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机理研究

2023-11-02朱颂泽李储信

关键词:组织文化政治认同课程思政

朱颂泽 李储信

摘 要: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课题,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能够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把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作为主效应,将组织文化和政治认知作为链式中介效应建立研究模型。研究表明:①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②组织文化在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政治认知在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④组织文化与政治认知在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可以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尝试性地打开了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的理论黑箱,且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课程思政;政治认同;组织文化;政治认知;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3)04-0103-10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课程思政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其学习效果关乎国家教育与国家意志的有机融合。大学生是国家的生力军,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认同影响着国家的走向和民族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作为推进和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旨在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成效显著。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因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度不够而产生思想偏激、语言极端、行为失控的情况,甚至出现在网络上恶意诋毁国家声誉的恶劣情形。因此,追因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机理,在明晰其作用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对策成为本研究的学理缘起。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课程思政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配套改革[1]、资源挖掘[2]、师资队伍[3]、机制建设和制度完善等方面[4],结合育人导向、办学定位、专业性质和课程设置,着重阐释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5]、逻辑价值[6]、建构要素、现实操作和实现路径,倡导将育人功能从单一的思政课程延伸扩展到各类课程,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内在契合[7],并特别对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教师队伍不健全、制度保障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在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进行联系、区分的基础上,现有研究特别分析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边界与耦合,探究了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梳理了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义、功能价值和发展路径,特别突出了课堂内外隐性思政资源的挖掘。但目前整体而言:①对课程思政必要性的探讨居多,少有学者对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进行理论辨析。②探索了思政育人资源的挖掘与延伸以及思政育人模式的创新,关注了互联网、新媒体、元宇宙等对思政育人实效的影响,但对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外化衍射效应研究尚浅。③对课程思政的评价指标、驱动因素、过程机制和影响结果的实证研究依旧匮乏。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指其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对政治系统合法性的拥护和支持,基本表现形式是对特定政治系统的情感归属和理性肯定[8]。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政治信仰、培养合格“政治人”的重要前提,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校大学生对政治体系的情感与态度[9]。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底座”不牢,就难以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者们普遍认识到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囊括主观认识、情感价值、心理因素与客观实践等多个范畴,容易受到政治实践[10]、思政教育[11]以及青年价值观[12]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剖析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学者们从政治评价、政治情感、政治參与及政治效能等方面探究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偏差与博弈问题,并且明确指出个体政治认同对其政治态度和后续政治行为的实施具有明显的指引和驱动作用。但如下问题仍值得关注:①沿循“理论阐述-问题解码-路径探索”的分析较多,但探究政治认同前置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聚焦于大学生主体的研究更为缺乏。②目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基本现状、影响因素和对策建议研究颇丰,但仍存在研究同质化和循环性问题,导致策略供给和现实需求脱节。③当前研究对思政教育如何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在逻辑阐释不够,尤其缺少与之对应的实证检验。

结合实践导向,本研究将尝试突破传统课程思政研究的基本范式,以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为主要逻辑线索,在把该影响作为主效应的基础上,依据社会控制理论,将组织文化和政治认知作为链式中介效应纳入研究模型。具体而言,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会受到外部和内部两方力量的影响。Trevino(1986)、Wiener(1988)、Wiener和Vardi(1990)以及Hatch(1993)等大量学者指出:组织中的个体行为会受到组织文化的强烈影响,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调整与修正,形成外部控制机制;组织成员会自觉地对其在社会生活中所积习的群体规范进行内化(认知),用以约束和检点自己的行为,形成内部控制机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组织文化概念逐步从企业管理范畴引入教育管理中,成为体现高校管理功能及整体结构的一种重要方式。一方面,高校良好的组织文化是对坚持政治信仰及其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的回应,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学者们普遍关注政治认知与政治认同“交互”影响规律,认为政治认知能够反映个体对政治事务的关注度,从源头上影响着政治行为,是形成政治认同的基础性因素[13]。因此,将组织文化与政治认知作为研究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机理的切入视角,有助于进一步探索组织文化在培育政治认同过程中的辐射、渗透以及外化机制,有助于找寻和挖掘政治认知与政治认同的契合点,为构建政治认知和政治认同的双轨培育框架提供理论依据。

总的来说,本研究旨在探讨并检验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在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希冀厘清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能够产生何种影响?该影响是通过什么中介机制来传递的?中介机制之间存在何种作用规律与传导机制?本研究不仅对丰富课程思政研究视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也具有参考价值。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分析

