,只剩簪首,断口处有包银。这件残簪可能深得原主人喜爱,即使残损,也未丢弃,断裂后用银镶玉的方法做了修复,继续使用,待主人逝去,也陪伴一同入葬。

据清代文献记载,玉簪一般在夏季使用,金簪则在冬季使用。两者的替换时间,和男子凉帽、暖帽的换戴时间相当。每年三月开始用玉簪,八月则换金簪。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换季”条中对此叙述颇详:

每至三月,换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大约在二十日前后者居多。换戴凉帽时,妇女皆换玉簪。换戴暖帽时,妇女皆换金簪。

(三)镶宝簪

4.银鎏金镶宝四瓣式花卉簪(图8、图9)

两件一组,形制一致。簪首均为四瓣式花卉,以中心有凹槽、錾刻成花瓣状的金属片作为镶宝石的底托。一支四片花瓣各镶一粉色宝石,另一支四瓣各镶一紫红色宝石。花芯上叠加焊接一“X”形的金属四叶,四叶光面平整,疑有点翠痕迹,有待进一步检测。四叶中心衬以花蕊状的爪托,蕊内嵌物缺失。花枝即为簪柄,呈扁条锥状,银鎏金。全长17.8厘米。簪首长4.8厘米,寬4.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两套金嵌珠翠宝石花卉耳环,9其中花卉的形制与这支花卉簪基本相同,都是四瓣式花形,中心衬“X”形金属四叶。经红外光谱检测,粉色宝石为粉水晶,紫红色宝石是刚玉族矿物,未检测到红宝石的致色元素铬元素(Cr),应为紫色蓝宝石。

扬之水《中国金银器》对镶嵌珠宝的历史有所考证:

金银首饰的嵌宝之风兴盛于元代。明代宫廷首饰的制作,珠宝已是与金银平分秋色。至于清代,却是珠宝唱了主角,而用作陪衬的金银除却累丝便是点翠,于是色泽不再彰显,因此戒指、手镯之外,金材、银材的使用,金为少,银镀金为多。

可见,在金银器上镶嵌珠宝是清代金银制品的一大特色。其突出特点是喜用满饰,少留空白,经常运用多种材料,如宝石、珊瑚、象牙、动物皮毛等等,融入以金银为主体的发簪骨架,形成繁缛复杂的视觉效果。双新村清墓出土的这组镶宝四瓣式花卉簪比较有代表性,在一组发簪中使用了不同材质的两种宝石,打破了沉闷的重复,使其既有形制上的关联,又有颜色、材料上的区分。四叶上似乎有羽状残留,可能还使用了点翠工艺。

值得一提的是,两件镶宝簪用到了以拴结捆绑局部,并辅助黏结剂11的类似蒙镶的镶嵌手法。具体做法是,先将金属底托錾刻成花瓣形状,在镶宝石处锤揲出凹槽,在宝石的一端和底托相应位置,打穿小孔,用线绳通过小孔把宝石和底托拴结捆绑在一起,再配合辅助黏结剂将宝石固定粘合在底托凹槽内。宝石的边缘处可以观察到有溢出的黏结剂。这种镶嵌方法类似细金工艺中的蒙镶,现代首饰行业称其为冷镶嵌。12它曾被广泛应用于明清宫廷的建筑装饰、室内陈设、生活用具和珠宝首饰上,是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装饰工艺技法之一。

(四)琥珀簪

5.凤凰花草纹琥珀扁簪(图10、图11)

一件。棕红色。簪首扁宽,呈方形,透雕凤凰、花草纹等装饰。簪体素面。整体呈略弯曲的扁体锥状,横截面近梯形,末端尖锐。长17.4厘米,前端最宽1.8厘米,厚0.4~0.7厘米。

琥珀,是树脂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数万年石化而成的有机宝石。在《系统宝石学》的定义中,树脂化石须满足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新近纪”和“松柏科植物”的树脂这两个限定条件,才能称之为琥珀。14此次出土的扁簪经红外光谱检测,实际材质应为柯巴树脂。但柯巴树脂并不是所谓的“假琥珀”,同样也是非常稀有的、埋藏在地层中的天然树脂,只是尚未完全石化,是形成琥珀过程的中间产品。柯巴树脂的形成时间大致在几百年到数千年之间,虽然与上百万年、千万年形成的琥珀无法相比,但在当时同样珍贵,两者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树脂的石化程度不同。15由于考古出土的琥珀制品的数量与玉器这种大宗相比还是少数,对出土类琥珀制品的科学检测研究国内少有人做。学界对这一部分琥珀的认识,存在诸多争议和不明确的地方。所以,尽管曾经有上百种琥珀被定名,但其中一部分很可能是未完全石化的树脂。故本文还是暂时将出土扁簪归为琥珀类。

