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资料的拍摄

2023-10-31龚斌

海外文摘·学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摄影资料

龚斌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如何更好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以及利用,推动文明交流,使不同文明之间彼此借鉴,是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渠道,对于我国经济建设与文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的价值意义为切入点,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资料的拍摄内容及拍摄技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摄影器材的合理使用方式以及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能力的具体措施,旨在帮助相关从业者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留下宝贵的、优秀的图片资料,为今后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的价值意义

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内容、繁多的种类和鲜明的特色,吸引了大批摄影工作者的镜头聚焦,摄影师们纷纷用摄影作品来展现非遗之美,越来越多的观众也从摄影作品中认识了非遗,感受并领略到非遗的独特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多样,可能是具有某种特殊工艺技巧的弥足珍贵的物品,也可能是传承某个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的人。因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的过程中,不仅应体现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外在层面上的拍摄价值,同时应对其内在的品质传承进行深入的剖析。通过拍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特有文化特性,以更加充分地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和精神内涵。无论是印刷品还是书画、雕刻以及陶瓷等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通过更有技巧的拍摄来实现它们文化特征的传承,这正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的重要意义。

1.1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拍摄之前,首先应根据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来开展差异性的拍摄文案编写工作,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当前拍摄计划的初步安排方案。其次,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拍摄所在地的项目传承人之间取得联系,并且对当前拍摄活动的开始时间进行初步约定,商讨后续需要进行拍摄的具体内容。再次,还应对与传承人前期进行的访谈内容、时间进行确定,以及对拍摄非遗项目地点实地走访进行初步调查了解。最好做到全方位了解拍摄项目的传承历史渊源以及内容的核心所在,最后确定最合时宜的拍摄时间,再制定详细的拍摄计划方案。

1.2 拍摄项目内容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非遗图片资料的拍摄一般强调真实性,即画面内容所反映的非遗事物不是违背非遗真實面貌和非遗规律的形象。现实中的非遗项目,并非从任何角度、瞬间都能拍摄、表达出它所固有的本质意义。这就说明,用一幅或几幅照片就准确地反映一项非遗项目活动的本质并非一件易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表现环境的自然状态,拍摄非遗项目时要充分表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即环境的自然状态。注意线条、影调的合理使用和布局,从而达到透视感强的效果,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2)抓住人物自然的神态,在拍摄非遗项目活动时,要抓住人物自然的神态,尽量不要去干预和摆布被摄对象。同时,针对拍摄对象及自身进行情绪管理,情绪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强大语言,拍摄作品越能捕捉情绪,越能牵动观众的心[1]。

1.3 把握好拍摄角度、光影关系

首先应找好拍摄角度。拍摄者在进行工作时,应从左右、上下、前后、正侧等多个角度,对当前所需要的事物进行拍摄。而且很多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拍出理想的视觉效果,找到理想的拍摄角度,还需要蹲在地上或者跪在地上,甚至趴在地上进行拍摄,以拍摄出良好的效果以及视觉观感。至于一些需要进行刻字、剪纸或者是精雕细琢的制作类工艺品,则必须根据实际的工作场景来决定拍摄的角度。通常情况下,摄影者可以站在高处进行拍摄,采取自上而下的角度对细节位置进行特写拍摄。这种拍摄方法的使用,能够使得画面更具美感[2]。

1.4 非遗项目拍摄的主要内容

完整的非遗资料照片并不是随心所欲拍摄的,需要体现不同的内容。包括:历史渊源叙述性的资料图片;项目起源和流传范围概述性图片;传承人生活环境及现状记录;传承项目材料和生产制作全程节点的拍摄;项目呈现出的成品展示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拍好非遗项目,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下面讲解我国十大类别非遗项目图片资料收集拍摄的一些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综合各门类分为三部分内容来收集拍摄。

第一部分拍摄内容:非遗项目产生或起源或流传地点的全景地理地貌、村容村貌以及项目具体发生地点或加工制作工坊、场所和当地群众所世代居住的房舍面貌实景、人文环境。还要拍摄与项目相关的工具、道具、用品、器械、遗留物等物件。

第二部分拍摄内容:非遗项目传承人或代表性传承人、讲述人的肖像照、生活工作照、家人或几代传承人合影照等。收集传承人或讲述人手中保存的与项目相关的老图片、文字古籍、图册(或手抄描绘本)或图样纸本画册或刻画在岩石、墙壁、兽皮、贝叶、织物、纸张等材质上的图形文字,还有一些地方文献等载体资料。这些珍贵资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摄影者认真翻拍下来作为现有资料。

第三部分拍摄内容:为非遗项目重点拍摄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讲解。

(1)民间文学:拍摄民间文学、故事的资料收集整理人或代表讲述人手中现有的相关书籍、文献等载体资料。另外,拍摄一些与其文学故事流传相关的地方说书馆社、地方传唱史诗、地戏传演、百姓传说等场景图片,这些都是反映该门类的主要图片资料。

(2)传统音乐:拍摄传统音乐资料收集整理人或代表传承人、传唱人手中现有的相关古籍曲谱(或手抄记录本)、文献等载体资料以及该非遗项目现有的传统音乐曲谱、传承古本或手抄遗留本等。另外,还须拍摄传唱(演唱)时所使用伴奏或演奏与音乐相关的各种乐器,传唱的场所以及演出的场景氛围等[3]。

