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2023-11-01黄琛
黄琛
摘 要:政府采购是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政府采购工作在节省经费、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入,采购工作中各种问题和隐患也不断暴露,必须采取妥善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保证政府采购管理的质量显著提升。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与政府采购的关系入手,针对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问题;策略
我国实行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制度,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政府采购不规范、盲目、重复,造成了政府采购行为的严重后果,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下降,影响到机构的财务安全。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密切结合单位具体业务不断完善和优化,促进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有效运行,强化单位内部监督,在单位政府采购绩效评价中充分运用财政资金,全面提升政府采购活动的组织管理水平和单位综合治理能力。
一、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府采购的重要意义
(一)能够有效降低采购方面的费用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政府采购可以有效地减少采购成本,规范采购工作人员的行为,减少采购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能够对公共资金予以合理的运用
由于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主要来自财政资金拨款,而不是通过资金回收等途径获得经济效益,而政府采购系统主要形式是招投标,通过招投标获得的供应商将货物和服务直接供给行政事业单位,既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又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
(三)可促进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提高
政府采购可以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是整个社会总体需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采购对整个市场经济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方面,可以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二、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问题
(一)依法采购的意识不强
在一些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采购人员的工作作风比较松散,经常会有一些人私下采购然后再向上级报告,忽视了政府采购的制度要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观念、对采购管理的干预力度不足、在采购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管理、职能分工不清等问题。一些采购人员的廉洁观念不高,或者出于对上级决策的影响等,都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利益和法律规定相抵触。由于各种原因,采购材料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成本效益不高等问题,致使整个采购流程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造成内部控制制度难以落实,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管理的实际效果。
(二)政府采购预算不准确
编制采购预算制度是我国政府采购中最基本、最科学的采购方案,即便采购工作中有编制采购计划的参考,也无法避免出现采购预算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甚至出现资金滥用、随意采购等问题。采购总预算包括采购项目、资金来源、型号、数量、单价、具体时间等信息,但是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预算内容常常会有缺失,这将影响到采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由于缺乏采购预算的内容往往会在后期追加采购预算,或提前提高采购预算,影响到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續发展。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采购工作的采购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预算编制不规范、前期准备不够、对采购材料的相关性能、结构、尺寸和相关图纸的需求不明确、对现有的存货情况不了解、预算存在盲目性、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采购管理与实际采购活动缺乏沟通和链接,预算过程形同虚设,导致采购后期执行时错漏百出,漏购、复购情形时有发生,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
(三)缺乏专业采购人员
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专业性很强,专业人才的短缺是导致政府采购工作中的问题。政府采购工作涉及许多领域,包括法制建设、经济发展的快慢,这些都与所需的货物或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政府采购工作的专业性较强,需要配备专业的采购人才,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但由于缺少专业人才,或者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低,对相关的贸易、经济等专业知识不熟悉,或者在采购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没有相应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了采购管理的缺失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损失。个别采购员由于工作经验不多,不知道该从哪个环节入手,对采购的风险也没有一个准确的估计,对招标的工作也缺乏经验,经常是临时组成一个团队来完成招标书、合同的起草,没有充分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出现了一些风险和漏洞,采购人员的专业能力也较差,无法及时弥补过错,最终错过政府采购良机。
(四)政府采购绩效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政府采购绩效评估机制是建立在科学、准确、真实、客观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估体系。当前,一些机构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府采购业绩评估体系,但由于缺乏有效的采购绩效评估机制,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
(五)采购管理影响采购成果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和变革也在加速,因单位承担职能工作不断细化和专业化,出现了大量的采购需求,但采购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模式,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和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导致采购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在开展采购工作时存在资源分享不到位、信息共享不充分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采购工作的开展。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水平不高,习惯性直接应用现成的采购软件,由于软件开发商对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全面,软件功能相对单一,导致在具体工作中无法及时、高效地完成,采购关键数据错误、不规范等问题,种种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建议与对策
(一)切实将采购预算嵌入到采购管理中来
财政预算编制是政府采购的先决条件和依据。科学、合理的采购预算,有助于机关单位在管理上把握主动权,降低不必要的经费消耗,节省财务费用。各单位采购部门在编制采购预算时,应与各单位的资产主管部门进行沟通,避免盲目重复采购,造成资源浪费;各部门在运用预算外经费时,要经过严格的授权审批,并制定一份详尽的预算资料,包括采购项目、采购数量及采购用途等内容的资料。在编制好后,将其提交给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审核,然后再进行采购。
(二)严格规范政府采购信息发布机制
