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研究

2023-11-03许新李莉

体育风尚 2023年8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现状调查

许新 李莉

摘要: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对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升国民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现如今,深化教学改革要求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体育课程体系,本文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xx医药卫生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并采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对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现状,总结了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问题,并探讨了应对措施。希望能对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构建体育课程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体育与健康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与体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22G068)

体育活动是改善身体机能的有效途径,对保证学生体魄健康,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积极作用[1]。在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教育当中,体育教育为常规教育内容,作为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的工作者,应在院校当中构建与时代特征相呼应的现代化体育课程体系,运用科学、有效、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坚持用求真务实、创新的态度发展体育课程,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药卫生人才。

一、在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首先,在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开始体育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健康”一直是国际社会重点关注的课题,医疗工作者的体能健康十分重要,重视体育健康教育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2]。体育课程是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院校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的有效途径。

其次,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是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开始体育课程的重要任务。体育活动能够强身健体,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水平,增强学生们的免疫力,降低学生在日后职业生涯中感染传染病的风险,对预防学生发展职业疾病也有重要意义[3]。从现状看,很多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的学生体质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健康情况也不容乐观,因此,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有必要改革体育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让学生自主健身,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再次,终身锻炼的好习惯对人一生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让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磨炼意志,在运动体验当中健全人格[4]。

二、我国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现状

本次研究中,运用文献资料法搜集与“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相关的资料与文献,整理、筛选高价值内容,自行编制《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课程体系》调查问卷,选取2022年1-12月xx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学生207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年龄20-23岁,男生60名,女生147名,其中55名为护理专业学生,33人为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55名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2名为中药学专业学生,42名为康复治疗学学生。207名调查对象当中,大一学生101名,大二学生88名,大三学生18名。将调查问卷发放给207名学生,207份问卷均有效收回,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

调查结果显示,70.0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的存在与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无太多联系,体育课的存在不能帮助就业。40.10%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的开始过于单调,内容过于单一,不能满足自己运动需求。此外,学生们对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体系的评价也很一般。

三、当前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构建体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

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没有目标,便没有努力的方向,从现状看,我国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教学重点的设置放在了某些、具体的问题上,比如各个学期选取什么样的体育教学内容,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但缺乏整体体育教学方向,没有整体性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5]。体育教师组织课程内容的手段相对单一,缺乏教学重点,很多体育活动的开设毫无新意,课程内容十分单一。

2、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的体育课程缺乏显著的职业特征

任何学科都有自身的学科特性,体育学科也不例外,了解体育学科的特性能够帮助我们制定、实施科学的体育教学工作[6]。然而,在现行的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课程当中,缺乏显著的职业特征,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偏竞技化,体育教学活动中不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体育学科的问题大都套用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相关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我们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规律、原则及方法的研究都是在移用了教育学理论之后的添添补补,这些理论基本不能有效揭示体育学科的教学规律。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的体育课程缺乏显著的职业特征,不利于激发学院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形成拖延、倦怠的习惯,此种思想和习惯一旦延伸到学生的职业当中去,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7]。

3、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不平衡

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不平衡,这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质化”与“量化”失衡方面,普遍表现为重“质”轻“量”。总之,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的体育教育依然停滞在简单的经验水平阶段,教学内容大都是简单的经验性的总结,普遍存在偏、难、繁、旧现象,缺乏逻辑严密的理性论证[8]。

4、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体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单一

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存在差异性,采用一致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不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從现状看,多数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在考核体育成绩时,往往采用“考勤+运动技术+身体素质”的考核形式,不对学生的其他方面进行考核,导致学生以“应试”的态度应对体育课。这样不能有效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某些学生虽然学习刻苦,但可以会因为身体素质差不能得到较高的分数,继而让这些学生丧失学习体育的信心。

四、在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1、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应合理设置体育目标

