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3-10-30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23年10期
关键词:长安李白

陈清华

2023年7月8日,由追光动画出品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成为暑期档的口碑之作,影院变成孩子们的“大型背诗现场”,《长安诗选》等衍生品脱销,片中人物李白、玉真公主等的装束被竞相模仿……

作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影片,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开篇之作《长安三万里》一直备受关注。今年夏天,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燃爆暑期档。每个走进影院的人观看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都知道自己这次接受的是一次唐诗之旅的邀请,而旅程的起始点,是1300年前的盛唐。有人初尝“诗词之乐”,发觉不必死记硬背,古诗原来很有意思;还有人感悟“传承之乐”,发觉绵延千百年后,中华文化愈发魅力无穷。

自2013年成立以来,追光动画以国民熟悉的民间神话传说为题材,《小门神》《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等优秀国产动画电影,以华丽精细的视效质感,为中国电影市场打造画质媲美好莱坞的精美动画电影。以《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为主的“新傳说”系列和以《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为主的“新神话”系列各有特点,覆盖广大青年观众的偏好,深受国漫粉喜爱。

追光十年来的动画,其实都不是给孩子看的,其中“中年人心境”的表达多次成为影片槽点,国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情感基调依然是中年人的心境。

动画作为文化交流输出的媒介之一,对文化交流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次向观众娓娓道来繁华盛世的长安,无疑也是对外输出传统文化的好机会。

电影开篇定调:“在我唐代,上至君王,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会写诗。”

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长河,载着无数文人的希望,让我们在这喧嚣闹市中仍然能感受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早在我们学说话时,父母就教我们“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后来母亲教我们节约粮食的时候,又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育我们。所以,我们很小就喜欢上了古诗。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唐诗不单单是国粹的流淌,还帮助我们见天地、见众生。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2023年7月14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在传承发展中赓续中华美学》为题撰文写道,从国产动画电影持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来说,《长安三万里》可谓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大成,“在中国人看来,唐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长安三万里》满足了国人对大唐文化的想象,也让观众获得了新的审美感受。由此,该片实现了技术、美学、文化、产业等多个维度上的深度融合和创新表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对传统进行创新。黑格尔认为:“传统并非仅仅是管家婆,它把接受的东西完整保存并传给后代,但并非像自然的运动变化永远保持自身的规律,而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1]

电影《长安三万里》再现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大唐节度使高适在吐蕃大军攻打西南时,面临着长安城的危局。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该片以诗人高适的视角展开,回顾了他与“诗仙”李白以诗相交的“神仙友谊”,并呈现了性格迥异的俩人在追逐人生理想时的不同选择与际遇,以168分钟的时长带出璀璨繁华、风云激荡的大唐诗史。

《长安三万里》以60年的时间跨度书写了一部大唐史诗。其绚丽的动画和特效,让人感觉每一帧画面都可截图保存为一幅美美的国风画。

《长安三万里》中一共出现了48首经典的唐诗佳句。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无论是《静夜思》《春晓》等小学课本里的经典,还是极富想象力的《将进酒》,这些诗一同唤起了观众对中华传统诗词的共同记忆,全方位展示“盛唐气象”。

随着《长安三万里》扑面而来的还有一份家国情怀、悲悯情怀。影片里的诗人们个性迥异、命运多舛,但背后都是对于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深沉责任。无论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流露着对国家的忧思与报效国家的壮志。

《长安三万里》成功唤醒了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诗情画意基因,其备受好评和广泛赞誉的成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自信和魅力。影片以唐诗为载体,通过名人云集的阵容和令人陶醉的场景,让观众再次领略到了“何以中国”的深厚底蕴和豪迈慷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树高千尺有根,江河万里有源。现代文明都奠基在传统的基础上,没有传统的厚重根基也就不会有现代社会的进步。正是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当代中国在传统与现实的交融中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不能同中国传统割裂的,“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主体性失落了,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历史中断了,它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丧失了”[2]。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表示:“《长安三万里》是近年来少有的国产动画经典之作,从我专业的角度看,影片对唐代风貌的还原度极高。”《长安诗选》的作者韩潇表示:“这部电影带着大家重温了那些绝美的诗句,讲述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精彩的人生,还原了一个梦幻大唐,这就是《长安三万里》的魅力所在。”一位古代文学研究者看完影片后激动不已:“最喜欢片中胡姬酒肆那场戏,这完全是为我这样热爱古代文学的人量身定做的,还有就是电影将李白的挣扎展现得特别到位,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

在《长安三万里》的成功背后,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产业的潜力和希望。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和叙事手法都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平,其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动画产业的实力和进步。这也预示着,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动画产业有潜力也有能力在国际大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更广泛的视角看,《长安三万里》的热播也与当前全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密切相关。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长安三万里》带火了李白、杜甫这些耳熟能详的诗人和他们的诗句,还带动了影视作品对具有中华历史底蕴、中华传统文化色彩内容的再创造,带动了教科书式的平面历史一跃成为大众史学广为传播和接受的教育互动。这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让中国历史上的闪光人物真正走进青年人心中,成为他们热爱和追捧的“超级英雄”。

近年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取材的优秀“国漫”作品越来越多,从《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风语咒》《大鱼海棠》,到连续剧《中国奇谭》、国风舞蹈《只此青绿》《碇步桥》。《长安三万里》之所以爆火出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诗文化”之美。这个“诗文化”不是单一的诗句“嫁接”“拼凑”,也不是漫无边际的“诗词吟诵”,而是以情景设定为依托、以人物情感为主线,用“诗”的共情引发人的共鸣。

长安三万里,多少诗人风雨中。

《长安三万里》将纪实与想象交融,开启了一场打破时空的“唐代诗友会”。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贺知章、李龟年、张旭……众多风流人物,伴随着脍炙人口的诗句,一一登场。李白、杜甫无疑是两座风格迥异的唐诗高峰。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结尾部分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长安的繁华气派、梁园的田园风光、扬州的温柔妩媚、塞北的苍凉辽阔,与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吟诵一起“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策马逐风,共赴万里人生。《长安三万里》瑰丽壮观、上天入地、纵横捭阖,诗歌国度,诗词之美,诗人之心尽在其中,彰显了大唐气韵芳华,还融会了唐代“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在诗词之外,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