在政府采购的公告上,要做到信息的及时、内容的统一、渠道的集中、查询的方便、要明确的体现出要公布的主要因素。监督检查是对采购结果进行检验与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领导和决策人要起到带头作用;外部监管主要是由纪检监察、审计和业务主管部门进行,而内部控制则侧重于对机构内部的监管,首先要对采购的绩效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然后是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各部门互相监督,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跟踪整改,直到达到标准。要使政府采购标准化,必须在原有的分条块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与突破。可以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建立统一的采购业务部门和监管部门,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并通过建章立制提高采购流程的合规性与标准性,实现对政府采购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及时、有效地把握市场行情,提高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使之与市场价格保持一致;在采购活动中要保证不兼容的工作如:采购需求制订和内部审核、采购文件编制和审核、合同签订和验收;建立健全各部门之间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促进采购过程的优化与改进,强化行政管理,提升政府采购工作的效能。
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工作要规范化,各地要统一、合理地选取信息媒介,保证信息发布的正确性,发布时要坚持内容统一规范,清楚地说明需要发布的主要要素,发布渠道相对集中,且便于查询。
(三)提升采购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分散式采购中,采购行政事业单位对代理机构的选择问题应当纳入各部门的集体决策之中,从源头上对其进行控制。要强化招投标工作,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纪检监察职能,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制度,对违规违纪案件进行及时的调查。加强对《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的宣传力度,使公众了解如何处理政府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现象,提高参与人员的信心,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必须更加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是要强化现有的行政管理和采购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要通过各种岗位培训,把基础技能训练好,同时要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联系和交流,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二是要强化专业技能的考评,做到学以致用,做到实操扎实,绝不能在采购工作中掉以轻心,要强化廉政意识,提高职业道德,强化风险预防;三是要努力吸引高素质的采购管理人才,推动采购团队的综合素质,并鼓励他们主动到工地了解一线项目动态和各项采购实际内容,并积极发挥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指出工作中的不足,并监督改进,确保整个采购队伍的专业水平提升。
(四)严格管理审核代理机构的资质
有关部门要建立中介机构资质认证平台和动态管理平台,建立严厉的惩罚与退出机制。在平台中,由采购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代理机构,并指导其在网上进行选择。任何具有租赁资质嫌疑的中介,在经过核实和确认后,将被取消资格。对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存在欺诈、贪污等问题,要严肃处理,撤销其代理资格,使那些希望以正规途径进入市场的中介组织充分介入,使具有良好声誉和能力的中介组织得以迅速发展。我国《政府采购法》对政府采购进行了总体的程序,包括确定采购方案、招标采购、采购供应商的选择,通常由采购人进行集体研究,通过集体决策,在采购预算、设备选型、采购需求内容、采购方式的选择、采购代理机构的选择,进口产品采购等重点环节做好把关,充分发挥内控管理制度的监督效果;然后,建立必要的不连续机制,对过程进行动态控制,杜绝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使招标过程更加公正,杜绝了作弊行为。在采购过程中,要确保项目的执行标准,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采购计划;其次,要改进预算审查,对定价进行合理估算,确定企业的选择范围;加强对政府采购的验收,确保政府采购的质量。要推动机关的政府采购,就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纪委等多个部门的监督职能。政府采购主管机关应当对其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购行政事业单位、代理机构、供应商、评审专家、采购监管机构等都要进行协调,并在过程中做到全程跟踪,以增强政府采购的公信力。在政府采购工作中,要严格贯彻《政府采购法》,实行“关键岗位分开”的原则,做到在经营中互相监督、互相制约。要强化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监管和监察,坚决打击贪污贿赂行为,选拔招标代理机构,要列入企业的重要事务,由其共同决定,从根本上杜绝了合谋。要强化招投标工作,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纪检监察职能,建立完善的投诉举报制度,对违规违纪案件进行及时的调查。各相关单位要加强对《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的认识,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在解决不公平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增强参加者的自信心,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对资质审核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管,要建立资质中介服务平台,实行动态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处罚和淘汰制度。
(五)提高采购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健全的行政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对采购管理的认识和重视,根据《政府采购法》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要有针对性地改进现行的采购管理体制,为了防止在采购中出现问题,采购部门要加强采购的监督确保采购工作的标准化,杜绝纸上谈兵,采购的质量、进度、资金流动、物料采购等环节都要有专人负责,每个环节都要有一个统一的负责人,每个环节的经营意识都要在各个环节中体现出来,采购的时候,采购主管要直接对上面的领导负责,下面要对采购的质量、进度、资金流动、材料采购等方面都要负起全部的责任,还要负责处理各类紧急情况和问题,主动推动与有关部门的沟通。
在采购管理信息化的今天,采购管理工作要适应大数據时代的发展,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装备、技术改造,实行采购信息化,实现采购工作的数字化管理;一是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监管的方针;二是要加大硬件投入,淘汰陈旧的计算机和其他硬件设施;三是在现有的信息传输网络与平台的基础上,根据采购管理的实际需要,积极构建电子供应商信息档案,制定规范的标准,统一流程,强化采购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性;四是引入先进的管理软件,加强网上资源的集成和共享,从而使采购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结束语
政府采购是我国财政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强化对其进行监督,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利用,增加其透明度,防止腐败。为了促进我国现代化的采购体系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节省开支、提高效率、让采购各方都能接受公开的监督、让采购环节更加简洁、高效、有效地推进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与管理;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使政府机构能够根据采购预算自行选择采购方式,使政府采购机构和供应商能够在公共服务平台上共享有用的信息,从而促进政府采购“物有所值”。在建立现代采购体系的基础上,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支持下,加强预算监管、放开市场竞争、提升政府效能、促进政府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使采购行政事业单位能够达到“质优价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娜.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探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2(7):63-64.
[2]杨廷美.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当代会计,2021(20):127-129.
[3]温尔雅,蔡小路.浅谈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需求管理[J].质量与市场,2021(20):115-117.
[4]苏夏岚.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配置管理的思考——基于政府采购的视角[J].财会学习,2021(29):156-157.
[5]王冰冰.政府采购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及财务管理的影响[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10):54-55.
[6]罗利红,刘明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管理研究[J].会计师,2020(23):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