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学交替的“双主体多岗位”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3-10-31钟志锋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7期
关键词:校企岗位院校

钟志锋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1450)

姜大源提出校企合作要解决三个问题[3]:第一是要解决企业的利益与学校的培养目标不相符的问题[4],需要加强校企双方在制度方面的融合;第二是解决企业的业务流程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流程不一致的;第三是解决企业的岗位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的问题[5]。本研究从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现状出发,分析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商贸人才孵化器”的实践经验,提出基于工学交替的“双主体多岗位”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

1.1 难以匹配到合适的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1)通过调查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情况发现,与大型企业合作中,学生往往难以得到更为全面的技能培养[6]。这是由于大型企业规模大、业务流程相对固定,因而学生难以接触核心业务(如推广、运营、策划、直播等);与此同时,在技能要求较低的岗位(如电商平台的客服),学生仅仅能学到片面的技能并且需要进行重复性的工作。企业的导师与高职院校的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教学等方面缺乏合作,难以实现工学结合、“双主体多岗位”实践教学模式,进而导致培养的学生技能相对单一。

(2)高职院校与小微企业合作,企业可以安排的岗位相对比较多,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需要的人数不多,只能安排部分学生参与岗位实践,满足不了工学交替教学的需求。

1.2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校企双方难以融合

(1)在职业教育中,高职院校希望通过建立“校中企”“企中校”的模式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企业岗位知识,掌握岗位技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企业很难做到把运营、推广、客服、美工等专业人员都安排来指导学生,因为每位企业导师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很难全职指导学校的学生[7]。此外,企业一般更注重经济效益,在安排学生实践时,也希望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8]。这导致在人才培养上,企业没有系统地为学生进行指导,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操作能力强,但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创新创业的能力较弱[9]。

(2)在校企合作中,教师很难融入企业。并且在专业技能教学方面,教师一般依赖于教材,然而由于教材内容往往滞后于发展中行业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学生在学校学到的技能实用性不强。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迫切希望能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以积累实践教学经验,但由于教师有教学任务,每周到企业进行实践的时间有限。另外,由于商业机密等原因,教师很难接触企业的核心业务,对自身技能的提升有限。

(3)姜蓓佳等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年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10],企业反馈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时,对现有的电商平台不了解,需要花费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

1.3 高职院校传统实训室的环境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

一方面,高职院校采用仿真软件进行实训,学生缺少真实环境的训练机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每个机房只能容纳50~60 人,无法满足企业项目需求,企业的一个项目通常由多个部门共同推进,因而机房空间不足。

1.4 部分学生参加项目实践的积极性不高

根据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参加项目实践意愿的调查显示,有3%左右的学生不愿意参加项目实践,参与意愿为20%的学生比例达到7%,参与意愿为40%的学生比例达到21%,这3 类学生参加项目实践的意愿不强,总占比达到31%。

其次,全过程合同管理。全过程合同管理是指合同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管理阶段,并以合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为主,事后应对处理为辅的合同管理方式。合同的事前管理阶段即为合同的形成阶段,包括合同策划、招标、合同谈判、合同的审查、合同的签订等;合同管理的事中控制阶段即为合同的履行阶段,就是对合同履行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和管理,包括合同分析、合同交底、合同控制、变更管理等;合同的事后管理即为合同的收尾阶段,包括索赔管理、争议处理、合同后评估、合同终止等。

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难题的解决策略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通常存在校方与合作企业匹配度不高、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企业所需实训室建设不足、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项目实践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该校通过引企入校,利用第五学期半年的时间安排学生在引进的企业岗位进行跟岗学习和实践训练,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实践导师双主体联合授课,学校专任教师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而职业岗位的项目化教学操作知识与技能则由企业导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进行传授,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工学结合,充分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2.1 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

合作企业选择思路如下:

(1)明确企业在电商方面有人才需求;

(2)向企业介绍学校的“商贸人才孵化器”,企业能够认可学校工学交替的“双主体多岗位”实践教学模式;

(3)合作企业能够安排技术水平高的导师进驻学校,负责指导学生对企业项目进行实践操作;

