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联合COOK双球囊对羊水偏少足月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3-11-03刘云霞甄银芝胡晓丽扈学艳
刘云霞,李 萍,甄银芝,胡晓丽,扈学艳
(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附属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国家对自然分娩进行大力推行与宣传的作用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是,现阶段,很多产妇仍然更为信任与青睐剖宫产,因此需要相关医学学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剖宫产率降低,尤其是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产妇,由于其缺乏成熟的宫颈,因此会对妊娠结局造成直接不良影响[1]。羊水偏少在临床较为常见,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影响其妊娠结局,引发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进而使剖宫产率显著提升,从而严重威胁与干扰足月产妇产后恢复及健康水平[2]。本研究统计分析了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羊水偏少足月产妇134例的临床资料,探讨羊水偏少足月妊娠结局与催产素联合COOK双球囊干预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本院羊水偏少足月产妇134例,依据干预方法分为催产素联合COOK双球囊干预组(联合干预组)、催产素单独干预组(单独干预组)两组。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①均缺乏成熟的宫颈发育;②均为足月妊娠;③均有引产指征。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②多胎妊娠;③有子宫手术史。
1.2 方法 借助SPSS 23.0软件,依据统计学两样本均数在基线比较的计算公式n=2[(z1-а+ z1-β)(s/δ)]2来估算样本含量,n为样本例数,s为两组合并标准差δ为界值,这个值的选定由统计学家和临床医学家共同选定。取α=0.05,检验效能1-β取0.8,δ取标准差的1/2,考虑不超过 20%的脱落率,所需样本病例数为134例,按照1∶1分配比例,联合干预组和单独干预组各需67例。
1.2.1 单独干预组 给予产妇静脉滴注2.5 U催产素+500 mL 复方氯化钠溶液对宫缩进行强化,依据产妇宫缩情况适时调节。
1.2.2 联合干预组 应用催产素前12~24 h用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让产妇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将宫颈暴露出来后向宫颈中插入双球囊导管,将40 mL生理盐水注入子宫球囊(U)中,以轻柔的动作牵拉导管,使子宫球囊与宫颈内口紧贴,然后将40 mL生理盐水注入阴道球囊后固定,12~24 h后将球囊取出。
1.3 观察指标 (1)宫颈成熟度。采用宫颈Bishop评分,内容包括宫口开大程度、宫颈管消退程度、胎先露位置、宫颈硬度、宫口位置5项,分别0~3分、0~3分、0~3分、0~2分、0~2分,总分0~13分,其中,总分为0~3分、4~6分、7~9分、10~13分分别表示阴道试产失败、成功67%~79%、80%~99%、100%[3];(2)分娩方式、产程时间;(3)诱发临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4)新生儿Apgar评分为0~10分,其中,0~3分、4~7分、8~10分分别评定为重度、轻度窒息、正常[4];(5)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干预后1 d内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提升3分及以上;有效:干预后1 d内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提升1~2分;无效:干预后1 d内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未提升或降低[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宫颈成熟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的宫口开大程度、宫颈管消退程度、胎先露位置、宫颈硬度、宫口位置评分及宫颈Bishop总分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干预组产妇的宫口开大程度、宫颈管消退程度、胎先露位置、宫颈硬度、宫口位置评分及宫颈Bishop总分均高于单独干预组(P<0.05);两组产妇干预后的宫口开大程度、宫颈管消退程度、胎先露位置、宫颈硬度、宫口位置评分及宫颈Bishop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表2)。
表2 两组宫颈成熟度比较(分,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干预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7.01%(65/67)高于单独干预组74.63%(50/67,χ2=13.799,P<0.05,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67]
2.4 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比较 联合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单独干预组,剖宫产率低于单独干预组(χ2=26.872,P<0.05),第一产程短于单独干预组(t=13.104,P<0.05),总产程短于单独干预组(t=13.527,P<0.05),但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4,P>0.05,表4)。
