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与创新
2023-11-03钟舸边兰春黄鹤
钟舸 边兰春 黄鹤
摘 要
城市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属性以及历时性特征,决定了城市总是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城市设计的本质就是展示这一演变过程,揭示这一演变规律,描绘这一演变路径和图景,因此,城市设计本身就具有与历史城市保护的“一体两面”属性,以及与城市更新的学理内核一致性。城市更新是城市的固有规律和必然过程,中国城市的更新本质是不断追求的现代化和城市现代性彰显,并在这一过程中留存历史记忆,实现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正是基于对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长期深刻认识,以及从1999年开始的城市设计教学探索和积累,清华大学教学团队继承了清华大学城市设计与历史城市保护高度融合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传统,依托北京城在名城保护和首都建设的国家战略性需求,从既有建成空间的形态秩序梳理和空间整合视角,运用城市形态学理论方法,系统培养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空间进行抽象、呈现、认识、建构能力,建立贯穿“建筑—建筑群—场地—城市”的跨尺度一体化思考,并培养学生聚焦关键问题进行辩证思考的连续性设计思维方式。
关键词:城市更新;城市设计;清华大学;设计课教学;教学方法研究
0 引 言
广义上的城市更新并非新生事物,城市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属性以及历时性特征,决定了城市总是在不断演变发展中——从城市的本质属性、基本规律角度认识城市设计,将会对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学理内核一致性有着更深刻的认知。正是基于对城市设计内在特征和学科发展的深刻思考,以及从1999 年开始的城市设计教学长期探索和积累,清华大学教学团队逐步构建起包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具有教学对象针对性,系统开展的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城市设计系列课(课组)(表1,图1)。这一城市设计系列课教学,继承了清华大学城市设计与历史城市保护高度融合的学术传统,在坚守城市设计人才培养基本价值观的同时,教学团队在积极参与包括北京副中心、首都功能核心区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不断开展设计教学创新。本文梳理了一直以来城市设计课程在城市更新价值观和方法论上的探索,重点以针对建筑学本科四年级的第二个城市设计类课程为例,探讨了教学中对于城市设计基本价值观的回归和城市形态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其对城市更新国家城市建设战略的回应。
1 基于历史脉络认识存量规划时代背景下的城市设计
1.1 城市更新是城市作为生命体和历时性现象的固有规律和必然过程
城市总是在不断地演变发展。传统城市或历史城市形态呈现的稳定性,是工业革命前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稳定,强有力的思想观念和建筑学主导城市建设的结果。这种基于特定气候条件、特定地理环境、特定材料和技术条件、特定文化背景的缓慢演进,使历史城市的地域性特色得以不断积累和强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形态。城市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对这种特色的揭示和呈现。
正因为城市总是在不断地迭代更新演变中,广义上的城市更新并非新生事物,而是城市作为生命体和历时性现象的固有规律和必然结果。与传统城市的形态稳定性和缓慢演进不同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转化为城市建设成果的时候,近现代城市社会和城市面貌快速变化。即使作为工业革命的成果,基于西方文化发展起来的近现代城市仍然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和稳定的形态特征,并向其他文明扩张。特别是近现代欧洲城市呈现的基于轴线与街廓的空间结构和形态模式,定义出了基本的、第一代的城市现代性及其形象表征。这一城市现代性形态定义不仅为欧洲文化继承者美国所采用,也被运用到包括日本、中国等在内的寻求现代化亚洲城市的早期近代化过程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在工业化带来的现代技术、充裕的资金、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推动下,基于工业化和新型社会形态逻辑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逐步确立以及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建构和发展,文化含义的现代性更多表现为直观的、基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现代化城市形象。即使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欧美国家,这种城市更新甚至是巨大变化仍然在不断发生,包括如美国波士顿Big Dig 这样的基于大型基础设施改造带来的城市骨架空间重构(图2)、德国汉堡Hafen City 滨水城市更新中的新地标建筑,以及新的大学和居住设施等。
