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碱麦,亮丽的乡村诗行

2023-11-02宁雨

当代人 2023年10期
关键词:黄骅市麦子秸秆

◇宁雨

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仙庄片区旱碱麦开镰 黄骅市文联供图

6月的阳光,在天地间欢畅穿梭。在河北沧州黄骅市后仙庄村北洼,自打麦子播种,刘玉锁几乎每天一早都要来洼里转上一圈,瞧瞧麦子长势,查看有没有杂草、虫害、锈病,是不是到了飞防的最佳时机。作为村党支部副书记、种地的“土行家”,刘玉锁既为自家麦子操心,更为全村麦子操心。

此刻,丰收的旱碱麦已经进仓入囤。刘玉锁走在金色的麦茬地里,黧黑的脸上漾起深深的笑纹。几天前,联合收割机威风凛凛地开进这片大洼。仅仅3天时间,3800多亩旱碱麦就被割了个精光。一亩旱碱麦,多数都能达到260公斤到300公斤的产量,好地块竟超过了350公斤。这样的土地,这样的收成,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啊!大囤满、小囤流的愿景,结结实实地实现了。

“用好盐碱地,种好中国粮”。作为一个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庄稼把式,刘玉锁充满自信。

2013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启动。那年秋天,刘玉锁家的田地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戏法”。

一台村里人从未见过的大机器开到玉米地边。“呼啦啦”机器启动,一转眼,七八行玉米连带着秸秆就被机器“咔嚓咔嚓”吞进肚里。这“吃相”让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阵低声惊叹。不过,它吃得快,吐得也利落。玉米棒子一个接一个被送进仓斗中,让人目不暇接。机器身后,粉碎过的秸秆被均匀地撒回田地里。小半天工夫,十几亩地的活就干完了。收完玉米,再种小麦。刘玉锁请来翻耕机,又是不到半天时间,玉米秸秆连同地里的杂草,全部被翻扣到了30厘米深的地下。紧接着,轮到旋耕机、播种机登场,由一台大拖拉机带着,耙地、播种、施底肥,一溜烟就干完了。

“这就叫农业现代化吧?今年可见识了。”村民们之前也听说过这些先进的大机械,但总觉得那是很远的事。刘玉锁家一个星期之内连连上演秋收秋种戏法,在村里引起不小轰动。

“戏法”虽然看着热闹,但有的村民还是对实用性不以为然。有人说,钱烧得呗,又不是身子骨儿不好自己干不动。也有人说,把秸秆卖给奶牛场还能挣点钱,翻到地里那不是白白浪费?还得给农机手出工钱。在村里十字街口,刘玉锁给七嘴八舌的人们算了一笔账:依靠人工,光掰玉米棒子,“白加黑”地干,每家也得干上十来天。再加上耕地、耙地、种麦子,每年都得鼓捣一个月。费工费力的事,上岁数的人干不动,还得把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拽回来秋收,耽误人家工钱不算,路费不也是一笔钱?机收机种,动动嘴皮子交代两句,活儿就清了,一季能省出20天时间。两个壮劳力,多打20天零工,能多挣多少钱?秋收省了时,种麦还能抢到好墒情。背着抱着哪个划算,大家伙儿自己掂量。

尽管当场没多少人明确表态,但刘玉锁清楚,自己精心策划的“戏法”已经达到了目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向盐碱地要丰收,农业专家给出了“培育良种、改善土壤、优化种植”的套餐方案。当了多年村干部,刘玉锁深谙:好办法与好落实之间,最实际的就是自己带头干。

事实最能服人。因为秋收快,抓住了好墒情,第二年春天,刘玉锁的旱碱麦返青格外早,而且麦苗又齐又壮,原本的盐渍“秃地片儿”也显少了。再看没有进行深翻、秸秆还田的旱碱麦地,麦苗稀一片、密一片,庄稼人看着就闹心。一时间,乡亲们纷纷仔细盘算起秸秆还田、机收机打的事儿。

刘玉锁记得很清楚,后仙庄村一户不落地实现农事机械化,仅仅用了3年。3年,大机械作业为盐碱地土壤改良带来的益处已经是肉眼可见。地里盐渍斑块越来越少,连原来根本不长麦苗的孬地,也能种麦子了,全村旱碱麦播种量每年都成百亩增加。当黄骅市农业部门第一次组织深松土地的时候,村民一改之前的观望态度,家家户户奋勇争先。大家都说,这深松作业是给土地舒筋活血,土地舒坦着呢!免费深松让多年板结僵硬的深层土地痛痛快快伸了个懒腰,蓄水、排涝的本事更强了。秋耕时节,乡亲们抓一把泥土捧在手上,只觉暄暄腾腾的,隐隐约约还有了些油性,这可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事儿。

