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而行70载 “磴口模式”锁“黄龙”
2023-10-31耿国彪
耿国彪
黄河自西向东流入内蒙古,形成了壮美的“几字弯”,这里不仅拥有广袤肥沃的河套平原,也地跨库布其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成为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
黄河因沙而黄,治沙,是打好“几字弯”攻坚战的基石,关乎黄河安澜,也关乎流域百姓生计。
“黄沙滚滚漫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一首歌谣,唱出了彼时沙漠腹地农牧民的苦痛与心酸。
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南部,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端的磴口县,境内沙漠面积426.9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77%,是我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70年来,历届磴口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矢志不移向沙漠进军,形成了“精神一脉传承、两山理念引领、三生共赢发展、四方主体参与、五域系统施治”的防沙治沙“磴口模式”,建成了一条长308华里的大型防沙林带,树立了“不畏艰难、负重前行,团结拼搏、敢于胜利,继往开来、永不止步”的治沙精神。
敢把沙漠变绿洲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多年来,三北地区干部群众创新探索了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其中就有“磴口模式”。“磴口模式”是以维系绿洲生态安全稳定为目的,通过防、治、用、养等措施构建自然保护地、封沙育草区、防风阻沙区、农田防护林网“四位一体”防沙治沙综合体,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产业化治沙道路。
“一年一场风,风吹石头跑”,这曾是乌兰布和沙漠的生动写照。乌兰布和,蒙古语意为“红色公牛”。作为我国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年均降水量只有140毫米左右,蒸发量却可达2400毫米。治理好乌兰布和沙漠,对于保护黄河和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当时的乌兰布和沙漠几乎就是不‘木’之地。磴口县由于东临黄河,其余三面环沙,频繁遭受风沙、洪水灾害。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沙漠无阻拦,不断向东侵。’沙进人退,不少村庄因为流沙的侵害迁移四散。”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韩应联是土生土长的磴口人,他这样描述新中国成立以前磴口县的沙害。
1950年,308.5亩林木、5万余棵树木是磴口县仅有的“绿色家底”,剩下的大部分土地都被流沙掩埋,农作物经常被大风连根吹走,亩产不到百斤。
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家园不再遭受狂沙的危害,上世纪50年代磴口人民吹响了向沙漠进军的号角。在磴口县首任县委书记杨力生的带领下,开始了“沿沙设防,植树造林,保护沙区草木,营造防沙林带;沿河设防,筑堤开渠,遏制水患,營造黄河护岸林带”的治沙之路。
“我们扛着树苗,背上干粮和水壶,翻越松软的沙山,在沙窝里一干就是一整天。干热的风沙吹打得人睁不开眼,嘴里、耳朵里、鼻孔里全是沙子,但没有人抱怨。”回想起30多年前的造林情景,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护林员金振云仍记忆犹新。
这样的场景延续了多年,每到造林时节,沙漠边缘、黄河岸边,到处红旗招展,热火朝天。“改革开放后,以三北工程为契机,开展了荒山、荒沙、荒地、荒滩‘四荒’承包造林。1979年中国林科院在磴口县成立了内蒙古磴口实验局开展治沙科研,为防沙治沙提供科技支撑。通过实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百万亩沙漠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韩应联说。
进入新世纪,磴口县在防沙治沙、沙区开发上创新思路,把防沙、治沙、用沙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生态治沙130万亩。
记者走进乌兰布和沙漠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看到工人们顶着炎炎烈日,将稻草压入沙中做成草方格沙障,为秋季在方格内栽植梭梭做准备。这样不仅可以起到固沙作用,也可以保护新栽植梭梭苗的成活率。放眼望去,连绵起伏的沙丘上,纵横交错的草方格沙障犹如排列整齐的“魔方”覆盖在沙丘上。
“我们每天早上五点半来这里压沙,虽然天气很热,但是我们干劲很大。”治沙工人一边忙着运稻草一边和记者说。
今年43岁的磴口县防沙林林业管护中心副主任何文强在治沙战线上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何文强家住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的一个村子,村里人种植的华莱士瓜幼苗每年都要被沙尘掩埋好几次,治沙植树迫在眉睫。怀着这个朴素的想法,何文强于2005年考入磴口县林业局,成了一名植树造林的治沙人。
“造林都是沿路向沙丘中间推进。项目区有些地方的林带宽度已经达到了10公里。”何文强介绍,春季,乌兰布和沙漠风大、气温低、沙丘移动性大,新栽树苗极易遭受沙埋、霜冻等灾害。传统的柴草网格压沙造林虽然成活率高,但成本也高。为解决这一难题,磴口县林业局自主研发了冷藏苗避风造林技术。
“冷藏苗避风造林技术主要是利用低温保鲜技术,让苗木处于休眠状态。将准备栽植的梭梭等沙生灌木进行冷藏保鲜,延缓苗木发芽期,等到气温高、风沙少、降水增多的时候出库进行栽植,从而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生长环境。”韩应联告诉记者,“这项技术具有三大优点:通过对栽植苗木进行冷藏储存,随栽随用,有效延长了造林时间;冷藏苗避风造林选在风沙少的时候进行,避免栽植苗木被风沙吹走或掩埋,减少了苗木损失,降低了造林成本;通过冷藏苗木,适时选择风沙少、气温高的时候开展造林,便于苗木发芽,可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记者在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看到,一条条黑色的滴灌管在黄色的沙地上格外显眼。“我们在一些新建设的治沙林地里尝试使用滴灌技术灌溉,相较于普通浇水灌溉可以省下约三分之一的水,同时也可以大大节省人力。”何文强说。
