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乡村产业的研究热点及趋势
——基于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2023-11-03邓利娟夏玉莲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7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聚类

邓利娟,夏玉莲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 410128)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乡村振兴成为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着手开展研究,但是主要在政策解读、理论分析等定性的角度。2020 年出台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振兴乡村产业才能促进乡村的全面发展。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整体分析,用可视化的结果清晰地展现其相关性,以期为发展乡村产业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文献来自CNKI 中国知网资源总库,检索期刊来源于核心期刊、CSSCI 来源期刊和CSCD 来源期刊。在高级检索中设置检索篇名,“农村产业”或“乡村产业”,检索时间设置为2000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9 月1 日。点击搜索共检索到1 294 篇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人工处理,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得到1 185 篇文献。

1.2 研究工具

CiteSpace 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一种可视化软件[1]。该软件可以对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展示其计量特征变化,通过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共现等图谱的绘制形成对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2]。

2 乡村产业发展研究基础分析

2.1 文献发表情况

统计2000—2022 年CSSCI 与CSCD 期刊数据库收录的乡村产业振兴研究文献量并绘制成折线图,具体见图1。通过分析各年发文分布情况,大致了解乡村产业振兴研究所经历的阶段、热度和关注度变化。

图1 2000—2022 年乡村产业发展发文分布

由图1 可知,2000—2016 年发文数量呈波动变化。2005 年中央取消了农业税,全国农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壮大乡村新产业,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民收入,一系列的政策出台,每年乡村产业研究的发文数量保持在25 篇左右。

2017—2022 年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飞速发展阶段,截至2022 年9 月,该阶段发文数量增加较快,这可能与发布的政策文件有关。2017 年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2020 年出台《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该文件对乡村产业发展做出了详细且全面的规划。这反映出学界对乡村产业振兴持续保持关注热度。

2.2 发文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代表一个领域研究的主导力量,在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普莱斯定理衡量某个领域作者的发文分布规律,计算式为Q=0.749×),其中,Q为核心作者(最少发文数),C为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作者的发文数。经计算得出Q≈3,即发文数量不小于3 的作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由表1 可知,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姜长文,发文14 篇;其次是朱德全、周立,发文6 篇,张林、郭玉兰发文5 篇;在该领域,核心作者共21 人,发文总数87 篇,占该领域总发文量的7.3%。占比太小,说明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并没有发挥主导作用。

表1 乡村产业发展核心作者及发文数

核心作者合作共现情况见图2。运用CiteSpace软件计算的核心作者合作共现图共有606 个网络节点,213 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1 2,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作者,节点越大表示该作者发文量越多。2 个节点之间连线的粗细代表作者合作关系的强弱。由图2 可知,作者与作者之间的连线较细,说明他们之间合作较少,大部分作者是独立分散的研究。图2 中节点最大的是姜长云作者,表明其在该领域发表的文章最多。

图2 乡村事业发展核心作者合作共现情况

2.3 研究机构分析

乡村产业振兴领域研究机构合作图谱见图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节点较大,说明该机构发文量最多,是中国研究乡村产业振兴的中流砥柱;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也是该领域研究的主导机构,然后是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说明这2 个机构在乡村产业发展领域有较强的实力与影响力。四川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加入到乡村产业发展的研究中。总体来看,各研究机构对乡村产业发展领域都比较热情,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科优势高校对乡村产业发展的研究有更多的投入和产出。

图3 乡村产业发展机构合作图谱

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来看,合作较少,存在一定的学术壁垒。少数研究机构之间还是存在合作的,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从图3 可以看出,在乡村产业发展领域从事研究的机构大部分是国内一流高校,表明该领域的发展受到了大多数高级科研机构的关注。

