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巷长向下扎根 文明向上生长
——嘉禾县普满乡雷家村乡风文明建设侧记

2023-11-01张一君

湖南农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村规民约家村巷道

本刊记者 张一君

雷家村位于嘉禾县普满乡东南方向,坐落在寿祝洞国家级万亩优质高产水稻连片示范区和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中心地带,地势平坦,现有10个村民小组,共396户1443人。雷家村是传统村落,以三条古“官道”为轴,全村35条巷道纵横分布,住房相对集中。村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千年古树、湘南传统古民居、雷家祠堂、明末香花岭矿工起义据点遗址等景点,站在当地的神头岭上俯瞰寿祝洞万亩田园,即可“夏观万亩烟海、秋赏十里稻浪”。

近年来,雷家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关于乡村文化振兴相关部署要求,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雷家村大胆探索创新“巷长制”工作模式,让巷长在基层群众中扎根,并将“巷长制”打造成改进和加强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激活群众的内生动力,助力乡风文明向上生长,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一、因地制宜,解锁乡村治理新途径

“最开始村里是划成三大块,几条巷子并在一起管理,但管理起来总是不方便。”雷家村退休老支书雷衍杏说道,“后来大家就提出村里的布局都是按巷子来区分的,索性就一条巷子选出一个人负责日常管理,这样工作能更细化,又都是街坊邻居,工作也更容易开展。”就这样,结合地理和文化特点,以密集型巷道为构型的雷家村,依托巷道设立了“巷长制”工作模式。2019年,雷家村村“两委”根据村民住房分布等情况,按照“划分合理,管理精准”的原则,将全村划分为5个网格区、35条巷道,每条巷道覆盖6~15户村民,设巷长1名,通过“村干部包片、巷长包户”的方式,覆盖管理村庄每条巷、每户人。巷长优先从村“两委”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组长、党员或者志愿者中选拔,所有巷长、副巷长由村“两委”提名,并在村民中商议和公示后,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以确保巷长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提高群众的认可度。同时明确巷长的“六员”职责——政策宣传员、环境卫生监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村规民约督导员、“智慧普满”管理员、烤烟秩序维护员,“六员”职责覆盖了村民日常生活。

为了更好地考核巷长,雷家村实行“群众监督与小组考核相结合”“日常履职、双月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并将考核结果在各村巷长风采公示栏和红黑榜上进行公布。同时,将巷长带头革除陋习、推动移风易俗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并在红黑榜上予以公示。对考核结果被评为较差、整改不合格的巷长,由村“两委”研究后进行调整,形成巷长“能进能出”的良性机制。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巷长严格按照《“巷长制”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按照优秀巷长12名、星级巷长10%的比例进行评选表彰,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并列入党员发展和村干部人才后备库,有效激发巷长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雷家村每年投资2万多元建设“巷长积分超市”,建立巷长和群众公益活动积分管理和兑换制度,巷长正确履职和群众参加各类公益活动都可获得一定的积分,积分可以在“巷长积分超市”内兑换生活用品,群众关心公益、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大为增强。巷长们的加入,壮大了基层组织队伍,凝聚了一批具有战斗力、号召力的骨干人员,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格局,解锁了乡村治理新途径。

二、知行合一,打开乡村治理新局面

1.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以前村庄的卫生只能依靠保洁员,而且也保持不了太久。现在有了巷长,他们每天都会对村里巷道的卫生情况进行巡查,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雷家村党支部书记雷智帆介绍说。雷家村在巷道入口处统一悬挂巷道标识牌,标注巷名、巷长职责、巷长和副巷长姓名等基本信息,实行巷长每天“早、中、晚”3次常态化巡查巷道机制。巷长们以身作则,带头搞好卫生,提醒村民搞好房前屋后的卫生,督促群众自觉遵守“门前三包”,树立良好和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巷长制”网格化管理实行以来,村“两委”干部和巷长积极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顽瘴痼疾整治,清理村庄陈年垃圾、卫生死角,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既为村民提供了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也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威信和凝聚力。

提到人居环境整治,村中街巷巷长雷细苟很是骄傲。刚担任巷长的时候,为了管理好巷子的环境卫生,他连着好几个晚上去村民家里做工作,最后与巷道的村民一起把乱堆乱放的杂物在10天之内全部清除。村子空地的茅草野蛮生长,雷细苟与其他巷长一起丈量茅草地的面积并汇报给村支部书记后,短短几天时间就组织村民一起清理了茅草。原来的荒地现在用来种菜,优化村里环境卫生的同时,还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2022年气候干燥,山林易发生火灾,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期间,雷细苟提前预防,一家一户上门,说服村民不带易燃易爆物品上山。雷家村内张贴了80余份标语,到目前为止,村民基本不再燃放烟花爆竹。雷细苟对笔者说:“不管你们啥时候来,我们巷道都是这样干干净净的。”

2.维护邻里关系,共创和谐乡村 推行“巷长制”网格化管理以来,巷长们深入左邻右舍,通过串门、拉家常等方式,调解邻里纠纷矛盾,充当邻里之间的“和事佬”,做到小事化解在巷道,对无法调和的事情及时向网格长进行详细汇报,让村委会和村调解委员会及时介入化解矛盾。雷家村通过“巷长制”倾听群众的诉求,想方设法化解矛盾,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村。

