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兴构式“谁懂”的构式浮现过程

2023-11-01牛津津

关键词:语块构式句法

牛津津

(北京语言大学 国际中文学院,北京市 100083)

引言

在现代汉语中,“谁懂”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我只是想知道你们当中有谁懂得电脑。”(西德尼·谢尔顿《假如明天来临》)(1)

(2)你说吧,谁懂经济?(CCL语料库)

(3)雪魔芋与一般魔芋有何区别,谁懂?(BCC对话语料库)

(4)谁懂啊,2021 最后一天我在寝室里通马桶。(新浪微博)

例(1)中的“谁懂”由“谁”与“懂得”连用组成,“谁”与“懂”只是在形式上线性相连,两者之间并无句法上的结构关系。这类情况,本文不讨论。例(2)中“谁”作主语,“懂”作谓语,光杆名词“经济”作“懂”的宾语。“谁”“懂”在句中作句法成分,不能删去;在语义上表示询问。这一类记为“谁懂1”。例(3)中“谁”作主语,“懂”作谓语,小句“雪魔芋与一般魔芋有何区别”作宾语。“懂”与宾语间的距离增加,跟主语“谁”一起被逗号与前文隔开,“谁懂”内部语法距离缩减,有语块化倾向。例(4)中小句“2021 最后一天我在寝室里通马桶”脱离“懂”的管辖获得独立的句法地位,“谁懂啊”在句中作独立语中的插入语,删去后句子的真值意义不发生改变。此类“谁懂”表示感叹,不表示疑问,记为“谁懂2”。例(3)的“谁懂”是“谁懂1”发展到“谁懂2”的过渡阶段。

“谁懂1”与“谁懂2”的用法、意义不同:“谁懂1”是临时的表达,跟“谁会”“谁了解”一样,可以抽象成“疑问代词+动词”格式;“谁懂2”已经固化成一个单位,具有特定的意义,是规约化的知识。“谁懂2”的用法意义由“谁懂1”过渡发展而来,是在语言的使用中浮现的。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在线使用的产物,构式的形式和意义及其配对关系是在使用中经固化和规约化而形成的。因此,我们以构式语法为理论工具解决以下问题:作为构式的“谁懂2”在句法、语义、语用上的表现如何;“谁懂2”的构式义是如何在语言使用中浮现出来的;“谁懂2”构式化的动因机制是什么。

一、“谁懂”作为一个构式

(一)构式“谁懂2”的界定

施春宏(2021)指出:“所谓构式,就是具体语言系统中的规约化的形式-意义对。”[1]一个语言结构如果是构式,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形式-意义对,二是规约化的认知成果。

考察语料发现,“谁懂2”在以新浪微博、小红书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媒体中使用,其使用群体主要是在社交媒体中的活跃用户。我们在新浪微博中搜索“谁懂”的使用情况,删去重复用例,按时间顺序收集了500 条语料。其中“谁懂2”用例有429 条,使用频次占总量的85.8%。这说明,在新浪微博的平台上,“谁懂2”已经成为主要用法。在高频次的使用下,“谁懂2”形义逐渐固化,已经规约化为使用成员共享的认知成果。因此,我们将“谁懂2”看成构式。

(二)构式“谁懂2”的句法特征

(5)谁懂,800 仰卧起坐肺活量+不间断跑操+晚饭排考场到17:30 吃完饭回来18:00考试,这就是高三牲(2)吗?!(新浪微博)

(6)好烦好烦好烦好烦好烦好烦好烦好烦好烦好烦谁懂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新浪微博)

(7)在被子里还手脚冰凉,谁懂。(新浪微博)

从位置上看,“谁懂2”在句首、句中、句末都可以出现。从性质上看,“谁懂2”是一个整体,在结构上固化,是一个类似词的单位,可看作语块。从句法成分上看,“谁懂2”在句中作独立语,不与其他成分发生结构关系。从组合能力上看,“谁懂2”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在后面加上“啊”“呢”等语气词一起使用,构成“谁懂啊”“谁懂呢”,具有缓和口气的表达效果;也可以重复,构成“谁懂谁懂”“谁懂啊谁懂”等,表示急切的口气。

(三)构式“谁懂2”的语义表现

(8)谁懂啊,学生时代熬夜赶作业,现在上班了熬夜赶教案。(新浪微博)