行走在广袤的治沙林地里,阵风吹过,树叶迎风簌簌作响。眼前,不再是漫漫黄沙,而是大片的绿色向着远处铺展。
近年来,磴口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荒漠化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相继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规模化防沙治沙试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试点等国家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治沙210万亩,沙区生态综合治理与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乌兰布和沙区生态环境呈现了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
科学治沙让荒漠成为粮仓
8月27日下午,位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院内,三北工程研究院正式揭牌。
“组建三北工程研究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的具体行动,也是为全球防沙治沙持续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的重要载体。”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首任院长卢琦表示,“我们会将三北工程研究院建成运行有序、支撑有力、国际一流的防沙治沙研究机构,为‘三北’工程高质量建设、创造‘三北’工程新奇迹贡献科技力量。”
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是防沙治沙的科研单位,为我国防沙治沙事业提供科技支撑。经过40多年艰苦努力,通过大量试验,为治沙和保护粮食丰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昔日荒凉的村庄变了模样,人们脸上洋溢着喜悦。沙区大地开启了新的叙事篇章。这是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与磴口治沙人共同创造的杰作。
在县域最外围、乌兰布和沙漠最前沿,建起了封沙育草区,以封育保护为主,辅助飞播和人工播种耐旱沙生灌木,成为最外围的防线。紧接着就是防风固沙区,选用优良抗逆植物,营造防风阻沙林,形成第二道防线。最核心的就是农田防护林区,选择抗病虫、耐干旱、耐瘠薄的高大乔木,形成“窄林带、小网格、低耗水”的新型农田防护林模式,56万余亩防护林将农田紧紧护住。
从封沙育草区到防风固沙区,再到农田防护林区,3道防线构建了从外至内、由表及里、覆盖全域的科学防护体系,不仅让昔日沙子追着跑的磴口县变成了“绿进沙退”的富饶绿洲,也彻底切断了乌兰布和沙漠向河套地区和华北地区侵蚀的通道。
走进磴口县的黄河灌区,有农田的地方就有防护林,有路的地方也有防护林。从高空俯瞰,田成方、林成网,高大乔木林围绕一片片农田四周而生,纵横交织成防护林网,将农田紧紧护住。
“磴口县77%的面积被乌兰布和沙漠占据,农田防护林网是磴口防沙治沙模式的核心组成,也是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城镇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国林科院沙林中心副主任张景波说,磴口县处于整个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北部和下风口,稍有不慎,乌兰布和沙漠就会越过磴口向黄河和河套地区侵蚀。由此,磴口县成为“守沙要塞”。守好磴口县,就能守好河套粮仓。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一刮大风就埋公路,好多的班车、货车都走不动了。”磴口县沙金苏木农民刘耀宗提起沙害感慨万千。
对于刘耀宗这样的沙区农户来说,埋公路、沙堵门的事情常有发生。更坏的是,葵花、玉米等农作物的幼苗刚刚长出地面,就被无情的风沙打死,造成的损失很大。“不能坐着等死。建设不好生态,发展农牧业是空话。”刘耀宗清醒地认识到进行治沙造林的重要性。多年来,老刘在他的耕地周边沙丘上栽植梭梭、柠条600多亩。完成退耕还林250亩,农田防护林80亩,果园97亩,渠道林12公里,种植杨树7万株。通过开垦荒地、流转耕地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现在经营土地1200多亩,完成了渠、沟、路、井、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同时养殖肉羊600多只,年纯收入100多万元。
像刘耀宗一样,居住在磴口县乌兰布和沙区里的群众找到了治理沙漠的法宝——开垦土地的第一步要先种树。通过栽植防风林带,农田得到了有效保护,农牧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在70多年的防沙治沙实践中,磴口县立足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磴口防沙治沙模式——构建自然保护地、封沙育草區、防风阻沙区、农田防护林网“四位一体”的防沙治沙综合治理体系,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数据显示,磴口县林草覆盖度由建国初期的0.04%提高到目前的37%,特别是乌兰布和沙漠科学绿化与生态修复,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每年向黄河年输沙量由过去的7000多万吨减少到目前的370万吨左右,年沙尘暴日数由2010年的4天减少到1天左右,年降雨量由2010年的不足120毫米增加到170多毫米。全县10家林产业企业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磴口县先后荣获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国家“三北”工程科学绿化试点县等称号。
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局长王志国表示,磴口县将坚持系统观念,以防沙治沙和荒漠化防治为主攻方向,护山、节水、造林、改田、保湖、增草、治沙协同推进,持续提升沙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到2024年完成生态治理29万亩,到2025年完成生态治理78万亩,到2030年完成生态治理168.5万亩,实现县域内荒漠化治理全覆盖。
打造新时代的“磴口模式”
