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铁的通达对中国地域文化区发展的影响

2023-10-31陈璐顾江

江苏社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化区吸引力高铁

陈璐 顾江

内容提要 基于综合的分析框架,探讨高铁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探究高铁的开通对中国地理文化区域的重塑效应,形成一个全新的中国地域文化区分布。使用列车数作为衡量城市高铁建设与运营水平的指标,结合随机森林回归进行机制检验并对包括城市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多元化数据进行地域文化空间的聚类划分。结果显示,高铁的开通重塑了中国的地域文化区,高铁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影响主要是一种间接作用,在不同地域文化区内的作用路径存在差异性。随着地区发达程度的提高,高铁在提升文化产业生产效率和促进文化消费方面作用显著,在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高铁对提升文化吸引力的贡献主要在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带动“文化+科技”创新发展。

关键词 高铁 文化吸引力 地域文化区 空间重塑 随机森林回归

陈璐,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顾江,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5G时代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研究”(20ZD05)、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研究”(20AZD065)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交通是影响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决定了社会经济空间相互作用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充分把握交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认识经济现象的空间布局规律意义重大[1]。在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中,交通作为连接文化发源地和传播地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在现阶段的社会演进中,文化产业已呈现一种有规律、有特征且有迹可循的结构,在包括教育、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散发出具有地域魅力的文化吸引力,这种文化吸引力表现为一种文化成员对另一种文化的向往程度。这种文化向往和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往往伴随着每一次技术的突破和交通方式的革新,深刻影响着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地域文化空间格局的演变。

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标志着中国进入“高铁时代”[1]。十多年间,中国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快速发展,高铁运营里程从2012年的0.9万公里增长至2022年的4.2万公里[2],全国范围内快速联通的高铁网络已经形成。特征迥异的区域高铁布局也催生了不同文化底蕴、不同产业布局的社会形态,在如今物质需求逐渐丰盈的情况下,精神需求特别是文化的认可度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的城市文化空间格局。由此,在高铁时代,高铁的开通会对我国城市文化吸引力的空间格局产生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正在如何重塑中国的地域文化区?

为了深入研究这些问题,本文将重点考察高铁的开通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空间效应。本文以截至2019年末已开通高铁的地级及以上等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城市加权列车数作为衡量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高铁运营情况的替代量,同时建立城市文化吸引力指标体系,结合城市层面的其他经济数据,运用随机森林回归进行效益评估和机制检验,并对具有相同发展模式的省份进行聚类。通过本文的研究,首先,可以厘清高铁的开通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影响机制并进行效益评估;其次,可以探究高铁的开通对中国地域文化区的重塑效应,形成一个全新的中国地域文化区分布格局;最后,探讨高铁的通达对各个地域文化区的作用差异性,为各个区域提升文化吸引力和竞争力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二、研究的理论背景

高铁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一,具有交通基础设施的一般性特征。因此,想要探究高铁的开通对提升地区文化吸引力产生的影响,就要先了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文化经济增长的作用。首先,从地区整体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效益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形成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体系。学者们普遍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仅仅是促使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化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3]。大多数的研究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提高地区可达性、改善区位条件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4]。其次,从地区文旅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和旅游呈现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新态势[5],因此文化和旅游消费也成了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需求领域。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将无意识的文化传播转变为有意识的文化呈现,极大地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促进了文化的认知和繁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尤其是高铁的开通,能够显著提升沿线城市的交通可达性,对文旅经济的协同发展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1],进而推动文化的传播与融合[2]。

文化可以代表区域内人们的精神活动与行为方式,具有地域差异性和历史积累性。有学者认为,文化吸引力的形成依赖先进的价值观、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文化精品、完备的文化传播体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等[3]。桂黄宝等在对创新文化竞争力的国际比较研究中,以国际旅游人數、公民参与创新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ESI论文引用率来衡量国家创新文化吸引力,他指出在国际比较的视角下我国的文化吸引力偏弱,跨文化传播力较弱且传播主动性不强[4]。更有研究认为,当前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形成依赖的是强大的中华传统文化吸引力,而非中华现代文化吸引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程度有待提升[5],文化与科技融合能力亟待加强。文化根植于其所在的地区和人群,所以文化的传播受到空间和途径的限制。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客源地和文化发源地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将处在不同地域的人群连接在一起,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本土文化的对外交流和传播,有利于各个地区的文化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文化的多样繁荣,进而提升地区文化吸引力。