《长安三万里》这部与唐诗有关的动画电影还引发了一个难得的景象: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在影厅里一起背诵电影里的唐诗。

好了,铺垫太长了,该破题了。片名起自明代陈子龙的诗句:“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在影片中,“长安”就不仅是地名,它是帝国盛世的标志,更是热血男儿的理想,是建功立业的抱负。

为什么叫“长安三万里”?制片人宋依依道出其中所蕴含的深意:“‘长安代表的是高适、李白等诗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地,而‘三万里是他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长安,是太白先生追逐理想的地方。

《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唐代人的朴素自信,以及对个人与时代梦想实现的坚信。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长安三万里》中,贯穿千年的诗句,记录了乱世的愁思,也描绘了美好的期待,更为西安赓续了千年文脉。

——题记

国风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从大唐安史之乱前后,以唐代诗人高适的视角,串起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顶流”的大唐往事,见证高适与李白相遇、相知的一生,铺陈开一幅光辉灿烂的唐代历史文化画卷。

《长安三万里》令观众在“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中穿行大漠边塞,徜徉烟雨江南,在水墨意境与最新光影技术的完美融合里,感受辉煌壮丽的中华诗歌艺术。

“仿佛在千里江山图中上了一堂国学课”,“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有些文化已经刻进了我们的DNA”……在诸多的赞美声中,网友的评论“中国文化就是电影最大的底气”获得了超10万个点赞。

《长安三万里》以60年的时间跨度书写了一部大唐史诗。故事以家国情怀为框架,表现了高适和李白之间的友情。其绚丽的动画和特效,让人感觉每一帧画面都可截图保存为一幅美美的国风画,片中出现或涉及的48首诗歌也成为今夏热门的语文背诵篇目。有人初尝“诗词之乐”,发觉不必死记硬背,古诗原来很有意思。还有人感悟“传承之乐”,发觉绵延千百年后,中华文化愈发魅力无穷。

随着《长安三万里》扑面而來的还有一份家国情怀、悲悯情怀。

影片里的诗人们个性迥异、命运多舛,但背后都是对于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深沉责任。无论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流露着对国家的忧思与报效国家的壮志。

作为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影片,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开篇之作——《长安三万里》一直备受关注。《长安三万里》成功唤醒了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诗情画意基因,其备受好评和广泛赞誉的成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自信和魅力。影片以唐诗为载体,通过名人云集的阵容和令人陶醉的场景,让观众们再次领略到了“何以中国”的深厚底蕴和豪迈慷慨。

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大唐节度使高适在吐蕃大军攻打西南时,面临着长安城的危局。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该片以168分钟的时长带出璀璨繁华、风云激荡的大唐诗史。

长安三万里,多少诗人风雨中。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贺知章、李龟年、张旭……众多风流人物,伴随着脍炙人口的诗句,一一登场。《长安三万里》将纪实与想象交融,开启了一场打破时空的“唐代诗友会”。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本片的结尾部分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诗在,书在,长安就在。”多么自信又自豪,多么执着而又坚定。是的,生命易逝而文明不朽的传承,一直都在。

长安的繁华气派、梁园的田园风光、扬州的温柔妩媚、塞北的苍凉辽阔,与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吟诵一起“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过去的两千年里,诗人们向我们奉献出无数堪与日月争辉的灿烂诗篇。如果没有诗歌,很难想象中国文化会是什么样子。唐诗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最璀璨的明珠。电影《长安三万里》以老年高适的视角,回忆了他和盛唐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的交往,其间还有王维、岑参、贺知章、崔颢、孟浩然等诗人以及玉真公主、音乐家李龟年、书法家张旭等名人入镜,影片讲述了盛唐时期那些艺术家的故事,气象宏大。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最伟大的天才诗人之一,从故乡青莲到盛世长安,李白始终保持着天真淳朴的一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恐怕是传播范围最广的唐诗了,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静夜思》写的是一位漂泊在异地的游子的思鄉之情。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一片月光如秋霜一般,洒在地上,那么洁白却又那么寒冷。抬头看到的是天空中高挂的明月,于是触发联想,想到了家中的亲人,想起家乡曾经拥有的温暖回忆,心思越想越多,不知不觉低头沉思。

这首诗可以说明白如话,用不着多解释。

可是,如果按字面来理解,却是讲不通的。事实上,不少选本、注本在“翻译”的时候都无法自圆其说。比如说,李牧华注解宋人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就是这样说的:“床前照着白皑皑的月亮光辉,我怀疑是地上落了一层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不少人都理解成“李白晚上睡在床上看月光”,张乐依的《白话唐诗》说:“洒在床前的是一片明净洁白的月光,就像地面上铺了一层秋霜。”

月光照在床前,李白怀疑是地上下的白霜。逻辑上讲不通啊,因为霜是不会落进房屋内的床前的,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白霜怎么降进屋里来呢?

之所以出现这样逻辑不通的注解,是因为我们今天的人一提到“床”就认为是睡觉用的,有席梦思床、竹板床等,总之是卧具。这是不对的。在唐代对“床”字的理解和我们今天不同。《康熙字典》里,对“床”是这样解释的:“人所坐卧曰床。又井干曰床。”

就是说,“床”,有可能是睡觉用的,也有可能是供人坐的,就像我们用的马扎一样(《木兰诗》里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这个“床”就是马扎的意思);还有一种解释,“床”也可能是井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意思可能是李白坐在屋子外面的“床”( 马扎)上看月光,也可能是李白走到屋子外面,看到院中井栏前面的月光洒满地,就像降霜一样。

2022年,一场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辩论,掀起了“斯人”与“是人”的考证热潮,有网友把历来的文献翻出来,一一对比,彰显较真精神。文字需要尊重,汉字需要较真。揪出常见误用,是一种基本的文化素养,更是对文字的敬意。互联网时代,人们大量写字的机会少了,提笔忘字的人多了,但错别字的旧账新账都得算,尤其不能欠新账。