柯巴树脂由于形成年代较晚,未完成石化过程,内部结构相比琥珀更为脆弱,硬度较低,容易形成深且多的裂痕,雕刻难度更大。清代由于雕刻工具和技术的日渐成熟,工艺上使用镂雕、浮雕比以往各朝代都有所增加。清代的镂雕技术已达巅峰,在风格上致力于展现材料的空灵剔透,常与浮雕结合起来,使器物显得更为立体。工匠在雕刻时会有意识地强调景物前后的层次感,让画面更为立体深邃而非简单的二维平面。这件凤凰花草纹琥珀扁簪雕工极为精巧,整件器物尺寸不大,但簪首部分使用了镂雕、浮雕、阴刻等多种雕刻手法,立体感极强。扁簪簪体,簪首镂雕花草叶的穿插处和所有镂空内侧边角处都被经过精细打磨,即使背面和看不见的深凹处也做了一些处理,抛光深入到了每个细小的缝隙处,可见当时工艺的精湛。

二、其他头饰

(一)发钗

6.铜鎏金折股蝴蝶钗(图12、图13)

一件。钗头方平,缠绕银丝,做弯折处理;钗股细圆,末端渐细,呈针状。两钗股间焊接一只作展翅状的蝴蝶饰片,蝴蝶的轮廓以极细的两股花丝勾勒外廓,触角处镂空錾刻。钗体通体鎏金。有锈蚀痕迹。钗长15.6厘米,折股钗首宽1.84厘米。

发钗也是古代发饰中比较常见的饰物。《释名·释首饰》记载:“叉,钗也,象叉之形,象叉之形因名之也。”16发簪只一股,发钗则分为两股。簪和钗的功能相似,主要是插入发中用以固定发髻,早期多无装饰。至清代,钗首大多装饰繁复,装饰意味较浓。发钗也有长短之分,短的发钗在10厘米左右,长的发钗在30厘米左右。依长度不同,用途也有区别。长钗应该是用来挽住发髻的主要部分,多用于梳挽高髻。短钗则用于别住余发或插于两鬓,更多作为装饰之用。从长度上看,这支蝴蝶钗可能为偏重装饰功能的短钗。

两钗股间装饰的蝴蝶,在动物类纹饰中比较常见,从古至今,常被用作象征美满爱情。同时蝴蝶的“蝶”与耄耋的“耋”同音,耋有高寿之意,所以蝴蝶也有萬寿无疆、长命百岁的寓意。从材质上讲,一般金钗、银钗为皇室贵族专用;铜钗次之,常用于士庶平民阶层。但有一种铜钗却为人们所看重,后妃、贵戚也珍而爱之,就是这种鎏金铜钗。工匠在铜表面以鎏金工艺薄涂一层金液,使其成为金面铜芯,既美观又实用。“铜芯”与“同心”谐音,谓之“同心钗”,以此表达百年好合、同心永结的美好寓意。于是,这种发钗便有了作为男女情爱信物的功能。汉代文献已有此名称。17这件铜鎏金折股蝴蝶钗,样式虽然简单,但从材质到蝴蝶装饰都蕴含了美好的愿望。

(二)金饰件

7.累丝祥云鹤寿金饰件(图14、图15)

两件一组。形制相似,另一件尚在修复整理中。饰件整体呈如意云形。祥云两端各置一仙鹤,分别以粗金丝连接于云端首尾,鹤首相对,正中一“寿”字,取“贺寿”之意。寿字上衬圆形花托,原镶有宝石,现已缺失。金饰背面焊并列扁管一组。疑为冠饰上的金钿或簪头一类。整件金饰横长6.4厘米,宽4.4厘米。

8.累丝嵌宝石云蝠金饰件(图16、图17)

两件一组。形制相同,另一件尚在清理修复中。饰件主体为蝙蝠形,边缘衬以大片云气。蝠体以层层金丝堆垒、攒焊;蝠翼用掐丝、填丝工艺制成,嘴部连一小环,似坠有流苏等物,今失。三片云气以金片锤揲而成,分别焊于蝠翼两侧和蝠尾部。蝠背部和蝠两翼原镶嵌有宝石,现内嵌物缺失。祥云上有两个五立丝抱爪,托两颗宝石,一颗为碧玺石,一颗已缺失。金饰背面焊并列扁管一组,其中一管内有银丝穿过。疑为冠饰上的金钿或簪头一类。祥云和蝙蝠用细长薄片金属焊连。整个饰件制作工艺繁缛精巧,图案造型雍容大气,尤其是几重云气的处理,似层层嵌套、环绕、包裹于蝠翼四周,交错有致,灵动立体。整件金饰横长8.5厘米,宽3.6厘米。