高铁发展促进文化吸引力的提升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共同作用完成的[6]。高铁的发展对文化吸引力的促进作用首先反映在其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7],即直接效应。这是由于高铁建设的投资可以产生比较广泛的产业关联效应,增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定会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增长[8],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地区文化吸引力增长的充分条件。与直接效应相比,高铁发展对文化吸引力增强的间接影响更为突出。高铁的发展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间接促进城市文化吸引力的提升。一方面,高铁在空间上的网络化、高密度布局打破了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加深了地区之间的开放程度。信息、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运营成本[9]和交易成本[10],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升,从而扩大了城市之间联系的范围,提高了联系的频率,为创造符合当代审美的文艺精品和构建完备的文化传播体系提供了基础支撑,文化吸引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高铁的网络化发展加深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打破了知识溢出在空间范围上的限制,使城市的边界不断外溢,促进创新的发生,城市规模和城市生产力得以提升[11],文化经济活动集聚的可能性增加,进而提升区域的文化吸引力(见图1)。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1)随机森林回归

随机森林回归算法(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是随机森林理论的重要应用之一。决策树作为随机森林的基本单位,最早由Hunt等于1966年提出[1],但由于决策树容易发生过拟合,Breiman于2001年提出随机森林这一统计学方法[2]。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是利用Bootstrap重抽样方法从原始数据中抽取多个样本集,并对抽取出来的Bootstrap样本集进行决策树建模[3],以此增加有效样本容量来估计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然后组合大量决策树取平均值得出最终预测结果。随机森林回归能够处理特征之间线性与非线性的关系,优于线性回归或贝叶斯回归这类基于线性关系假设的方法,同时具有预测精度高、泛化能力强、训练速度快等优点,可以有效避免过拟合现象的发生[4]。

(2)K-Means聚类

K-Means算法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因其思想简单、无监督且迭代速度快的优点而受到广泛的运用[5]。

2.数据来源

(1)高铁城市与高铁列车数数据

本文选取的高铁城市是指截至2019年末已开通高铁的地级及以上等级城市(不含地区、自治州、盟),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是国家铁路局网站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网站发布的关于全国列车开通情况的报告。在获得列车开通情况的基础上,参考中国铁路12306网站进一步确定线路沿线所停靠的城市。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及可得性,本文的研究对象不包括西藏、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

本文采用加权列车数作为高铁运营水平的量化指标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6],其合理性在于:列车运行频次的安排主要基于该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且列车站点作为城市对外联络的门户,列车的班次可以直接体现该站点所在城市对外联络的需求以及在该区域交通网络中的等级[1]。一般而言,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越大,对外联络的需求越大,列车客流量和货运量也越多;相应地,列车的运营密度越高,列车数也就越多。因此,列车数可以作为衡量城市高铁建设和运营水平的量化指标,同时也契合城市的发展趋势。本文使用的已开通高铁城市列车数的数据来自中国高铁网的高铁动车时刻表查询系统,若某城市有两个及以上站点,则对该城市所有站点的列车数进行加总。

依据取得的数据可知,截至2019年末全国有236个高铁城市,即近80%的城市已开通了高铁。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高铁城市占比较大,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相对较少。从高铁列车数统计来看,东部地区在列车的运营密度上占据绝对的优势,日均列车数达到195次(见表1)。以列车数最多的广州和上海为例,平均每小时有50次列车进出站点。西部地区在城市日均列车数的发展方面还相对落后,不及东部地区的一半。综上所述,中国的高铁网络建设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运营水平呈现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的态势。

根据国家铁路局发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高速铁路指设计行车速度250~350km/h的旅客列车;城际铁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下的客运专线铁路;动车组列车指运营速度160~250km/h,是客运级别最低的旅客列车。本文使用以上定义,将高铁城市已开通列车分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三大类,基于这三类列车的运营速度和客运等级进行加权,作为城市高铁建设和运营水平的量化指标。