李白是诗仙,诗人中的第一牛人,几乎可以说是大唐的“名片”。关于李白的故事,史书上的记载多少有点儿玄乎。说李白周岁抓周时,面对多种眼花缭乱的物件,只抓了一本《诗经》。这意思大概是说他的诗才得益于《诗经》的熏陶吧。

六七岁那年,李白的老爸出了两句对联——“春风送暖百花艳,迎春绽金它先开”。李白的老妈对的是——“火烧杏林红霞落”。李白望着窗外的李树,随口说了句——“李花怒放一树白”。全家一致叫好,最妙的就是那个“白”字,从此就给他起名叫“李白”。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吧,语文课本上有一个关于李白的故事,大意是说他小时候贪玩、调皮、捣蛋,上课坐不稳,还经常逃课之类的。小孩子嘛,正是贪玩的年龄,这个年龄段套用罗大佑的歌词可以这样描述:“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唧唧喳喳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有一天,李白再次逃课到外面捉虫子,到一条小河边,好像事先安排好的那样,很巧合地撞上一个老婆婆——她正费力地在石头上磨一根碗口粗的铁棒(铁杵)。李白好奇,就开口问:老婆婆,你在干什么呢?老婆婆用教化的口气说:我在磨绣花针。李白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问:居然正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棒。这么粗,你得磨到啥时候啊!老婆婆微笑着,说了一句颇有哲理的话: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听后,联想到自己的行为,心中自觉惭愧异常,赶紧转身一路小跑,悄悄地回到了教室,从此发奋读书,最终成为唐代诗仙。

总之,李白意识到“只要不断努力,肯定能克服所有困难”,恍然大悟般地回学校认真读书了。

这就是流传甚广的李白象耳山求学的故事。故事的潜台词就是:知道李白为什么能成为大诗人吗?就因为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并且日积月累、勤学苦练,终成大器。

这句话,当时成了我们学生中间最时髦、最励志的名言。在学校毕业的留言册,全班同学赠给对方的都是这句雷同的话。

后来,笔者翻遍书架上有关唐代历史的资料,都没有找到它的出处。不过,现在想想,即使编这样的故事来“忽悠”我们好好学习,那也是为我们好,不是吗?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很励志,它说的是,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肯下功夫,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只要我朝着这个理想努力奋斗,坚持不懈,那么,我就一定会成功。

随着年岁渐长,笔者开始认真思考“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仅靠功夫深,铁棒真能磨成绣花针吗?

其实,当时李白亲眼所见的老婆婆正在磨的那黑黑的杵状物,也许根本就不是铁杵,而是远远看上去像铁杵的黑黑的砭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最近终于查到资料,“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出自宋·祝穆所著《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一书。书中是这样记载的:“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也就是说,李白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磨铁杵是李白自己下的结论。铁是很硬的东西,想在石头上将铁杵磨成针,未免荒唐,可能性不大。李白误以为是在磨铁,那不过是李白的看法。铁杵,其实是一种像铁的石头(它的名字叫砭石)。

当李白问“老婆婆,你在干嘛?”的时候,老婆婆诚实地回答道:“欲作针。”其实本意是在磨砭石欲作砭针。李白以为老婆婆是要将铁杵磨成针,所以很吃惊。老婆婆以为李白知道自己在磨砭针,所以回答得很沉着。误会有时就在这不经意间产生了,误会有时会是遗憾,但有时也许是意想不到。

也许,老婆婆不是山村普通农妇,而是隐居在山中的善用砭石治病的中医高手。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就记录东西南北中“五方”出五法,其中之一就是砭石;并认为会“制砭石大小”为治病之必备技能之一。老婆婆当时正在磨砭石准备给病人治疗。

当然,老婆婆也可能是隐居在山中的懂中医的武林高手,像后来的《七剑下天山》的傅青主一样,也未可知。

李白不知道老太婆是会用砭石的中医高手,用现在的话说是会刮痧的中医高手。

“砭石疗法是中国最古老的治病方法。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我国的古人就已经会用砭石治病了。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它已由原来粗浅直观单一经验的治疗方法,发展成为如今有系统中医理论指导,有完整手法和改良工具,且适应病种广泛,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中医非药物疗法。

“砭石与针灸都是我国传统疗法,但二者并非同一种疗法,很多人却误将‘针‘砭混为一谈。医家、学者对砭石范畴的认识已很狭隘,对其注解亦充满了推断与臆测,持砭石即石针观点的学者占据多数。相关论述见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记载:‘砭,以石刺病也。南北朝全元起注之曰:‘砭石者,是古外治之法,有三名,一针石,二砭石,三镵石,其实一也。古来未能铸铁,故用石为针。又有唐代王冰注曰:‘古者以砭石为针,故不举九针,但言砭石尔。唐代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云:‘医经者……用度箴石汤火所施。又言:‘石,谓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则有砭,今其术绝矣。

“以上是将砭石解释为石针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他们大多认为砭石即石针,其后被金属针代替而不复存在,这种‘其术(砭石)已绝矣的观点一直影响到近代社会。如民国时期中医名家谢利恒先生编撰近代中医药辞书《中国医学大辞典》,将砭石解释为‘石锋之可代针刺者。1995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针灸大辞典》,将砭石解释为‘用以砭刺患部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的工具。

“尽管此类言论颇多,在整个学术界也占有主导地位,但是这种认识仍然存在狭隘、模糊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一面。而且,砭石与针刺本来就是两种疗法,且来源、适应证均不同,从古典医书中很容易得到证实。

“另外,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砭石的形状不是单一的,其作用既可刺血、排脓,也可割切、按摩、热熨,因其形状不一,其作用亦可异。如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县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一枚砭石,长4.5厘米,一端扁平呈半圆形刀状,可用于切开痈肿,另一端呈锥状,可用作针刺,中间的把柄为四棱形。河南新郑市韩城遗址也出土过一枚砭石,一端卵圆,可用于按摩,另一端呈三棱形,可用以放血,似是‘圆针和‘锋针两种针具的结合体。四川出土的砭具后端呈手柄状,便于手持,前端尖锐,头部圆滑,能对人体皮肌和穴位进行刮、按、点等手法。2003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一篇名为《罕见的收藏》的文章,其中记载的一枚被专家称为‘典型针砭的砭石与现代刮痧板非常相似。