课程思政是落实为党育人理念,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时代需要,是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4]这一问题所作出的具体回应。课程思政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在大学生政治观念、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浸润式、渗透式的育人形式,意识形态性不仅是思政教育的本质性规定,更是课程思政的鲜明特征,它可以多学科、多角度、全时空地获取资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并自觉用其指导学习和实践。认知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受概念性知识与范例性事件影响建立日常行事“标准”,依据“标准”对生活中的异常事件进行归因,并消除事实与“标准”不一致时的认知失调。承诺信任理论指出,组织前期的投入和引导能够引起成员的意向性承诺和信任,且个人意愿的强烈与否会影响成员的忠诚和行为,这就为思政育人提供了基本的理论解释依据。一方面,课程思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为高校学生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通过显性、隐性等多种方式,全场域地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建立归因引导,梯次递进地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观念。有研究指出,思政教育作为承诺和信任的前置影响因素,会影响立德树人的输出结果。另一方面,政治认同是個体主观的心理认知和外界客观的政治过程相互作用的产物[15],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通过教育教学等手段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主观思想认识和情感价值。课程思政作为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在理论上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生长激发机制,而且能够在实践中为大学生提供表达政治见解与思想的机会和载体。因此,课程思政能在学生内心搭建政治认同的“心理契约”[16]和“解释框架”[17],不仅能解决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有无”问题,还能解决政治认同的“强弱”问题。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1。

H1: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正向影响。

(二)组织文化的中介机理分析

Hofstede、Ravasi、Schultz等学者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中共同的假设,将会在特定情况下引导组织成员的行为,其核心是组织内部共享的价值观,可以为组织认同提供核心内容[18-19]。根据社会控制理论,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会受到外部和内部两方力量的影响,其中外部力量的影响重点聚焦在组织文化上,表现为组织中的个体会受到组织文化的强烈影响,对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价值和实践行为进行调整和修正,形成外部控制机制[20-21]。在高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中,课程思政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而良好的校园文化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考量,又是其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一方面,课程思政贯穿式、全课程、多时空的思政教育模式能够塑造大学生共同追求的内部价值观念,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提供核心内容,并从外部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确立正确目标、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强调硬性的制度和物质层面的保障,还注重软性的价值和文化层面的引导,这种软性(校园)文化的形成能为培育政治认同提供强大的外部文化环境支撑。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2。

H2:组织文化在课程思政和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三)政治认知的中介机理分析

政治认知是主体对政治现象与政治生活等的感知、辨识与理解,它是个体理解和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前置变量,是政治认同形成的基础和先导。社会控制理论中,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所受的内部控制机制,实际上是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积习的认知进行内化,以约束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过程。政治认同的生成过程是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与政治实践等多元要素的有机结合,其中认知能力是公众最基础的能力。一方面,课程思政通过有意、有效、有机的全过程、全方位、渗透式思政教育,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成长中的政治基因和价值规范,为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形成提供心理资本和内在诱因,建立有效的调节机制,从而形成并坚定与其社会角色相匹配的政治认知与政治态度,塑造稳定的政治情感。另一方面,政治认同的形成存在着“感知-接受-认同”的过程构建机制,课程思政通过对政治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使受教育者产生基本的政治认知,这种认知经过个体内部的加工后会转化为政治情感与态度,进而对政治认同产生作用[22]。由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3。

H3:政治认知在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四)组织文化与政治认知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个体的思想认识与情感价值的习得、保持和变化都是个体自身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政治认知的生发亦然如此,是其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组织文化作为外部环境的重要因素,具有影响政治认知生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已经得到了验证[23]。一系列研究表明,组织成员的行为与思想,除了受显性的、直接的指令、规章和制度等因素的推动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弥散在组织氛围中的隐性价值观念的影响。课程思政在“三全育人”模式中营造着富有明显政治价值导向的高校组织文化,这种组织文化不仅能够赋予大学生特定的组织身份,同时在该组织文化的影响下具有更多的象征化手段,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价值,促使大学生产生较高的政治认知,并为政治认同的形成提供内在激励和心理认可。因此,组织文化的浸润与导向、辐射与聚合、激励与调适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外显行为和内隐态度,不仅对个体价值观产生作用,而且对其政治情感和政治认同产生影响,并逐渐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信念与信仰。因此,本文提出研究假设4。

