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课程思政由“项目化推进”向“制度体系建构”的发展趋势与路径选择
2023-11-04李月云詹春燕
李月云,詹春燕
宿州学院 1.文学与传媒学院;2.音乐学院,安徽宿州,234000
课程思政缘起于上海市2014年开设“中国系列”新课试点,教育部党组制定颁发了系列政策,提出课程思政的要求。2018年下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将课程思政由地方实践探索推广到全国高校,开启了全国课程思政建设元年。在国家教育等部委政策推动下,各省教育部门纷纷启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项目、“课程思政”质量工程项目,特别是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颁发以后,各类高校、二级学院党委、专业教师通过成功申报项目,获得专项经费支持,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由点及面展开,实现了“量的增长”[1],形成了“政策驱动、项目化推进”的建构模式。
随着“项目化推进”的深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性、协同化、专业性、复杂化等特征逐步引起教育界和学界的重视和思考。2021年12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通知》,提出“准确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从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激励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设计”[2]的要求。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由于本科专业建设实践积累时间短,内部管理应对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的体制机制创新相对滞后。面对教育等主管部门一系列“政策要求”,能及时把握项目申报机会,获得项目建设已实属不易。至于如何借助项目建设,从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培育和考核评价等整体角度统筹谋划课程思政建设,地方高校,不论是校级领导层面,还是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某种程度上均缺乏足够的思考谋划和业务层面的实干。唯有项目主持人和相关人员为项目结项而单兵作战。导致课程思政建设单靠项目推动,参与的人不少,真正投入的人并不多。“说起来重要,做起来难见成效”,是当前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因此,坚持问题意识和育人导向,深入分析课程思政推进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课程思政建设由“项目推动”到“制度创新与实践”的原则,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由单向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多向融合,确实提高新时代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 问题聚焦: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由“项目化推进”向“制度体系建构”的必然性
地方高校,特别是获得“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的地方高校,部分教研意识强的教师通过申报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参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得到激发。短时间内,课程思政教研项目成果比较明显,但是其成效与“育人”目标相差甚远,其内部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1.1 高校内部党政领导认识站位的不同频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离不开校级领导层的重视。而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理念,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关涉课程建设,而且与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与质量、学科专业建设和大学生职业发展息息相关[3]。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思想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举措,在高校内部党政领导层面均得到了充分的认知。但是,由于党政分工的不同,党委层十分重视党建、思政教育、意识形态责任落实等。行政层面聚焦专业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这些主责主业。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人员配备上,党政领导很容易协同,短期内共同再解决这些数字问题。至于从内涵上,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与学科专业建设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校级层面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显然在短期内,高校党委和行政很难形成同一站位上的共识和共识下的统一行动。
1.2 多头管理与主体责任的不明确
考察安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一般由学校党委宣传部牵头负责,质量工程项目一直由教务部门主管,在项目化推进过程中,往往是党委宣传部负责制定“三全育人”试点改革实施方案,教务部门具体负责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而不论是有关课程思政项目研究与实践,还是有关课程思政的教育管理,其主体单位是二级学院和相关教师。也就是说,这种项目化推进的课程思政所带来的多头管理,很容易造成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责任和压力的递减。由于中期检查和结项验收的需要,教务部门直接跟踪责任教师课程思政项目的管理,并未从制度层面要求二级学院和教师将“育德功能”或“价值引领”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4]。二级学院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由于缺乏硬性要求,某种程度上只是承担了二传手的作用,其具体指导项目实施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有效调动,从而直接影响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融会贯通。
1.3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日常思政不协同
“三全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要联通课堂内外,不仅要和思政课和通识课以及实践课保持同向同行,而且要和辅导员的日常思政以及教师个人发展相链接,形成全链条式大思政育人格局[5]。目前,全员育人的理念逐步得到认同,教师和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育人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和日常管理以及教师个人发展上,专业教师和思政教师以及与辅导员的常态化交流并不通畅。部分专业教师认为思政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辅导员忙于大量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很少有时间走进课堂,与任课教师就学生的成长进行细致交流;专业教师忙于教学科研,不愿也无暇在课程教学和指导服务大学生成长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高校育人主体在协同配合的发展过程中还在找寻平衡,发挥教师的融合作用有一定难度”[6]。究其原因,是缺乏有力的制度体系支撑。
1.4 考核评价设置不规范
教学考核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教学管理的重视。课程思政项目实施与结项自然要接受教务部门的考核验收。随着党建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的推动,专业教师和通识课教师越来越意识到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教学方法运用的重要性。校院两级督导在青年教师听课评课环节增设对此评价,这种评价很好地促进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的培育。但是,这种单向的教学评价过多地注重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忽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过少地关注大学生的接受度和获得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课程思政育人导向的价值诉求,对教学评价考核的维度和主体以及时间周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地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处于逐步推进阶段,“尚未形成实施—评价—改进的完整环节。”[7]
2 全要素参与: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制度体系建构的趋势
无论是高校内部党政领导认识站位的不同频、多头管理与主体责任的不明确,还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日常思政不协同以及考核评价设置的不规范等问题的存在,提醒教育界和学界从制度体系建构层面寻求解决问题之道,是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由“项目化推进”到“制度体系建构”的必然选择,也是地方高校高质量建设课程思政的必由之路。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建构,不仅要立足认识论层面,即在“大党建、大思政、大教育”框架下更新新时代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理念,而且要基于方法论层面落实领导、管理、协同、考核等制度的创新与实践,包含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方法和评估反馈以及整改提升等全要素。具体从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上做到“三个并重”。
