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道规划中合理构建游憩系统
——以云浮泷江碧道规划为例
2023-11-04冯国荣广州寰宇都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文/冯国荣 广州寰宇都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引言: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强调要“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2018 年5 月,广东省委常委会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时提出:“高水平规划建设广东万里碧水清流的碧道,形成‘绿道’和‘碧道’交相呼应的生态廊道”[1]。
云浮市紧邻粤港澳大湾区,随着广东“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河湖周边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等节点不断涌现,绿道、南粤古驿道骨架基本成形。云浮市提出“美丽云浮、共同缔造”理念,统筹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水经济,围绕江河安澜的行洪道、清水绿岸的生态道、融入自然的休闲道、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带,全面推进万里碧道建设,谋划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自然生态型碧道[2]。
1.泷江碧道概况
泷江(又称南江、罗定江)是云浮市域内历史最悠久、河道最长、流域最广的河流,是云浮市重要的省级碧道。其中泷江干流南北向在罗定市中部穿过,支流东西向分布在市域内,是西江一级支流,泷江在罗定市内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94.6%,罗定水系分布见图1。罗定市百姓临水而居,城乡临水而建,经济沿水发展,大量城乡社会经济活动集中在滨水地区。碧道规划建设包括“5+1”重点任务,即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五大建设任务和共建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一项提升任务。其中,景观与游憩系统构建包括打造主题特色及特色游径、营造特色空间、串联特色资源、布设滨水慢行道、建设完善亲水便民配套设施等内容。本文基于泷江碧道规划,探索如何合理构建游憩系统。
图1 罗定市水系图
2.碧道游憩系统基本情况
2.1 自然景观资源优异
罗定城市空间依水发展,景观资源沿水分布,滨水两公里范围覆盖了90%以上的景观节点。由于气候温养、水土涵养、人文滋养,罗定山水资源丰富。罗定是广东省唯一拥有高山、丘陵、盆地和喀斯特地貌的城市,西部、西北部和南部一部分为山地,东面为山地,中部、东北部和南部为盆地、丘陵地带。全境形似东西南为边围,向东北开口的箕状盆地,为省内山区罕见的盆地。东南云雾山余脉延一带衍生为岩溶地貌,峰林耸立,溶洞广布。溪涧较多,落差大,形成许多观赏性高的瀑布,还有金银湖等人工建造但风景旖旎的水库,此外乡镇具备丰富的田园景观。
2.2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泷江是南江文化起源地,南江文化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罗定有着众多的历史遗址,包括古城遗址、工艺制作遗址和革命遗址等。由于罗定的发展历史与南江紧密相关,因此现存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基本沿水系分布。以古建筑、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为主。其中古建筑类文物古迹点数量最多,建筑类型有府邸名居、坛庙祠堂、学堂书院、古桥和古井为主。历史文化资源沿水分布,滨水两公里范围覆盖了70%以上的文物景点,文物分布与水系空间高度一致。
2.3 滨水游憩系统不完善
滨水地区的开发利用形式较为单一。以景观或交通功能为主,缺乏互动式、体验式功能置入。以城镇标准建设滨水地区,过度人工化;各地滨水空间特色性不足,不能较好反映地方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特色或城市气质。城镇建设用地沿水岸蔓延,住宅区或城市主干道路等,地面硬质化程度高,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且现状堤防驳岸以直立式混凝土为主,生态性不足,河流水系的生态景观被极大地削弱。
由于滨水两侧道路交通覆盖率低,慢行系统缺乏,水系与周边地区景观连通性较弱,步行空间缺乏慢行系统不足。城乡居民对滨水地区的休闲游憩需求不断提高,但滨水地区连续贯通性不足、可达性差。滨水空间与周边景区联系不强,游憩系统尚未完善。
3.构建碧道游憩系统的思考