H4:组织文化和政治认知在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

综上,本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三、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一)变量测量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在量表设计过程中,在组织文化层面的测量主要借鉴了王晓阳、王璐瑶[24]、张磊[25]的成熟问卷;在政治认知层面的测量主要借鉴了张怀英[26]等的研究成果;在政治认同层面的测量主要借鉴了阳长征[27]、周小李、刘琪[28]的成熟量表,并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了情景化修正。课程思政的测量主要借鉴了倪晗、刘彩钰[29]与董庆华、戴桂冬[30]等的研究成果。确认研究问卷后运用德尔斐法与相关领域学者进行讨论,结合北京高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我国许多领域都承担着领头羊、排头兵的角色,有着极为特殊的区位特征[31]。本研究以北京高校为调研对象,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5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收集有效问卷530份。研究选取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分析对象,从学校类型来看,包括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双一流”学科高校、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等,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问卷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包含课程思政、政治认同、组织文化与政治认知四个变量的测量,共计30个题目。基本信息统计如表1所示。

信度(Reliability)分析,也称作可靠性分析,是用来检验量表测验结果一致性的方法。一般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數作为信度评估的参考指标[32],系数大于0.7表示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高[33]。信度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所有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0.8,且未出现删除题项后系数增大的情况,说明问卷的内部一致性非常理想。因此保留当前所有题项。

运用AMOS软件对各个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变量的组合信度均大于0.7,AVE的值均大于0.5,说明正式调研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良好的收敛效度。RMSEA的值均小于 0.08,GFI、AGFI、CFI等指标值均在0.9以上,表明各项模型拟合指数均达到了适配评价标准,收集的数据符合统计学要求,具备进行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的条件,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二)相关性分析

运用SPSS软件对各变量的相关性及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如表4所示,课程思政、组织文化、政治认知与政治认同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符合进行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的要求和条件。

(三)回归分析

根据研究假设建立回归模型,如表5所示。模型M1、M2、M3、M4分别以政治认同为因变量,依次将控制变量与课程思政、组织文化和政治认知,采用分层回归的方法纳入研究模型。结果显示,在模型M1、M2、M3中,各变量对因变量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在模型M4中,DW值为1.904,表明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课程思政、组织文化和政治认知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93(P<0.001)、0.326(P<0.001)、0.248(P<0.001),表明它们均能对政治认同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H1得到验证。

(四)中介效应检验

运用SPSS中的Process插件对组织文化和政治认知的中介效应及链式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组织文化和政治认知在课程思政与政治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总值为0.348 7。

本次检验包含三条路径,第一条:“课程思政→组织文化→政治认同”产生的间接效应。第二条:“课程思政→政治认知→政治认同”产生的间接效应;第三条:“课程思政→组织文化→政治认知→政治认同”产生的间接效应。前两条路径间接效应1和间接效应2的Bootstrap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值,表明组织文化和政治认知在课程思政和政治认同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H2和H3成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条路径间接效应3的Bootstrap95%置信区间也不包含0,这表明组织文化和政治认知在课程思政与政治认同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即H4成立。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1.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课程思政是实现大学生能力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双提升的系统性工程,能够为培育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优质资源和基础保障,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要途径。课程思政在知识传递、技术培养与能力提升各层面,遵循培养政治认同的目标逻辑[34],深层次地触及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等问题,并通过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成为新时代推动立德树人创新实践的生动体现[35]。课程思政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有效克服高校思政教育“孤岛”困境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现象,以共情体验构建政治认同心理基础,以理性思辨筑牢政治认同现实依托,以价值渗透升华政治认同境界,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意识形态要求的政治认同和政治行为。

2.课程思政能够通过组织文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组织文化作为组织生命周期全过程中所积淀下来的精神及其物化表现,由物质文化、规范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构成[36]。首先,课程思政能够借助高校组织的物质文化设施,塑造出国家意识的“共在”情境,生产出“可见”的政治场域,这能够为课程思政效能发挥提供“隐性能量”[37];其次,课程思政通过创设的教育生活空间为高校学生带来情境体验、满足特定需要,对其行为和意识进行情境约束[38],为政治认同提供“正面牵引”;再次,在课程思政的多向度构筑中,能够使政治认同融入高校组织的精神文化,成为组织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触及组织文化的核心所在,进而促进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生成。