(9)嘴唇起疱疹、舌头口腔溃疡、智齿发炎、下淋巴肿痛,谁懂啊谁懂,麻绳专挑细处断是吧?(新浪微博)

(10)谁懂啊呜呜呜,我太幸福了,喜欢的广播剧宣了一个接一个,还有主题曲。(新浪微博)

以上例子里的句子,分别描述作者(3)所经历的事情、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抒发作者的情感。但是,在理解句意时,不论句子中有没有“谁懂”,我们都能理解作者所描述的事件经历、所表达的观点或所抒发的情感,这说明没有“谁懂”,句子的句意也是自足的。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8)a.谁懂啊,学生时代熬夜赶作业,现在上班了熬夜赶教案。

b.学生时代熬夜赶作业,现在上班了熬夜赶教案。

(8a)是网络例句,我们对(8a)进行变换,删除“谁懂啊”得出(8b)。(8a)(8b)都能成立,但句意表达侧重点不同。(8a)侧重于表达感情,并关注接受者,希望接受者与表达者共情,希望接受者体会表达者的情感(从学生时代到上班都需要熬夜赶工的无奈)。(8b)侧重于表达话中提到的内容,表达作者在不同的时间面临类似的情况。

这说明“谁懂2”帮助表达作者的情感,引导读者关注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以理解作者的情感。“谁懂2”对句子的语义真值没有影响,只起到表现主观情感的作用,因此,“谁懂2”的语义虚化了,“谁懂2”的语用功能突显出来。

(四)构式“谁懂2”的语用功能

1.表达情感

“谁懂2”可以表达作者的情感。有的句子已经明确说明所感叹的情感,如例(6)心理活动动词“烦”跟“谁懂”和叹词“啊”连用,多重感叹作者烦躁的情感,以表现烦躁情感的极量程度。有的句子未明确说明所感叹的情感,需要读者进行语用推理。如例(7)虽然作者是描述自己在被子里依旧手脚冰凉的这种情形,但作者使用“谁懂”,是想表达自己的苦闷。读者看到“谁懂”,会推测作者的感受(比如很冷、在被子里还冷的委屈等),这些不在句中出现,是读者认知加工的结果。例(8)作者虽是陈述小时候熬夜赶作业,上班熬夜赶教案的事实,但更想表达的是面对这一现象的无奈,并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不仅如此,网络中“谁懂”会跟一些模拟人脸情绪的表情(如哭脸、笑脸等)连用,辅助表达作者的情感。

2.寻求关注

“谁懂2”的“谁”是提问人的疑问代词,关注的是读者,但“谁懂2”引出的内容都是作者的经历、观点以及情感,这说明“谁懂2”在形式上是以读者为中心的,但其真实意图是引起对方的注意、取得对方的认同并最终使之调整到作者的视角中,体现的是交互主观性。作者希望有人能跟自己共情,理解自己的情感。如例(9)列举了一系列的病症,虽然并没明确打出“痛苦”二字,但实际是想表达作者当时的痛苦,希望引起读者注意,希望有人能理解自己的痛苦。在其评论区,有这样一条留言“我光是想想就很痛了”,这说明作者想要寻求关注的意图被读者成功解码了。

综上,构式“谁懂2”常用于网络语体;在结构上有固化倾向,可以看作一个语块;在语义上虚化,突显的是表现作者主观情感的语用功能。“谁懂2”是一个具有特定语用功能的形义匹配对,构式义可以概括为“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并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

二、“谁懂2”的构式浮现过程

本文采用共时语法化的视角来探讨“谁懂2”的构式浮现问题,倾向于认为“谁懂2”是在日常话语交际的使用中成型的。基于用法形成的构式具有两重性。李强(2020)认为:“所谓两重性,指构式的来源是遵循一定句法规则的普通句法结构,构式的浮现和产生都是以普通句法结构为基础演化而来。”[2]

按照两重性的说法,“谁懂”的普通句法结构是在句子中作主语的“谁”,作谓语的“懂”组合而成的临时短语“谁懂1”。从“谁懂1”到“谁懂2”,经历了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层面的转变。