作为城市现代性重要形象代表的纽约曼哈顿,直到今天城市也一直在格网骨架内不断更新演变,不仅有20 世纪末的帕特里公园城,更有进入新世纪后高线公园带动的城市更新。只是曼哈顿严格的、高度统一的格网形态,以及不断创新和优化的区划控制,让这种演变和城市迭代更新呈现出一种有序和连续性(图3)。
1.2 中国城市的更新本质是不断追求的现代化和城市现代性彰显
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和屈辱历史,激发了全民族、全社会对于现代性的迫切追求以及一个多世纪的持续探索和追赶。以北京为代表的传统城市曾努力尝试过类似日本西化过程的城市近代化,这些迈向现代城市的尝试要么受制于外人,要么为战争动乱所打断,也经历过共和国早期城市建设的相对缓慢阶段,直到改革开放后的伟大工业化和高速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国传统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近代化阶段相对缺失,特别是近三十年飞速发展带来不可避免的城市形态断裂和彻底重构,呈现随处可见的“时空穿越”场景。这里有历史城市保护问题,也有大量问题要从城市演变、更新的角度找到解决思路。
中国当代的城市更新经历了快速城镇化30年的幾个重要节点。从20 世纪90 年代危改开始探索和尝试,直到2015 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确定了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的城市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以北京为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① 20 世纪90 年代初北京旧城危改项目中看到如何从大片拆除危改项目建设大型商业设施,到保护胡同四合院形态及原有院落肌理,再到社会形态延续性的理念方法演变历程,逐步探索历史街区的保护策略(图4);② 2000 年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及其后针对非保护区的大量旧城改造;③ 2008 年前迎奥运的城市环境整治;④ 2013 年棚户区改造;⑤ 2015 年城市“双修”,并通过存量更新推进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1];⑥近五年国家的城市更新试点和实践探索。近年来,北京更多开展的城市微更新、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等,将城市更新视野从历史城区扩展到更大的城市建成区范围。
当前城市更新的发展趋势和内在动力可以体现在2021 年底两个同步出台的重要文件。2021 年8 月30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强调了强有力的城市保护措施,包括严格控制大规模的拆除、增建、搬迁,通过保留利用既有建筑、保持老城格局尺度等实现城市记忆的保留;2021 年9 月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文件,除了“不随意拆除有保护交织的老建筑、古民居”等保护要求外,特别强调了“以用促保”“活化利用”的重要表述。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历史城市保护和城市设计在城市更新领域中的高度融合,对于进一步理解清华大学历史城市保护和城市设计“一体两面”的学术思想[2],以及在城市设计教学上城市更新的探索和实践运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清华大学城市设计教学的总体概况与不断探索
2.1 清华大学城市设计课程体系
清华大学城市设计教学包括理论课和设计课,其中设计课作为主干系列课程,共有5 门城市设计(类)课,分别针对建筑学和城乡规划的本科生,以及城乡规划研究生(表1)。其中,针对建筑学全体本科生的城市设计始于1999年,是最早开设的系统化城市设计类课程,也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最早开展小组合作studio教学的课程,一直是建筑设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08, 2012)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 年,由城市规划系教师为主,针对本科生的4 门城市设计课,组成城市设计课组,成为清华大学本科精品课(图1);针对城乡规划学研究生的大尺度地段的城市设计 structuralurban design,开设于2009 年,是系统化的研究生设计课之始,与另一门研究生设计课空间规划组成的研究生设计课组,从2013 年起连续3 次(2013,2018,2022)被评为清华大学研究生精品课。
2.2 始于1999 年最早开设的建筑学本科四年级城市设计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从1999 年针对建筑学本科开设系统化的城市设计课程至今已24 年,形成了不断丰富完善的城市设计教学体系,锻炼了专门化和稳定的城市设计教学团队,为后续针对城乡规划本科和研究生城市设计课程的开设,建立了良好的教学基础和核心团队。
以1999 年第一次城市设计教学为例,选题和设计地段围绕城市设计学科方向和相关学理核心,本身就是对城市更新的聚焦。第一个针对五道口地段的城市设计学生作业中不仅可以看到4年后2003 年才开通的北京13 号城铁线、站厅与商场的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更可以看到原有五道口商场背后购物小街生活形态的延续(图5)。