调查显示,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不足,基于此,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可适当安排社会适应目标,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基础。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小时候从父母、亲戚那里获得了足够多的溺爱和照顾,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不足”“竞争意识过强”等心理[9]。在体育课程当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同时,建议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让学生继承发展传统的运动技术,必要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促进学生掌握与职业发展相关的体育技能。最后,体育教育目标除需满足学生运动需求之外,还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良好的体育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2、深化改革,构建职业化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教学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往往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学生学习体育的目的也仅仅是应付考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新为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的体育教学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健康意识,培养学生锻炼习惯,让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到发展。此种背景下,可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五方面建立新的教材体系,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突出“健康第一”的教学观点[10]。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程有自身教学特性,主要体现在健身性、身体运动性、非阶梯性、娱乐性四个方面,身体运动性能让学生肌肉在运动过程中形成动作记忆,解决学生会与不会的问题,健身性能够增强学生体能,促进学生健康,部分体育活动趣味十足,具备一定的娱乐性,也能让学生们在活动中进行竞争与合作,让学生参与成功与失败,继而丰富学生情绪。非阶梯性主要表现为体育课程不具备严密的逻辑结构体系,基本不需要经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程序。构建体育课程体系,除设置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考核评价标准之外,还应做好体育课程的教材分类工作、教学内容排列工作。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应充分展现体育教学生活、心理、社会适应和多元道德教育的价值特性。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时应考虑教学时间是否充分,教学场地、教学器材是否满足学生人数需求,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给予针对性体育教学,必要时灵活的调整教学方法,以理施教,以情施教,创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情绪当中学习体育,继而顺利完成体育的教学目标。进行体育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的革新,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让学生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方法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们的终身体育意识。

3、重视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的体育改革工作

在医药卫生院校当中,存在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对学生的体能要求也不一致。基于此,对于不同专业的医学生,可安排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比如说,针灸推拿专业、康复治疗专业及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当中需要长时间的站立,这就需要此类学生具备较强的上肢力量和腰部力量。对于此类学生,可多给予形体训练、健美操、八段锦、训练来发展耐力,提升上肢的协调性和准确性。其次,在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开展体育课程,将简单的体育运动、方法、和复杂专业知识的治疗方法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型的医疗方法和医疗技巧。课堂时间时间有限,教师应有机结合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自发组织体育社团,让学生们在社团当中自主管理、自主训练,同时邀请体育教师担当学校的体育社团顾问,让医学生们在社团当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11]。此外,可进行社区教育,发挥社区教育的力量,逐步实现生活与体育文化的融合,培养新型高等院校医学生。最后,体育教师注意构建和谐的教学关系,多关爱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学生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丰富评价标准,完善体育课程管理体系

受先天遗传及后天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水平,他们在体育兴趣爱好及技能水平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体育教师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差异,制定难度适中的教学目标,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变更统一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能力自行设置自己的体育目标,发展个性体育。变更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既往评价标准,可从心理健康、身體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五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同时注意考虑个体的差异性[12]。除教师评价之外,增加学生互评、自评环节,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锻炼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促进社会发展,高等院校需要为国家提供更多具备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的复合型人才,而“德智皆寓于体”,体育教学对社会发展尤为重要。目前,科技发展迅速,智能化技术已逐渐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人们从事的脑力劳动日益增多,加上高热量饮食、运动减少等因素,让国民健康水平日益下降,“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人的健康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健康体魄的青少年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作为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时,应将“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加强高等职业医药卫生院校学生的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李启成,张锦祥.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模式研究[J].健与美,2022(10):117-119.

[2]马生来.核心素养目标下五年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J].体育视野,2022(19):68-70.

[3]罗亮.体育强国战略下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解析与重构[J].湖北招生考试,2022(04):51-57.

[4]陶里.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15):125-128.

[5]王井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体育风尚,2022(08):128-130.

[6]胡琰茹,武亭亭,曾翠兰,史蒂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以体育选项课体育与健康为例[J].高教学刊,2022,8(07):101-105.

[7]董璐.建设体育强国背景下高职院校特色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6):69-71.

[8]蒋晓军.高职院校构建“多元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提高小学生动商水平实践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2(04):32-37.

[9]唐宁,王桐青.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3):236-236.

[10]沈帅.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与研究——以正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体育风尚,2021(11):151-153.

[11]李换平,孙永波,张珣.高职护理院校“体医结合”型体育课程体系创新建设的基本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6):15-17.

[12]喻泽坤,路国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研究——基于8所院校的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2021,20(07):83-87.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现状调查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新课改下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