(一)句法结构:从临时组合到语块

“谁懂1”是临时组合的短语,位于句首,在句内充当核心成分,如果去掉则无法成句,如前文例(2)的“谁懂经济”中“谁”作主语,“懂”作谓语,“经济”作“懂”的宾语。句中“懂”跟“经济”是直接组成成分,构成动宾关系;“谁”与“懂经济”再组成主谓关系。这说明“谁懂1”里,相比于主语“谁”,动词“懂”与宾语的关系更紧密。

“谁懂”有时也会位于句末,用逗号与前文隔开。如前文例(3)的“雪魔芋与一般魔芋有何区别,谁懂?”例中“谁”作主语,“懂”作谓语,逗号前的成分“雪魔芋与一般魔芋有何区别”是懂的小句宾语。“谁”“懂”依旧是句内的核心成分,但是宾语位置前移,主语“谁”谓语“懂”位于句末。位置的变化反映出动词“懂”对宾语的支配力削弱,动词“懂”与宾语的边界感变强。不仅如此,语言使用者用“逗号”将“谁”“懂”与其他内容隔开,“谁懂”单独在句末一起出现。董秀芳(2011)认为:“从心理层面来看,当两个词由于某种原因经常在一起出现时,语言使用者就有可能把它们看作一体加以整体处理,而不再对其内部结构做分析,这样就使得二者之间原有的语法距离缩短或消失,最终导致双音词从旧有的句法构造中脱胎出来。”[3]曹秀玲(2010)指出:“主谓结构与小句宾语之间关系松弛,所以允许停顿和语气助词的存在,而后者客观上将主谓结构和小句宾语分隔为两个不同的语音节奏单元。”[4]由此可知,动词“懂”对宾语的支配力削弱,“懂”与宾语之间的边界感变强;再随着“谁懂”连用频率的增加,“谁懂”之间的内部边界感变弱,凝固性变强;因此“谁懂”就有了语块化的可能。“所谓语块化,是指一个句法结构组合性降低、整体性增强,变成一个可以整体储存、提取和使用的语言单位的过程。”[5]

当“谁懂”语块化之后,演变为“谁懂2”,在句中作独立语。如前文例(4)“谁懂啊,2021 最后一天我在寝室里通马桶”,例中“谁懂啊”作为一个整体在句中充当独立语,不是句子的核心成分。

综上,“谁懂1”是临时组合的短语结构,在句中分别作主语、谓语;由于句法位置从句首变为句末,“谁懂”单独连用;随着高频使用,“谁懂”的凝固性变强,语块化了,在句中充当独立语。“谁懂”在句法结构上的语块化是临时搭配的短语“谁懂1”演变成为构式“谁懂2”的重要因素。

(二)语义演变:从具体到虚化

“谁懂”的语义虚化(4)源于句法环境的变化,主要是动词“懂”前后搭配的变化。

“谁懂1”的常见搭配是“谁+懂+名词短语”,懂的支配对象是“光杆名词/名词短语”,如前文例(2)的“谁懂经济?”此时,“懂”的语义指向其宾语“经济”,“懂”的语义明确,表示“了解”。

有时“懂”的支配对象会前置,比如“内心的脆弱,谁懂?”此时,“懂”对宾语的支配能力减弱,“谁懂”有语块化倾向。“懂”的语义指向其前置宾语“内心的脆弱”,“懂”的语义明确,表示“了解”。

有时“懂”的支配对象会省略,但是由于交际情景的共享性,能补出省略的内容。如“一言不合就说线质,谁懂嘛?”可以补充为“一言不合就说线质,谁懂(线质)嘛?”此时,懂的语义指向虽然省略但明确,可以补出。

但是当“谁懂”已经语块化时,此时宾语小句脱离动词“懂”的支配获得独立的句法地位,小句上升为前景部分,而“谁懂”降级为背景部分。“懂”的语义指向模糊化,“谁懂”的语义虚化,不再表示具体的含义,我们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句意,需要通过语用推理才能理解语义的重点。如前文例(9)“嘴唇起疱疹、舌头口腔溃疡、智齿发炎、下淋巴肿痛,谁懂啊谁懂,麻绳专挑细处断是吧?”这句话并不是询问是否有人明白作者的经历(嘴唇起疱疹、舌头口腔溃疡等),而是在感叹由于经历而导致的某种心情(痛苦、崩溃)。经历是因,情感是果,“谁懂”表示情感实质上是通过转喻机制的转化而形成的。