刘玉锁在查看旱碱麦长势 傅新春/摄

村里人私底下喊刘玉锁“土行家”。这个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汉子,在科学种田上真不含糊。他头脑活络,特别喜欢接受农业科技的新生事物。他的堂嫂在农业科研单位工作,每每见面或电话联系,刘玉锁第一件事就是向她打听有啥好种子,有啥种地的新方法。几个反响不错的新品种,都是刘玉锁在村里率先试种、率先丰收。

科技种田如同吃甘蔗,越到深处越甜。对于大机械作业、秸秆还田、旱碱麦沟播等新技术,刘玉锁如饥似渴,处处留心,考察求教。“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施10年,他率先把自己从一个传统庄稼把式变成了科技新农人。

“玉锁叔,今年一亩地播多少麦种合适?”

“玉锁老弟,咱这麦子该喷磷酸二氢钾了不?”

刘玉锁用自己的新本领、新知识,回应着乡亲们对于土地的热情。在他带动下,村“两委”班子成员成了后仙庄村科学种田的主心骨。

10年看巨变。千百年来深受盐碱之害的大洼,如今化为一马平川的原野,村舍俨然,庄稼油绿。特别是到了五黄六月,风摇麦浪,千里麦香。如果在高空俯瞰,整个平原真像一张嘴角上扬的金色笑脸。

从“以地适种”到“以种适地”,让种子和土地相向而行。这一理念,对盐碱地综合利用影响颇深。农艺师张卫军等农业科技工作者,正是沿着“以种适地”的科研思路,不舍昼夜,默默耕耘。

张卫军从小就对这片盐碱地的贫瘠低产印象深刻。那时候,土地产量低,少年张卫军时常被父母打发到大碱洼里采野菜填肚子,碱蓬等野菜成为他重要的成长记忆。当然,饥饿也挡不住少年飞扬的心。他想,这遍地的野菜如果都变成麦子多好。一望无际的大洼,如果满洼都能种上麦子,那能让多少人吃上饱饭啊!

1988年,张卫军农校毕业,被分配到中捷友谊农场农科所工作。之前,农科所已经从事旱碱麦品种选育多年,积累了大量研究资料和科研经验,并且有了宝贵的研究成果——“冀麦32”。“冀麦32”在黄骅农村示范种植,旱碱麦亩均产量从原来的几十公斤一下子提高到150公斤,上了一个大台阶。

张卫军很快融入了旱碱麦育种团队。

这是一件十分繁琐的工作。返青时间、返青率、拔节时间、分蘖率、成穗率、扬花时间、株高、根系深度、穗粒数、单粒重……一个个科研数据,都要靠试验田里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里的周密分析来取得。育种组当时只有3个人,而列入调查的小麦品种多达40多个,调查范围足足4亩多地。

初冬,试验田里的麦苗准备休眠。渤海边的寒风,钻皮钻肉。在室外待上半个钟头,手脚就冻得由疼而麻。为了获取旱碱麦越冬前的关键数据,张卫军和同事们带着尺子和笔记本,在麦田里从清晨干到擦黑儿。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他们全神贯注地进行研究,一次次用冻僵了再捂暖的双手,精确完成了大量的测量和记录工作。

春天里,旱碱麦起身拔节。为观察麦苗长势,越是特殊天气,张卫军越是往田里跑。一天下来,脸上身上都粘满带着浓浓咸味的泥土。到小麦秀穗扬花期,科研观察的时间就得按小时计算。张卫军每天至少往圃田里跑三四趟,只为捕捉某个特殊节点的数据。

水滴石穿。张卫军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就一定能够培育出更优良的种子。

观察中发现,“冀麦32”耐寒、耐旱、耐盐碱,表现出很好的韧性,但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们平均株高超过1米,这个“身高”对于当地临海多风的气候条件来说,实在太高了。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麦子株高,抗倒伏能力就差。而倒伏正是麦子减产的因素之一。