规划衔接云浮市“环山抱水,融湾入珠”的碧道建设主题。以泷江为主线,结合各流域的自然生态要素和历史人文特色,突出各流域的主题功能,衔接绿道、古驿道、美丽乡村精品线路、一镇一品等重要相关规划,沿线串联各类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点和重要城市功能区,形成罗定特色的碧道规划结构。
碧道规划根据现状及城市发展情况,提出合理的碧道选线原则。一方面,按照居民聚居区周边水道优先、湿地公园及旅游景区周边水道优先。坚持保护生态基底、满足游憩需求、串联特色资源,并统筹考虑地方建设意愿,建设本地宜居休闲好去处和区域旅游休闲好去处。考虑统筹联动,通过结合古驿道、古水道、绿道、交通网格等线性空间,串联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旅游景区、地质公园等特色生态资源,美丽乡村、特色村镇、文物保护单位等特色历史人文资源以及城镇重要公共空间、重要发展平台、城市新区等城市功能要素,带动沿线城乡建设、旅游、产业等综合发展。结合碧道选线,以服务于人民群众亲水游憩、远足自然的健身休闲需求为目标,选择在人们日常生活圈及节假日出行范围内的水系沿线开展碧道建设,打造宜居休闲游憩好去处和区域旅游休闲好去处,构建合理的碧道游憩系统。
3.1 以线带点统筹发展
以泷江为干线,建设南江碧道长廊,挖掘南江文化,依托南江古水道沿线历史文化遗存,通过碧道建设发展文化主题的旅游开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广大群众喜游乐到的好去处,共享生态文明和治水兴水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依托榃滨河、泗纶河、罗镜河、围底河四条支流,提出了一城一廊、四线连珠的规划结构(见图2)。串联沿途的圩镇与美丽乡村,结合城区周边山体环抱的景观资源特色,碧道建设重点满足居民从城市远足周边郊野森林公园的需求。结合一主河四支流,打通五条特色游径沿线慢行断点,包括山体及河流断点、居民区、田园区断点等,构建多段重点碧道,针对不同类型的断点可通过采用架设滨水步行道、设置慢行桥梁、连接步行桥等方式进行连通优化。
图2 碧道建设功能结构图
通过游憩系统构建串联各碧道流域内旅游资源,沿线联动打造特色游径与旅游观光节点,构建全域旅游网络体系,有序应用一程多站的旅游方式,构建“碧道+休闲”旅游新模式,点线结合,逐步完善碧道功能体系,打造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特色景观、历史景观、田园综合体等多个重要节点。考虑以碧道串联古驿道和绿道,三道合一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环境品质,引导人们远足自然,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建设成为人民美好生活好去处。
3.2 推进特色空间建设
滨水碧道空间根据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空间特色,在满足居民康体、休闲、文化等需求的同时,需强调生态功能,突显地域特色。例如乡村地区,具备农田、村落、山林等景观美丽多彩的特点,因此需要尽量维护保留原生景观风貌,减少人工干预,以大地景观的多样性满足各类人群的休闲需求。而自然生态碧道地区,依托流经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生态价值较高地区的水系建设,坚持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优先,人工干预最小化,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在美学、科普、科研等方面的价值。
因此自然生态节点营造自然生态景观,加强滨水生态科普设施建设,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性,重点建设自然生态节点滨水空间自然生态景观。历史人文节点营造历史人文氛围浓厚的滨水环境,注重与历史人文节点的景观协调性,提升历史人文节点滨水空间景观特色。城镇地区的功能型节点,打造突显现代都市魅力的滨水场所,结合滨水融入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功能,提升中心城区及各圩镇核心空间的滨水品质,通过增强滨水空间功能的开放性、复合性,结合城市重点平台的建设,塑造高品质的滨水空间。以南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碧道,串联滨水周边特色空间,为城镇居民提供远足自然的慢行游径。
同时规划因地制宜,结合罗定农业特色产业,以碧道游憩系统连接当地农业产业园,依托碧道建设一批农业科研基地、培育基地、科普基地。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实施,串联农业观光体验,建设特色农业产业空间,推动发展碧道周边地区特色农业。另一方面以碧道治水,倒逼治产、治城,促进城市更新、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打造特色滨水游憩空间,展示城市滨水空间的重要窗口。
3.3 完善休闲游憩设施