综上所述,“谁懂1”表义明确,表示询问是否有人会或明白某种东西,后来由于句法环境的变化,“谁懂2”的表义虚化,表义内容要通过语用推理才能理解。

(三)语用功能:从表疑问到表感叹

由前文可知,“谁懂1”表示疑问。从心理层面来看,说话人在提问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个人懂某种事物或概念,但他需要得到这个信息,所以进行询问,并要求听者回答。

然而,当“懂”的宾语表示情感时,情况有所不同。如:

(11)在这茫茫人海中,舔舐着自己的伤口,练就自己闭目塞听的绝技。谁懂他内心的隐痛呢?(爱斐儿《2017 年散文诗选粹》)

(12)谁懂我心里的苦楚?!我他妈是金刚钻钻碗——自顾自,我它妈既不想做圣人,沾那些文酸狗屁味,管它娘天下如何?!(司马中原《狂风沙》)

从心理层面来说,作者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内心已经有了答案——认为除了自己没有人能懂得自己的情感,所以即便使用问句形式,实际上表达的也是无疑而问的反问语气。这无疑而问的反问语气,我们也可从上下文语境看出来。例(11)前文提到“在茫茫人海中舔舐自己的伤口”,说明诗人是自己疗愈自己,认为只有自己才能理解自己内心的隐痛,茫茫人海除了自己并没有人能懂。例(12)下文里的“自顾自”说明作者认为只有自己懂自己,除了自己没有人能懂。不仅如此,从句末使用的标点“?!”看,例(12)带有感叹语气,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反问是用疑问的方式表达否定含义(你们没人能懂),其语用目的是为了表达或强调自己的某种感情。

当需要表达的性状程度比较高或感情非常强烈,以至于超出作者的预期或背景常识时,反问就有可能变成感叹。“‘惊异’是推动反问向感叹转化的一种关键性语义和情感因素。‘惊异’是Delancey首先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主要表明某信息对于说话人或听话人而言是新的或意想不到的。”[6]如:

(13)谁懂啊!真的会有人两次实验机子都有问题吗?会有吗!(新浪微博)

(14)喉咙痛得想死,谁懂……(新浪微博)

这两例的“谁懂”都是典型的“谁懂2”的用法。例中“谁懂”不是询问人,也不是用反问形式表达否定意义,而是表示对某种情感的感叹。例(13)是作者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两次实验机子都出问题),所以这种新情况带给作者的情感(震惊、崩溃)是强烈的、极量的,经历是因,情感是果,在转喻机制作用下“谁懂”对情感的极量程度表示感叹。例(14)喉咙痛是因,情感上痛苦是果,喉咙痛的程度是作者意想不到的,所以情感上的痛苦也是极量的,因此是对痛苦情感的极量程度进行感叹。

综上,当“懂”询问的内容是事物或概念时,属于客观的“有疑而问”,对答话没有预期,目的是获取新信息;当“懂”询问的内容是内心感情时,作者对答句已有心理预期,即“除了自己没有别人能懂”,是主观性的“无疑而问”,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当所要表达的感情十分强烈,且不再是问句环境时,“谁懂”是主观性很强的“非问”,用来感叹作者强烈的情感。“谁懂”从表询问到表感叹的演变过程,也是“谁懂”主观化的过程。

“谁懂2”的构式浮现过程,见下表:

表1 “谁懂2”的构式浮现过程

三、“谁懂2”构式化的机制与动因

从结构上来说,“谁懂2”的构式化是语块化的结果,“谁懂”从一个不是词的单位逐渐有了语块的一些特征,如在句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从表达意义和功能来看,“谁懂”的构式化则是语用化的结果。Frank-Job(2006)认为:“语用化(5)是指某个语法或词汇形式在一定的语境下,其命题意义发生了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元交际性的,话语互动意义。”[7]下文即基于此分析推动“谁懂2”构式化的机制与动因。