(2)文化吸引力

受限于测度的单一性,学界对文化吸引力的定量测度尚没有共识,且已有研究对文化吸引力的测度均基于国家层面,缺乏基于城市层面的研究。因此,建立多维指标体系衡量城市文化吸引力尤为重要。本文在参考王春林[2]和桂黄宝[3]等对文化吸引力形成原因分析和测度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层面可得数据,建立了包含3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的文化吸引力多维评价体系(见表2)。其一,教育的发展是地区文化吸引力的重要体现,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为促进地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提供坚实基础。其二,现代旅游的发展,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既促进了地区文化精华的提炼,使地区文化更具特色和吸引力,又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因此,旅游收入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既可以衡量城市文化发展水平,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代表地区文化的吸引力。其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能够为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先发优势”,产业发展基础好的地区投入了更多资源和资金用于文化建设和对文化企业的扶持,拥有更丰富和多样化的文化资源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区文化吸引力和影响力。本文运用熵值法对2019年中国236个高铁城市的文化吸引力水平进行测算,以得到城市层面的文化吸引力指数。

(3)控制变量

除高鐵数据,本文还选择了城市层面的其他7个控制变量,它们既是增强城市文化吸引力的重要动力,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高铁发展的影响。控制变量说明如下:①使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实际使用外商金额来表示社会消费情况和资本投入。②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使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城市的服务业总体水平,用市辖区每平方公里的第三产业生产值来表示城市的服务业使用密度。③城市文化传播和经济增长依赖于科技创新,因此本文采用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代表科技投入。④从文化产业层面来看,本文使用文化体育行业就业人数占第三产业总就业人数的比重来表示文化要素在生产服务业的聚集情况,用城市拥有博物馆的数量来表示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

关于城市层面使用到的数据说明如下:第一,本文研究的城市是地级市和直辖市,主要的数据来源是《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20》和各省市统计年鉴,少量缺乏统计的数据则来自各个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二,以上变量数据均使用市辖区数据,这样可以更好地与高铁列车数对应,对高铁经济效应的评估也更加准确。第三,服务业集聚密度的计算使用的是城市建成区面积。

(4)省份地理位置数据

为了使聚类后的组内元素在地理位置上具有相似性,在对各个省进行聚类分析时,除上文列出的8个控制变量,还要加入经度、纬度数据。数据获取的主要过程是先通过百度地图的坐标拾取系统获取省份边界的经纬度,再通过计算分别取经度和纬度的中间值来代表该省份的地理位置。

四、研究结果

1.高铁文化吸引力效用评估

首先,本文使用Python3.0对全部数据进行模型学习,获得各个控制变量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贡献率。整体而言,高铁与城市文化吸引力显著正相关。其他控制变量对城市文化吸引力也展现积极影响。在所有的控制变量中,消费对城市文化吸引力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贡献率排在首位,为53.28%。此外,高铁数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贡献水平排名第三,达到15.31%。相比较而言,外商投资、服务业发展水平和使用密度对城市文化吸引力提升的贡献率较小。

其次,本文的实验目的是通过探究各个省份中城市文化吸引力的发展路径,将发展模式相近的省份进行聚类,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中国地域文化区分布。因此,本文要基于每个省份内部城市的数据,通过优化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得出每个省份控制变量对文化吸引力的贡献率。由于我国已开通高铁的30个省份中,含四个直辖市,故将这四个直辖市并入邻近的省份中合并计算。此外,由于部分省份已开通高铁的城市数量较少,单独建模会影响模型的准确性,因此将甘肃与青海合并、海南与广东合并、黑龙江与吉林合并,最终得到以省份为单位的特征变量贡献率分布。

最后,根据传统的中国地域文化的区域分布,本文基于各个省份地理位置、文化吸引力发展路径进行聚类。在原本的8个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将各个省的经度、纬度作为新的特征变量加入数据中,这样可以使得聚类后的分组在空间地理位置上具有相似性。随后,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已获得的10维数据进行降维,进一步地,使用降维后的三维数据进行K-Means聚类,当重加权数据以K=5~8聚类时,相应的聚类类别有4种,每个聚类类别中的数据相应地被聚类成K个簇数据集。表3比较了每个聚类类别中所有聚类簇的聚类结果。

可以发现,随着K值的增加,每个类别中各个簇区域的选点个数在减少,聚类结果趋于稳定。为了使聚类的结果可以更加直观地与传统地域文化区对比,本文最终选定将所有数据聚为8类。不同的学者对文化区的分类标准不同,划分方式也不尽相同,由于本文重点研究高铁的开通对地理文化区的重塑作用,所以将自然文化景观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作为文化区划分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基于历史文化演变发展[1],或是都市文化区的划分标准[2]。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最终选用高中地理教材对中国十大地域文化区的划分方式与本文的聚类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