滨水地区是展示地方魅力的重要窗口。城市公园、公共活动中心等重要的公共配套设施,与滨水公共活动空间相结合。增设各类资源点的停车设施、商业设施、游憩设施、科普设施、环卫设施、服务驿站等,构建便捷可达、配套完善的游憩系统,满足日常游憩需求与远足需求。并增加碧道标识、安全隔离设施水位线等标识等,利于宣传碧道建设,及市民游客增长知识和防洪意识。
其中碧道驿站是提升游憩设施的服务的重要一环,让使用者在整个碧道网中都能方面地享受到驿站提供的服务。驿站的设置应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侧重,间距疏密有致,功能配置合理。驿站的设置应该贴近碧道沿线风景区、发展节点。主要景区和发展节点的人流量相对较大,人流集散、休憩对公共服务需求强烈。在景区或节点设置驿站,一方面可为人群提供基本服务,缓解人流集散压力。驿站紧靠景区,除了提供游客接待、餐饮、休憩点等服务,还承担分流人群的作用。为方便人们换乘、出行,因此驿站选点应该靠近公交站场。
完善的碧道游憩系统建设,能推动城市打造特色的水系旅游观光带,推动打造全域旅游的科普教育、休闲度假、观光游憩基地。
3.4 提升步行空间品质
加强滨水功能型资源点、自然生态资源点与历史人文资源点的可达性,以及与外围绿道、古驿道、城市相关慢行道的衔接。碧道规划结合绿道网规划,将碧道与绿道相融合,完善道路系统与慢行系统建设,强化滨水可达性,提高滨水区利用率,真正实现还水于民;根据碧道类型完善滨水驳岸建设,打造多样化滨水景观,增加滨水节点休闲设施,达到水岸共生的目的;通过城市更新、增建公共服务设施等手段,提升滨水区域土地利用价值,达到水城共融的目的。
通过推动旧城滨水地区的三旧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滨水步行空间。通过碧道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一河两岸的三旧改造,塑造一河两岸景观。拆除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建筑,预留滨水慢行系统用地,建设连贯的滨水地区慢行道。在重要节点区域,新建亲水便民配套设施,提升城镇滨水空间品质。
推动乡镇滨水步行空间的改造,以碧道沿途串联滨水沿线的美丽乡村,改善村容村貌及乡村文化内涵,提升全民康体运动素质,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形成美丽乡村的示范区,改造后意向见图3。依托文化旅游与碧道结合,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过程中还需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加强生态资源的利用。融合滨水两岸的自然观光、历史景区、康养旅游、田园综合体等多种文旅项目[3]。
图3 美丽乡村碧道图
4.碧道游憩系统的保障措施
4.1 游憩系统分类建设指引
城镇的滨水游憩系统,鼓励活化利用滨水地区公园绿地、历史节点,建设安全、连续、独立的滨水慢行系统,积极利用河漫滩推进滨水线性公园建设,配套建设体育运动、健身康体、游憩服务等设施,建设完善停车设施、自行车停靠点、座椅、公厕、小卖部等配套游憩设施,打造展现城镇风貌和地域特色的重要场所,以及满足城镇居民健身休闲的场所。串联城镇功能组团、各类公共开敞空间、重要自然、人文、功能节点,将滨水地区打造成展现城镇风貌和地域特色的重要场所。
乡村类的滨水游憩系统,结合乡村居民点建设滨水慢行系统,营造惠民滨水公共活动空间。在特色资源集中的乡镇地区,建设与乡村对外交通衔接的滨水慢行道,打造为美丽乡村旅游线路的目的地,推动乡村振兴。在乡村集中建成区建设滨水慢行系统,结合滨水地区营造人民公共活动空间,在公共活动空间节点设置亲民便民设施,如小广场、健身设施、公厕、垃圾桶、座椅、照明等设施。碧道建设在满足防洪案例前提下,尽量采用自然生态驳岸形式,并采用本土化、生态化材料进行慢行道铺装。
4.2 鼓励公众参与强化管理运营
在规划设计阶段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在建设阶段通过建设项目事前公示、事后公告制度,提供碧道建设情况的查询服务。在碧道管理维护阶段,鼓励将碧道部分配套服务社会化,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自愿参与碧道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政府给予一定资助或配套基础设施。
结合碧道管理维护信息化系统建设开发公众参与功能板块,面向公众实现线上的基本查询、教育与科普、监督与反馈、建言与献策等功能,提供更多元、创新的公众参与形式。举办碧道赛事文化体育活动。推广碧道理念,发挥“碧道+文体赛事”等作用,探索碧道沿线开展徒步、骑行、定向越野、水上游览、摄影等赛事活动,形成具有碧道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中的游憩系统包括打造特色主题及特色游径、营造特色空间、串联特色资源、布设滨水慢行道、建设完善亲水便民配套设施等内容。需要融入协同治理的新理念,通过河长制统筹各部门的行动,需要各部门在各自工作中贯彻新的理念,对原有工作进行整合、优化、提升,通过部门协同形成合力,达成共同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