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专业中职升本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关键因素分析

2023-11-01李春青

科技风 2023年30期
关键词:生源计算机专业中职

李春青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数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广西崇左 5322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普通高等学校可以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2]。自2012年以来,我国各地开始实施中职升本政策[3],从中职学校中遴选优秀毕业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打通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能力提升的通道,拓宽了高层次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渠道,加快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步伐。在国家和各地利好政策推动下,近十年来,中职升本招生人数和录取比例逐年上升。但是,中职升本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后职业能力提升如何,毕业后,就业质量如何?我们如何提升在校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水平?本文以某地方二本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分析当前中职生源培养状况,对中职升本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能力培养关键因素进行探讨。

1 计算机专业中职升本职业能力培养现状

1.1 培养方案照搬普通本科生源,不切合中职生源学习发展特点

部分地方二本院校由于自身师资力量薄弱、机房设施欠缺、经验缺乏等客观因素的原因,在制订中职升本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简单照搬发展比较成熟的普通高中生源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中职升本学生没有经历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与普通高中生源本身在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具体差异如下表所示。如果照搬普通高中生源教学体系用于中职升本生源的培养,就会导致中职生源学生对英语类、数学类和某些逻辑性强的专业课程学习困难的问题出现。随着学习难度加大,专业技术加深,学生对专业学习失去热情和信心,产生懈怠的情绪,最终会做出一些不良行为。

计算机专业中职升本生源与普通高中生源特点对比表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衔接困难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实用技术,数学、英语等基础课程的课时远远少于高中阶段,学生普遍存在数学和英语薄弱的现象。计算机类的中职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类职业岗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技能”为关键。其人才培养方案主要课程包括如“计算机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动画制作”“图形图像处理”等实用、有趣、实践性强、逻辑性比较弱的课程。如果进入本科阶段,继续开设这些已经学过的专业课程,不仅浪费课时,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引起学生反感。但是部分院校在制定中职升本课程体系时,要么简单照搬高中生源的课程体系,要么在高职课程体系中简单增加本科内容,没有与中职学校加强沟通,也没有与企业需求接轨,盲目增减课时和课程,不利于中职生源的高质量计算机技术人才的培养。

1.3 师资力量薄弱,缺少双师型教师

地方普通二本院校很多都是从高职院校升级而来,普遍存在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同时缺乏完善的师资培养和提升机制,使得原本高职层次优质的师资力量在本科层次上显得薄弱。转型成功后,虽然学校在增强师资方面采取了如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鼓励本校教师进修提升等方面措施,但是受到学校经费不足、师资队伍本身内驱力不足等原因影响,导致出现双师型教师欠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

1.4 联合人才培养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目前,中职升本生源联合培养人才机制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校校联合,即中职院校与高等学校建立起联合培养中职升本学生的育人体制,从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设置、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建立起沟通和互动平台。但是,地方普通二本院校,由于学校管理上层缺乏引导、专业负责人缺少相关经验、管理机构经费欠缺等多方面原因,在培养中职升本生源的时候,没有与生源所在的中职院校搭建起沟通和互动平台,也没有建立起联合培养的育人机制。另一种联合培养人才方式是校政企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机制,即高等学校、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共同发挥合力的作用。高校与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共同建立育人体制,建设教学环境,实施教学改革方案,培育创新型应用人才;政府从政策、制度、平台、资源配置等方面保证校企合作的良好运营,调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1.5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有差距

计算机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包括硬件知识应用能力、程序设计能力、数据库设计能力、网络应用能力、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5]。当前IT行业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同时对技术能力要求也比较高,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具有项目模块经验的精英人才。但是,很多地方院校计算机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对学生的培养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知识和经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较为陈旧,主要采用“教、学、做”的传统培育模式,忽视了计算机专业具有发展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导致出现了很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专业技术能力认可度比较低、职业核心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断层的问题。

2 计算机专业中职升本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探索

2.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衔接体系

本科院校作为“中职升本”通道的负责人,应该做好调研工作,充分了解中职生源基础知识特点和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体系,在高中生源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进行改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岗位技能需求出发,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通过调整开课顺序、适当增减课程、重设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重等方式加强课程的联系与整合。以某地方二本院校为例,其中职升本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硬件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备从事计算机软硬件配置、调试与维护工作;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该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定位与普通生源的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方案不同,在制定课程体系时,首先弱化对数学类、英语类、数据结构等课程的难度要求,要求扎实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基本的程序设计方法,但是强调培养熟练软件应用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能在将来的就业岗位上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2 加强中职升本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理论教育

计算机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职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目的是将培养技能型人才转换成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他们在本科阶段的学习目标,不仅是夯实实践操作技术,更需要提升基础理论水平来支撑他们的实践操作指导和后续继续学习驱动力。对于公共基础理论模块课程,按照相关文件要求进行分级分层培养,比如“大学生英语”课程,不把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而是制订出对应的中职升本生源的大学英语考核方案。对于专业课程模块,要尽量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依据“能用、够用、实用”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避免出现教学内容偏难、教学课时过长的情况。比如“数据结构”课程中线性表章节内容,只要求学生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方法,而线性表应用于多项式存储和运算内容则删减掉。

2.3 提升中职升本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

中职升本机制主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在扎实掌握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基础上,更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制定学生在校四年期间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课程实验设置、课程设计的设计、综合性课程设计实施、学科竞赛组织、见习实习实践的落实到毕业设计的完成,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2.4 加强型师资队伍建设

结合高校计算机专业技术师资队伍的具体情况,注重计算机理论工程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建设,鼓励和支持本校教师参加教学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出国进修或在国内高校合作访问或企业参加实践能力的培训,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邀请相关产业和领域的专家到学校兼职讲课,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积极参加高校教学培训与交流,共同研究课程计划,进行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突破思维过窄的限制。安排新晋青年教师课前试讲、岗前培训,并指定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为负责培养人,实行“一帮一”培养青年教师,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者进修学习,帮助其迅速成长,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组建教师团队,将教师按照所授课程或研究方向分别分配到各个研究团队中,参与实际课题的研究,鼓励教师通过参加科研工作,提高学术水平,并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

2.5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岗位能力锻炼

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技术、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构建适合计算机专业的职业能力培育的考核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关键。对于理论课程,可采取阶段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阶段性考核不局限于课堂和教室,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随时化、多元化进行考核,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可适当调整阶段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比例,让不同层次学生获得更多的认可机会,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当中获取进步。对于项目实践类课程,可通过构建实践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实施考核,分阶段对项目实施计划、项目实施过程、项目演示和答辩、同学互评和自评等多方综合考核,形成综合性评价。同时加大课外实践活动力度,鼓励二年级及以上同学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利用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的资源优势,结合毕业设计要求,在老师指导下,尽快参与到专业项目建设、科研活动,推进综合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应用大赛、人工智能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各类专业竞赛。同时,专业自发组织“编程大赛”“算法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多项校级赛事,调动更多水平层次的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达到提升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就业能力、后续学习能力的目的。

3 计算机专业中职升本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愿景

目前,各企业单位对计算机专业类学生需求量持续增大,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但是依然存在就业存在供需不平衡问题,主要归结于在校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中职升本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要改革,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模式之一,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计算机专业中职升本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关键因素的探索、研究、实践,勇于改革创新,突破现存困境,培养出适应IT行业未来发展的复合型高技术人才,达到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提升的目的。

猜你喜欢

生源计算机专业中职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