今天五道口商城背后的小街空间和丰富的生活全部为大型商业综合体所代替,同学作业关注了城市边缘空间和边缘人群,通过对城中村空间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关注,为打工者构建了基于社会关怀和可支付的边缘人群社区生活空间,通过对未来发展的过程设定描绘,而不是终极图景,体现了今天城市更新中的社会性思考(图6)。
课程通过题目和地段的精心研究和具体设定,既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命题,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和聚焦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先后汇总梳理形成了5 个大类、19 小类的题目类型,并形成体系化、动态化、有支撑的地段库。题目地段大致可以分为2014 年前基于城市现象的类型划分,以及在2014 年后聚焦城市更新、聚焦存量空间的五大类题目类型(图7),分别是:①聚焦北京老城“场所精神”的融合和修复;②聚焦轨道站点“流动城市”的聚集与辐射;③聚焦滨水地区“边缘再生”的修复与转型;④聚焦产业空间“共享城市”的创业与创新;⑤聚焦街区营造“特色构建”的活力与有序。
在上述课程教学研究和题目地段基础上,清华大学建筑学本科的两门城市设计课程充分依托教学团队近年来全面参与的北京副中心(通州)和北京老城(首都功能核心區)总体城市设计,将北京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与城市更新的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
3 从聚焦新城大尺度空间回归城市更新的研究生城市设计
早年的研究生设计课程主要通过跟随导师的实际设计项目来完成。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城市设计课程开始于2009 年,是针对国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项目的课程教学改革内容之一,通过研究生(含直博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后改为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两门设计课程的集中规范化教学,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的设计强化训练[3]。针对2000 年后大尺度新城城市设计项目广泛开展的行业需求,同时为了研究生在之前20~30 公顷中观尺度城市设计训练基础上,扩展针对大尺度空间的城市设计能力,2009 年开始的研究生城市设计侧重针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大尺度新城建设,并邀请美国的Gary Hack 教授、意大利的Michele Bonino 教授、德国的Andrea Mansberg 教授等国际学者参与开展国际化教学[4]。
从2015 年成都题目地段开始,针对当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的城市更新,以及住建部开展的“城市双修”试点,在原有大尺度地段基础上,教学逐步回归城市设计学理本源的城市更新方向,相继开展了连续三年的成都题目地段,以及后续的桂林中心城区、唐山老工业区和北京老城等地段题目。作为国际化教学的一部分,城市设计教学在2018/2019 连续两年以德国汉堡Hafen City 及其周边为题目侧重城市更新的设计训练。在2022 年宜宾李庄古镇的保护更新设计,同样也是适应当前城市保护与城市更新形势的教学探索(图8)。
4 城市形态学视角的北京老城城市空间修补与重构——教学中的学理思考
涵盖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清华城市设计课程体系,其教学的学理核心在于:城市设计学科方向本身就是建立在既有城市空间及其演变机制的研究和建构基础上,强化对城市更新的聚焦就是城市设计学理内涵的“守正”回归。
在建筑学本科全年级学生完成基础性的城市设计课程后,钟舸和黄鹤两位老师负责的建筑·城市·景观设计课程规划专题,每年针对20 位建筑学本科学生,进一步开设了基于城市设计形态学方法专门化和北京老城保护专题强化的课程,从2016 年迄今已有7 年。除了上述专题化和深化性的研究性设计训练,课程聚焦北京老城,重点解读北京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内在机制,用具体形态图纸展示北京从传统城市走向现代城市的形态冲突和断裂,开展基于研究和城市形态学视角的北京老城城市修补和城市更新教学。
4.1 既有城市空间演变机制基础上的城市设计学理内涵再认知和强化
1)朱自煊:从屯溪老街保护规划看城市设计与城市保护的学理关联性。
在历史街区保护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早期示范项目屯溪老街保护始于1979 年屯溪市总体规划和1985 年屯溪老街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规划(图9)。这一时期,关于历史地区保护的内罗毕建议等保护性国际宪章及其相关保护理念进入中国不久,也是城市设计、历史街区保护概念介绍到中国的开始。朱自煊先生将日本的传统建造物群保存地区(图10)保护理念,以及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图11)五要素运用到屯溪老街的保护更新中,在1985 年版屯溪老街规划中得到了较为全面体现,相关内容也进入清华大学新开设的城市设计理论课程之中。伴随着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在上世纪80 年代的同步形成和发展,清华大学也逐步形成了城市保护和城市设计领域“一体两面”高度结合、设计与保护相互融合促进的学术思想[5]。这是两个学科领域学理高度关联性的结果,对于认识城市设计的真实内涵、聚焦城市更新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