從表4可以发现:(1)东部地区的省份逐渐向南迁移,并入南部的文化区域中。例如,原本属于东北黑土文化区的辽宁省,在高铁时代背景下,迁入了华北平原文化区;原本属于华北平原文化区的河南省,迁入了江南水乡文化区;原本属于江南水乡文化区的湖南省和江西省,迁入了华南妈祖文化区。(2)西部地区的省份逐渐向北迁移,并入北部的文化区域中。例如,原本属于云贵高原文化的贵州省,迁入了北部的四川盆地文化区;原本属于青藏高原文化的青海省,迁入了北部的黄土高原文化区。

2.文化区域迁移的动因

为探究特定省份发生文化区域迁移的动因,本文对产生文化区域迁移的省份进行单独分析。

河南省地处汉江流域,近年来河南省和湖北省紧密合作,承担着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永续北送的使命,共同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1]。在建设过程中,高铁的开通打通了中部地区通向大西南地区的通道,促进了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上游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对接,也促成了河南省向江南水乡文化区的迁移。

湖南省的湘潭特色文化和江西省的赣文化具有极强的本土文化特征,历史上由于南岭群山的阻隔,使湖南和江西的本土文化人才难以与南部的地域文化相互沟通。随着京港客运专线和昌福高铁的建成开通,高铁的“虹吸效应”和“海潮效应”才得以体现[2]。“虹吸效应”体现在原本向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集聚的湖南、江西的本土人才、资金因为交通的发展开始向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转移。“海潮效应”则体现在随着人才发展环境和政策的不断优化,湖南省和江西省的人才吸引力得以增强,要素配置得以优化,从而促进了湖南和江西的文化版图迁移。

云南省地处内陆,是除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份,且云南壮族和广西壮族同源[3]。随着高铁南昆线的开通,广西的港口得以充分利用,两省份搭建起口岸经济区域协同发展的深度合作平台,区域一体化程度不断增强,文化吸引力发展模式不断趋同,推动云南省向华南妈祖文化区迁移。

贵州省和四川省同处我国西南地区,山水同源,文化同源。成贵高铁的建设和开通极大地推动了川黔一体化建设,将川黔境内深度贫困地区联系起来,使其加快融入全国高铁网络,强化了川黔作为连接中西部、沟通中亚和东南亚的重要走廊的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两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使文化连接更加紧密。

辽宁省是东北率先实施对外开放的地区,同时也是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重要聚集区[4]。以京津冀为核心、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经济区位于我国铁路网的中心,借助高铁发展的红利,尤其是京沈高铁的开通,辽宁与环渤海经济区内其他两省两市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对外开放和文化融合程度也不断加深。

山西省地处西部内陆,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其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一直受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文化人才缺乏的限制。大西高铁是首条贯穿山西省南北的高铁,铁路沿线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大西高铁的开通既促进了沿线文化旅游的发展,又为山西省输送了大量文化建设相关人才,山西省和河北省的经济、文化合作也愈发紧密。

西宁和兰州是距离较近的两个省会城市。随着2014年兰新高铁开通,兰州和西宁迈入高铁时代,两城间的来往更加便捷,互动快速加强。高铁的开通不仅大大节省了游客的旅行时间,还将甘肃省、青海省较为分散的旅游景点整合成甘青大环线,因此两省文化吸引力的发展模式逐步趋同,促成了青海省向黄土高原文化区的迁移。

综上所述,引起文化版图迁移的动因有很多,诸如不断优化的人才发展环境、历史文化的同源性、产业经济的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布局等。但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高铁作为人才、信息、资本的载体,都在文化版图迁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五、高鐵对地域文化新区域的影响机制分析

本节基于上文中聚类的结果,探究高铁在不同组别城市间影响路径的差异性。探究高铁在不同类别文化区域中的影响路径,需要考虑高铁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因此加入交互项。在未加入交互项时,回归结果中的特征变量贡献率既包括变量自身对文化吸引力的直接影响,也包含通过其他变量的交互作用形成的间接影响。如果模型中高铁和控制变量存在交互作用并且与文化吸引力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那么在加入交互项后,高铁自身的贡献率会下降,交互项贡献率的比重会相应提高。

