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初探
2023-11-01郴州市苏仙区农业农村局罗吉华陈晶
郴州市苏仙区农业农村局 罗吉华 陈晶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雷晓英
郴州市苏仙区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为依托,练“内功”、建基地、抓园区、育龙头,突出产业规划布局,挖掘农业特色资源,搭建农业企业发展平台,农业产业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趋势。但全区农业产业仍然存在结构失衡、三产融合不深、产业特色不显、创新能力不足、龙头企业不强等不足。当前,苏仙区正通过创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来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第六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一、苏仙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精准 近年来,苏仙区立足区情实际,制定了《“发展千亿优质特色农业产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按照生猪、蔬果、特色水稻、休闲农业4个“亿元”生产基地建设目标,调优产业结构,建设特色产业,形成了以四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2.农业产业效益快速提升 2022年,苏仙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32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实现销售收入110.85亿元,比2021年增长4.4%;实现利税6.19亿元,比2021年增长4.9%。休闲农业经营主体335个,实现收入4.9亿元,比2021年增长28.9%。
3.农业品牌影响力大幅提高 成立了农业大品牌工作专班,专注打造地域特色品牌。现已发展“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授牌企业8家。栖凤渡鱼粉、香姐乌米套花、福城包子、五盖山高山甜薯、大奎上腊肉等14种产品被纳入“做优一桌郴州饭”主要构成元素。在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苏仙区的干茶树菇、高山甜薯干、香豚肉包等3个产品荣获金奖。
4.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发展 建设国家级产业强镇1个,省级产业强镇2个,省级特色产业园5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省级“一村一品”重点村7个;发展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1家,其中省级7家;建成星级农庄21家,其中国家五星级2家、省五星级8家;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33个。
5.农业技术服务网络日趋完善 苏仙区的8个镇均设立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每个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配备了3~4名全额拨款的农业技术人员,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技术服务。采取送出去培训、请专家进来以及利用科技示范户传帮带等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产业发展人才。
二、苏仙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规模效益不足。苏仙区地处丘陵区,耕地碎片化情况突出,产业规模受到制约,没有形成“一镇一特”“一县一品”大产业发展格局。优势产业,如蔬菜、葡萄、茶油、特色养殖等,拳头产品少,效益低。二是产业融合不畅。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300余家,但会员或社员之间利益联结不紧密,契约意识不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不长,农产品的附加值低。三是农业投入不足。由于区财政困难,支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农业融资渠道狭窄。社会资本因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投资农业产业意愿不强,造成产业发展资金明显不足。四是流通渠道不顺。没有上规模的农副产品专业交易市场。电商平台管理不规范,运营经验不足。缺少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互联网+”发展模式还不成熟。五是人才储备不够。缺乏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保鲜、生态餐厅开发经营、乡村民宿设计运营、文化艺术产品创新融合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苏仙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利条件
1.有产业发展政策优势 近年来,苏仙区先后制定了《实施强农工程促进乡村振兴奖补办法(试行)的通知》《苏仙区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实施方案》,为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有生态资源优势 苏仙区境内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是湘南有名的鱼米之乡和富裕之地。全区现有耕地近2万公顷,水面3648公顷,森林9258公顷,可供开发的丘岗山地近10万公顷。耕地类型多样,农业资源丰富。
3.有融入大湾区的地域优势 苏仙区紧邻粤港澳地区,境内有机场、高铁、高速公路,已深度融入北长株潭、南粤港澳一小时经济圈。苏仙区已与广东省广州市签定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苏仙区的8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获得“湘江源”蔬菜品牌授权,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有了绿色快速通道。
4.有乡村休闲农业发展基础 苏仙区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镇示范镇4个、国家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2个,73%以上的行政村达到了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正在打造的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已成为全市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和休闲农业示范带。苏仙区具备休闲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四、苏仙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调优产业布局 稳定发展传统产业,扩大发展特色产业,配套发展景观农业,做强加工产业,做活休闲农业。加大农业招商力度,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吸纳外来资本、技术、人才入股合作,共同发展。大力推行以村为单位、户为基础的“一村一品”发展模式。
2.培育“第六产业” 继续对接和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这一优势资源,扩大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农产品直销市场。进一步加快美丽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步伐,打造西河美丽乡村示范带、翠江乡村旅游示范带,全力发展休闲农业,在示范带上培育出具有鲜明特色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第六产业”。积极鼓励农业从业者与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从业者开展合作,通过让第二、三产业附着在第一产业上,促使苏仙区较为单纯的一产农业发展为综合性的“第六产业”。
3.壮大龙头企业 大力培育规模化龙头企业,建立公司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机制,促进产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转变。重点培育湖南凤楚传奇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郴州华汉栖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湖南郴州乌米食品有限公司等三产融合型企业做大做强,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4.做精特色产业 创新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打造具有苏仙特色、充满发展活力的“第六产业”。如苏仙区的鱼粉产业,依托“凤楚传奇”农庄,建设鱼粉加工厂、栖凤渡鱼粉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和研学基地,并将当地农民的初级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包装及销售,带动农民稳定增收。大奎上乡红薯产业、栖凤渡镇庄门村的莲藕产业、五盖山镇的高山蔬菜等都可以复制推广栖凤渡鱼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来做大做强做优。
5.强化人才培育 加强区、镇两级农业技术队伍建设,分批分层次培养农业产业管理人员。学习借鉴武汉东西湖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经验,通过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来带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农技特岗生的培养,委托农业大中专院校培养一批高素质农技服务人员到基层从事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