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 分析法的高铁新城车联网发展建议

2023-10-31马健MAJian周锡宇ZHOUXiyu张丽岩ZHANGLiyan

价值工程 2023年29期
关键词:智能网新城汽车产业

马健 MA Jian;周锡宇 ZHOU Xi-yu;张丽岩 ZHANG Li-yan

(苏州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苏州 215011)

0 引言

作为江苏省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江苏省首个数字交通示范区,高铁新城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六大未来产业创新高地”之一重点打造,在决策算法、感知融合、测试仿真技术等技术方向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1]。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车联网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蓝图设计”后的“施工落实”关键期,目前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链条长,产业角色丰富,系统架构复杂,涉及诸多软件、硬件及平台架构,形成了整车企业、TSP 供应商、软硬件供应商、网络运营商、内容和服务供应商等众多参与方,随着各个参与主体之间不断博弈融合,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模式产生了较大变化。大力发展车联网产业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产业结构性的调整和分析,而不是只追逐数据。分析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结构,对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 分析,给出切实的发展策略很有必要。

1 高铁新城智能车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1.1 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高铁新城汇集产业人才超2200 人,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和中游(如图1)。在已统计的50 家企业中,小规模的企业占比最高达88%,属于支柱型龙头企业引领发展。清智汽车、初速度(苏州)、智加科技、图达通、海之博、擎动动力6 家企业入选苏州市“独角兽”培育企业名单。

图1 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的人才分布(截至2021 年底)

另外,高铁新城拥有全国唯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向的5G 应用产业方阵创新中心。高铁新城内企业参与或主导起草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达18 项,智能网联汽车项目落地政策21 项,主要集中在落户奖励、金融支持、产出支持、运营支持、人才支持和高企奖励六个方面,政策支持集中在车联网产业的智能感知方面,尤其在高企奖励和落户奖励给予了重点的政策支持。

1.2 技术量产前景广阔

目前高铁新城以魔门塔、智加、图达通、轻舟、挚途等为代表的重点企业融资超15 亿美元。其中,魔门塔C 轮累计融资额超10 亿美元,系自动驾驶领域2021 年以来全国最大规模。除此之外,丰田、戴姆勒、上汽、吉利等国内外一线整车厂提供的自动驾驶方案量产合同已经落地;智加2021 年已完成融资4.2 亿美元,为美国头部物流客户交付1000 套搭载英伟达DRIVEXavier 运算平台的PlusDrive 自动驾驶系统,联合顺丰、鑫志鸿等合作伙伴实现智能重卡的常态化运营;与荣庆物流启动联合运营,开通了国内首条量产智能重卡运营专线;挚途科技推出的高级别自动驾驶重卡J7 已开始量产,成为国内自动驾驶行业中第一个向主机厂前装供货的企业。

1.3 打造高融合产业生态

一是全力构建优良生态。高铁新城加强先进地区合作,成立国内首个自动驾驶生态运营联盟(鳌头联盟)推动江苏省车联网战略人才交流中心、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苏州)等项目落地,构建智能车联网人才技术的引进培育机制[2]。依托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智能驾驶产业联盟、相城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联合会等,促进上下游企业融通合作。积极参与上海车展、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苏州电博会等行业活动布展,二是全力促进产业融合。高铁新城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和资金上全方位扶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致力于通过平台载体搭建、品牌活动打造、与相关企业诸如蘑菇车联的强力合作等为产业融合发展“赋能”。

2 运用态势分析法对苏州相城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进行分析

苏州作为全国7 个国家级/省级车联网先导区之一,统筹全市资源优势,以相城区、苏州工业园区、常州市为试点区域,加快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持续推动全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发展水平提升,在前沿技术研发应用、政策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和商业模式突破上形成先发优势。由此,分析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结构,对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行SWOT 分析,给出切实的发展策略很有必要。

2.1 优势分析

一是产业集聚优势显著。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已经初步建立,在智能驾驶相关领域的渗透率高,企业分布合理,龙头企业引领成长型企业跨越式发展,而且算法研发、环境感知类企业集聚效应凸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区域集聚发展初具成色。

二是技术前景广阔。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础平台支撑能力强大,智能驾驶平台开发布局和服务平台体系初步完善。产业载体发展成熟,有力支撑相关技术研发,创新集聚发展活力迸发。

三是产业政策保障有力。高铁新城积极完善产业政策,将组织协调、机制创新、扶持政策相互融合,全方位协同助推产业发展,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进一步向前推进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如图2)。

图2 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SWOT 分析(截至2021 年底)

2.2 劣势分析

一是行业标准不统一,产业链不够完善。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效率不高,软件和设备适用度低,各系统缺少统一的参考平台和接口,造成各层面信息交换标准不一致,资源浪费,车辆之间无法很好地通信。目前,高铁新城已建成高等级智能网联道路63.4 公里,部署超400 套感知设备,实现近50 种车路协同应用场景,但未来支撑场景连续的规模化示范应用以及开展大规模测试验证,均需要部署更加完备的路侧基础设施,以期最终形成全域覆盖智能路网环境。