伴随着上午炙热的阳光,记者来到磴口县境内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这里整齐排列着一排排、一列列的太阳能光伏板。一眼望不到边的银色支架和深蓝色光伏组件,汇聚成产业发展的沙漠“蓝海”。
乌兰布和沙区光热资源丰富,是全国日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发展光伏产业条件得天独厚。早在2012年,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磴口沙源地生态综合治理一期项目就开工建设,并于当年年底并网发电。“多年来,我们多管齐下,形成了光、林、草相结合的林沙产业新模式,实现了‘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力求达到综合治理的生态效益。”磴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薛源说,“项目均采取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相结合的模式,在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同时,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工程。”
记者走进国龙光伏治沙基地,如同走进了光伏的迷宫,一排排的光伏板和脚下的细沙讲述着电与沙的故事。“我们通过抬高光伏阵列高度、拉大阵列间距,给种植灌草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充分利用光伏板下沙地种植沙生植物,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双赢,进一步挖掘造林种草空间。按照光伏板间开展光伏+柠条生态治理模式、光伏+梭梭生态治理模式,栽植柠条、梭梭0.23万亩,努力探索实践光伏+林草生态治理协同发展模式。”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磴口县依托乌兰布和沙漠风光资源丰富等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等绿色清洁能源,开启了“借光治沙”新模式。先后引进国龙、国电投、大唐等企业入驻乌兰布和沙漠,打造光伏+生态治沙产业园区。通过在光伏板之间空地栽植具有产业优势的灌木、中药材等,逐渐形成绿色屏障,改善光伏电站周边环境,不仅推动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还为发展林草沙产业提供相应的产品。
薛源说,截至目前,磴口全县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2.3万亩,装机容量77万千瓦,完成光伏板间种植梭梭、柠条、四翅滨藜等生态治理模式0.54万亩。在建99万千瓦,占地近3万亩。同时顺应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建设的形势,规划建设1100万千瓦光伏基地,占地34万亩。
从与沙博弈到与沙共舞,磴口县破解“点绿成金”的密碼,在可持续、可循环、可发展的沙漠治理新模式上不断探索向前。“滚滚黄沙,寸草不生。”曾经,人们这样形容乌兰布和沙漠。而今,乌兰布和沙漠披绿生金,不断书写着绿色传奇。
“防护林建起来后,村里环境越来越好啦!现在除了种地,我还种了李子、杏等果树,不仅能防风固沙,还多一份经济收入。”谈起村子的改变,磴口县农民杨生金喜上眉梢。
在磴口县,随着“一网三带”防护林体系愈加成熟,牧草种植和特色养殖、蒙中药材、经济林等生态产业乘势而起。目前,全县沙产业经营主体90余家,经营总面积近80万亩。
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均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磴口人。在20年的防沙治沙经历中,他大胆尝试,在沙生植物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产业养生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以“生态修复共同体+产业振兴共同体+健康养生共同体”为核心的乌兰布和沙漠王爷地肉苁蓉产业绿色发展模式。
记者来到王爷地肉苁蓉产业基地时,轰鸣的拖拉机正在进行播种实验,一颗颗混在泥土中的肉苁蓉种子,随着拖拉机的行走进入梭梭林的根部。
“我们接种肉苁蓉不仅不和农业争水抢地,还能防风固沙。”魏均介绍,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开发以沙漠肉苁蓉为核心的沙产业,该企业已在沙区种植梭梭林2万多亩,人工接种肉苁蓉2万亩,研发生产的肉苁蓉茶、肉苁蓉饮品等系列产品年产值达1亿元。
“我们从来不搞技术封锁,只要想发展沙漠肉苁蓉产业的我们都免费提供技术支持。”魏均说,目前他们以磴口县沙金苏木温都尔毛道嘎查王爷地甘草种植示范基地为中心,辐射10公里范围内发展种植10万亩甘草,亩均经济效益2500元以上;辐射磴口县100公里内,种植肉苁蓉20万亩,亩均经济效益3000元以上,形成肉苁蓉、甘草产业相结合的绿色财富循环经济链。
据了解,目前,磴口全县种植肉苁蓉、甘草等中草药材14万亩,红枣、酿酒葡萄等经济林产业1万亩,优质牧草46万亩,年产值突破10亿元……治沙又致富的梦想已成现实。
一个个鲜活的实例证明,“磴口模式”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而新时代的“磴口模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如今,站在乌兰布和沙漠,放眼望去,头顶是万里无云的苍穹,脚下是一碧千里的绿波。产业治沙撑起了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半壁江山”。磴口县沙产业经营主体已达60余家,经营面积近80万亩,经营内容涉及光伏发电、林下经济、种草、养殖业、中草药材以及旅游开发等多个项目。
磴口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志雄表示,磴口县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实施产业治沙,做大做强以光伏产业、奶产业、肉苁蓉、沙漠葡萄、沙漠有机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的沙产业,实现林、农、牧、商一体化的沙产业链,力争把乌兰布和沙漠建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试验示范基地,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之间蹚出了一条科学、共赢、可持续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