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23-11-02姜华宇
姜华宇
摘要: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起点早、分布广,是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铸魂育人的内涵。基于辽宁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探寻红色资源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契合的现实路径和方法,通过将精神性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课堂、将物质性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外活动、将信息化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虚拟平台、建立健全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考评机制等多种方式,能有效提高红色资源的融入度,增强思政课的有效性与感染力,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0-0025-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辽宁省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起点早、分布广,是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铸魂育人的内涵。辽宁省的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淬炼而生的宝贵财富。本文基于辽宁地方红色文化,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研究。
1.辽宁红色文化资源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取其名意为辽河流域永远安宁。新中国成立后,辽宁成为了我国工业基础的摇篮,是东北的海上出口。白山黑水、山海之间的辽宁战略地位在我国极其重要,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出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由红色物质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精神文化三个方面有机构成[1]。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是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红色精神,这种红色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脉相承、与时代进步潮流相契合。辽宁红色文化资源既包含沈阳九一八纪念馆中体现的抗战精神、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中体现的雷锋精神、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中体现的劳模精神等精神性红色文化资源,还包括中共满洲省委旧址、辽沈战役纪念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等物质性红色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2]辽宁省孕育出的精神性红色文化资源,能够从意识层面培养当代大学生,让红色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中。辽宁省物质性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素材、故事,更能够直观生动地为当代大学生再现革命情境,述说历史。
2.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等于“理想”和“信念”两个基本概念的叠加,而是这两个概念的有机统一,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深化和拓展,共同驱动当代大学生塑造美好的未来。理想驱动是让大学生对未来某种生活状态产生憧憬,并用双手在实践中去构想未来世界。信念驱动让大学生在认识基础上拥有对事物坚信不疑的精神状态。理想和信念紧密联系,作为一种精神动力,驱动着当代大学生追求高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新时代大学生需要从中国红色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时代发展中找到未来方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获取基因,在革命文化中坚定意志,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先进文化中提升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自中共一大建党之日起就明确了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这一崇高理想信念的树立,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一往无前。正是有了这种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成为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红色文化得以发展壮大的基石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也是红色文化最深层的灵魂。因此,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1.明确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向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对某种思想、事业所持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并能够付诸行动,保持忘我的精神状态,它體现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当代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要做好两个方面。首先,理想信念必须是正确的。正确的理想信念,能为青年带来正能量,使青年在自我的提升中不断提醒着自己,在人生道路的探索中不断纠正自己,塑造自身的品质、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这种理想信念,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其次,理想信念必须是科学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科学性。理想信念教育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之上,必然要尊重客观的科学规律[4]。这就要求青年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用科学的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俗习惯等地方性差异,中国共产党领导辽宁人民在东北地区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独具辽宁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淘洗,其沉淀出的价值,对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黄发友等从政治意蕴、文化意蕴和教育意蕴三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理想信念建立的价值,认为应将红色文化资源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养成教育[5]。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与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谋而合,充分利用其红色资源,能发挥红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启迪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首先,让大学生认可革命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保障。将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作为教学载体,可以增强大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将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相结合,能够多渠道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学生在提高文化鉴别力的同时自觉树立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其次,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前,在国内国际舆论面前,高校必须丰富和扩展当代大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认知能力,利用红色资源学习党史、国史,这是必然要求,也是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必须运用的手段。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营造的革命文化氛围,体现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辽宁红色文化资源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再次,筑牢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核,能坚定青年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引领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纽带。因而,教师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要把对国家民族的深沉挚爱之情、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之情融入教学过程中,做到情理交融,以情化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用好地方资源,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以鲜活的社会实践和生动的故事感召学生,增强学生的情感认同。例如,教师可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民族团结模范人物报告会、社会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行动自觉。
1.将精神性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课堂
辽宁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情怀,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呈现,主要表现为对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精神追求,如抗战精神、解放战争精神等,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辽宁省的精神性红色文化资源既包括捍卫国家主权的抗美援朝精神,又包括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也包括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的辽宁精神。将这种精神性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课堂,有助于理清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思维导图,让大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胸怀千秋伟业,品味到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的精神风貌,进而形成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