2)黄富厢:城市设计就是空间整合的设计。
早在2005 年12 月在海口舉办的城市设计学委会年会上,参会专家对城市设计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进行了深入讨论。黄富厢先生有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论断:城市设计就是空间整合的设计。黄先生进一步阐述了“整合”的概念,即对既有城市环境进行整合、修补和秩序梳理。在2016 年东南大学主办的“城市愿景 1910—2010”展览上,城市规划100 年历史的14 个代表性城市现象主题中, “寻求郊区蔓延引起景观碎片化的替代方案”即关注城市在不断发展演变和外延扩张过程中不同社会经济技术背景发展阶段带来的城市形态模式急剧变化的区域,这一现象也在康泽恩形态学理论的内外边缘带概念中得到体现。
3)美国城市设计理论的既有建成区观察视角。
中国对欧美城市设计理论方法的学习和关注,经历了一个从美国到欧洲的过程。从早期具有代表性和现象意义的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和埃德蒙·培根的城市设计伊始,两位美国学者为中国城市设计学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特别的观察视角、认知途径和技术语境。今天再次回望两位学者相关研究所依托的波士顿和费城城市案例,这些认知理论和技术方法本身就是建立在既有建成区,甚至老城区基础上。
4)欧洲城市设计理论方法再认识与城市更新实践。
2000 年以后对欧洲城市设计理论的再认识,是对中国城市高速扩张后深层次城市发展问题思考的结果。欧洲城市更为悠久的历史积累和保护传统,使欧洲城市设计理论对城市保护更新思想和方法有了针对性。于是,从对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和柯林·罗“拼贴城市”理论的关注,英国康泽恩地理学背景的形态学理论、克里尔兄弟基于新理性主义的形态学理论、西班牙胡安·布茨盖的巴塞罗那研究、意大利的形态类型学方法等在最近十多年里,在城市设计学术领域和技术语境中逐步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欧洲后工业化时代的产业转型和社会形态,使城市建设在2000 年前后全面进入了以城市更新为主导的发展轨道。一些重要的标志性城市更新项目先后在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中出现,其中包括巴黎的塞纳河左岸、以波茨坦广场为代表的两德统一后柏林墙核心区段的修补和复兴、德国汉堡的HafenCity 滨水城市更新等。2004 年建设部组织对英国10 座城市数十个项目的城市更新(urbanregeneration)考察。仅以伦敦为例,当年依托Jubilee 轨道线的道克兰地区初步建成;伦敦还在为斯塔拉福德的奥运会场馆区进行规划;国王十字车站周边市政设施带来的更新区与城市的割裂、老车站大楼的衰败令人印象深刻(图12);帕丁顿地区(Paddington Basin)及摄政运河也刚启动更新改造。今天,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地区和摄政运河等地区已经成为著名的城市更新、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的成功范例(图13)。
4.2 城市形态学方法是对历史保护、城市更新的价值观回应
城市是历史演变的产物,城市设计的内涵之一是呈现城市形态演变的客观规律,其本质是针对既有建成环境的城市更新。因此,针对既有城市环境及其演变研究,隐含城市保护语境的城市形态学,成为以更新为主导的城市设计学理基础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运用城市形态学就意味着在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中认同历史保护的主导价值观,也是面向城市更新的中国城市建设新阶段的价值观内涵重塑。对既有城市进行综合整治与织补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5]。
聚焦城市形态学的视角和方法,课程在城市设计教学上突出方法论的3 个重点:①如何让学生从具体学习行动中去建立对“城市既有建成空间”的概念,避免把城市保护和城市更新仅仅流于理念和口号;②如何让学生强化将空间的认知和设计从建筑尺度扩展到城市尺度;③针对纷繁复杂的城市空间如何进行抽象、呈现、认识、建构——特别是建立贯穿建筑—建筑群—场地—城市的跨尺度一体化思考。
针对北京老城形态演变和社会经济内在关联性机制认知,课程强调设计思维方式和逻辑建构的强化训练——即建立从城市历史发展逻辑(包括面向未来发展)去建构设计逻辑,从强制性纠正学生的口头禅“我希望”“我想要”开始,摒弃主观随意性,从历史和现状中去挖掘城市的客观发展规律和必然空间形态。同时,通过设计干预,实现城市空间的整体性、秩序性和多样发展可能性,甚至某种程度上的城市形态和空间秩序重构。
课程历年的教学地段包括北京老城及其紧邻周边的4 类:①以西二环和东二环为代表的老城形态突变冲突区域;②皇城周边历史文化精华区与老城公共中心交接的区域;③南城——历史城市具有的平民性格和烟火气的边缘,与天坛等典章礼仪空间交接的区域;④针对北京总规和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的沿二环路文化景观环,通过城市设计教学,探讨“公园环”不同区段的内涵与表现(图14)。早期的教学设计成果不仅参加了白塔寺的北京设计周展览(图15),也形成《维观北京》一书的内容组成部分。
5 基于城市形态学和保护更新的城市设计教学探索