2.1 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与行政狠抓落实并重
党委统一领导和行政同步整体推进,是地方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和组织保障,也是提高认识的思想保障,是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基础。从北京经验来看,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学校党委特别重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深入学习,达成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思想共识,凝练出指导课程思政建设包含目标、任务和体系机制的“123理论体系”,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并制定相关制度文件,明确责任主体和任务分工,构建课程思政工作格局,确保课程思政全面推进,有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可操作性的 “路线图”[8]。从上海经验来看,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由教务部门主抓课程思政建设,特别重视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以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的培训提升。
地方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制度创新,要善于借鉴成功经验,立足本校的办学定位,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助推学生成人成才成长为旨归的育人目标。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与行政狠抓落实并重,一方面,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形成统一认知,从制度建设层面谋划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另一方面,党委要坚定“大党建、大思政、大教育”育人框架的指导思想,支持校长从学科专业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层面落实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这项系统化工程,需要建立领导运行机制,通过思考调研论证设计方案,建立制度化体系,才能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到人才培养体系和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以及“三全育人”工作机制中。
党委统一领导,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层面,保证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目标。行政狠抓落实,指的是地方高校的校长要整体推进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认知高度来谋划,而不能仅看作是试点工作、临时附加的任务而已。这需要校长调动整合各类资源,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高度,创新设计课程思政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一体化推进,这是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达成的思想共识。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与行政整体推进并重,是推进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建构的首要要素。
2.2 教务部门牵头抓总与相关部门协同并重
课程思政建设如何有效推进,教务部门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合纵连横”的重要性不可替代。纵向上看,一是党委对课程思政的统一领导和校长对课程思政的狠抓落实,直接需要教务部门承担起课程思政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二是各二级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需要教务部门给予及时指导与管理。横向上看,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效性如何,需要教务部门密切与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和党委学生工作部以及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交流互动,建立联动协同育人机制,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日常思政同向同行。 由此可见,教务部门牵头抓总与相关部门协同,不仅要在落实党委行政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做好顶层设计,而且要在指导二级学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形成育人合力上提供制度支撑。如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开展课程思政培训研讨活动,举办课程思政比赛,构建课程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组织教师指导学生个性化成长等,需要教务部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更需要学工团委等相关部门的全力支持配合。当前,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教务部门由单一的管理“课程思政质量工作项目”到转向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制度设计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尤为迫切而重要。
2.3 二级学院管理创新与教师、学生互动参与并重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理念和模式,就是要发挥思政课以外的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育人的作用,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现阶段,地方高校课程思政项目化的推进方式,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调动了专业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的滞后,课程思政只是部分教师的个人行为,并未在二级学院整体层面细化落实。
二级学院管理创新与教师、学生互动参与并重,关键要在三个层面下功夫:一是院长和党委书记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党政联手共谋共抓课程思政建设的合力,以促进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和育人制度的创新。二是要善于发挥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作用,构建党建+课程思政推进模式,扩大项目负责人的示范作用,带动课程思政建设向专业思政建设转型发展,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内生动力。三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管理指导服务体系。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了解学生专业成才、人生成长、社会适应等需求,建立师生互动互联、互学互促机制,从而构建教育教管理和指导服务大学生成长一体化制度体系,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
3 路径选择: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制度体系建构的融合模式
建构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制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从增量的角度考虑全要素的参与和实践,把握制度体系顶层设计的原则,而且要解决“项目化推进”过程中存量的问题,注重从领导组织、运行管理和激励评价三个层面探讨制度体系建构的融合模式。
3.1 坚持大思政原则,建构“大党建、大教育”框架下课程思政组织领导体系