为了选育更适宜的“矮个子”麦种,农科所扩大观察范围搞调查比对,到“冀麦32”大田中进行地毯式寻找,最终获得500个变异株单穗。这让张卫军非常欣喜。单粒点播、单株调查、考种、行播、入圃试验……对农业科研人员来说,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8年过去,他们终于筛选出20个优良株系出圃。再经过3年的品系比较、生产试验,最终在2015年育成“捷麦19”。这个新品种,株高降低了10至15厘米,秸秆也更加粗壮。它扎根的本领也更好,根系深度比普通小麦增加了0.3至0.5米。

“捷麦19”是张卫军和同事们为盐碱地的种植环境量身打造的专属小麦。周围村庄一经示范,第二年就有很多乡亲们主动选择了“捷麦19”。大家都说,这个品种不挑地。2023年,后仙庄村的耕地中绝大多数种的都是“捷麦19”。

为了给当地传承千百年的传统耕作方式赋予科技之“芯”,张卫军这样的一大批科技人员,几十年如一日接力攻关。今年,黄骅市旱碱麦播种61万亩,比2013年增加近10万亩。推广的旱碱麦新品种,除了仙庄片区的“捷麦19”,还有“沧麦6002”“沧麦6003”等等。还有一桩意外之喜:由河北援疆工作者做媒,“捷麦19”与新疆若羌、和硕的大片盐碱地“结缘”,喜获丰收。

张卫军(左二)带领青年科技人员开展田间调查 刘凯/摄

今年旱碱麦开镰之前,后仙庄村唱了一个星期的大戏。

麦收前唱几场河北梆子,是村庄多少年的传统。这传统,从2022年又拾起来了。锣鼓点一响,整个村子的精气神都为之一振。男女老少聚在一块儿,原本不咋关心土地和庄稼的年轻人口中,“旱碱麦”成了高频词。大家伙儿心气足了,纷纷表示要为村里做点事,才算不辜负这村子发展的好光景。

“美丽庭院”“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家家户户自觉自愿。74岁的王如春当上村里的清洁员。每天一大早,老人家就兴冲冲上岗了,清垃圾,整地面,除杂草,犄角旮旯定时喷药防虫,跟侍弄自家院子一样勤快。见到村里老哥们儿,他总笑呵呵地说,把街道收拾妥妥帖帖的,自己也舒坦。

后生们动了回村创业的心思。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刘建,今年41岁,高中毕业后一直在黄骅市里做工程。2021年村委会换届,他果断选择了回村工作。村里旱碱地治理好了,乡亲们种地不仅不再赔钱,今年一亩地还能赚上几百元。他想带着大家伙儿把相关的产业链做起来,让旱碱麦真正成为一篇大文章。

王园园是第一批回村创业的年轻人之一。她今年37岁,娘家在沧州海兴县。他们这茬人赶上了好时代,沧州黄骅市大发展,个人的机会也多起来。20岁那年,她来黄骅工作,并和老家在后仙庄村的丈夫结了婚。夫妻俩一个在企业打工,一个经营混凝土罐,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2021年,村里选网格员,王园园考虑再三,毅然决定回后仙庄村参加工作。做网格员之外,王园园和妯娌在村南路边开起一家小饭馆,主打传统风味。妯娌擅长做羊汤,王园园最拿手的是手擀面、烙饼、水饺、面花。做面食,当然选用自家产的旱碱麦。每天一早,王园园通过手机视频展示新采购的食材,茴香、韭菜、鸡蛋、黄菜、豇豆、黄瓜,每一样都新鲜水灵,旱碱麦做成的各式面食更是喷香好吃、独具卖点。小饭馆里回头客多,餐餐爆满,还要“翻桌儿”。累是累了点儿,但充实而快乐。

旱碱麦的产业链怎么做?王园园抢占先机开了饭馆,刘建想的是面粉加工项目。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独具特色,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吃着香甜,嚼起来格外筋道。这么好的麦子,必须让品牌响亮起来。刘玉锁则认为,要想增产又增收,就得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搞合作社、现代农庄。村里已经扶持了一家种粮大户,合作了一家农场,大户和农场都搞生态种植,粮草轮作,干得很漂亮。

在面花制作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后仙庄村在一个老面粉厂基础上改建了面花非遗工坊。农业上市公司的老总和专家也来了,他们对大洼集中连片的盐碱地展现出极大的热情……

旱碱麦,亮丽的乡村诗行,正徐徐铺展。

猜你喜欢

黄骅市麦子秸秆
麦子熟了
麦子比人高 不是开玩笑
黄骅市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考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麦子的回忆
黄骅市人大常委会 视察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暨城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黄骅市盐碱地园林绿化现状及前景展望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黄骅市学院路小学葛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