基于保护更新的城市设计教学,其本质在于要求学生完整、深入和具体地把握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实与未来,通过从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认知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向历史学习、向现状学习”来认清并描绘未来。
1)“看得见多远的历史,就看得见多远的未来”。
历史研究不仅在于历史地图和文献的收集、整理和解读,更通过历史地图在现代地形图的翻绘,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演变过程和变化程度,从学科视角和专业手段去理解“保存城市历史记忆”的具体含义。
在2000 年北京二十五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公布后的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北京老城的传统城市形态和胡同四合院肌理经历了较为剧烈的变化,并在学生的研究中得到清晰呈现(图16—图18)。
通过建筑、地块、街道等空间要素的梳理,特别是通过产权地块的演变研究,呈现建筑物及城市空间背后的地块和产权逻辑,是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同学从建筑设计向城市规划跨越的重要环节。
2)城市更新的精细化和人的尺度再关注。
在较大尺度城市空间中,保持精细化的现状研究和设计尺度,是应对城市更新对人性化尺度关注的重要训练,这一训练从城乡规划本科二年级的“建筑组群与外部空间”设计训练中开始得到强化。现状调研阶段类测绘的建筑组群连续平面测绘,让学生建立从建筑到城市的连续性尺度认知,理解既有建筑和城市空间的组织方式,并潜移默化地形成泛保护和微更新的价值观。
3)基于形态模式抽象和空间持续演变的设计思维训练。
在保护与发展语境下的城市更新设计训练中,二元辩证的互动思维、永续演变的历时性演变过程思考、抽象城市形态的有序组织和断裂织补等是3 个设计思维训练重点。
以2020—2022 连续3 年进行的针对北京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定义的沿二环路“文化景观环线”设计题目为例,安定门外的地坛与青年湖公園作为两种形态特征和文化内涵完全不同的开放空间,宏大叙事的典章礼仪空间历史记忆重建,与烟火气的市民生活空间二元辩证的互动思考,成为方案从地段认知、到概念建立,再到具体形态呈现的逻辑主线(图19)。
在德胜门外地段的设计作业中,学生将关厢地带概念作为历史发展过程的内在逻辑,通过对2000 年以后德胜门外“老关厢”变成了“新关厢”的揭示,形成了未来新旧关厢交替演变的认知,以及为这种交替演变构建空间支撑骨架的设计方案(图20)。
复兴门外片区是梁陈方案中老城与西侧新行政区的过渡隔离地带,是二环巨构轴带,与梁陈方案中行政办公格网形态区形成联系纽带。
城市设计方案通过月坛保护与沿二环路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共同组织了南礼士路复合轴带,并成为联系二环绿带与行政办公区格网的织补空间(图21)。
6 结 语
城市更新是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多维度的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更多呈现基于历史保护视角,围绕城市更新的城市设计教学探索和思考。这些思考重点体现在“守正—创新”这一辩证关系的4 个方面:①城市设计、城市保护与城市更新具有学理内核的一致性;②城市更新及其相关规划设计,是基于持续演变发展过程积累的城市基本认知,是对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常态回归;③城市更新背景下,特别是在“向历史学习、向现状学习”的基本语境下,城市设计基于既有建成环境的内在逻辑和学科价值将得到重新认识;④城市设计教学应该对基于城市演变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做出积极回应和创新,包括研究内容的创新、跨尺度的贯穿式设计,以及针对关键性问题的辩证的设计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规划网. 边兰春: 存量·更新: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未来[EB/OL]. (2016-04-11)[2023-01-15].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272243401870017025/.
[2] 钟舸, 霍晓卫. 清华名城保护四十年: 历史城市保护思想的形成与坚守初心的矢志探索[J]. 世界建筑,2022(12): 9-15.
[3] 庄惟敏, 单军, 程晓青, 等. 清华建筑教育“4+2”本硕贯通教学体系中的设计课教学改革[J]. 城市建筑,2015(16): 20-27.
[4] 钟舸, 唐燕, 王英.“4+2”本硕贯通模式下的研究生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探索: 大尺度快速城市化地区的总体城市设计[C]// 人文规划创意转型: 2012 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2012.
[5]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2019 清华同衡学术周| 张杰:创新与融合: 新形势下的城市更新与保护[EB/OL].(2019-06-24)[2023-01-1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EIF343LG0519C1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