“当前,刮痧成为砭石疗法的主要存在形式。而在民间,流传最广、老百姓最能接受的保健方法,当数从古代砭石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刮痧疗法了。

“砭石形状各异,从文献记载和砭石的构造分析,其功能涵盖刺血、放血、排脓、按摩、热熨、点穴、刮拭等诸多方面。其中刺血、放血、排脓等功用逐步被金属工具之针刀所取代;按摩、热熨、点穴等功用与推拿按摩合流;其刮拭、按摩、点穴等功用逐步在民间发展成为刮痧疗法。

“古代的刮痧工具五花八门,有木制、竹制者,亦有用汤匙、碗边、铜钱、贝壳等替代品进行操作的,该法主要用于治疗痧病及中暑、感冒、腹泻等病症。发展到现代,其主要用水牛角和玉石为原材料,制成形状各异的刮痧板,治疗病种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小毛病,适用范围已拓展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男科、伤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肿瘤科的400余种疾病,且疗效显著。

“事实上,砭石疗法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刮。现代的刮痧到底是不是古老砭石在现代的主要存在形式,这个话题的诸多讨论也许都太复杂化了,世界上很多事解释得越复杂往往离真理就越远。这让我想起了金庸先生小说《侠客行》中的故事,众武林高手齐聚侠客岛,研究《俠客行》古诗中包蕴古往今来最博大精深的武学奥秘。他们虽经数十年竭尽心智地研究,但均不能参悟,什么原因呢?他们都从字面和注释中去研究,所以走向歧途。最后被一位叫石破天的后生参透,正是因为他大字不识几个,没法从字面和注释中去研究刻在石壁上文字中的武学,而只能从字形中去体会,所以获得了成功。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现代学者对‘砭石的研究也多从古今注释中去研究,是不是也走向了歧途?从‘砭字字形分析,‘砭字左侧石字旁告诉我们的信息是‘砭石是以石为材料制成的,右侧上方的‘撇给我们的信息是一边薄一边厚的形状和45度角度,好似现在我们用的刮痧板,一边薄一边厚的结构和刮痧板与皮肤保持45度进行刮拭手法的角度。因此,‘砭字从字形分析,就是以石刮之。

“该疗法发展至今,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社会大众的面前。中国刮痧健康法是在传统刮痧疗法的基础上的继承发展,现代科技发展,使砭石刮痧板和水牛角刮痧板的外部构造、表面光洁等方面,更加适合人体各部位需要,以砭石或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也更加体现了绿色生态自然之法的特点,同时避免了金属类器械所造成的疼痛、易伤皮肤、产生静电等不良反应,亦避免了瓷器类器械易碎、不易携带等情况,还避免了现代化学用品如塑料制品给人体皮肤可能造成的危害。

“刮痧疗法对机体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二是治疗。其中预防保健的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

“刮痧的施术部位是人体体表皮肤,而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之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是因为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因而,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皮肤也是经络在体表的反应,因此,内在的病变也可在皮部有所表现,可以通过对皮部变化的诊察,判断出内生的疾病。《素问·皮部论》说:‘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可见,观察皮部色泽变化可以诊断疾病。

“脏腑经络病变还在体表皮部反映以下改变:触摸皮肤而有温、凉、润滑、厚薄、粗细、坚柔、凹凸、如筋、如索、如结、如珠、如黍米、如小锤、如横木;患者自我感觉皮部的情况,可有皮部酸、麻、胀、痛、木、沉、紧、坚、温、凉、冒凉气、有热流感、如有蚁行、如蠕动、气行如电流、如水流等感觉。

“此外,穴位不仅是一个点的概念,更是一个立体的部位。正规穴位在健康时和疾病时,其体表位置是不完全相同的,即变动的,但这种变动很少会离开该经相应的皮部范围。而阿是穴更是在皮部的敏感压痛点,随疾病变化而不固定。在皮部进行刮痧,接触皮肤的面积比较大,刮痧施治的穴位不止一两个,有时甚至几十个穴位,如在背部进行刮痧,即使穴位变动也不离其中,这是刮痧治病效果不错的道理。”[3]

话又说回来,还好,当时李白不知道老婆婆是会用砭石的中医高手,用现在的话说是会刮痧的中医高手。否则当时一冲动拜老婆婆为师学中医也未可知。如果再成了武林高手,那真可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了。

李白不仅被称为“诗仙”,还被称作“诗侠”,据说他精通剑术,像侠客一样,豪爽大方,一掷千金。在当时,舆论界把李白的诗歌、张旭的狂草和裴旻的剑舞,称为“唐代三绝”。

李白的诗好,词写得也好。他拟古乐府,创造性地运用乐府诗体,把乐府精神注入诗词,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乐府诗创作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胡震亨说过:“太白于乐府最深,古题无一弗拟,或用其本意,或翻案写出新意,合而若離,离而若合,曲尽拟古之妙。”

文学史上,一般把李白说成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优秀传统,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按照吴企明的说法,诗人李白不满于“自建安来,绮丽不足珍”的诗歌创作的现实倾向,他继续举起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的旗帜,把彻底扫除绮靡诗风、恢复风雅和建安风骨等进步的现实主义传统任务自觉地承担起来。他曾自豪地说过:“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他的《古风》五十九言,“指言时事”,“感伤已遭”,对现实社会加以多方面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唐玄宗时期统治集团的荒淫腐败和任人唯亲、排斥贤能的用人路线,集中体现了诗人的文学思想。

影片中,观众可以看到,李白光风霁月,有着超越世俗的豁达和自由洒脱;也可以看到李白醉心于山水,漫游于天地之间,随时随地吟诗作赋;当然也能看到李白怀揣入世热情,却由于天性使然而产生的种种矛盾与纠葛……

