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副词“敢情”的话语功能及其负面立场标记化

2023-11-01吴炳璋韩佳蓉

关键词:立场负面语义

吴炳璋,韩佳蓉

(1.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 200083;2.北京大学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871)

引言

“敢情”具有较强的口语性质,常用于对话语体。例如:

(1)短叟武显大叫一声道:“白老弟,不要听他胡言乱语,恶意挑拨。”那蒙面人哈哈一笑道:“敢情你们只不过是史姥姥手中的玩物,老夫倒是过于看重你们了,老夫也没有什么话问了,你们二人都给老夫滚吧!”(东方英《霹雳金蝉》)

(2)余氏道:“这样子说,敢情你天天在大门口等着他,这样说起来,不是他找你,倒是你找他。”小南觉得自己说话漏了缝,把脸涨得绯红。(张恨水《美人恩》)

(3)“上课时间,那么多学生在楼道里闹来闹去的,就没人出来管一管?”李高成没接那个女教师的话茬。三个年轻教师愣了一阵子,紧接着便有一个女教师满不在乎地对他嘲弄道:“哟!敢情你是教委主任呀?”随后便是几个人放肆的笑声。(张平《抉择》)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学界对于副词“敢情”的研究与关注较少,主要集中在词语来源与语法化两方面:周利芳分析了镇丰方言中的“敢情”与“管兀”的异同,并推测其来源于北京、河北一带的后起方言[1]55-58;蒋遐[2]139-146、王凯[3]21-28都对“敢情”的来源进行较为详细地描写,认为直到清代才开始出现并广泛使用;韩晓云[4]92-95、崔蕊和韩沛玲[5]245-260、杨璐[6]15-24等都对“敢情”的语法化路径进行研究,其中部分学者将“敢情”定性为语气副词,还有部分认为是评注性副词。

上述文章都涉及到了“敢情”的来源及语法化,但关于“敢情”在互动交际中的功能表达及其立场标记化的相关研究还未足够重视(1)。因此本文将根据互动语言学及立场表达等相关理论,从会话分析的角度探讨多义副词“敢情”的功能表达及其立场标记化动因。

本文语料主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为行文简洁,对部分例句进行了删减。

一、“敢情”的句法语义特征

(一)语境分布

“敢情”主要出现在对话语体中,具有较强的口语色彩,还有少部分出现在文学作品的人物内心独白。“敢情”所出现的语境常常暗含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分为三种情况:言者位高于听者、言者位低于听者、言者与听者地位平等。例如:

(4)尚书:“红进士、杜进士,为何你们的官服看起来特别脏?”

进士:“因为……”

尚书:“不准回嘴!一点教养也没有,看来你们的自觉还不够!”

进士:“……不起。”

尚书:“敢情你们把这里当成鸡舍了?好,等会儿我就分派适合的工作给你们两个。”(雪乃纱衣《彩云国物语》)

(5)“好好复习吧,数理化复习累了,休息时就背背政治!”老师说。“是。刚才物理老师还说背累了政治、语文、英语,做做物理卷子当作休息呢?”林晓旭道:“敢情我们一直没用功,都在Rest啦!”刘夏道:“老师这么关心我们啊!”。一下子,同学们全“休息”上了。(郁秀《花季雨季》)

(6)“不必你多事——”吉儿紧张羞窘得呼吸困难,说话更困难。“你爱那个鲁道夫?想和他结婚?”他突如其来的问。吉儿一阵错愕,旋即赏他一记钉子:“干卿底事?”“我要你说!”拉斐尔变得听道强悍,声音不再温柔,表情也不再优雅闲适“敢情你是在嫉妒?”她讥诮。(左晴雯《神父》)

例(4)中的“敢情”是在上下级的对话之中,其中尚书以“敢情”质问对方,表达自己强烈的不满,言者地位>听者地位;例(5)中的“敢情”是出现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之中,其中学生借由“敢情”来抒发自己复习时的不满,言者地位<听者地位;例(6)中的“敢情”是出现在有感情纠葛的男女对话之中,其中女人借由“敢情”来抒发对男人的嘲讽,言者地位=听者地位。

如表1 所示,“敢情”主要用于地位平等的交际双方,因为无地位或年龄上的差异,言者使用“敢情”一词显得更为随意,不必考虑使用的场合以及听者的身份背景。所选取的97 例中,超过半数的交际双方是地位平等型(约占65.89%),占比排序为:地位平等>言者位高>言者位低。