(一)“谁懂2”构式化的机制

从上文探讨的“谁懂2”构式浮现过程来看,促使“谁懂”从原型结构转变为构式的推动力有语用推理、语境吸收和类推。

语用推理对“谁懂2”的影响主要是推动“谁懂”的语义虚化。龙国富(2016)指出:“语用推理指读者通过推导的方式,将作者话语中某词的隐含义明朗化,并将其固化而成为固有意义。”[8]当“懂”后是名词或名词短语时,“谁”“懂”是句子的核心成分,表示询问“是否有人明白或了解……”,句义自足,不需要额外的语用推理。当“懂”对宾语的支配能力减弱,小句获得独立的句法地位,“谁懂”的句法地位下降,在句中作独立语。这时,需要语用推理来理解“谁懂”的语义。如:“谁懂,想看网课回放补补没听的课,我一看它没回放。”读者看到“谁懂”,会推测并试图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震惊、无奈等),这些不在句中出现,是读者语用推理的结果。

语境吸收对“谁懂2”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谁懂”语用功能的变化。“谁懂1”是在疑问句里表示客观的疑问,后常用在反问句里,由于反问句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在高频的使用下,“谁懂”吸收了反问语境里的表情功能,可以表示主观情感。当“谁懂”高频出现在感叹句里时,“谁懂”吸收了感叹句表感叹的语气,可以表示感叹。

类推机制对“谁懂2”的影响是将“谁懂”所表示情感的范围扩大。当“谁懂”的宾语是表情感类的词或短语时,通常出现于反问语境。最开始“谁懂”总是跟表苦闷、痛苦这类消极情感词搭配使用,强调并感叹痛苦、苦闷等消极的情感。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表示积极情感的词也能跟“谁懂”搭配使用,如跟“幸福”“快乐”等搭配使用,表示并感叹作者积极的情感。类推扩大了“谁懂”所表示情感的范围,什么类型的情感都可以通过“谁懂”来表达。

(二)“谁懂2”构式化的动因

前文提到,构式“谁懂2”主要在以新浪微博、小红书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媒体中使用。作为一种网络流行语,“谁懂2”被广大网友所接受并固定下来成为网民共享的认知成果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谁懂2”具有主观性以及交互主观性,满足网络语言应具备的交互性这一需求。首先,“谁懂2”在形式上以读者为中心,凸显了作者对读者的关注;其次,“谁懂2”的使用实际上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并使读者调整到作者的视角中,如“谁懂2”句不直接表达情感,形成悬念,需要读者进行语用推理,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是网络的快速传播。表达情感的“谁懂2”在网络上使用,由于其用法新颖,又满足网络语言的表达需要,于是网民在求异追新心理的驱使下,会模仿使用这一用法,最终使“谁懂2”的形义固定下来成为网民共享的认知成果。

结语

“谁懂1”(如“谁懂经济”)是“疑问代词+动词”的临时短语,在使用中演化出了形义匹配对“谁懂2”(如“在被子里还手脚冰凉,谁懂”)。“谁懂2”在结构上语块化,在意义上表示“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感并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谁懂2”于2020 年开始在网络社交媒体中流行,故称“谁懂2”为新兴构式。从“谁懂1”到“谁懂2”,经历了“谁懂”结构的语块化、语义的虚化以及语用的转变三个层面的变化,推动变化的机制有语境吸收、语用推理和类推,推动变化的动因主要有“谁懂2”满足网络语言的特点以及网络的快速传播。

注释:

(1)本文所有例句来自北京大学CCL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以及新浪微博。

(2)“高三牲”即“高三生”,由于高三生每天学习量很大,像干活的牲口一样累,故自嘲为“高三牲”。

(3)网络语体兼具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特点。本文为了表述方便,以社交平台上的交际途径主要是“打字”和“阅读”为标准,将发布博文的网民称为“作者”,将阅读博文以及互动的网民称为“读者”。

(4)学界中对语义虚化的研究有从语义角度来研究的,也有从语法角度来研究的。语法角度的语义虚化是指实词虚化。本文所描述的语义虚化是从语义角度研究的,认为虚化的两个特征:一是只有在具体语境中,虚化的语义才具有具体而实在的意义:二是虚化的语义内容极其空泛,单独存在时难以确定其语义指向。

(5)Frank-Job提出了语用化的特点,比如高频、语音缩减、句法独立、具有可删除性等。“谁懂”符合高频、句法独立和具有可删除性。

猜你喜欢

语块构式句法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英语语块在汉英翻译中的积极作用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从语块类型看英语专业大学生语块获取能力与听力理解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语块的性质及汉语语块系统的层级关系
诠释学视域中的语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