当前,制约辽宁红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色文化内容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相距较远,使得大学生对辽宁红色文化历史缺乏了解,并不理解当时革命先烈的艰辛。宣善文指出要通过校内实践“丰富红色校园文化”,如组织大学生开展红色故事演讲比赛,邀请老一辈革命家走进校园开展红色文化讲座,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等[6]。因此,要实现辽宁红色文化在高校传播的常态化,就要将辽宁红色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比如,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军爱国将士与不堪被压迫、不甘成为亡国奴的民众,结成了爱国战线。1932年3月21日,东北军旧部爱国将领唐聚五(东北军步兵第一团副团长、东边道镇守使)受张学良将军和北平东北救国会委托,在桓仁组建辽宁抗日民众自卫军和辽宁民众救国会。由原凤城警察署署长邓铁梅领导成立的东北民众自卫军,也在辽东三角地带开展抗日活动等。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东北抗日义勇军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的气概,教师可以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辽宁爱国志士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英勇表现串联在一起,对白山黑水东北人的“特别能战斗”精神进行再创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当代大学生进行传播,激励他们在学习中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
做好红色文化教育,要求高校将精神性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坚实的精神文化支撑。首先,高校要在环境上营造红色资源学习氛围,强化仪式教育,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并与革命纪念日、革命活动相结合,组织合唱团、话剧社、绘画比赛等活动,打造与辽宁红色文化相融合的文化品牌。其次,高校要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搭建平台,加大对红色文化社团的经费支持,完善红色文化社团发展的相关保障体系,促进红色文化社团的发展。
2.将物质性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外活动
辽宁省现存可感知、触碰的实体文化资源,如沈阳北大营遗址、张学良旧居、铁岭市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都属于物质性红色文化资源。这些实体资源为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供了丰富、便捷的渠道。目前,辽宁省物质性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形态。一是与革命、战争相关的历史遗址。例如,中共满洲省委旧址、东北抗日联军会议旧址、蟠龙山烈士陵园等,这些旧址书写着革命斗争和历史事件,可以从源头上让学生了解红色文化。二是以革命先烈为核心的文化事物。例如,黄显声将军故居等,这些故居、纪念馆等展现了革命先烈们的成长轨迹,彰显了他们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三是以文化展现、学术交流为目的而建立的博物馆和展览馆。例如,辽宁省博物馆、沈阳铁西老工业基地展览馆等。
因此,高校的课外活动应以这些资源为红色文化传播根据地,让大学生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深挖红色故事,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等。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理论修养,又能增加学生课外活动实践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将信息化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虚拟平台
虛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利用电脑模拟建构虚拟三维空间的仿真技术,一般是以VR眼镜为基础,通过视觉、嗅觉、触觉以及环境互动等,让人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真实的体验。高校可将VR技术用于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思政课内容再现辽宁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相关场景,并在其中设置答题、闯关游戏等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课涉及“九一八”事变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还原”当年东北抗联所处环境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沉浸式地体验红色文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奉行“不抵抗”政策,使东北迅速沦陷。但是,东北民众中一些“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志士仁人,自发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斗争,拉开了十四年抗战的序幕[7]。VR技术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雪地行军环境:“裤子总是湿的,被寒风一吹冻成冰甲,很难打弯,也不知道有多沉,迈步都吃力,鞋子也都跑烂了。至于衣服全让树枝扯烂了,白天黑夜都挂着厚厚的霜,浑身上下全是白的,全是凉的。”
总之,这种虚拟现实互动体验平台的开发,可以具象化地呈现辽宁红色文化资源,打破时空限制,增强教师的教学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进而提升红色教育的实效性。高校灵活运用虚拟平台打造红色资源体验机制,能穿越时空,让学生与革命前辈进行深度交流,增强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烈使命感。
4.建立健全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考评机制
将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方式。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考评机制,不仅要对教师进行考评,还要对接受教育的大学生进行考评。在健全考评机制的过程中,高校能够了解教师将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情况及学生的知识吸收程度。
首先,对于思政教师来说,其所具备的知识功底、教学能力不同,必然会使学生对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出现差异化。胡杨、汪勇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将红色文化资源充分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而实现融入的关键节点之一,就是要“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8]。因此,建立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考评机制,能够使教师在授课中重视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这一环节。其次,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能让其觉得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与自己毫无关联,高校要通过建立考评机制,使大学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这对于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例如,通过开设与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思政课,促进大学生学习相关的理想信念教育课程,并通过考试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总之,高校要通过建立健全辽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考评机制,提高教师对辽宁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度,进而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武晓峰.运用红色文化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8(02):64-71.
[2]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中国人大,2021(19):6-9.
[3]董博,张洁.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理路探赜[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2,32(02):14-17.
[4]吴军.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观察,2021,10(33):30-31+48.
[5]黄发友,姜曼,程许.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4):9-12.
[6]宣善文.红色旅游:开拓高校思政教育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 2020(02):30-31.
[7]郝迎灿.弘扬歷久弥新的东北抗联精神[N].人民日报,2021-10-26(06).
[8]胡杨,汪勇.略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8):77-78.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into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Taking Liaoni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Jiang Huayu
(She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iaoningProvince, Fushun 113122, China)
Abstract: Liaoning province has rich red resources, with an early starting point and wide distribution. It is a vivid teaching material for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which contains rich connotations of soul casting and educ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integrating local red culture into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in Liaoning,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ractical path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red resources with colleg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such as integrating spiritual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university classrooms, integrating material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tegrating information-based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virtual platforms, and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integrating Liaoning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to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it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d resources,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and infectiv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fully leverage their educational functi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universities;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red cultural resources; educational function; comprehensive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