高铁的开通和地区文化吸引力的提升之间存在双向作用,从中国开通高铁的时间和空间来看,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高铁的布局存在相似性。从高铁和经济要素的关系来看,高铁可以通过改变地区要素的空间布局、配置效率来影响地区的文旅发展,从而提升地区文化吸引力。但反过来,地区文化吸引力的提高很难决定高铁的开通与否。因此,高铁和城市经济要素的交互项在回归模型中的贡献率可以看作是高铁对文化吸引力的作用路径,即高铁通过作用于该要素从而影响文化吸引力。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分析高铁对各个文化区域的影响机制时,加入高铁列车数与其他8个城市层面控制变量的交互项。

1.江南水乡文化区

江南水乡文化区具有鲜明的区位优势,滨江临海,是当今中国经济活跃的区域之一。其总人口占全国的27.27%,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速度全国领先。依据实证结果,在加入交互项后,高铁自身的贡献度由未加入交互项时的13.82%下降到2.26%,这说明对江南地区而言,高铁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直接影响较小,主要是通过影响其他变量对文化吸引力产生间接影响。从交互项的角度看,高铁交互项占比较大的是“高铁列车数×服务业使用密度”“高铁列车数×消费”“高铁列车数×外商投资”。由此说明,高铁主要通过强化江南地区的文化集聚效应和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城市资源要素的使用率,同时这也是高铁帮助提升文化吸引力的重要路径之一。从变量自身的角度来看,在加入交互项前后,社会消费和文化基础设施的特征贡献率始终保持在前五的水平,由此可见,促进消费升级、强化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江南水乡文化区文化吸引力提升的主要路径之一。

2.华南妈祖文化区

华南妈祖文化区位于中国最南部,南面是辽阔的南海和南海诸岛,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相望,西南界线是中国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国家的边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依据实证结果,在未加入交互项时,高铁的贡献度高达28.16%,对华南妈祖文化区的文化吸引力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加入交互项后,高铁自身的贡献率下降到4.61%,但高铁交互项对华南妈祖文化区的文旅经济贡献度合计高达60.50%,这说明高铁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间接的形式影响其他的控制变量,从而提升区域文化吸引力。交互项占比较大的为“高铁列车数×消费”“高铁列车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铁列车数×文化生产要素集聚”。可见,高铁对华南妈祖文化区的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就业密度影响较大,高铁的开通为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契机,在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对人力资本需求的增加,基于人口红利,消费能级也得到了提升。促进消费升级、提升服务业产出效率、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是高铁促进华南妈祖文化区文化吸引力增强的重要路径。

3.四川盆地文化区

四川盆地文化区以成都、重庆为双核,贵州省加入后,是西部地区人口与城镇数量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四川盆地文化区经济总量大,文化、风俗、观念极为接近,发展条件成熟,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从实证数据来看,在未加入交互项时,消费和高铁变量贡献率较为突出,可见,除了消费能增强地区的文化吸引力,高铁的开通能够极大程度地改善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地形限制的情况。从作用机制来看,高铁交互项对四川盆地文化区的文化吸引力贡献率合计高达61.09%。交互项占比较大的有“高铁列车数×外商投资”“高铁列车数×服务业使用密度”。高铁的开通改善了四川盆地文化区的投资环境,通过吸引外资经济活动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同时,高铁为服务业的集聚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人才发展环境和政策的不断优化,核心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得以增强,要素配置得以优化,高素质的本土人才使川渝地区独特的人文气质得以凸显,从而带动了文化吸引力的提升。

4.华北平原文化区

华北平原文化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有政治文化、总部经济优势;天津滨海新区有国家政策支持;河北、山西有优越的能源、矿产、生态农业等资源优势;辽宁地处东北和渤海结合部,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依据实证数据来看,在加入交互项前后,高铁的开通对华北平原文化区文化吸引力的刺激作用相较于其他区域来说比较小,但仍表现为促进作用,高铁交互项对华北平原文化区文化吸引力的贡献率合计达到49.71%。究其原因,华北平原文化区有优越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条件,但文化旅游自然资源相对欠缺,高铁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为此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契机,在制造业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高铁列车数×消费”和“高铁列车数×服务业使用密度”的贡献度居于前列。北京和天津是地理位置最接近的特大型城市,高铁的开通将两市的通勤时间压缩到30分钟,因此在吸引外商投资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同时也增强了消费的耦合性,使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得以开发、集聚,从而刺激文化吸引力的增强。