3 乡村产业发展领域主要研究热点及主题

3.1 关键词共显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思想的核心,通过高频的关键词可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 软件keyword 模块可以得到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共显图谱(图4),节点数为570,连线是791 条,网络密度是0.004 9。节点表示关键词,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频次的高低,连线粗细表示各节点之间关系强弱,频次和中心性高的关键词代表该领域的基本研究方向。研究发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产业融合、乡村旅游这4 个方面的链接网络体系最为庞大,通过对关键词图谱的分析,可以更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4 乡村产业发展关键词共显图谱

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是指使用CiteSpace 软件把关键词归类到相同的主题再生成聚类图谱,从而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该领域的核心主题。在关键词共显的基础上运用LLR 算法形成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图5),通过该图谱的模块值(Q)和平均轮廓值(S)判断聚类是否可信。Q>0.3,表示模块分类显著,其中Q∈(0,1];S>0.7,表示聚类让人信服;S>0.3,表示聚类合理。该聚类图谱的Q为0.721 3,S为0.905 0,表明模块分类显著、聚类信度高。该图谱前十名的聚类标签分别为#0 乡村振兴、#1 乡村、#2 融合发展、#3 产业结构、#4 产业发展、#5 产业集群、#6 产业融合、#7 乡村旅游、#8 文化产业、#9 种植业。整理的各聚类节点信息见表2。

表2 乡村产业发展关键词聚类

图5 乡村产业发展关键词聚类图谱

为了更好地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热点话题及关系,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对图5 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由此生成关键词聚类图谱[3]。结果表明,这10 组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聚类标签,聚类序号越小包含的成员数量越多,关键词越多。

4 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4.1 乡村产业结构调整

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市场导向原则、政策驱动原则、比较优势原则、协调发展原则、高质量高效益原则5 个原则为主导基本原则[4]。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进程对环境污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以绿色产业发展为支撑,优化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精准产业选择,推动美丽乡村建设[5]。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引导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特色,多方面协调发展[6]。

4.2 乡村产业优化升级

首先,产业升级可以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加强产业体系建设、科学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可以促进乡村产业升级[7]。其次,乡村电商和农旅融合也加快了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8,9]。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进一步发展农村电商、提高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村地区流通体系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10]。

4.3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产业融合不仅拓展了农业多元化功能,促进农业综合效益和社会功能的提高[11,12],还可以解决资源与发展的矛盾,促进农业发展,形成资源循环利用和区域特色产业的良性互动,也有利于扩大资源循环利用的规模[13]。有学者提出数字经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在振兴乡村经济中发挥最大化效用,使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14]。

5 乡村产业兴旺策略

5.1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产业兴旺的必经之路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产业融合要注重优劣互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第一,以乡村当地的资源要素和历史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打造田园综合体、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小镇等,让其与乡村产业结合,发挥资源整合效应。第二,借助新技术、新理念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关注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掌握农产品各生产环节,使农产品生产、销售各环节循环畅通。

5.2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产业兴旺的主力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要大力培养和发展新型农民队伍,一方面要提高“老农人”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新农人”,引导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城市的企业家到农村投资办场,使其成为乡村产业兴旺的动力。二是吸引一批对美丽乡村有向往之情和有农业、农村相关创业需求的“村民”到农村生活,既增加了乡村的人气,又增加了乡村的劳动力,以此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三是加强对产业组织的扶持力度,大力扶持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使其成为管理规范、运营良好、带动能力强的生产组织,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其他生产组织共同发展。

5.3 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第一,加大对农业从业人才培养的力度,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建立激励制度,吸引广大的大学生、高素质人才到乡村来发展,发挥农业类人才的专业性,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第二,加强对村民农业技术知识的培训,普及生态环境、资源环境保护等知识,让“农业课题”走进乡村,培养村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村民参与乡村产业的积极性。

6 乡村产业发展研究的未来展望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乡村产业兴旺,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密切相关。关于乡村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展望如下。其一,国内研究乡村产业的作者和机构相互合作较少,而乡村产业的发展涉及多方面、多领域,因此,未来势必会形成多学科交叉、相互合作的研究局面;其二,乡村产业是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后续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产业的优化升级将会成为国内乡村产业发展研究的热点。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聚类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