3.课程思政通过政治认知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政治认知能直接“左右”人们的政治情感和政治意向[39],并进一步强化政治情感、明确政治意向,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由零散走向体系,由感性走向理性,从而形成特定的政治认同。从课程思政与政治认知的关系来看,课程思政能够在学生感知、认识与理解现实政治现象的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理性分析政治现象和社会事件,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充分认同。

4.组织文化与政治认知在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可以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组织文化能够对组织内成员如何理解外部环境,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施加主动性作用[40];而政治认知作为主观感知,受到外部环境和自我感知结构的双重作用[41]。因此,在外部环境层面,组织文化为政治认知提供外部环境信息;在自我感知结构层面,组织文化通过促使组织成员形成特定的组织价值观,改变成员自身的认知结构。课程思政通过显隐结合的多种途径和方式,将政治认同融入高校组织文化中,在改变外部信息环境、优化自我感知结构的过程中,将政治认同植入高校大学生的认知维度中,促使大学生形成明确的政治情感与坚定的政治意向,进而强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启示

1.完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健全思政育人格局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将价值引导与整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如何使大学生心悦诚服地认同特定价值及其规范层级序列是高校课程思政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能反映出高校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情况。课程思政通过推动国家的意识形态与学校育人体系高度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八个统一”为方法论,在内容上,要处理好思政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关系,顺应学科建设中的内在育人价值追求[42],并且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内在价值与人文精神,以知识教育来支撑价值引导,以价值引导来引领知识传授,促进专业知识在思政教育中的运用与创新;在方法上,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启发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摆脱知识中心主义的课程惯性,在思想的对话与交锋中得出结论,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在模式上,要将思政工作贯穿到育人全过程,做到“如雷贯耳”与“春风化雨”的内在统一,坚持在回应现实关切、直面错误思潮中传递主流意识形态,让课程思政“如盐入味”[43],并创造有利于课程思政的现实转化条件,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从而调节“个体”与“实体”的矛盾与对立,促进大学生政治认知和政治认同的自觉生长。

2.加强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优化外在环境建设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课程思政能够通过组织文化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并和政治认知在课程思政與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高校良好的组织文化是对坚持政治信仰及其核心价值观基本要求的回应,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要求。组织文化能够成为引领多元价值观念的外在驱动,并形成普遍意义上的共识性价值判断标准。具体对大学生群体而言,校园文化是促使其形成共识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思政能够真正深入该群体的重要介质,能够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担当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外部驱动力。因此,在高校物质文化层面,要重视校园文化资源发掘,传承高校发展史上的精神血脉,为发挥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作用奠定物质基础;在高校规范文化层面,要完善高校各项管理与培育制度规章,时刻保证课程思政发展方向不偏离、动力不衰竭,同时在加强“硬制度”建设的基础上注重人文关怀,发挥“软约束”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塑造作用;在价值文化层面,要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现政治认同在青年一代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3.提升学生政治认知能力,培养内在坚定信念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课程思政能够通过政治认知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并和组织文化在课程思政与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课程思政在塑造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从而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并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产生长久影响[44]。尤其在当前大学生个体异化价值观弥漫、扩张和渗透的情况下,课程思政能够优化思政教育的出场逻辑,弥合政治认知与现实之间的缝隙,实现国家和个人、实然与应然、事实与价值之间的统一,为政治认同的塑造提供内在价值支撑。因此,课程思政要以打造内外联动机制,切实回应现实情况,大力整合高校内外思政教育资源,切实提升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与水平。在校园内部,要持续创新校园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引导工作,寓思政教育于校园活动中,以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有利于学生政治参与的场域,激发其内心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其政治认知能力的提升;在校园外部,要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模式,画出大学生政治认知培育的最大同心圆,寻求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信念,培育正确的政治认知与高度的政治认同。

参考文献:

[1]陆道坤.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难点焦点及未来走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3):43-58.

[2]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3]张文剑.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三重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284(8):112-117.

[4]郝德永.“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逻辑机理及建设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7):85-91.

[5]王国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678(15):36-39.

[6]姚静仪.“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大思政教育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679(16):68-70.

[7]王振雷.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三维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10):72-75.

[8]赵跃先.政治认同: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关键环节[J].探索,2012,164(2):127-132.

[9]张峻峰.融媒体视域下高校大学生政治认同及培育路径研究[J/OL].浙江師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7(2022-12-30)[2023-01-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011.C.20221229.1634.002.html.

[10]张安强.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0(1):77-79.

[11]谌涛,金朝辉.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2,485(6):54-56.