(二)话轮位置

位置敏感语法认为,会话参与者对语言形式的选择受制于序列环境,话语成分在会话中的分布情况具有功能差异,同时语言成分的互动功能与其在话语中的序列位置密切相关[7]696-735。因此,考察“敢情”的用法功能时有必要关注其在话轮之间或话轮内部的位置分布情况。“敢情”所处话轮位置同样影响会话交际双方的话语组织,后文将详细阐述。“敢情”在语篇中的会话位置分布主要有两种:话轮之首、话轮之中(3)。例如:

(7)郝玉兰便停止码白菜,站起身来,气恼地说:“敢情他们各家刚才家里都有人,都把水提足了,所以不着急……你这个‘杵窝子’,你不敢去找,我去!”(刘心武《钟鼓楼》)

(8)“贵军军饷怎生短绌?”贾评才问了一句。“出征打仗,报效朝廷,敢情不好?”下面又有个麻脸汉子发话道。(徐兴业《金瓯缺》)

以上两例分别代表了上述的两种情况。例(7)中的“敢情”用在话轮之首,其后引出话题内容;例(8)中的“敢情”用在话轮之中。

(三)语义特征

敢情1:肯定义。表示肯定,不必怀疑,此时“敢情”多出现于陈述句中,增强言者表述内容的语气,例如:

(9)丽格笑道:“敢情你的头发好,我有这样头发,也能叫他光溜,不但没有跳丝儿,管保苍蝇落上,都能滑倒了。”(《春阿氏谋夫案》)

(10)“如此弟子才得安心用功,领受师父的教训,不负师尊的期望;要是不然,弟子敢情一定得不到一些益处,白费了两位师尊的苦心,还是赶紧回头归至家中,跟爹爹打禽兽去好得多了。”(《八仙得道》)

敢情2:料悟义。表示原来、其实,有恍然大悟的意味,言者通过接收到的信息产生顿悟,“敢情”后接超出预期的感叹或结论。例如:

(11)萧七道:“两位说话最好放明白!”万吉冷笑道:“丁香这个女人你大概还没有忘记吧?”萧七恍然道:“敢情两位就为了丁香那件事情到来找我?”

(12)连学生代售点购票免手续费都不知道,真有够丢人的。我说今天早上买票咋没给我那五块钱发票呢。敢情没有啊,这家伙事儿整的。大家买票一定要注意啊,谨防有些代售点黑学生钱。(微博)

敢情3:深究义。表难道,此时“敢情”主要出现在反问句中。在反问句中常用来表示否定对方观点或拒绝对方行为,对命题进行主观判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例如:

(13)黑根忍不住了,说:“乌尔茨先生,和处于最高地位的人物打交道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使这类借口站不住脚。实际上你随便想要干什么都是能够办到的。”他咂了咂雪前烟又说:“敢情你不相信我的委托人能够守信?”(马里奥·普佐《教父》)

(14)“要买什么东西?敢情你们还缺吃少穿么?”(欧阳山《柳暗花明》)

虽然“敢情”的语义类型丰富,但笔者从语料考察发现,当“敢情”作为立场标记时,主要出现在反问句中,此时“敢情”的语义类型主要体现在“敢情3”上,但在反问句中“敢情3”的语义不在于表达“深究义”,而是具有一种隐性否定义,这种否定义是在特定语境以及反诘语气中形成的,是言者对前面内容的否定,并表达一种负面立场评价。例(13)(14)中的“敢情”均含有言者的负面立场以及对对方言辞的否定。

二、“敢情”的话语功能

(一)话语组织功能

“会话组织功能体现了说话人对话语连贯性的关注,同时也作为交际策略助推会话能顺利进行[8]149-155”。“敢情”所处的话轮位置分别为:话轮之首、话轮之中两种。在会话过程中删除“敢情”并不影响命题真值以及语义表达,但是删去“敢情”会使得会话交际的衔接显得突兀。接下来我们将依次介绍“敢情”在会话过程中话轮位置不同所体现的功能差异。

1.位于话轮之首

通过语料统计,笔者发现当“敢情”位于话轮之首时,其会话序列一般为第二序列,即为应答话轮,其功能在于第一时间抢夺话轮,并对第一序列中话轮内容进行回应,同时言者借“敢情”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与观点,为整个话轮奠定情感基调,也使受话人能更易理解言者态度立场。例如:

(15)“若跟我老人家无关,我会来吗?我和你非亲非故,既不是来贺喜,又不是来讨酒喝,你说我老人家是来干什么?”这一说,罗天保算是完全懂了,登时沉下脸来:“敢情你是特来捣乱的?”(高庸《血嫁》)

2.位于话轮之中

当“敢情”位于话轮之中时,说话人主要借“敢情”来连接前后小句,使长话轮中的前后内容衔接自然,同时“敢情”引导的话轮不仅可以对第一序列内容进行否定,还可以对言者所表达的否定立场进行强化。例如:

(16)A:“教练这是我男朋友,你羡慕吧?”B:“自求多福吧,该吃吃该喝喝。”

A:“你自己心里清楚你不喜欢就在这黑,你有什么资格?”

B:“哦哟最讨厌这种什么你有什么资格这种话了,敢情你们就有资格?追个星还追出优越感了?

A:“什么优越感,你扯那么多有什么意思。”(BCC)

(二)立场表达功能

“所谓事理立场,粗略来说就是说话人对事物的合理性所作出的一定判断。如果一些事物在说话人看来是合理的,语句里表达的立场就是正面的。相反,如果说话人认为事物是不合理的或不能令人满意的,这个事理立场就是负面的。”[9]110-120+191虽然“敢情”的确有肯定义以及料悟义,但在会话交际中“敢情”的核心语义主要体现在敢情3上,常用于表达说话人的不满与反驳,带有负面消极立场。“敢情”在不同的语境下,通常会受到交际双方身份、地位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附带说话人不同的情感色彩,进而表明说话人的态度与立场。根据“敢情”表达的负面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等级,越靠右负面程度越低:

责问>反驳>揶揄>埋怨

1.责问

责问是指说话人用“敢情”否定对方观点的同时,认为对方的言行举止不合乎情理,语气强烈,常带有说话人强烈的不满以及负面情绪。例如:

(17)西院的老梁却在家里跳着脚骂儿子:“孬种!真孬种,一个大小伙子,竟和个嫚儿打了个平手,敢情你到了地里就困觉?过了年我摽上你,像赶牛一样,不老实卖劲就给你一顿鞭子。”(莫言《白鸥前导在春船》)

(18)“老爸,我可先警告你,唐二哥是木讷些,不过你要敢招惹他,包准你会自讨苦吃。”“还未嫁作人妇,就先为他说起话来,敢情你是不把老爸放在眼里?”(于晴《追夫狂想》)

例(17)中,老梁因为儿子和嫚儿打了平手而生气不满,责问儿子不够努力,带有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情感;例(18)中父亲认为女儿说话过于直接,缺乏对长辈的尊重而责问女儿说话方式不恰当,表达父亲的斥责情态。

2.否定

否定是指说话人不赞同对方的行为观点而进行主观评价,对事理进行反驳,表达说话人的看法。通常“敢情”所出现的语境中会对说话人的否定内容作出解释说明。在交际过程中,若交际双方的立场相反,说话者的态度即是消极的。例如:

(19)“主持人和那些所谓BOSS真是让人恶心,不认同别人也就算了,还冷嘲热讽的,还一个劲的把低俗挂在嘴上,敢情你们就是高俗?”(微博)

(20)她嚷回去“我不过是没事先问问你的意愿而已,如果你不愿意进一步帮忙就算了,也没必要这么大反应吧?反正什么事也没发生,你是真的没什么损失,用得着这么大声跟我说话吗?”“敢情你还觉得自己有理?”他由她的态度判断,然后怒火中烧。(彤琤《既是谈情也说爱》)

例(19)借用“敢情”引导出否定内容,表达说话人对某些主持人以及老板的不满,对其所谓的“高俗”形象进行批判、否定;例(20)中“敢情”对反问语气起到强化作用,表明说话人不认同对方观点,体现说话人的负面立场。

3.揶揄

揶揄是指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由于对方的行为令说话人不满,产生负面情绪。说话人借“敢情”来表达不满时,常带有讽刺或嘲弄意味,且这种不满从单句中无法得出,需要结合语境来推测,是一种相对委婉的表达方式。例如:

(21)“你忘啦!青门在台湾,她要是嫁过去,不懂中文可就累了。”“这么说的话,倒也不无道理……虽然那法国美女不会嫁到台湾去。”银龙冷眼瞧着眼前一搭一唱的两人,终于嘲弄的开口:“你们聊够了没有,敢情你们是专程飞来法国说废话的吗?”“啧,银雪居不欢迎我们呢!”玉龙调回视线,不太在乎地耸耸肩。(猫子《冷爱伯爵》)