李白追随内心的美好愿望,谋求以一己之力去改良朝纲,为天下苍生谋幸福。这样的行为方式,一方面每每受到现实的打击,另一方面却屡败屡战,继续抱持对世界的美好期望。

李白诗歌具有独一无二的品格,他的诗歌具有强大的冲击波,阐释着崇高的美。人们常说杜诗可学,李白不可学,他是一个无可仿效的天才。人人都写月亮,他是写得最好的一个。“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等。人人都写饮酒,他是写到极致的一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启迪人们,要永远拒绝负面情绪,永远开心。

李白的诗歌对“盛唐气象”作出了几乎完美的诠释,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不久离开,漫游天下,学道学剑。

关于李白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人们常说李白诗以“气象胜”。李诗雄逸气象的主要成因,就是意象、境界和篇体三重因素。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文再详述。

杜甫说,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李白是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北宋初年,人们发现《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和《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两首词,又尊他为词的始祖。

策马逐风,共赴万里人生。《长安三万里》瑰丽壮观、上天入地、纵横捭阖,诗歌国度、诗词之美、诗人之心尽在其中,彰显了大唐气韵芳华,还融入唐代“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在诗之外,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

《长安三万里》中一共出现了48首经典唐诗。而这部与唐诗有关的动画电影还引发了一个难得的景象: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在影厅里一起背诵电影里的唐诗。

《长安三万里》,这个片名起自明代陈子龙的诗句:“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为什么叫“长安三万里”?制片人宋依依道出《长安三万里》片名所蕴含的深意:“‘长安代表的是高适、李白等诗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地,而‘三万里是他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长安,是太白先生追逐理想的地方。

“三万里有多远?是空间的远,‘三万里河东入海‘胡地迢迢三万里,这是古人对于距离的辽阔想象;也是时间的远,遥望历史风尘中的大唐气象,是无数中国人萦绕心头的文化乡愁。

“三万里有多近?一部两个多小时的动画电影,便让宏伟迤逦的长安城,以及和她同时代的青绿山川、金色田园与烟火市井,渐次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更不用说千年之前那些丰神俊逸的诗人,带着他们被传诵千古的诗歌,穿越时空神奇地汇聚在银幕之上。一部《长安三万里》,奔流的是昔日重现的时光,奔流的是中华民族血脉中的诗情。”[4]

此前,追光动画已经推出《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等多部动画电影佳作,取得票房与口碑双丰收。此次,《长安三万里》更是长达168分钟——动画电影罕见的鸿篇巨制,也凸显出深耕、细耕国风动画的勇气和决心。

影片里长安城是一个成功的代名词,是诗人们的精神高地,却也是大多数人的失意之所。宋依依表示,诗人们的境遇和现实中的许多人一样,“电影特别想传递的一个信念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人生中的困境,但是我们要坚持往前。”

唐代,在历史长河里,一直都是特别的存在。因为那是群星璀璨的时代,涌现了像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岑参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家。而他们的诗词歌赋也早已被国人深深地刻在文化基因里。

人民日报的微博中这样评价说:“《长安三万里》不仅是一部电影,也不仅是一堂文学史课,更是一记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与千百年后的我们心灵交汇。”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作片中人物形象时,主创团队为了全方位还原唐代风貌,选择以唐代的审美为基准,参考唐俑、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展现了凸显唐代人的雄阔精神的“唐风造型”,让观众感受到“唐风之美”。

《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是优秀传统文化热潮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舞蹈《只此青绿》到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再到将宋词与戏曲巧妙融合的热门歌曲《光亮》,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时尚变装”中加速“破圈”。

自2013年成立以来,追光动画以国民熟悉的民间神话传说为题材,创作了《小门神》《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等优秀国产动画电影,以华丽精细的视效质感,为中国电影市场打造画质媲美好莱坞的精美动画电影。以《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为主的“新传说”系列和以《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为主的“新神话”系列各有特点,覆盖广大青年观众的偏好,深受国漫粉喜爱。

央视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人、监制谭飞对电影《长安三万里》成功原因的分析一针见血,“经过3年的沉淀后,现在的电影已不再是很多公司拿来估值或者套现的工具,反而是要回归初心,方能脱颖而出。”不难看出,功利性、流水线的跟风之作终将会被大浪淘沙,作为精神产品的电影,必须拥有品质,拥有审美价值。

真诚创作、讲好故事,永远是优质电影的不二法宝。

3年多的制作周期,近300人的原创团队,还有近千人组成的行业支持团队,共同支撑起《长安三万里》的每一帧精美画面、每一个动人细节。最新统计发现,在繁华的长安城大全景中,有超过1万个小角色“同框”出现,且画面中的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仿佛展开了一幅三维立体的盛世长安风情画卷。

中国李白研究会原会长薛天纬肯定了《长安三万里》的探索。他认为,这部作品不是简单地把几首唐诗搬上银幕,而是为观众塑造了“可亲、可敬、可爱”的唐代诗人形象。高适曾有“雁池垂钓心长苦”,李白更是“将登太行雪满山”,如何去克服人生中的困境,这部动画带给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深刻启迪。

从对酒当歌,到逐梦长安,《长安三万里》其实是一部诗歌与理想双线并进、交织交融的动画故事。

每一首詩都家喻户晓、脍炙人口,唐诗的独特魅力和优雅风情在《长安三万里》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影片展示出了唐代文化的精彩华美和那个盛世时代的宏大场景,让观众们深刻感受到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之美。无论是秦皇汉武、诸子百家,还是经史子集、琴棋书画,都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精彩呈现。

在观看《长安三万里》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唐诗的独特魅力,还成功地唤醒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气质,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的信念。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推广的有力载体。

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长河中,如果说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那唐诗就是瑰宝中最璀璨的明珠。从文字到音律,从韵味到内涵,唐诗是国人的文化记忆,更是我们的精神故乡。

通过《长安三万里》的描述,我们看到了盛唐除了唐诗之外的其他元素。比如,剑法、琵琶、相扑、舞蹈……可以说,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黄鹤楼、扬州、梁园、边塞、长安,片中围绕这些地名产生的故事,让人回味悠长。