二是城市顶层设计不足,创新环境仍存在限制,产业协同能力不足。智能网联汽车是跨产业融合的产物,高铁新城整体政策框架部署缺乏、创新环境存在诸多限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具有跨行业、跨领域的属性,高铁新城在跨部门协作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法律法规制定方面仍需完善。高铁新城已发放苏州市首批道路测试牌照及智能驾驶上路计划,开展Robotaxi、Robobus、自动物流、自动环卫等示范点建设,但规模化应用示范尚未铺开,未形成区域级的应用示范区,商业运营模式尚不明确。与此同时,各地均在抢抓车联网发展机遇,如北京设立政策先行区,深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立法突破等。

2.3 机会分析

一是苏州政策利好,产业发展前景好。相城高铁新城率先发布《苏州高铁新城车联网场景城市规划》,在落户支持、人才政策、研发补助、高科技项目奖励和企业奖励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扶持[3]。二是产业创新实践持续推进。在顶层设计规划、政策法规创新、创新环境培育等方面产业创新实践丰富,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弥补短板。三是机遇叠加。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新基建建设、场景发展、生态构建、量产发展等方面发展机遇叠加,有利于布局高标准生态链,汇聚相关产业企业,形成共促共荣的发展生态。

2.4 威胁分析

技术发展水平受限。目前车联网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应用出现同质化倾向。车联网产业与基础设施的整合集成度不高;海量数据难以挖掘价值,当前缺乏有效手段来利用大数据技术深挖信息的价值,让数据融会贯通;应用开发缺乏简易的使能平台,急需成套应用开发平台来降低开发成本和缩短上线时间;车联网安全难以保证,涉及企业数据、车辆数据、用户数据等核心数据资产,尤其是车辆控制、辅助驾驶等场景,黑客攻击将直接威胁到人身安全;缺少行业标准。中国车企在研发相关系统时,并没有统一的平台和接口作为参考。各自为政造成了系统之间的兼容问题,并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3 发展对策与建议

考虑高铁新城经济发展现状和规划蓝图,树立“相城担当,统筹全域,生态打造,跨越发展”的新发展理念,找准在国际车联网产业发展“坐标系”中的定位,融合长三角一体化的产业布局,立足相城区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建立优质产业生态,强化车联网产业政策支撑,凝聚龙头企业发展势力,提升产业复合发展水平,吸引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来到相城。

3.1 打造车联网产业集聚发展引擎

高铁新城紧扣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新兴产业链发展,不断改革创新,疏通堵点、纾解痛点、攻克难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格局,持续补链、强链、延链,打造发展新引擎。

一是开展全域示范应用。探索开展全域自动驾驶场景建设。制定智能网联汽车场景建设推进方案,鼓励相关部门参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推进工作,配合开放所属公共设施资源以及道路、公园、学校、社区、医院等公共设施和场所,助推年度场景建设计划加快落地。

二是推进政策措施创新。将高铁新城打造成为苏州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的创新试验区,使得高铁新城在产业集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突破上形成先发优势。另外牵头编制苏州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在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测试示范管理、商业运营服务管理、配套监管措施等方面创新政策措施,满足落地企业开展道路测试与落地应用的需求,力争相城成为苏州市政策先行示范区的核心区、江苏省政策先行示范区的样板区。

3.2 聚焦区域内车联网产业链协同交互

未来高铁新城在新兴产业方面将从竞争转向协同与交互融合,使得产业环节上的不同环和不同链形成合作关系,塑造未来高铁新城产业竞合关系新特征。

一是跨部门协同合作。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体系复杂,同时与交通、城建、能源、通信等多个领域深度耦合,其发展需要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智能化与网联化深度融合、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路径。

二是引导跨企业、跨行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建议成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专项领导小组,全力推进行业内不同企业、不同领域的跨界合作。出台利好政策引导传统车企与新兴科技企业的合作,以用户为导向,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和实用项目落地。

3.3 相城担当,统筹全域产业布局

在车联网产业发展路线中,最重要的就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在目前C-V2X 的发展中,前期的研发测试标准已经基本完成,现在正在进入大规模的建设和应用阶段。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高铁新城今后要以最灵活的体制、最开放的姿态、最包容的监管、最高效的服务,不断寻求新的合作,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协同创新网络和平台,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逐梦之都、创业奋进者的圆梦之城,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生态高地持续赋能。

4 结论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影响着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苏州高铁新城的车联网行业近几年取得较快发展,初见成效,但顶层设计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也相应暴露出来,本文通过SWOT 分析法对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相应暴露的问题和风险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将高铁新城打造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产业大脑”,实现相城区车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4]。

猜你喜欢

智能网新城汽车产业
5G赋能智能网联汽车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智能网联硬实力趋强
迎战智能网联大爆发
基于SJA1000的CAN总线智能网桥设计
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