(22)小电电觉得奇怪地问道:“有什么好笑的?小姐!”羽仙斜睨着她嘲讽道:“敢情你会说话?我还以为老天爷终于同情我的耳朵受了十年的恐怖摧残,将你变成哑巴了!”(尹晨伊《亲爱的逃妻》)

例(21)中从“终于嘲弄的开口”可以看出说话人的嘲讽的态度,说话人借“敢情”来表达自己对朋友路上说闲话的不满,如若去掉“敢情”,责怪意味增强,嘲弄与讽刺意味削弱,从而会伤及听者的面子,例(22)亦是如此。

4.埋怨

埋怨是指说话人对对方行为或语言进行程度较轻的批评,负面情绪并不强烈,不需要对方对其行为或言语进行改变,仅仅只是借由话语来发牢骚。此时,“敢情”既可以作为负面立场标记引出后文,也可以独用充当语气词,类似于“哎呀”等语气词。例如:

(23)佟先生付过煤气费,又掏出两块钱送气费给师傅。嫦娥将这两块钱看在了眼里,她多嘴多舌地对佟先生说,敢情不是白送啊。佟先生说两块钱买这么好的服务我看挺值。嫦娥心疼地咧咧嘴说:“往后这活儿叫我劫了吧,你把那两块钱给了我。”(铁凝《嫦娥》)

(24)林黛玉小性子,就问,这个花是单给我的,还是别人也有啊?周瑞家的说,都有。林黛玉一看就剩两支了,说:“敢情别人不挑剩下,也不给我啊!”(刘心武《百家讲坛:秦可卿出身之谜》)

例(23)中从“她多嘴多舌地对佟先生说”可以看出说话内容的非必要性,只是说话者的口头立场表达,认为这两块钱不应该付,立场表达的负面程度较低;例(24)中“敢情”表达的语气是感叹,从语境中不难看出说话人的内心不满,说话人借“敢情”委婉表达负面情绪,因此负面程度也较低。

三、“敢情”的立场标记过程及形成机制与动因

王凯[3]21-28、杨璐[6]15-24等都对副词“敢情”的语法化以及词汇化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写与讨论,前者认为“敢情”是由“敢”与“情”相结合,由于心理、韵律等因素使其成为一个较为固定用法;后者认为“敢情”是经历了词性引申与词义引申才变为现在所常用的揣测副词与疑问副词。我们现将“敢情”的研究视角从语法化、词汇化转向立场标记化,分析“敢情”成为立场标记的机制与动因。

(一)立场标记化过程

邢福义认为发展性是词汇的基本特征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使用需求,词语逐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延伸、派生出新的意义和用法[10]176-199。通过对BCC语料库中“敢情”所在的古汉语语料进行搜集统计,我们发现明清时期才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敢情”一词。此时“敢情”主要用于陈述句,其语义分布主要体现在肯定义与料悟义上。例如:

(25)老人家,你问她一声,我们且离了这个地方,面见见天光,可好不好?”老婆儿听了,向她女儿道:“听见了?儿啊!这位姑娘敢情是好意。”(《儿女英雄传·续儿女英雄传》)

(26)武凤笑道:“肖兄,没有和文雀姊姊谈好条件吗?”肖寒月心中一凉,付道:“敢情他们早知道了我的身分?”文雀细致,言语谨慎,未露出明显的破绽,但却被武凤一语道破。(卧龙生《飞花逐月》)

根据“功能的句规约”的观点,凡词入句,其语法功能总要受到句法位置、句法环境的规约。句法位置不同,对词规约的力度有异,即自由度存在差异[11]420-428。例(25)中,“敢情”主要表肯定义,可以和“其实”“真”等副词替换,此时“敢情”修饰谓语成分“是好意”,与句子内部衔接紧密,去掉后影响句子整体的语义表达;而例(26)中敢情出现在句首,与人称代词组配,指向完整的主谓句“他们早知道了我的身份”,主要表达深究义,此时“敢情”与其后的人称代词的衔接紧密度远不如例(25),去掉也不影响句子整体语义和语气,上述用例中的“敢情”主要在句中表达概念意义,虽还不具备明显的立场标记功能,但其句法位置已经出现由限于句内修饰扩展到句外修饰。