(4)合作企业具备真实有效的营业执照,且与学校距离相对较近;

(5)合作企业优先考虑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要求有稳定的供应链和成熟的管理机制,为长期深入合作提供保障;

(6)合作企业注重学生的绩效考核,对于业务能力优秀的学生,能够发放一定的业绩奖金。

通过以上步骤选择的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实习机会。

2.2 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深度融合

(1)学校主动和企业研讨,共同制定既适合企业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培训的合作方案。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合作的企业是一些转型的企业,在生产上有自己的优势,但在电商平台运营上,多个岗位对人才有需求。学校引进有电商运营经验的导师团队,共同开展企业项目,在确定企业项目以后,进行项目宣讲,由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确定参与企业项目的学生团队,然后与企业共同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2)引进真实的企业项目。合作企业可以购买电商平台账号,学生通过账号上传商品,进行推广,利用直播,开发客户,通过真实的运营数据分析,为运营提供决策依据,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3)校企双主体育人。由企业导师讲授产品知识、产品的卖点、开发客户的技巧、直播技巧;校内专任教师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这种双主体教学模式可以同时为多家企业开展项目化教学,可以容纳上百名学生参加项目化实践,实践岗位有平台运营、美工、客服、直播等,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实践训练,同时每周参加多项技能的培训,包括商品摄影、美工编辑、数据分析等。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研讨企业项目的教学培训。学校和企业有共同的人才培养需求,校企双方派出指导教师,践行了工学交替的“双主体多岗位”实践教学模式[11]。

(4)企业储备人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导师按照企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企业的文化和产品,分析客户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化教学,学生对企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可以选择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非常契合企业的需求,能够实现与企业岗位要求无缝对接[12]。

2.3 按照企业环境对实训室进行改造

为了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对实训室进行了改造,根据企业的环境布局,将实训室分割成多个功能实训室,包括运营室、直播间、会议室和培训室等,每个企业项目都有自己的运营室、培训室和会议室,并可以让多家企业错开时间使用。对于需要使用直播间的企业项目,学校会安排符合要求的直播间,并提供多套直播设备。

2.4 实行导师和组长责任制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团队,在每个项目中安排了大组长和小组组长,即为每个企业项目安排一名大组长,每个项目中的部门设置一名小组组长,这些组长每天都会开早会,教师通过组长了解企业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引导组长发现问题,并与企业的员工和组员进行有效沟通。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企业的管理骨干,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训项目的积极性。

2.5 过程考核,校企共同评价

学生参加企业项目化教学,可以按照企业的绩效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由校企联合评价,注重过程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占10%)、考勤(占10%)、任务完成情况(过程考核占60%)、汇报总结情况(占20%)等。校企联合评价可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其中,注重过程考核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每个环节的细节,从而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的技巧。任务完成情况是过程考核的主要内容,它可以细分为多个任务点,并针对每个任务点对学生进行考核。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操作和项目流程,并在实践中得到更多的成长机会。若学生考核不合格,则要求其再次学习任务的知识点,然后再进行考核,直到学生考核通过为止。这可以确保学生理解每个环节,并且能够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当学生可以上岗时,考核方式将转换为按照企业的绩效指标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将获得相应的分值,并根据权重转换成对应的分数。在项目结束时,学生应对项目化教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汇报。此汇报应由企业和校内教师共同打分,最后将完成的四个考评项目得分相加,就是学生最终的考核成绩。

3 结语

多年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采用工学交替的“双主体多岗位”实践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由于在真实的平台上进行运营,教师可以接触到企业的真实数据,并可获得更准确的反馈,根据数据反馈,不断完善培训思路,优化经营策略,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工作场景。良好的运营数据可以增加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以致用的参考,使他们积累实践经验。教师通过指导项目,将相应的案例融入课程教学,丰富了教材的案例,从而使实践和理论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13]。这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获得了更多企业的认可,学生展现了更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参加过类似项目的学生在毕业后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证明该模式是一种有效的高职学生培养路径。企业在项目中也获得了良好的收益,提升了企业的经济实力,推动了该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14]。

猜你喜欢

校企岗位院校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