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2023-11-04高媛
高 媛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大同 037039)
引言
“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作为高等阶段的公共基础学科之一,肩负着育人的重要责任,因此,应该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使得教学目标体现思政理念、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元素、教学活动展示思政效果、教学评价提高思政比重,做到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力。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事件过程中不断形成和积累的思想文化内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其具有民族特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系紧密,以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传统建筑为变现形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还具有一定的地域特性,两河文明孕育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1]。作为上下五千年、历史从未中断过的民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极具包容性,并且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其植根于长期的历史积淀,是在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之中形成起来的,具有丰富而深厚的魅力,培养着我国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而成长起来,为所有中华儿女所认同,是联系着所有中国人的纽带,是我国的文化瑰宝。
在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节奏和潮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强化教育工作者的能力水平,不断提升高校思政建设水平和能力,将继承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突出思想引领,强化资源保障,构建起从内容到方法的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思想引导工作体系、从支部到学校的更为完善的工作项目体系、组织动员体系、从学校到社会的更为有力的资源整合保障体系,突显思政在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稳定发展中的作用。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作用、借鉴意义,使得青年学生们在文化熏陶下更好地加深对思想政治内涵的理解,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因此,应该更加注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长、公平成长,形成学校思政新格局,始终坚持继承与改革创新相结合,既深化传统工作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又与时俱进地创新团学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
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内容,现代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十分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让学生更加明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和意义,只有坚持思政教育方向,不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个性化解读,不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化、现实化,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社会性思维意识,还能够更加全面地提升学生的自身素养和能力水平[2]。只有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阅读方向和重要内容,才能够有效促进美术创作者对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推进和深入。大学教师教师要主动求变,引进先进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不断探索丰富美术教学的活动,更深层次地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层意蕴和内涵,因此教师需要据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鉴赏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期间,要高度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更加自主有效的赏析。在个性化赏析优秀传统文化期间,教师需要满足新课改需求,及时转变教学思想,将新颖教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在增强对文化知识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主要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机结合,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基础上,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其具有可相互促进的特点[3]。在日常的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和学生进行沟通,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优秀传统文化鉴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加深青年学生对文化意义的理解,使得其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因素,提取出来进行研读和探讨,相信在学生的鉴赏过程中可以探索出有价值信息,从而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以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教育进展。通过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应的文学作品的回顾,可让学生在文化知识的温习梳理与对照中,为新感知内容提供一个评判的参照,比较其中的异同点,这样会获得更深的感悟。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理念,这样才能选择与其相匹配,才能够结合其现实生活对学生形成有力引导,帮助学生深入触及潜藏在文本之下的隐晦内涵。课程思政教师要不断掌握学生自身的特点,把握住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的思维转变,以此来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的的高校教学读后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某一主题的引领下,促进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实际水平,从而在学习中所领会和学习到的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达到综合素养要求的水平和基准。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下的的背景下,高校学习教学活动设计的一个重点就在于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水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和深入,学习教育是我们的共识,只有不断培养学生在高校学习中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学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很多学科在内容上更加与时俱进,一味的求新求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爱国主义忽视的现象不断加重,这就严重导致了高校院校学生的认知不足。其中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地方爱国主义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地方爱国主义内容在高校思政教材的缺失和严重不足,而且成为普遍现象。我国高校思政教学的教材中,与中国爱国主义相关的课程内容和片段语屈指可数,因此,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有效开展高校思政教育活动,教师要从高校学生的现实问题入手对学生进行引领,也需要从社会大环境中青年群体所展现的问题入手进行引导[4]。以往思政教师多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并要求班级学生强行记忆重点内容,在新形势下,这种思政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际学习要求,且将削弱学生思政学习兴趣。作为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和促进者的教师,应该不断自觉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遵循学生学习发展和成长的规律性,不断促进爱国主义思政教育的思政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和作用。要提高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不断推动活动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拓展和应用,才能更好更全面地提升高校思政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层次。教师要主动提升学生对于高校思政学习的认知能力,提升思政的学习水平,要不断促进对于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对于利用活动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在高校思政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善于借鉴,教师要以课堂的教学为主,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基于智慧课堂创新课堂讨论教学模式,要使得学生首先具有爱国主义意识,高校思政专业学生要对我国丰富的地域爱国主义有整体上的认识和把握。
三、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
(一)思政课应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
历史使人明智,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学使高校教师认识到,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借鉴,对于启发智慧,实现更有品质、更有内涵的大学思政教育具有重要价值,通过传统古籍的阅读,通过对历史文物的走访,利用当地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古迹的直观、真实可信的优势,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之一[5]。大力推行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教师应该充分掌握不同爱国主义领域对学生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政对于提升学生思政学习能力和自身水平的重要性,从而培养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促进高校学生在课堂上自觉承担爱国主义的任务。
高校思政教师要根据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特点,来综合安排课程内容、课程结构,从而选择更加合理高效的教学方式,形成别具一格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学风格。高校思政教师要主动求变,敢于创新,敢于突破,不断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对于爱国主义的传播要具有主人翁意识,引进先进的传播方式和手段,不断探索丰富高校思政教学的活动,更深层次地开掘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历史的多层意蕴和内涵。在传授过程中要熟知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特点,高校思政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向学生传送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吸收。
(二)制定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思政教育的课程机制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是一片汪洋。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求专业教师要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自觉自主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并付诸实践,要做先生先当学生[6]。因此,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了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课程的引领性时代性,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同时又增强艺术设计课程的知识性专业性。其一,学科化特点突出,理论性强。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更具有了学科化的特点,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严谨的内在逻辑结构、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其二,具系统性与综合性。其三,思想政治课程思想政治知识体系完整,结构化明显。学科内更加注重考查内容的综合性,学习时要注意运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透过现象抓本质,理论联系实际。
现代科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碰撞中,倡导把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好、把传统基因发扬好、把优秀传统精神传承好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做好价值引领,将语言学习与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润物无声,培养时代英才,在教学内容中,倡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关心国家发展、时政大事,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高校要不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结合优秀爱国主义可行性,并勇于实践。同时,不断推进爱国主义融入思政课程以及其他专业课程,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实际,吸收本土优秀的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讲求爱国主义的准确性,爱国主义的准确性就是要在认真考察我国爱国主义的现实实际中,结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标准,分析爱国主义的深层内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出翻译我国民间的一些经典俗语,从中能够很好的领会流传已久的精神价值,因为这些经典俗语中往往蕴含着最为深刻的内容,它对我们的为人处世,思维方法,看世界看人生的态度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同时,思想政治教学理论进一步升华,而将两者融合进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发挥自身的能动向,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教育,制定确保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合思政教育的课程机制,通过将两者的融合,使得教学形式更加丰富,促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高效。此外,要不断围绕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相关要求,注意结合长期的教学实际,不断完善高校思政教学讲授策略,更好地提升课堂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