大唐的“长安”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曾经的辉煌也早已成为过往,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长安”是民族辉煌的象征,永远留存在每个中国人心里。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带着孩子一起观影的影片,让孩子感受不一样的唐诗魅力,接受传统文化洗礼。

“在世界动画电影的苍莽群山中,中国动画学派是一座壁立千仞的奇峰。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快速发展,动画电影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制作精良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气象宏阔、气质刚健、气韵悠然,将先进数字电影技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妙结合,让观众感受中国文化之美。

“《长安三万里》取材自中国唐代历史,通过家喻户晓的大唐诗人们的传奇故事,展现中国历史的雄浑气魄。在此之前,从未有如此多的历史文化人物在同一部电影中登场:李白肆意洒脱,高适跃马纵横,还有杜甫、王维、‘唐代乐圣李龟年、‘草圣张旭,大唐名将郭子仪、哥舒翰,李白的至交好友丹丘生等围绕在侧,勾勒出一幅群星璀璨的大唐众生图。

“创作者没有局限于诗人的一己悲欢,而是通过讲述诗人的人生经历,铺陈出整个历史的发展历程。高适和李白这两个人物如同两段不同声部的旋律,奏响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交织互动、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的复调旋律。”[5]

“开元盛世”是值得唐代人永远怀念的好日子,杜甫在《忆昔二首》中这样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库俱丰实。……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发愤图强,励精图治,很有一番作为,有两点和唐太宗当时一样:一是任用贤明人才,比如张九龄、张说、韩休等,政治上清明;二是纳谏。

唐开元天宝年间,粮食充足,百姓安定。当时,全国只有5000多万人口,可是,在天宝八年(749年)仅仅政府的仓储粮食就多达一亿石,而且粮价非常便宜。从开元十三年(725年)到天宝元年(742年)近二十年中,长安和洛阳的米价始终保持在每斗十五文到二十文钱之间,便宜的时候只有十三文。青州、齐州一带,一斗米五文,最便宜时仅三文。当时社会生活安定而富裕。

“电影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泱泱大唐的辽阔壮美,从锦绣长安到扬州的秀美月夜,再到黄鹤楼和三峡的奇景,电影展现了大唐多地的风貌,可以让观众在大银幕上饱览大唐的壮美风光。故事上则呈现了以李白、高适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群像及经典唐诗名篇,肆意洒脱的李白、跃马纵横的高适,还有‘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玉真公主、‘唐代乐圣李龟年、‘草圣张旭、大唐名将郭子仪、哥舒翰、李白的至交好友丹丘生……勾勒出一幅‘大唐群星闪耀时的诗意唐风画卷,跨越千年历史,让观众领略到了诗意之美及文化之美。”[6]

梁启超在《情圣杜甫》一文中说:“初唐是黎明时代,盛唐正是成熟时代。内中玄宗开元间四十年太平,正孕育出中国艺术史上黄金时代。到天宝之乱,黄金忽然变为黑灰。时事变迁之剧,未有其比。”

《长安三万里》的故事发生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从吐蕃兵临云天城、高适退守泸水关开始,当夜,持节监军程公公奉命前来,替皇帝问高适与李白的关系。由问答作串联,高适、李白的过往经由老年高适的讲述顺序展开,两位诗人40多年的8次交会和眼前的战事交错推进。

“这部电影的创作宗旨就是挖掘中国文化里那些最闪光的时刻。”《长安三万里》导演之一谢君伟说:“我们从唐俑、壁画、山水画等珍贵艺术品吸收灵感,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又创新性地用动漫形式和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吸引当代观众。”

《长安三万里》诗意满满,回到一个诗书年华时代,似乎跨越千年,梦回大唐,着实感受一场诗歌盛宴,笔锋洒脱,线条丝滑。

观看《长安三万里》,扑面而来的还有一份家国情怀、悲悯情怀。

长安是个人才云集的地方。唐代士人的精神世界堪称丰富之最,物质上的丰盛孕育出了他们张扬个性、富饶敏锐的精神体验。影片里的诗人们个性迥异、命运多舛,但背后都是对于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深沉责任。无论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流露着对国家的忧思与报效国家的壮志。

不妨看一首李白的《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花间一壶酒”,特别喜欢这句,听上去像大白话,自然,朴素,直白,纯粹。漂泊天涯人,一个人喝酒,在花间,在月夜。花间酒,比花间词还好,被鲜花缱绻包围着,神仙也不过如此。这么好的月亮、鲜花,却没有知己。愁,孤独,想要的没有得到,能不愁吗?

《月下独酌》写得真妙,妙在一个“愁”字,百读不厌。月下独饮只是背景,“月”与“影”都成了伴侣,抒发的是李白没有和知音一起喝酒的孤独苦闷。

诗怎么个好法,笔者说不好,還是引用李零先生的话吧:“诗中的酒徒本来是半夜三更喝闷酒,自个儿喝没劲,就拉上月亮和自个儿的影子,其实是形影相吊,还是自个儿和自个儿喝。酒劲上来,扯着嗓子唱,月亮摇摇晃晃;拖着身子舞,影子跌跌撞撞。古代写喝酒的诗很多,这首最好。

“‘月下独酌,是一种意境:喝酒一定要夜里喝,而且是一个人喝。喝着喝着,如果能喝出三个人来,则是更上一层。越活越糊涂,越喝越明白。”[7]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结忘情的游乐,相约远方的银河般的仙境来重聚。古人已经随着明月远去了,留下来的只有眼前的美酒、鲜花和月影。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孤独,到了邀约月亮和影子来共饮,其程度之深自可想见。这还不算,他甚至认为,在以后的悠悠岁月中,也难于找到同怀共饮之人,以致只能与月光、身影鼎足而三,永结无情之游,并相期在那邈远的云空重见。这在孤独之上又平添了几许孤独。结末两句,写尽了诗人侧身天地、踽踽凉凉之感。

《月下独酌》原诗有四首,“花间一壶酒”为第一首。诗写于李白在长安当供奉翰林时期。这就奇怪了,这可是李白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候。要知道,李白接诏到长安时,唐玄宗给他的待遇可是超规格的:唐玄宗亲自下辇步行上去迎接他,手拉手地让他坐在七宝床上,不仅赐食,还亲手给他调羹,皇帝这么做的理由是——李白的道德文章好,虽然是个平民,可名气大,朕都知道了。李白仗着皇帝赏识,便放肆地叫:高力士,给我脱掉靴子,还有那个谁,给我磨墨,我要写诗。

这无疑是李白最得意洋洋的时期,尽管这种得意只持续了三年。

有人就纳闷了:李白怎么反而写自己的“愁”呢?怎么反而感叹孤独、没有知音呢?苦苦追求的东西刚到手,怎么就苦恼了呢?