(3)传统舞蹈:拍摄传统舞蹈传承人(或群体)对其舞蹈所掌握的基本舞蹈套路和基本分解动作,必要时可分解式地拍摄,但要完整性记录。还要拍摄一些其舞蹈表演时穿戴的服装、头饰、化妆以及所使用的道具和相关演出时所使用的各种乐器等。另外,还要拍摄一些传承人在舞台上演出时的精彩瞬间镜头和演出场地热闹的观众氛围场景等。

(4)传统戏剧:传统戏剧和传统舞蹈拍摄内容差不多,重点拍摄表演剧照,演员穿戴的服装、头饰以及所使用的道具和相关表演时所使用的各种乐器等。另外,还要拍摄一些传承人在舞台上演出时的精彩演出剧照等。

(5)曲艺:重点拍摄表演剧照,演出时穿戴的服装以及所使用的道具和相关表演时所使用的各种乐器等物体。另外,还要拍摄一些传承人在舞台上演出时的精彩特写镜头,表现出人物情趣和演出场地间热闹的观众氛围场景等[4]。

(6)传统美术:拍摄传统美术类传承人与其所掌握的基本绘画、雕刻、制作等技法演示和基本制作处理方法、过程,包括所用材料制作处理方法、过程。还要拍摄其绘画、雕刻、制作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以及承载作品使用的形式等,这里重点还要拍摄最后所呈现出来的作品或成品,还有公众展出活动场景等。

2 非遗项目拍摄过程的技巧性

在面对镜头的过程中,拍摄对象难免因为不自然的感受和紧张的心情出现展示的纰漏,虽然自然景观和建筑能够避免这一问题,但是在技艺类型的项目上却难以规避。所以,熟练掌握沟通技巧也是拍摄人物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展开正式拍摄之前首先进行沟通和了解,消除拍摄对象内心的紧张情绪是摄影师应该首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了解拍摄对象心理、从摄影作品当中反映更深层次的人文情怀的关键。

另外,在沟通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也十分重要。大部分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都会挑选用光范围,而在山区和边远地区拍摄多需要自然光,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非遗技艺,比如皮影戏,反而需要在弱光源下完成拍摄,所以对于技术的要求相当严谨。如何在有效完成拍摄人物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作品效果,也是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才能够完成的工作[5]。

3 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能力的具体措施

拍摄者首先应该做到深入了解,并且多听多问。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资料的查阅,进一步听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与专家学者的介绍,访问一些对于当前非遗文化有所了解的群众,进一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项目、程序以及过程和关键的环节。如此一来,在拍摄过程中才能够达到心中有数、准确把握,并且需要做到主次、轻重分明,避免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其次,拍摄者还应该做到多拍、多练。这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所分布,不但分布范围较广,而且类别众多。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工作者必须深入到全国各地,锻炼自身的拍摄能力,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拍摄经验。

再次,拍摄者还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同行业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多观察别人的拍摄作品以及拍摄方式。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人员会有自己在长期拍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拍摄经验以及独特的拍摄手法和构图模式。不同攝影工作者之间进行交流沟通,对工作经验进行分享,并且对彼此之间的作品进行观看和分析,与自身的情况之间进行比较,充分吸收其他人的优点及长处,能够进一步增长自身的见识与工作能力。

除此之外,摄影工作者还应该进一步对摄影理论进行强化学习。摄影工作者平时应该多看与“非遗”有关的摄影论文以及心得分享和经验介绍,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经验进行学习与理解,不断丰富自己头脑中的素材积累,以便于在需要时能够进行使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选题能力以及创作能力。

最后还应该学会积累。在每一次拍摄工作结束之后,在对图片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对图片进行观察来对拍摄优缺点进行分析,对拍摄经验进行总结,并且针对自身的心得体会进行记录,以便更好地开展日后的拍摄工作。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拍摄的过程中,拍摄者不仅应该注意拍摄手法、拍摄技巧以及拍摄设备之间进行配合,还应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所传承、体现的文化概念进行表现。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高度重视,或者没有开展针对性的演练工作,那么很难通过图片资料充分表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涵。尤其是艺术的本质就在于返璞归真,摄影技术如何并不是通过外在景象的色彩张力所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如何能够利用有效的摄影技术,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底蕴进行充分的呈现。

引用

[1] 胡敏.记录多彩非遗 展示美好生活——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优秀作品选[J].中国摄影家,2022,314 (7):86-89.

[2] 刘雨柯,熊仁国,张宁.浅叙传统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文化价值表达与艺术情感表达——以湘西凤凰蓝印花布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1,No.259(24):36-37.

[3] 耿洪杰,周明明.基于数字摄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方式探析[J].照相机,2019,391(12):26-29.

[4] 田园,王亦敏.贵州摄影资源的开发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8,39(11):85-90.

[5] 龚宝辉.民俗摄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体现——以延平樟湖蛇崇拜民俗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3(10):54-56.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摄影资料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文化遗产保护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