蝙蝠的“蝠”与“福”字同音,古人将蝙蝠的飞临,给予了“进福”的寓意。明清时期,蝙蝠的形象在建筑装饰、绘画、陶瓷、刺绣、饰物上频繁出现,和云气组合的题材也是当时最常见、最流行的福寿纹饰之一,寓意“洪福齐天”。故宫博物院藏有多件类似的蝙蝠题材饰物,18五棵松棒球场清墓也曾出土过类似的蝠型金饰。19

三、结语

我们可以从双新村清墓出土的几件头饰大致了解清代手工业的发展水平。其中几件细金头饰尤为精彩,可能来自宫廷。清代皇室用品的主要制作机构为造办处。清宫造办处始于康熙朝,终于宣统朝,主要职能是制作、修理宫廷所需的各项器物。这些集上乘工艺、珍贵材料及帝王审美制作而成的御用品,不仅用于宫苑陈设,亦用于赏赐满汉文武大臣,蒙、藏王公以及馈赠外国国王、使臣。康熙三十二年(1693)造办处设立作坊,20乾隆二十三年(1758),造办处所辖四十二作经裁并后剩下十三作,其中金玉作是制造御用细金工艺产品的主要机构。21明、清两代是细金工艺的全盛时期,各种技法发生飞跃,远超前代。且相较于明代,清代细金行业分工更细,逐步走向专业化生产。全行业分为实作、镶嵌、数作、攒作、烧蓝、点翠、包金、镀作、拔丝、串珠等专业。其中实镶和攒丝是行业的主要部分。22故后世也将这门技艺称为花丝镶嵌工艺。

花丝工艺是丝的艺术,所有表现形式都由不同纹样的花丝来完成。如前文提及的云蝠金饰件和祥云鹤寿金饰件都用到了掐丝、填丝、攒焊的工艺制法。掐丝是用掐丝镊子将花丝掐制纹样,所用丝必是扁丝,丝的长度要用制板、制子等特制工具等距量出,再掐制成各种纹样。23所谓填丝,是将花丝制成的图案填在规定轮廓内,业内称此轮廓为“大边”。24明清时期兴起的点翠工艺,也属于填丝技法范畴。25比如蝠翼的做法就是先用细如毫发的两股编织花丝,焊接出轮廓大边和主要支撑骨架,再将事先掐制好的,大小均匀的卷草纹花丝逐个平填在大边内。填丝要求所填内容高矮一致,疏密得当。最后筛少许焊药,低温焊接。花丝工艺中攒与焊是相连的两道工艺,攒即组装,方式有平攒、叠加攒和部件攒。26比如蝠翼处填丝的做法属于平攒;金累丝龙首气通簪的龙鳞部分和祥云鹤寿金饰件上的仙鹤就属于叠加攒工艺。与平攒相比,叠加攒焊难度更高。

宝石镶嵌也是明清时期制作首饰最常用到的工艺之一。镶嵌方式有包镶、爪镶、拴结等。如蝠形金饰的几处宝石托都用到了爪镶工艺。爪镶,是在金银做成的饰件上,将宝石镶嵌在形似小爪的金银托里,爪越多,镶嵌的宝石越牢固。爪镶从两爪至多爪不等。由于爪镶很少遮挡宝石,所以能清晰地呈现宝石的华丽与光彩。银鎏金镶宝四瓣式花卉簪用到的则是以拴结捆绑局部,并辅助黏结剂的镶嵌手法。

双新村出土的这几件发饰,制作工艺精巧入微,于小巧玲珑中见功底,每件都凝聚了匠师高超的工艺技巧,皆为珍品,也从侧面反映出清代的手工艺水平已达巅峰。北京大量出土饰物的高等级清代墓葬很少,其墓主人往往是有史可考的王公贵族或宦官,如右安门外祖家庄福建总督祖泽溥墓葬出土少量金饰,27八里庄李莲英墓出土饰物、日用共计50余件,28西郊小西天索额图家族墓随葬铜器、玉器、金饰近80件,29高碑店西华营村荣禄墓随葬大批金银玉器计148件(套)。30双新村这几座清代墓葬,葬制简单,且无墓志,但随葬饰物近百件(部分器物还在拼对整理,具体数量有待统计)。本文介绍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墓葬内还随葬有其他银簪、铜簪,各种精美金饰、玉饰以及耳饰、手饰、衣饰等等。几件玉饰有明代遗风,部分金饰似出自宫廷,且大部分都是成对成组出现。这在北京地区已发现的清代墓葬中非常罕见,墓主人身份有待进一步考证。

猜你喜欢

发簪头饰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苏州档案馆藏品选
绾青丝 筑华梦——秀丽的发簪
炫彩头饰
丢失的金发簪
丢失的金发簪
秀发上的轻奢新主义花草藤蔓头饰
Hi,Miss 秋
头饰类恐龙
“帽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