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万里兵心壮
2023-10-31郑蜀炎
郑蜀炎
漫漫的长征之途有多少艰苦卓绝的故事,我们的红军队伍就有多少乐观主义精神。凭着怀揣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这支队伍始终斗志昂扬、龙精虎猛。因此,无论战斗如何激烈、路程如何坎坷,每每打了胜仗之后、甩开追兵间隙,他们逮住机会就要赛上一场、比试一番。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下面,就按照编制序列,讲一讲长征路上三个方面军的三次体育运动会。
遵义运动会。1935年1月12日,红一方面军在夺取遵义后,红军总政治部举行了一次包括有“跳高、跳远、赛跑、爬墙、跳绳、掷手榴弹和射击方面激烈的竞赛”的运动会。
开幕式上,红军领导和群众代表发言后,红军篮球队和遵义三中篮球队为运动会打响了揭幕战。那个中学的篮球场实在不咋地——长着草的泥场上尘土飞扬,赛前用石灰粉画的线也不甚规整。当时参加比赛的老红军何涤宙在《遵义日记》中自豪而书:“红军球队是在苏区就打熟的,球艺彼此知道,传球联络素质不差。穿着高领细袖裹身长衫的学生队,只有招架之功。12与30之比,红军胜利了。”
观看比赛的陈云同志也有感而发:“红军球艺甚精,因平日提倡体育甚力。”
哈达铺运动会。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到达甘南哈达铺并在此休整。憋了许久的红军官兵,宿营后的第二天就开始摩拳擦掌了。更何况,总指挥贺龙本人就是一个体育爱好者。于是,哈达铺运动会拉开了战幕。
哈達铺体育活动。
此次运动会上设有球类、田径等项目,却没有成绩记载,因为好多比赛都是“点到为止”。比如篮球,大家传球运球、抢断过人功力尽显,但由于没有球架篮筐,无法投篮,自然也就没有成绩统计了;足球亦然,用布包着野草缝成的球,不知哪一脚起猛了便漫天飞草……
不过,这次运动会的越野登山,却在我军军体训练史上留下了记载。红军战士全副武装,向附近一座叫金布川的山峰挑战。比赛中,既有登山,也有越野,尤其是强调以连为单位统计成绩,少一兵、缺一枪即判失败。
甘孜炉霍运动会。1936年5月1日,红四方面军在草地边的炉霍举行了“五一运动会”。这次运动会相对正规——事先修建了运动场,虽然田径、球类的器材一律“纯手工”制作,但项目齐全。因此,比赛精彩纷呈,现场官兵和驻地群众都感觉过瘾。
这次运动会最出彩的项目,是草地生存系列——草地利用地形地物、草地架桥、草地搭帐篷、草地骑术等,尤其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压轴之赛——“烧牛粪”。在风寒雨急的草原上,能够点燃牛粪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本领。因此,这项比赛要求每个班都要参与。
比赛从寻找、点燃牛粪,到煮熟一锅野菜,整个过程比的是牛粪如何烧得又快又旺。说白了,实际上就是一次草原生存训练。数千名红军参加了比赛,开赛信号一发,辽阔的草原顿时青烟四起,蔚为壮观。
“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这支钢铁队伍,面临敌军前堵后追的生死之境,尚能保持相当水准的体育竞技水平。这其中,“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自不必说,更离不开官兵平日里坚持不懈的运动锻炼和蔚然成风的体育风尚。
1933年,毛泽东同志在《组织青年的体育活动》中这样描述红军的体育活动:跳高啦、跳远啦、赛跑啦、游泳啦、秋千啦、篮球啦、足球啦、乒乓球啦、举行运动会啦,轰轰烈烈、热气腾腾的掀动起来了。红军的体育健儿,一天天多了起来。
一个个“啦”字的运用,看得出他在下笔之时,欣喜之情已然溢于言表。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可以看到1934年元旦出版的川陕苏区《苏维埃》报的头条新闻写道:“赤江红场设备各种体育器械,规定每日下午3时至5时半为活动时间,大家锻炼身体去消灭刘湘(四川军阀)。”
我军历史上较早的体育机构之一——“红场委员会”就诞生在川陕苏区。虽然红场是引进之名,但它实实在在地为人民军队特色的群众体育事业发挥着作用。
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有记载的当时体育项目多达50余种。球类、田径自不必说,尽管器材大多是拼拼凑凑、缝缝补补,多为“土法上马”,但比赛规则却一点不含糊,绝对的“国标”;还有许多军体项目,投弹、跨障碍、越野等,官兵在这类赛事中常常亮出自己的独门绝技;最具特色的,则是与当地民俗相结合的运动项目,如推杆、盘绳、拉石轱辘、脚斗等。
1933年正月初七,红军攻克巴山重镇。是夜,点着火把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从此,正月初七成为巴山的“灯火节”,军民同场竞技,以技增谊……
“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体育是一种文化,人民军队以自己独特的红色体育,形象、生动而广泛地传播着红色文化。官兵翻姿成鹤、腾如跃龙的英姿身影,不是口号胜似口号,让群众记住了这支与人民血肉相连的军队,记住那些既有钢铁意志,亦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热血勇士。
有巴中苏区的民谣为证:
红军耍得嗨,
百姓跟着来。
坝坝拳脚飞,
战场大刀甩。
(转载自2023年8月16日《解放军报》,略有删节)
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