包公祠巷的巷长胡秀芳,集村干部、村民小组组长、村医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为了帮助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交电费、办医保,她会在手机里保存好他们的电表卡号和办理凭证,以便更好地为村民服务。村里与村民健康有关的项目,她都积极参加。在她的带领下,村民纷纷从牌场来到广场,跳跳广场舞、拉拉家常,既活动了筋骨,又拉近了邻里之间的感情。作为“巷长制”工作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她在巷长工作中颇有自己的心得,那就是“贴心、真诚”。她说,不管是以哪种身份与村民相处,真诚才是最重要的,“我把村民当家人,村民把我当家长”,不计较得失,真诚对待每一个人,才能做到“以心换心”,才能让雷家村邻里关系更和谐,村民幸福感更强。

3.遵守村规民约,助力法治乡村 雷家村把引导和督促乡风文明建设作为“巷长制”的重点工作和重要考核内容。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家风,推动移风易俗,雷家村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制定了村规民约。作为雷家村的巷长,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督导村民遵守村规民约。为了激励和培养新一代乡村优秀学子奋发学习、立志成才,雷家村在村规民约中明确了教育助学的举措,巷长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留守儿童,也会督促他们好好学习,鼓励他们通过读书打开视野。

有奖有惩,方能促使村规民约得到更加有效的执行。雷家村专门设立了村规民约红黑榜机制,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进行张榜公示,加强村规民约的约束力。村民雷某在农耕时随意焚烧田边荒草,村“两委”了解情况后对雷某的不当行为进行开会通报,同时在村规民约红黑榜上进行公示。雷某认识到了错误,在日后遇到别人随意焚烧野草,也会进行劝导。为保障基本农田,严格守住耕地红线,雷家村制定了村庄规划,把耕地管理和规范建房写进村规民约。

自推行“巷长制”网格化管理以来,巷长们以身作则,争先学习优良家风家训,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执行婚丧事宜报告备案等有关规定,带头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带头参与“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活动,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雷家村红白喜事实行“单龙制”,就是村里每天只能承办一台红白喜事,所以要办喜宴的就先选个良辰吉日,并张贴于喜事公示栏上,并向全体村民公示,实行谁先粘贴谁优先原则。2022年,雷家村村“两委”征求了村民的意见,取消了喜宴中的两道传统大菜,既减少了喜宴的铺张浪费、减轻了村民的负担,又避免了村民间的攀比。此外,雷家村还开展了“好家风”评比,评出了“六星”文明户。2022年,雷家村的村规民约被评为第四届郴州市优秀村规民约。

4.推行“智慧普满”,赋能数字乡村 近年来雷家村针对农村面积大、留守人员多、防范意识弱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在仅靠人力显然难以更好地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时,推行“智慧普满”,让乡村“聪敏”起来。“智慧普满”是依靠东江湖大数据,以显示屏、计算机、手机为终端建成的监控平台。雷家村在村主干道、重点区域安装了25个摄像头,获取村民权限后,整合50多户村民的摄像头,实现主干道、重点区域监管无盲区。巷长定期对其巷道内的设备进行监护,防范有不法分子对设备进行破坏,设备若有污损和遮挡则及时进行清理清扫,对出现的故障及时报修等。

雷家村还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巷长微信群、巷员微信群对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参军入伍、粮食补贴、森林防火等政策、消息,进行广泛宣传、解释。巷长还负责向网格长传达村民的意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为雷家村具体工作实施做好铺垫。作为一名90后巷长,公山巷巷长刘静承担了很多数字化乡村建设的工作,巷子里很多留守老人的手机连不上网络、电视收不到信号时都会请她帮忙。

三、与时俱进,谱写乡村治理新篇章

在做好烟稻产业文章的同时,为保护好传统村落特色,雷家村计划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倡导村民爱护环境、保护好古村落,还会成立广场舞队、篮球队、声乐队,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村集体活动。提到今后的发展,雷智帆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以巷为单位对烤烟产业进行管理,将巷长大会以巷或小组为单位进行,开展屋场夜话,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鼓励群众参与志愿活动,真正做到村民自治。通过传承传统文化,学习新思想,开创全村人民口袋鼓,干劲足的局面。”

2019年,雷家村被列入国家第五批传统村落、被评为郴州市支部“五化”建设“千支示范”精品示范点;2021年雷家村被评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2年,雷家村被评为第三批村级全国“乡风文明建设”典型案例、湖南省文明村镇。有了雷家村丰富的经验,普满乡根据“村庄巷子多、在家农户多”这一乡情,在全乡铺开“巷长制”,将全乡12个行政村划分为82个网格区、366条巷道,共选出366名巷长,在全乡构建起“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基层治理模式,有力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谱写乡村治理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村规民约家村巷道
城郊经济“围城”——申家村“弃工务农”现象解析
幸福像花一样开放——蒲城县闫家村的金银花海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村规民约法制审核需要制度性设计
莫让村规民约成墙纸
构建新时代村规民约的长效机制
袁家村的致富密码
袁家村,休闲农业的2.0时代
采空侧巷道围岩加固与巷道底臌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