此所谓“高处不胜寒”吧,这叫热闹中的冷清与哀愁。酒桌上的人最愁,为什么?因为那一切都是人在江湖,都是不得已而为之,都是表演,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按照佛教的说法,人生就是苦,得到是苦,失去也是苦,人心底就是苦。苦又有多种面相,以多种面目出现。有些苦是必须承受的(受苦),有些人甚至爱上了痛苦,比如自虐等。所以,佛教的本质就是教人摆脱痛苦,即“灭苦”。

李白很快就明白了,他只是个“供奉翰林”,并不是个官,只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在皇帝和贵妃喝酒的时候写诗、填词逗皇帝一笑,仅此而已。国家大事是由当时的宰相李林甫一手把持,他插不上手,也没打算让他插手。在皇帝的眼里,他不过是个宠物,会写诗的宠物,而已。

话说天宝二年(743年)四月的某一天,皇家园林里的牡丹花开了,唐玄宗一时兴起,带上杨贵妃一起赏花。赏花岂能没有音乐,唐玄宗可是音乐家,酷爱音乐,宫里头十六名最棒的乐工在皇家第一乐师李龟年的率领下,小心翼翼地侍奉在皇帝和贵妃的身后,紧张地拿着乐器等着演奏,为皇上助兴呢。唐玄宗忽然心血来潮,李白是朕的供奉翰林,别浪费了这个人才啊,今天朕要换个口味,要听新乐词,速召供奉翰林李白过来写新歌词。李龟年一听,快跑去找李白,宫里没找着,在长安闹市一酒楼上找到了。李白喝醉了,边发酒疯边在酒楼上高唱:“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李白已经醉得不像话了,李龟年上前高声说,皇上有旨,宣你到沉香亭作诗呢。李白醉得胡说八道:“我醉欲眠君且去。”意思是:我喝高了,想睡觉呢,你走吧。李龟年不敢走,让人抬着醉李白回宫见驾。这可不是笔者瞎编的,这事在杜甫的诗《饮中八仙醉》中有记载。

李白被拖到沉香亭见皇上。仍然口出狂言,臣醉了不能朝拜。皇上正高兴呢,也没责备他,见他口角流涎,还用袍袖给他轻轻拭。李白这才醒了。

唐玄宗不但不生气,见他这个样子,反而觉得真实、可爱,就命人做来醒酒汤,亲自喂他喝,这下李白真的醒了,彻底醒了。估计被吓得身上也冒汗了。唐玄宗说,你看牡丹花开了,朕和爱妃赏花,不能没有新词唱。李白就提一个要求,皇上赐酒。唐玄宗說,你刚醒,还能喝吗?李白笑了:臣是斗酒诗百篇,醉了更能写好词。著名的《清平调》就是在这个时候写成的。要不人家李白怎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呢。

《清平调》暂且不提。从上文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写诗很好,做官未必适合。

有受宠的时候,就有被冷落的时候,谁能永远走红?不久,李白被人进谗言,唐玄宗也不待见他了。李白识趣求离开,玄宗求之不得,“散金放还”。天宝三年(744年)春,李白离开长安后,浪迹四方,再度开始漫游生活,《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赠汪伦》等名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李白的超脱,是他能在孔孟和老庄之间自由切换,进退有据,虽鼓盆而歌,但信念不灭。正是这种跌宕起伏的人生,洒脱不羁的个性,自信人生三百年的胸怀格局,造就了一代伟大诗人,创造了千古流传的好诗句。

再看高适的人生。祖辈的光环带给他一种荣耀感,种下了一颗报效祖国的伟大种子,与岳飞的“精忠报国”遥相呼应。当国家正需用人之际,他可以年老之躯披挂上阵,建立功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伴随着《将进酒》的吟诵,李白、高适等人骑着白鹤直飞九天,与天上的仙人举杯共饮……这幕极致浪漫的画面让影院内的观众沉醉,也为唐代那个诗人群星璀璨的年代而赞叹不已。正如《长安三万里》导演谈及创作初衷时所说:‘用动画的形式去挖掘中国文化无尽的宝藏,用动画的形式去作古诗,传达诗的内涵,将伟大先贤们的精神和风骨融入故事里。他们做到了。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观后对影片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国产动画又一部用心、经典之作;尤其是服装道具的细节,将国产动画推向了新的高度。

“对唐代审美的高度复现是影片最鲜明的特色。经过大量历史考证,电影创作团队精细还原了唐代的礼仪、服饰、建筑、社会风俗等种种细节。更重要的是以诗为载体的文化传承,让当下观众消解了超越1200年历史的陌生感,找到与古人血脉相连的亲切感,正如影片中高适所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唐代生活的风情,体现在众多细节中。李白和高适这两个在观众想象里理应风流倜傥的文人,却光着上身在野地里相扑——这其实是唐代盛行的一种较量;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双手交于胸前——这是唐代的叉手礼;身姿丰腴的玉真公主,身上的项链、头饰都有出土文物作原型参照;曲江酒肆里以诗歌酒的酒筹游戏,是唐代文人饮酒作乐的常见形式;舞女以柘枝舞、胡旋舞为文人武将助兴,又在长安城破之日于高楼独舞,舞出唐代由盛转衰的凄凉之美;黄鹤楼天下闻名,楼中悬挂的题诗板子让观众了然在唐代是这样展示南来北往文人墨客的诗歌佳作……