随着“敢情”使用范围的扩大,其语气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敢情”所处的语气环境是获得立场表达功能的重要因素。张伯江、方梅指出:“句子类型可体现语气特征,汉语中与作为常规句(unmarked sentence)的陈述句相比,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属于非常规句(marked sentence),具有凸显言者心理的功能。”[12]30在BCC古汉语语料所统计的73 例中,“敢情”作立场标记共有10 例,其中陈述句3 例,反问句4 例,感叹句3 例。其中陈述句仅与负面程度较低的揶揄、埋怨立场兼容,而反问句中仅出现负面程度较高的责备、否定立场,感叹句中可兼容负面程度最高的“责备”立场与负面程度最低的“埋怨”立场。由此可知,在古汉语中“敢情”作为立场标记时,主要出现在非常规句中,且语气程度越强的句式负面立场程度也越深。例如:

(27)“老英雄李环死在木羊阵内,李佩现在宁夏府彭中堂公馆。你两个出来数年,也不通音信,敢情在这里占山,把从前之事忘了不成?”李福长说:“我二人要知道父亲在宁夏府,我们早就找去了。”(《彭公案》)

(28)“这鸟道人却待得恁地优厚,敢情他本领胜过人家不成?俺来脑揪这妖道厮打一场,看是谁输,谁赢?”(《水浒古本》)

例(27)中“敢情”位于分句句首,处于反问句中,概念意义虚化,主要表达说书人的责备立场;例(28)中“敢情”位于分句句首,处于反问句中,说话人并不认为“道人”本领胜过自己,通过“敢情”对这一事实进行否定,从而表达其负面立场。

从语料的考察得出,“敢情”作为立场标记产生的时间较晚,从明清时期凝固成一个词后,主要出现在口语色彩明显的白话文小说中,其词义经历了由实到虚,位置由主谓之间向主语前偏移,语气上从常规句向非常规句过渡,并逐渐在非常规句中形成立场标记功能,从而在反问句、感叹句中表达说话人强烈的情感态度,这也是语义、语境相宜性的结果。在意义功能的分布上,“敢情”在表达概念意义时,主要表达肯定义与料悟义两种,且在古汉语中这两种语义与反问语气互斥,仅当“敢情”表达深究义时可以出现在反问句中。而当“敢情”的概念意义虚化时,在句中主要体现立场功能,可作为负面立场标记,通常带有说话人的负面情绪,这一功能的规约化主要是通过语用推理来实现的。古汉语中“敢情”的句法语义分布如表2 所示。

表2 古汉语中“敢情”的语气、意义功能分布(4)

通过上文对“敢情”的立场表达研究,笔者发现“敢情”的立场标记化目前仍处于动态演变的阶段,并非所有用例中的“敢情”都具有立场标记功能,“敢情”在作为立场标记时还存在一定的限制。在上文中,例(17)—(24)的“敢情”在表达立场时,除了负面立场程度较低的用例外,其他均出现在反问句中,且都位于句首或分句句首,其后常接人称代词,或直接与判断动词“是”连用。据此,我们初步判定“敢情”是否为负面立场标记时可将以下几点作为依据:首先,“敢情”位于句首或分句句首,去掉不影响句子的真值。其次,“敢情”一般与人称代词或与指称性较强的判断动词“是”连用,整个句子带有说话人较强的主观性。最后,敢情主要出现在反问句中表达说话人的负面立场。满足上述条件越多,“敢情”的负面立场标记功能越明显。

(二)形成机制与动因

1.主观性与主观化

沈家煊认为:“‘主观性’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13]268-275+320立场标记“敢情”虽不影响句子的真值,也不影响句子整体的语义,但是却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态度观点,且能起到凸显信息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说话人表达主观情态的一种手段。“敢情”在作为立场标记时,多出现在非常规句中,具有语用强调的功能,体现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情态,在主观性的驱动下赋予“敢情”临时的语境义,并逐渐规约化,表达说话人的负面立场。

2.语境吸收

语言环境对语言的使用具有强制约性,一个单位的出现与否,部分或完全取决于它的上下文,也就是说语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句中成分的选择,同时还能促使词汇在语境中实现语义的生成并被交际双方所理解[14]131-147+254。“敢情”具有负面立场的表达功能也是在特定语境的推动下才逐渐实现规约化。“敢情”的标记化形成是在非常规句中被规约,在这一过程中“敢情”逐渐吸收反问句的否定意义,并在不同语境下呈现出特定的临时会话义,例如在例(17)、(18)中说话人借用“敢情”对句中的信息内容进一步批判,增强语气,表达不满。在例(19)、(20)中说话人借用“敢情”对事件的否定评价,通过上述例子可看出“敢情”的负面立场表达很大程度上受语境的选择,并且是说话人对其使用的主观选择。