表4 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比较[n(%),n=67]
2.5 两组诱发临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联合干预组产妇的诱发临产时间短于单独干预组(t=20.578,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单独干预组(t=2.771,P<0.05),但两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2,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7,P>0.05,表5)。
表5 两组诱发临产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2.6 两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比较 联合干预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20.90%(14/67),低于单独干预组40.30%(27/67,χ2=5.939,P<0.05,表6)。
表6 两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情况比较[n(%),n=67]
3 讨论
羊水偏少是一种产科合并症,在临床较为常见,会对围生儿预后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围生儿死亡率在羊水量<50 mL的情况下高达88%[6]。近年来,B超在飞速发展的围产医学的作用下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逐渐提升了妊娠晚期羊水偏少检出率,临床也日益充分重视了产妇妊娠结局受到羊水偏少的影响。现阶段临床普遍认为羊水偏少的原因主要为胎盘功能减退[7]。羊水的保护作用在羊水偏少的情况下减弱,子宫肌壁压力在胎儿上直接作用,临产后产妇具有频繁的子宫收缩、较少的子宫血供,缺氧状况极易在脐带受压的情况下加重,需要急诊剖宫产。为了避免这一情况,需要采用促宫颈成熟后引产方案干预羊水偏少,从而尽可能快地将胎儿娩出,使胎儿从不良的宫内环境中脱离[8]。
催产素、前列腺素制剂等是临床主要采用的孕晚期促宫颈成熟药物,其中催产素作为一种引产药物已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妊娠周数、宫颈条件、子宫原有宫缩情况、人体对催产素的清除速率、子宫敏感性均决定着子宫肌层对催产素的反应,起始滴速、剂量分别为4~5滴/min、2.5 U催产素+500 mL 0.9%氯化钠溶液,之后依据产妇的宫缩强弱定时对滴速进行调整,每15~30 min 1次,将最大滴速控制在60滴/min以内,如果产妇对催产素不敏感,则将剂量增加到5 U,产妇宫缩达到每10 min 3次说明干预有效[9]。将催产素总量、总时间分别控制在10 U/d、8 h/d以内,从而有效避免孕妇过度疲劳的现象[10]。机械扩张也是临床通常采用的孕晚期促宫颈成熟方法,其中COOK宫颈球囊较为常用,其通过对宫颈进行机械性扩张,使内源性前列腺素产生于局部,释放后为宫颈成熟提供有利条件[11]。COOK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分娩促宫颈成熟及诱发宫缩,作用缓和及安全性高是其主要优势[12]。
有研究表明,球囊置入能够将产程缩短,COOK双球囊通过对宫颈管进行机械刺激,将持久、温和的扩张力提供给宫颈口,从而对宫颈进行渐进式扩张,同时为宫颈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和释放,宫颈软化和成熟提供有利条件,最终有效减轻产妇痛苦[10,13-14]。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联合干预组产妇的宫口开大程度、宫颈管消退程度、胎先露位置、宫颈硬度、宫口位置评分及宫颈Bishop总分均高于单独干预组(P<0.05)。联合干预组产妇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7.01%(65/67)高于单独干预组74.63%(50/67,χ2=13.799,P<0.05),说明在引产方案中,COOK双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在无宫缩的情况下使宫颈口开大2~3 cm[15-16]。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联合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单独干预组,剖宫产率低于单独干预组(χ2=26.872,P<0.05),第一产程短于单独干预组(t=13.104,P<0.05),总产程短于单独干预组(t=13.527,P<0.05)。联合干预组产妇的诱发临产时间短于单独干预组(t=20.578,P<0.05),产后出血量少于单独干预组(t=2.771,P<0.05)。联合干预组产妇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20.90%(14/67),低于单独干预组40.30%(27/67,χ2=5.939,P<0.05)。本研究表明在引产方案中,COOK双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原因为采用COOK双球囊联合催产素方案为足月羊水偏少产妇引产能够将引产的有效性提升,使围生儿结局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为产妇自然分娩提供有利条件,将剖宫产率降低到最低限度[17]。
综上所述,与催产素单独干预相比,催产素联合COOK双球囊干预更能有效改善羊水偏少足月妊娠结局,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