[12]李腾凯.情感传播视域下的政治认同:挑战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22,421(1):32-38.

[13]范婷,于安琪,王永香.大学生政治观教育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5(4):63-68.

[14]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 (2019-03-18)[2023-02-06]. https://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15]薛中国.国外政治认同心理机制理论评述[J].社会科学战线,2009,(9):249-252.

[16]于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应加强政治观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3):49-53.

[17]李寒梅.论思政课政治认同培育目标的一体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21,338(6):65-70.

[18] Hofstede G., Neuijen B., Ohayv D. D., et al.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ve study across twenty case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2): 286-316.

[19] Davide Ravasi, Majken Schultz. Responding to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hreats: Exploring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6,49(3).

[20]Trevino L. K. Ethical Decision Making in Organizations: A Person-situation Interaction Model[J]. Academy of Management,1986,11(3):601-617.

[21]Liu H. , Peng F., Zeng X., et al.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The moderation effect of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ontext[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9,138(3):79-83.

[22]张铭钟,杨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心理机制和提升路径探析[J].大学,2022,(30):97-100.

[23]朱春奎,童佩珊,陈彦桦.组织文化如何影响公务员推动政府数据开放意愿与行为——基于上海市公务员调研数据的探索性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3):13-17,125.

[24]王晓阳,王璐瑶.大学组织文化的评估与建设:一个“回声”模型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20, 364(7):44-53.

[25]张磊.国外大学文化评估框架述评[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6,5(2):42-46.

[26]张怀英.“00后”大学生政治意识现状实证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39(1):113-118,124.

[27]阳长征.基于社会嵌入视角的媒介接触对公众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9(6):5-13.

[28]周小李,刘琪.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对其政治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8,188(12):103-108.

[29]倪晗,刘彩钰.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1378(2):54-57.

[30]董庆华,戴桂冬.基于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0,50(5):282-291.

[31]刘武根.北京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探索[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2(4):94-102.

[32]温忠麟,叶宝娟.测验信度估计:从α系数到内部一致性信度[J].心理学报,2011,43(7):821-829.

[33]李灿,辛玲.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8,(5):541-544.

[34]曹亮.思政课实现政治认同核心目标的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7):65-67.

[35]王学俭,赵文瑞.课程思政、精准思政、微思政的概念、构成和运行机理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1): 2,125-135.

[36]别敦荣.大学组织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0,(1):1-7.

[37]李婧玮,田友谊.国家认同的生成机制考察:学校仪式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22,38(3):71-77,113.

[38]刘丙元.仪式的结构性教育功能:机制与实现路径[J].湖南社会科学,2021,(4):160-165.

[39]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322.

[40]魏丹霞,俞少君,赵曙明.组织文化对组织创新的效用如何?——来自中国情境下的Meta分析证据[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3):112-123.

[41]王俊斐.感知·回应·建构:形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能力的三重维度[J].湖北社会科学,2020,(4):149-154.

[42]蒋占峰,刘宁.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价值意蕴、现实挑战与逻辑进路[J].中国大学教学,2022,(3):70-76.

[43]陈向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涵特征及其引导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认同的作用机理[J].东华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4):95-101.

[44]杨亚澜,程宏毅.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EB/OL].(2018-07-16)[2023-02-06].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716/c40531-30149945.html.

The Mechanism of the Influ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Evidence from College Students in Capital Universities

ZHU Songze,LI Chuxin

(School of Police Administration,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mporary era, the nurturing and enhancement of political ident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s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fostering mor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ng people, can profoundly influence college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and posit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cognition as mediators in this relationship.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①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learning effect) significantly predicts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in a positive manner. ②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cts as a partial mediator betwee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learning effect) and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③ Similarly, political cognition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learning effect) and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④ Both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cognition can serve as sequential mediators between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learning effect) and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This research represents an initial exploration into the theore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political construction and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Based on our conclusions, we suggest practical measures for enhancing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political construction to bolster students political identity.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Political Identity; Organizational Culture; Political Cogni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编辑:唐玲娜

收稿日期:2023-05-01

基金项目: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XXSZ2022ZC3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22JDSZ3062)

作者简介:朱颂泽(1994- ),男,石家庄人,讲师,研究员,研究方向:公安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李储信(1988-),男,安徽安庆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刑事诉讼法学。

猜你喜欢

组织文化政治认同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管理与高校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财会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研究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对组织文化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