“建设什么样的课程思政、怎样建设课程思政”[9]需要学校党政领导、教务等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教师、学生和社会等全要素的参与,如何协调参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工作方式,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一方面,在“大党建、大教育”框架下,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当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领导责任,很容易形成认识站位和行动上的同频共振。党委通过主抓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责任制的落实以及师德师风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想引领和舆论宣传,并将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要求,落实到党委组宣和人事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部门职责中去,自然地融入党建、思政教育和意识形态以及师德师风等工作制度建设中。 校长主抓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谋划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关键点,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相融合的模式,推进形成课程思政建设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的大教育育人格局”[10],形成党政领导勠力同心,整体性、系统性逐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另一方面,由于党政领导责任的明确,很容易在学校层面形成基本制度。以安徽高校为例,先后四批获得全省“三全育人”试点建设的69所高校,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1]精神,形成“三级联动”课程思政建设机制。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组建“课程思政专家指导委员会”,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进行指导,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总体部署。明确“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协调统筹课程思政相关工作的推进。明确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为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明确二级学院院长是课程思政建设的直接负责人,肩负着各门课程、各专业大类课程思政工作的落实和实施[12]。课程思政建设组织领导架构的明确和具体职责以及目标任务的确定,为教务部门代表学校做好顶层设计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二级学院落实制度的执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2 坚持协同原则,建构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双向融合的运行管理模式
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教务部门如何牵头抓总、相关职能和二级学院如何主动作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产生“1+1>2”的效果,形成以“育才与育人”为价值旨归的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双向融合的运行管理模式,这方面的实践探索,不妨从两大方面长期下功夫。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课程思政贯穿全教学体系的管理制度。“地方性和应用型”是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且要立足人才培养定位,重新思考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育人和育才等各方面要求以及相关实践,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建立包含人才培养方案、思政课程、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习实训、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以及各类教材于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管理制度。当务之急,教务部门要在课程思政项目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高站位,做好顶层设计,成立并发挥校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的示范带头作用,汇聚全校师资力量,围绕“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如何融入人才培养、融入专业建设、融入课程建设、融入实践教学等课题,加强调研论证,建立课程思政贯穿全教学体系的管理制度,并跟踪这些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和优化完善。
二是强化同向同行联动协作,建立课程思政支撑服务体系。教务部门要敢于发挥领头雁作用,协同宣传部、人事处、学工部等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各二级学院,加强对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同向同行的思考和研究,如联合学工部,借助高校“大学生社区一站式综合管理模式”建设的契机,推进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学工队伍和企业教师以及优秀校友进学生社区,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增强学生学习生活体验感,解决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环境、学习和生活两张皮的问题,大力营造二级学院积极拓展学生指导服务和职能部门主动配合的“三全育人”文化氛围,为协同推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全方位可持续性的条件保障。
3.3 坚持双主体原则,建立线上线下互动评价激励模式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是作为专业教学的施教主体,学生是接受专业教学的受教主体,不仅要得到双重尊重激励,而且要建立基于师生共同成长的正向评价互动模式。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建构,只有通过师生双主体作用的发挥,才能保证课程思政的实效性。地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线上线下评价激励互动模式的有效运行,在要素构成上离不开平台和评价两大核心要素,这两大要素在课程育人目标引领下,以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13]。
搭建交流共享互动平台。地方高校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制度和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以及课程思政示范中心项目建设的示范作用,持续激发教师群体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互动性,促进校内院内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更为重要的是要正视目前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的短板,强化“三全育人”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整合资源,立足需求,扩大教学投入,在推动师生交流互动上狠下功夫。一是抓住高校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之契机,加快课程思政网络系统建设,建立线上师生交流互动平台,提升课程思政对大学生价值引领和思想引领的针对性。二是抓住高校大学生“一站式”社区建设之契机,为保障教师和学生课后答疑解惑提供便捷舒适的物理空间,积极回应学生成长过程中多方面需求,关心关照服务学生自我成长,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实效。
倡导“多维度过程式评价”。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学生的受益度,核心要看教师的付出度。“多维度过程式评价”不仅关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而且更注重从学生成长的角度考核教师课前课后对学生的辅导交流情况。比如,宿州学院党委学工部联合教务处、团委和发展规划处策划举办的“寒假归来话成长”和“暑假归来话职场活动”,就是注重对学生成长过程的激励跟踪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评选“成长之星”,不仅促进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和激励,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良性互动带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多维度过程式评价”立足发挥评价监督作用,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和质量管理落实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各环节,致力营造教育教学质量文化,助推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为旨归。近年来,在校院两级教学督导指导下,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课程思政的评价,一方面,逐步纳入教师听课评课和教学考核以及职称评审考核等制度建设中;另一方面,在学生评教中也有这方面的考量。这些制度建设和常态化管理,为从学生端口推进教师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辅导引导等过程性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令人鼓舞的是,很多地方高校继续深化“三全育人”理念,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学生“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试点工作,创新思维,统筹资源,建立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为教师和学生随时能坐下来进行学业专业职业发展和生活情感交流等互动提供场域文化支撑,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这已成为地方高校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制度建设新的生长点和增长点,也是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课程思政由“项目化推进”向“制度体系建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动选择和生动实践,是推动地方高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新任务,需要学校党政领导和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