5.黄土高原文化区

黄土高原文化区有着极为丰富的自然风光资源和历史文化底蕴,区域特征明显。该地区以丝绸之路为主要特色,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奇特瑰丽的自然景观。依据实证数据,在未加入交互项时,高铁的贡献率达到了25.11%。在加入交互项后,高铁交互项对黄土高原文化区的文旅经济贡献率合计达到了63.39%。贡献度排名靠前的分别是“高铁列车数×科技投入”“高铁列车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铁列车数×文化基础设施”。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黄土高原文化区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创新型人才资源匮乏,因此科技投入提升对文化吸引力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也能较大程度地推动文旅经济的提升。对黄土高原文化区而言,鼓励“文化+科技”的创新发展、吸纳高水平专业人才、加强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文化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6.东北黑土文化区

东北黑土文化区位于中国最北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吸引力。从实证数据来看,高铁的开通对东北黑土文化区文旅经济发展表现为促进作用,但整体贡献度较低,是因为该地区距离中国人口稠密地区较远,高铁不是连接文化发源地和传播地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高铁的开通在间接层面也提升了文化吸引力,高铁交互项的合计贡献率达到了48.37%。值得注意的是,科技的创新发展和服务业的集聚对东北黑土文化区文化吸引力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加入交互项前后,科技投入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特征变量贡献率始终保持在前两位,这是由于东北地区多为老工业基地,新兴数字技术人才缺乏,高铁的开通加强了重工业基地和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促进了“文化+科技”的交流,从而极大提升了文化吸引力。因此,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鼓励新技术应用于东北黑土文化区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发中,集聚第三产业、增强资源要素使用效率是提振东北黑土文化区文化吸引力的重要举措。

7.内蒙古草原文化区及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

内蒙古草原文化区及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与传统地域文化区相比没有发生改变,且都只由一个省份构成。在地理位置上,內蒙古和新疆均地处偏远,占地面积大,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干燥。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内蒙古和新疆的文化旅游吸引力较强,但教育吸引力和文化经济吸引力发展相对滞后。从实证数据来看,每一个控制变量的贡献度都较为平均,没有明显的高低区别。这是因为内蒙古和新疆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其他省份较弱,经济体量小,因此对文化吸引力尚未形成较为明显的刺激点。从高铁建设的角度来看,高铁的开通对内可以连接区域内部的各个城市,一方面促进省内各个城市人才的流动,另一方面将原本空间分布分散、集聚程度低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对外与其他文化区域相互连接,促进资源共享,加深经济、文化交流。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的分析框架,探讨了高铁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影响机制和效益评估,并进一步考察了高铁的开通对中国地域文化区的重塑效应,结论如下:高铁的开通重塑了一个全新的中国地域文化区;从高铁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效益评估结果来看,高铁是城市文化吸引力增强的重要动力,各个文化区域的发展均可从高铁连接中受益;高铁自身建设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贡献率较小,主要通过作用于城市经济系统的内、外部要素发挥作用,是一种间接影响,且高铁在不同地域文化区内的作用路径存在差异性。随着地区发达程度的提高,高铁能够从多个方面对地区文化吸引力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提升文化产业服务密度、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和刺激文化消费,但这种影响主要来自外向型交通,即基于高铁网络与全国更多高铁城市的连接。与之相比,对发达程度较低的地区,如黄土高原文化区和东北黑土文化区,高铁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和带动“文化+科技”创新发展。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第一,高铁建设有利于城市文化吸引力的提升,高铁网络密度越高,通过高铁网络效应带动区域内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也越多,对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培养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具有推动作用。第二,根据目前高铁建设的空间布局情况,我国的高铁建设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在高铁已形成网络的江南水乡文化区、华南妈祖文化区、华北平原文化区和四川盆地文化区,须实行“以网带面”的战略,以市场需求为主导,借助高铁对城市文化吸引力的带动作用,以现有的文化区域为基础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网络化、集群化发展。在东北黑土文化区、黄土高原文化区、内蒙古草原文化区及新疆荒漠-绿洲文化区内,高铁线路还未呈现网络化的格局,须实行沿高铁线“以线带面”的战略,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将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相结合,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形成群带集聚、点状分散的布局。第三,高铁作为传统基础设施的代表,对我国地域文化的传承、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是信息技术和传统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加强对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的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政府的导向和支撑作用,将会对我国文化品牌的打造、文化吸引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玉水〕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214页。

[2]B. Prideaux, "The Role of the Transport System in Destination Development", Tourism Management, 2000, 21(1), pp.53-63.

