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多校联合强化专业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3-10-31李森杨存祥曹祥红张单秦恒洁
李森,杨存祥,曹祥红,张单,秦恒洁
(郑州轻工业大学 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新时代,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推进转型升级,以满足科技与社会进步的需求。而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高等院校,同样面临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的难题[1]。近年来,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要求,要求学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方针,以工程教育为引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2-3]。与此同时,教育部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一流专业建设[3]、一流课程建设[4]、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5]、创新创业项目建设[6]等,通过强化专业建设,起到带动引领作用。
在新工科背景下,各高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主动与行业、企业深入交流,在课程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各高校自身发展的同时,高校之间的合作相比之前却没有明显的改善,高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也只是停留在较浅的层面[7]。
如何加强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引领带动作用,是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 新工科背景下多校联合强化专业建设的意义
1.1 强化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带动引领作用
教育部建设一流本科专业的目的是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全面提高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能力[8]。在数量方面,则限制为10 000 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 00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因此,总体来说,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不可能覆盖全部的学校。为保障未覆盖学校的专业办学质量,需要充分发挥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带动引领作用,不断推广专业建设经验。
1.2 提高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建设效果
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是推动专业发展的思想引领和动力源泉[9]。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种类和规模均在不断扩大,如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等。项目申报指南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多所院校联合申报,以促进校际交流与合作。从政府层面来讲,鼓励多校联合可以保证教改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对教改项目成果进行充分的验证;从学校层面来讲,通过集思广益,听取多方意见,可以促进教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相关专业的建设质量。
1.3 推动产学研融合进一步发展
新工科建设的一个要求便是加强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10]。因此,在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均加大了与企业的沟通力度,建立了相应的实习实践基地。如何保障多数学生的实习实践需求,实现高校之间实习实践基地的共享,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通过多校联合,共同创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是资源优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产学研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新工科背景下多校联合强化专业建设的思路
为强化多校联合,促进专业快速发展,应从“形式 +内容”两个方面予以考虑。在形式方面,应探索便捷快速的沟通交流途径,方便各高校的教师开展交流合作;在内容方面,则应统筹兼顾各高校的特色,确定合作的主题和方案,以提升专业建设的效果。具体的思路如下:
2.1 探索网络交流新模式,推动多校沟通快捷化
近几年,线上交流方式快速发展。以腾讯会议、钉钉等为代表的会议软件让人们摆脱了空间的限制,强化了校际之间的交流。除此之外,学习通[11]、中国大学MOOC[12]、雨课堂等网络平台,更是推动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虚拟教研室的出现,为促进多校联合共建学科专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13-14]。所谓虚拟教研室,是指不同学校之间,依托同一门课程或同一个专业,在充分发挥各高校优势的基础上,为解决某一问题或为了某项共同目标,多校教师联合开展教研活动。在呈现形式上,虚拟教研室除了传统的网络交流软件之外,还开发有相应的教研平台,可以共享教研资料、课程资料等内容,为多校联合交流提供了便利。
2.2 统筹多校联合新内容,提升专业建设成效
为了提升多校联合促进专业建设的效果,对于多校联合的交流内容,高校要加以认真统筹规划。借鉴虚拟教研室的开展情况,多校联合的交流内容要清晰具体,紧紧围绕教学实际工作来展开,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具体可交流研讨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同一门课程的教学与资源建设、师资教学方式的交流与培养、实习实践基地的共建共享、学科竞赛的指导与合作等。
使用手动对焦模式拍摄,故意不让主体清晰锐利,旋转对焦环让画面中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能够在明亮背景前特别出效果。
在研讨内容的设置上,应突出各高校的专业特色,分享经验,尤其是一些优质资源的交流,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实施、一流课程的建设、教学成果奖的获取等。高校要充分发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带动引领作用,从课程建设出发,实现多校学生共上一门课、共用同一资源的效果。
3 新工科背景下多校联合强化专业建设的路径探索
本文以郑州轻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工程学院为例,探讨新工科背景下多校联合强化专业建设的路径。郑州轻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于2014 年,设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安全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学院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工作,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上课、指导毕业设计,举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专业论坛,开展校企文体联谊活动,促进师生与企业人员深度交流。在校际合作方面,由学院牵头,联合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大学等10 所学校,成立河南省消防协会科学教育工作委员会、河南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科学教育工作委员会,具备丰富的校企、校校合作经验。
3.1 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引领,强化校际联合
郑州轻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工程学院是河南省内第一个开设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以下简称“建电专业”)的学院,专业先后荣获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省级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等荣誉称号,专业教师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以上教改项目,并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参评国家教学成果奖,在建筑电气领域具有品牌引领作用。
在国内校际合作方面,“建电专业”承办教育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1 次,并多次参加教育部指导委员会会议,与教育部指导委员会联系紧密,积极参加教育部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师资培训、院长和系主任论坛、联合毕业设计等。此外,“建电专业”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跨校申报“建筑智能化领域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加强与国内同专业优势高校的联系。
在省内校际合作方面,“建电专业”积极与省内同专业高校联系,充分发挥自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带动引领作用,以项目为牵引,联合河南城建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三所院校,共同申报了题为“区域性虚拟教研室多校协同共建研究与实践——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例”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各高校充分发挥特长,不断提高“建电专业”在河南省的发展水平。
3.2 以一流课程为切入点,落实校际联合,推动专业建设
建筑环境工程学院目前共拥有电气照明技术国家级一流课程,建筑公共安全技术、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省级一流课程,安全系统工程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省级线上教学优秀课程、校网络空间优秀课程等20 多门优质课程。
3.3 以联合毕业设计为支撑,加强校际之间的师生培养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特色项目,由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管理和实施[15]。其中,郑州轻工业大学作为多校联合毕业设计的发起者和主要参与者,在多校联合毕业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多校联合毕业设计过程中,不同学校共做一个题目,从出题设计上,可以紧跟时代步伐;从学生做题上,可以实现多校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共同研讨;从组织答辩上,又可以考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各高校人才培养起到督促和推动的作用。
3.4 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为校际沟通构建桥梁
建筑环境工程学院为中国青年消防科学家论坛秘书处、河南省智慧消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河南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协会科学教育工作委员会、河南省消防协会科学教育工作委员会挂靠单位[16]。
学院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以河南省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年会、河南省智慧消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议等相关会议为依托,为省内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通过定期组织会议,在促进高校之间沟通交流的同时,也加强了高校与相关行业、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落实,推动了高校、协会、企业的无缝衔接。
3.5 以大学生实践基地为依托,搭建多校学生共享的实践场地
建筑环境工程学院非常重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先后与汉威科技集团、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河南公司、郑州市天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郑州亿达科技新城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力安测控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国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河南消防职业培训学校、河南海力特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有力支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1 年,郑州轻工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联合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依托郑州亿达科技新城发展有限公司,申报了河南省新工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获得审批。2022 年,安全工程专业参与了河南城建学院、河南理工大学依托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申报的安全工程产科教融合教师创新实践流动站项目,并获得审批。以上实践基地项目的建设为各高校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开展优质基地实习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4 结语
本文以强化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出发点,以郑州轻工业大学建筑环境工程学院为例,从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引领,强化校际联合;以一流课程为切入点,落实校际联合推动专业建设;以联合毕业设计为支撑,加强校际之间的师生培养;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为校际沟通构建桥梁;以大学生实践基地为依托,搭建多校学生共享的实践场地五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