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萨中开发区油田地面系统优化简化措施及潜力分析

2023-11-03张伟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3年10期
关键词:系统优化站场开发区

张伟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

油田地面系统采取优化简化措施以来,萨中开发区地面系统把提质增效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摸清地面系统建设现状并深化分析,挖掘优化潜力,深化节能降耗措施,突出效益观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地面工程建设,产能区域突出“三优一简”,非产能区域加大系统优化调整和工艺简化力度,持续抓好方案设计质量,站场规模得到有效控制,设施负荷率有效提升,建设投资有效降低,提质增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 近年来优化简化成果

自“十三五”以来,通过规模应用“三优一简”技术措施[1],少建大中型站14 座,利用已建站剩余能力62.16×104t/d,减少占地40×104m2,共计节省投资9.87 亿元。

(1)地上地下整体优化,提高综合开发效益。提前介入井位勘查,通过平台井布置减少占地及管道敷设等措施,节省了大量钻井前期及后期建设投资,地上地下共同优化钻井井位,共布丛式井平台715 座,涉及油水井2 442 口,丛式井占比达82.61%。通过统一部署工艺管廊带[2]、电力线路和道路,少建工艺管道607 km,减少永久占地159×104m2,减少临时占地482×104m2。

(2)地面总体布局优化,减少新建站场数量。通过区域系统优化,平衡区域负荷,合并建站,集中建大站,共计核减放水站1 座、污水站1 座、注入站1 座,合并转油站5 座,污水站能力核减6座,核减污水处理能力3.86×104m3/d,减员62 人,节电399.9×104kWh/a,节气84.3×104m3/a,年节约运行成本850 万元。

(3)系统剩余能力优化[3],控制新增建设规模。通过利用已建站场及计量间249 座,有效减少了新建站场数量,相当于减少新建站35 座,减少用工280 人,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已建站场的负荷率。“十三五”至今累计利用各种油水处理能力62.16×104t/d、供配电能力2.53×104kVA,减少占地40×104m2,节省投资1.9 亿元。2021—2022年产能工程利旧投资统计见表1。

表1 2021—2022 年产能工程利旧投资统计Tab.1 Statistics of investment in utilization of old production capacity projects from 2021 to 2022

(4)规模应用简化技术[4],降低建设投资成本。采用干管掺水集油工艺、一泵多井注入、碱表互调等简化工艺,应用“翼型板”新型填料,共节省投资约1.1 亿元。

(5)问题和建议。通过规模“三优一”简等技术措施的应用[5],有效的控制了投资成本,提高了油田综合开发效益,但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①挂接流程井井口回压高,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单井就近搭接至已建的集油、掺水管道上,导致井口回压升高,加重管线穿孔,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建议非极特殊情况下,取消就近挂接的建设方式,直接采用双管流程或干管流程。②利用井的腐蚀老化管道需加大更换力度。南一区西东块产能建设中,171 口利用井的管道利旧率为93.1%,施工时发现很多利用井管道腐蚀十分严重,严重影响新井投产进度。建议放宽利用井管道利旧原则,加大更换力度。③部分利旧储罐在施工改造后无法顺利投产。在对中三污、新中一深、中十六联污等站的污水沉降罐喷砂除锈过程中,发现罐底、罐壁渗漏十分严重,无法利旧,影响工程实施进度,建议在产能工程中对运行时限长的储罐增大更新力度[6]。

2 地面各系统潜力分析

“十四五”后三年共规划安排产能建设项目13 项,新钻油水井1 536 口、基建油水井3 407口,建成产能74.13×104t,萨中开发区“十四五”后三年开发安排统计见表2。

表2 萨中开发区“十四五”后三年开发安排统计Tab.2 Statistics of development arrangement of Sazhong Development Zone in the last three years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1)净化油集输系统。已建东油库和西部供输油站2 座油库。东油库已建2×104m3浮顶油罐4 座,西部供输油站已建1×104m3浮顶油罐2 座、2×104m3浮顶油罐1 座;东油库已建输油泵6 台,输油量4.03×104m3/d;西部供输油站已建输油泵3台,输油量1.44×104m3/d。自建成西部供输油站与东油库的输油联络线后,目前已建输油管道暂不存在低输量问题,根据开发预测,未来十年净化油管道能够满足开发需求。

(2)脱水系统。萨中开发区水、聚驱一段游离水脱除器负荷率适中,三元驱部分站负荷率偏低,低负荷有利于三采复杂采出液的处理。未来十年,随产液量上升,水聚驱游离水脱除负荷率整体有小幅上升,三元驱负荷率下降,已建站能力可以满足生产需要。萨中开发区电脱水器的负荷率整体处于较低状态,但受产能建设安排影响,不同区域负荷变化趋势不同,局部站场存在高负荷运行问题,从十年产量预测看,均下降明显。但由于大部分脱水站之间距离较远,优化潜力较小,因此脱水站二段系统保持现状。但可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优化停运部分站内设备,提高系统负荷率[7]。萨中开发区10 座脱水站电脱水器的负荷率整体处于较低状态,从十年产量预测看,均下降明显。脱水系统二段电脱水、聚驱负荷率预测见图1。