3.元语用意识

Verschueren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会不断对语言做出选择,而这一过程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意识的指导和调控”,并把这一过程称为“元语用意识。”[15]193-195在会话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地位、身份、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说话人会在第一时间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来表明其观点、态度或立场,而“敢情”作为立场标记就是在元语言意识的调控下完成的。通过上文分析得出,“敢情”作为立场标记时,常带有说话人的负面立场,而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由于交际双方的立场不同,这种负面的立场表达主要出现在交际双方地位平等或言者位高于听者位这两种情况中。而当言者位低于听者位时,使用“敢情”会给对方带来“面子威胁”,给人以下犯上的感觉。因此通过“敢情”出现的语境也可以看出“敢情”作为立场标记的过程实际上是元语言意识的选择而形成的产物。

结语

在搜集语料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种特殊现象,即在对话语体中,“敢情”与人称代词进行组配时具有较强的人称选择倾向性。在数量分布上,“敢情”对人称代词的倾向性选择为: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5)。为何会存在如此差异?我们认为上文的研究可以为此问题提供一定的理据。

首先,从会话序列上看,“敢情”一般出现在应答话轮中,言者在回应对方的内容时,为了使听者更易捕捉信息减少推理过程,在组织语言时一般选择将听者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从“敢情”所出现的语境来看,“敢情”多用于地位平等或言者位高于听者位,因此“敢情”优先选择与第二人称组配,符合会话合作原则中的礼貌原则与方式原则。

其次,从会话功能上看,“敢情”的立场表达功能影响着它与人称代词的组配倾向,即影响着交际双方只有在谈论除交际双方以外的人时才会将“敢情”与第三人称进行组配,而“敢情”在会话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言者在使用“敢情”对交际双方以外的人进行陈述时,其主观程度远远不如与第二、第一人称组配强,因此“敢情”的会话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敢情”对人称代词的选择。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基于互动视角较为细致地描写了“敢情”的话轮位置、语义特征,探讨了会话功能表达及立场标记化的机制与动因。研究发现,“敢情”常处于应答话轮中,可以抢夺话轮或衔接前后分句,同时对对方话语进行否定回应。在不同的语境下,“敢情”所表达的负面程度有所不同,具体的负面评价程度为:埋怨<揶揄<否定<责问。从“敢情”的立场标记化过程来看,“敢情”主要是通过语用类推逐步实现规约,其立场表达功能仍处于动态发展的阶段,其中主观性、元语用意识以及语境吸收是“敢情”走向负面立场标记的主要动因。除此之外,“敢情”的会话功能与会话序列也制约着“敢情”对人称代词的组配。从互动的角度来探讨多义副词“敢情”的位置特征、会话功能、立场标记过程是对副词多角度研究的有益尝试。

注释:

(1)关于“立场标记”概念参见张田田、陈昌来《试论表否定义“X呢”式立场标记》,载《新疆大学学报》2021 年第3 期,第116-121 页。我们认为从句法位置、语义特征以及会话功能上看,现代汉语中部分“敢情”在会话过程中主要体现说话人的负面立场,可作为立场标记。

(2)本文选取的用例中,“敢情”出现在对话体中,均位于句首或分句句首,以上语料均选择交际双方地位关系较为明确的用例。其中把“消费关系”列为言者位高的原因是从说话人为顾客的角度来进行甄别,顾客作为买方享有一定的“特权”,相对于卖方而言交际地位较高。

(3)除上述两种情况外,“敢情好”可以独立充当话轮,但由于“敢情好”的词汇化程度较高,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固定用法,因此不在我们的考察范围之内。

(4)表2 中的例句仅选取了“敢情”独立使用的例句,古汉语中共有9 例“敢情好”的用例不在统计范围之内,其中除独白的特殊用例外,其他例句均出现在对话语体之中。除此外,我们还统计了“敢情”的句法位置分布,其中“敢情”出现在主谓之间17 例,约占23%。在位置分布上,“敢情”的语义透明度随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5)我们仅考察对话语体中“敢情”的使用情况,其中“敢情”与第二人称组配的用例为70 例,与第一人称组配用例为19 例,与第三人称组配的用例为8 例。

猜你喜欢

立场负面语义
立场
设计立场和手工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
武术研究的立场
语言与语义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论负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