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就业导向下第二课堂创新与实践
——基于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经验证据

2023-11-01林秀水周志勇

科技风 2023年30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毕业生学院

林秀水 周志勇

湛江科技学院 广东湛江 524094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维持社会稳定和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分别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然而,我国2021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较2020年增长35万人,2022届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约1076万人,同比增长167万人,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量值均刷新历史纪录[1]。因此,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使其高质量就业已成为国家、社会、家庭、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下文以H学院2018年、2019年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省内两所同类院校及广东省的总体就业质量进行比较,对H学院的第二课堂情况进行个案研究。

1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第二课堂建设综述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界定。19世纪20年代,国外开始关于就业质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就业质量内涵的研究,以及就业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同时,国外的研究也把就业质量作为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衡量。吴学亮[2]认为,高质量就业的特点:一是就业率高、起薪水平高,二是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高,三是与学生职业技能匹配度高的岗位需求。

第二课堂的范畴。第二课堂的概念最早提出于《高等学校管理》(1983年),由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主编。高校的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相互补充,是第一课堂所无法替代的,是培养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必备教育形式,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渠道[3]。

2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与第二课堂建设耦合机理

开设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民办高校推行“第一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通过组织学科竞赛、专业竞赛、自主创业等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实操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学生社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公益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从第一课堂走出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需求和适应社会,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同时,大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精神。

3 H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第二课堂现状调查

黄海鹏[6]研究发现,高校第二课堂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二课堂过于边缘化;组织机制不健全,整体管理缺乏系统化;学生参与积极性差,活动效果不理想;方式过于传统,人才培养缺少个性化。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在校生等利益相关群体进行了线上+线下的调查访谈。

3.1 H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

以下基于H学院和两所同类高校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简称“吉珠院”)和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简称“华珠院”)及所在省2018年的就业统计数据,从薪酬、专业对口率、就业满意度几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

H学院武书连2019年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第70名。学校公布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8届共有4990名本科毕业生,截至2018年12月3日就业率为98.14%,平均月薪为3961元,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为74.48%,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5.24%,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89.28%。

吉珠院武书连2019年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第3名。该校公布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8届共有6955名本科毕业生,截至2018年8月31日就业率为97.61%,平均月薪为5061元,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为79.86%,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0.4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96.76%。

华珠院武书连2019年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第129名。该校公布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8届共有2727名本科毕业生,截至2018年12月20日就业率为95.58%,平均月薪为3652元,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为57.77%,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3.61%,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96.03%。

H学院所在省为广东省,该省教育厅公布的2018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广东省2018年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实际参加就业人数为24.96万人,就业率为93.84%,平均月薪为4522元,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为74.93%,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为92.57%。

表1将H学院的薪酬、专业相关度、就业满意度等方面与吉珠院和华珠院数据进行比较。

表1 H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同类院校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H学院与吉珠院相比较,除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之外略高于吉珠院外,薪酬、专业相关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等三项数据均低于吉珠院,因此可以得出H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略低于吉珠院;H学院与华珠院相比较,除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略低于华珠院外,薪酬、专业相关度、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等三项数据均高于华珠院,由此推测,H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略高于华珠院。

表2将H学院的薪酬、专业相关度、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方面与广东省本科毕业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表2 H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广东省本科平均水平对比

H学院与广东省相比较,除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略高于广东省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外,薪酬、专业相关度等两项数据均低于广东省本科毕业生平均水平,因此认为H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略低于广东省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水平。

3.2 就业质量与第二课堂之间的经验关系

结合表1进行分析,H学院地处粤西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吉珠院和华珠院均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然而H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略高于华珠院。因此,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是否发达,不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由于H学院在武书连2019年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排名在吉珠院之后、华珠院之前,因此,学校的综合实力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目前,从广东省就业指导部门公布的省141所高校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不少高校将第二课堂建设作为提高就业质量的抓手。

4 开展第二课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

4.1 开展专业类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

第一课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素质,让学生储备丰富的本专业知识。而第二课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当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本专业第二课堂且需要第一课堂专业知识指导完成时,学生会主动调动储备的专业知识,这样就强化和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结合专业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过程,挖掘和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把第二课堂活动搞成有自己特色的精品活动。

4.2 开展就业指导第二课堂,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也影响其求职就业和未来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自我分析、确立目标、环境分析、职业定位、实施策略、评估与反馈等环节。第二课堂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各个环节提供平台和进行检测,将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期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使职业生涯规划变得可行。通过职场大讲堂、达人挑战赛、提升训练营等第二课堂活动,为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开阔视野,从而确立自身发展目标。

4.3 开展学科竞赛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学科竞赛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利用第一课堂学到的专业知识,通过查阅学科竞赛所需的资料、小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来培养创新和创造性思维。二是参与学科竞赛要经历报名、选拔、构思、参赛和答辩等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专业素质。学科竞赛可以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通,高校要依据专业建设特点和优势,举办相应的学科竞赛,制定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成立相应的机构审核参赛项目及参赛方案和认定学科竞赛级别,设立学科竞赛专项经费,给予获奖的学生及指导教师奖励。

5 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实施路径

慕亚平[5]提出从平台、能力、素质三个维度,探索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新路径:借助学校、用人单位和家庭三个平台,获取求知渠道;提升英语、计算机和专业三科能力,抢抓求职机遇;强化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两大素质提升,实现高质量职业发展。黄海鹏[6]对加强高校第二课堂也提出了建议:有目标,整合平台资源,建立第二课堂指导教师团队,提供个性化实践育人模式,构建和谐向上的第二课堂氛围;有制度,做好系统管理,制定适合自己的第二课堂管理制度,对学生综合考评;有引导,提升价值认同,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价值上认同第二课堂教育;有创新,构建长效机制,利用新媒体等社交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实践教学,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

5.1 重视第二课堂建设,成立各层级组织机构

第二课堂虽然是大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自愿参加的、有组织的教学计划课程之外所从事的各种活动,倘若第二课堂缺乏领导组织,必定会影响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高校建立完善第二课堂各层级管理机构,建议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成立第二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各二级学院成立第二课堂工作小组,负责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5.2 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闵海燕等[7]认为第二课堂是学生发展特长、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重要平台,更应该成为学生第一课堂所学知识检验、巩固和深化的阵地。因此,要加强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就要加强第二课堂的师资队伍建设;要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就需要指导老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需要选聘业务水平高的指导老师,这就需要高校出台第二课堂指导老师的选聘、考核、激励制度,建设具有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5.3 建立学分制和考评制度

加强第二课堂的教学管理,建立学分制和考评制度是重要的途径。在第二课堂引入第一课堂的教学理念,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和可以量化的考评体系,把第二课堂成绩作为必修学分,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热情。有了学分制,从制度上驱动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获得学分中实现自我价值。而原来不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通过学分制来促使他们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最终实现第二课堂育人的功能。

结语

通过分析独立学院H学院与其他两所同类高校和所在省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比较,得出目前H学院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另外,通过分析提高就业质量的途径可以看出,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就业质量。高校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把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摆在就业工作首位。而对毕业生来说,要积极参与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自身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毕业生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学院掠影
最“叛逆”的毕业生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