图1 脱水系统二段电脱水、聚驱负荷率预测Fig.1 Prediction of the load rate of electric dehydration and polymer flooding in the second stage of dehydration system

(3)转油系统。萨中开发区油气分离整体负荷率较为适中,其中水驱转油站负荷率稍低。根据开发预测,未来十年水驱、聚驱、三元驱油气分离负荷率波动较小。但区域负荷不均衡的情况仍然存在,未来将继续针对该问题实施区域优化整合[8],通过关停、合并站场,提高区域整体负荷率。转油站三合一负荷率预测见图2。

图2 转油站三合一负荷率预测Fig.2 Prediction of the “three-in-one” load rate of oil transfer station

(4)污水系统。38 座普通水驱污水站平均负荷率61.64%,27 座深度污水站平均负荷率57.04%,污水系统剩余能力均可满足生产需求。根据预测,未来十年污水系统整体负荷率在60%以下,负荷率偏低。自第一采油厂实施三采水回注本区块后,深度水需求减少,深度站负荷率将降低到50%左右,尤其是第二、三、四、六作业区深度剩余能力较多,优化潜力较大[9]。污水系统负荷率预测见图3。

图3 污水系统负荷率预测Fig.3 Load rate prediction of sewage system

(5)注水系统。各系统负荷率不均,普通水负荷率低,具有较大优化空间。水驱普通注水系统水驱控液提效基本结束,普通水注水站剩余能力较大;水驱深度注水系统未来十年呈上升趋势,负荷率70%以上,较为合理;聚驱及三元驱注水系统[10]未来十年负荷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负荷率略低,将结合产能,适时优化。注水系统负荷率预测如图4 所示。

图4 注水系统负荷率预测Fig.4 Load rate prediction of water injection system

(6)配制、注入系统。目前配制站整体负荷偏低,主要是由于各站承担多个区块的母液配制任务,当所辖区块停注后,配制站负荷率将下降。根据未来十年预测,随着2023 年中区西部母液量需求的增加,聚中一配制站将超负荷运行,届时将在产能中对其进行扩建;其他配制站能力均可满足开发需求。第一采油厂共有注入站85 座,其中一泵多井工艺61 座,单泵单井工艺20 座,两种工艺合建4 座。目前整体运行良好,注入系统已建能力均能满足目前生产需要,但是从节能降耗、后期管理等方面考虑,根据开发安排,在产能建设中改造相关站,工艺由“单泵单井”改为“一泵多井”配注工艺,以便满足生产需要。配制系统负荷率预测见图5。

图5 配制系统负荷率预测Fig.5 Load rate prediction of preparation system

3 地面系统优化简化项目安排

根据开发预测,深入分析各系统存在的问题,运用“关、停、并、转、减”等技术措施。“关”闭区域内负荷率低的站场,将其负荷调整至周边站场;“停”低负荷运站场内多余的处理设备,提高其负荷率;实施区域优化合“并”,将多座站场合并为1 座站场;将高负荷站场的处理量“转”移至周边低负荷站场;“减”少高能耗设备的运行数量。打破水聚驱界限,优化区域站场布局,实施区域优化合并,核减站场能力,提高整体负荷率。同时将优化合并与更新改造相结合,降低改造成本,实现提质增效。“十四五”后三年地面系统优化简化项目计划安排见表3。

表3 “十四五”后三年地面系统优化简化项目计划安排Tab.3 Schedule of surface system optimiz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projects for the last three years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4 结束语

“十三五”期间,通过地上地下整体优化,地面总体布局优化,系统剩余能力优化,规模应用简化技术等技术手段,少建工艺管道607 km,减少永久占地159×104m2,核减站场3 座,合并转油站5 座,核减污水处理能力3.86×104m3/d,达到减员62人、年节电399.9×104kWh,年节气84.3×104m3,节省建设投资约3 亿元的效果,开发效益有效提高,新建站场数量、建设规模及建设投资得到有效控制。“十四五”后三年,萨中开发区地面系统的优化简化以区块为单位,结合开发安排,统筹考虑各系统存在问题,通过运用“关、停、并、转、减”等技术措施,优化区域站场布局,提高整体负荷率。同时将优化合并与更新改造相结合,降低改造成本,实现提质增效。预计将核减各类站场14座,减员112 人,节电3 204×104kWh/a,节气1 077.52×104m3/a。

猜你喜欢

系统优化站场开发区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PS卧式转炉送风系统优化与实践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ETC系统优化探析
火电厂循环水处理及系统优化探讨
某萤石矿开拓系统优化
铁路站场EBS工程量分解
开发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