[1]孙广召:《高铁开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

[2]《国家铁路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023年1月13日,https://www.nra.gov.cn/xwzx/xwxx/xwlb/202301/t20230113_ 339564.shtml。

[3]Y. S. Cheng, B. P. Y. Loo, R. Vickeman, "High-speed Rail Networks,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Specialisation in China and Europe", Travel Behaviour and Society, 2015(2), pp.1- 14; R. Vickerman, "Can High- speed Rail Have a Transformative Effect on the Economy?", Transport Policy, 2017(3), pp.31-37.

[4]S. Jia, C. Zhou, C. Qin, "No Difference in Effect of High-speed Rail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Match Effect Perspectiv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policy and Practice, 2017(8), pp.144-157.

[5]周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评价和耦合协调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阅江学刊》2021年第4期。

[1]孙卿:《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关系研究——以大西高铁为例》,《经济问题》2023年第4期;辛大楞、李建萍:《高铁开通与地区旅游业发展——基于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曾玉华、陈俊:《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旅游发展的异质性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旅游科学》2018年第6期。

[2]张莞:《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

[3]王春林:《提升中国文化对外吸引力的策略和途径》,《学术论坛》2015年第9期。

[4]桂黄宝、孙璞、江密:《创新文化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21年第4期。

[5]魏海香:《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新疆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6]王雨飞、倪鹏飞:《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2期。

[7]冯斐:《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0。

[8]李平、王春晖、于国才:《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世界经济》2011年第5期。

[9]D. O. Panicos, P. T. Mamuneas, "Intertemporal Output and Employment Effects of Public Infrastructure Capital: Evidence from 12 OECD Economies", The Economic Journal, 2000,110(465), pp.687-712.

[10]P. Hendriks, "Why Share Knowledge? The Influence of ICT on the Motivation for Knowledge Sharing",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 1999, 6(2), pp.91-100.

[11]J. V. Henderson, H. G. Wang, "Urbanization and City Growth: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07, 37(3), pp.283-313.

[1]E.B. Hunt, J. Marin, P. J. Stone, Experiments in Induction, Academic Press, 1996, pp.48-52.

[2]L. Breiman, "Random Forests", Machine Learning, 2001(1), pp.5-32.

[3]B.Efron, R. J. Tibshirani, An Introduction to the Bootstrap, CRC press, 1994, pp.6-8.

[4]李贞子、张涛、武晓岩、李康:《随机森林回归分析及在代谢调控关系研究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2012年第2期;E. Scornet, G. Biau, J. P. Vert, "Consistency of Random Forests", Annals of Statistics, 2014, 43(4), pp.1716-1741。

[5]刘江华:《一种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和LDA主题模型的文本检索方法及有效性验证》,《情报科学》2017年第2期;张登荣、杜要、寻丹丹、刘婷:《Kernel-Kmeans: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的空间聚类算法》,《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3期。

[6]宋文杰、朱青、朱月梅、孔翠翠、史煜瑾、顾永涛:《高铁对不同规模城市发展的影响》,《经济地理》2015年第10期;焦敬娟、王姣娥、金凤君、王涵:《高速铁路对城市网络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铁路客运班列分析》,《地理学报》2016年第2期。

[1]钟业喜、陆玉麒:《基于铁路网络的中国城市等级体系与分布格局》,《地理研究》2011年第5期。

[2]王春林:《提升中国文化对外吸引力的策略和途径》,《学术论坛》2015年第9期。

[3]桂黄宝、孙璞、江密:《创新文化竞争力国际比较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21年第4期。

[1]李慕寒、沈守兵:《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人文地理》1996年第1期。

[2]赵向阳、李海、孙川:《中国区域文化地图:“大一统”抑或“多元化”?》,《管理世界》2015年第2期。

[1]张政:《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与绿色增长效应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

[2]马荣:《高铁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9。

[3]趙冶:《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周学仁、刘薇娜、李雨果:《辽宁沿海经济带对外开放与产业升级关系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猜你喜欢

文化区吸引力高铁
第一次乘高铁
东汉洛阳城南:中国古代第一个都城文化区的形成
山上有座高铁站
高铁会飞吗
吸引力1
吸引力2
跟踪导练(三)4
人地百米建高铁
两湖文学:作为整体感觉文化区
东汉时期汝南文化区形成原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