“《长安三万里》通过精细地考证,还原出唐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种种风貌。影片中出现的长安城景、扬州城景、黄鹤楼、胡姬酒肆、曲江池、岐王府、梁园、云山城、塞外等众多大唐场景和建筑,也都经过专业考据论证后才在影片中重现,观众跟随镜头仿佛置身千年之前。

“有趣的是,当代审美推崇‘九头身‘大长腿体型,而《长安三万里》中的人物却是上半身比下半身长的‘四头身。这恰恰是片方以唐代的审美为基准,参考唐俑、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特意营造的‘唐风之美。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李白爽朗的大笑声中,他与高适策马狂奔,毫不掩饰对理想的向往;数十年后,年迈的李白终于脱罪,吟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慨。

“《将进酒》这场戏是影片中的高潮之一,从故事板、设计,到动画表演,再到特效、配音,整体都很有挑战:众诗人在硕大的鲲鹏伴随下从黄河畅游至银河,天宫中的众仙向他们举杯致意,整幕剧以‘李白式的超现实主义在瑰丽绚烂的光影中给观众以极佳的视觉享受。尤其是《将进酒》这首诗情感饱满、豪放无比,为了能从视觉呈现上匹配这首诗,主创反复尝试了很多次,光‘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话就做了很多版本。这场戏是在李白念诗的声音里完成的,台词、音乐、画面都需要做到和谐,非常考验视觉想象力。主创表示:‘我们留下了视觉化的《将进酒》。很多年后大家提起这首诗,不只是名家的解读,不只是戏剧的演绎,还有一帮人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了这些千古名句。”[8]

影片中,除了有大家熟悉的李白、杜甫、王维、高适、郭子仪、贺知章、张旭、李龟年等人物,还展现了长安城、朱雀大街、曲江池、胡姬酒肆等场景。

制片人宋依依认为唐诗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如果说长安是唐人的‘理想之地,那西安就是华夏的‘浪漫之都,我们在这里能深切地感受到大家对于唐诗的热爱,这也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这部电影带我们一起了解了唐诗的魅力,还带我们了解了长安的魅力。电影将唐代盛景和文化魅力表现得特别到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表示:“《长安三万里》是近年来少有的国产动画经典之作,从我专业的角度看,影片对唐代风貌的还原度极高。”《长安诗选》的作者韩潇表示:“这部电影带着大家重温了那些绝美的诗句,讲述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精彩的人生,还原了一个梦幻大唐,这就是《长安三万里》的魅力所在。”一位古代文学研究者看完影片后激动不已:“最喜欢片中胡姬酒肆那场戏,这完全是为我这样热爱古代文学的人量身定做的,还有就是电影将李白的挣扎展现得特别到位,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处理方式。”

“只要诗在,长安城就在。”当高适看着安史之乱后还没从战争凋敝中恢复的长安城时,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场不少观众流下了眼泪。纵然时间的车轮覆盖历史,可是诗词流传下来,融进一代代人的血液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正如邹靖所说:“中国人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令人感动,这种精神跨越了时间和历史,非常有意义。他们抬起头来看到的月光,今天再照向我们,是一样的。”

长安三万里,多少诗人风雨中。

片中为青年、中年高适的配音兼配音指导杨天翔说:“希望这部电影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唐诗和传统文化。”

“一直以來,动画电影领域存在一种固有观念,即这种类型片具备巨大的想象空间和创作自由,长于呈现虚幻、奇特、夸张的幻想世界,而在描写现实、呈现历史方面却不如真人电影。而《长安三万里》的题材选取和故事写作突破了这种局限,让大家看到,动画电影不仅可以指向未来、神话、玄幻、科幻或现实,更可以指向真实、硬核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文化。这种创新意味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考据历史、构思情节、创造人物、打磨剧本,以保证大到重大历史事件,小到歌姬头上一个发簪的呈现都要符合历史真实。可喜的是,《长安三万里》历经4年磨砺,为观众营造了一个真实立体的历史想象空间,讲述了一段真挚感人的历史人物故事。从这个角度看,《长安三万里》拓宽了动画电影的边界。其成功有力地证明:动画电影不仅是轻巧的、灵动的、幻想的,也能是厚重的、博大的、历史的;它不仅可以是魔法师指尖跳跃飞舞的魔法棒,更可以是猛将掌中笑傲千军的斩马刀、史官手里写就汗青的如椽笔。动画电影潜力无限,中国电影使命光荣。”[9]

不同于我们在书本中了解到的豪放洒脱,《长安三万里》塑造了一位一生困于世俗要求的李白形象。纵是“谪仙人”,也免不了世俗社会对人的期待和规训。李白在唐代文人建功立业的热潮中几经波折,无奈入赘,又在入世和出世之间纠结辗转,虽才气过人,却只得在饮酒中畅快挥洒,晚年也因在政治斗争中站错队伍而命悬一线。

史书中记载,李白、高适命运的交织,开始于天宝三年(744年),彼时他们已年过四旬。

众所周知,在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中,李白的地位可以说是无人可以取代的。

李白是商贾之子,拿着自比“大鹏”的诗赋干谒权贵,却被奴仆叱退,受尽屈辱;高适出身落魄将门,用实战之长枪作取悦贵人之舞,反吓着公主,自讨没趣。

一年后,俩人在扬州相见。李白纵情玩乐,一掷千金。高适看不过去,俩人挥别。

高适去边关投军,所见景象却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回乡读书,10年后再去长安,赴李白之约。彼时李白已入宫城,做翰林待诏,为文艺圈追捧。高适冷眼旁观,黯然离去。

繁华之后,李白被“赐金放还”,在高适的见证下遁入道门。一场痛饮后,高适西去从军,将人生抛掷于大漠孤烟。

在看这部电影时,禁不住要问一下自己:如果能穿越回大唐,我希望成为高适还是李白?

电影中,高适对李白说:你是谪仙人,要回天上。我是世间人,在世间盘桓。

李白一生都想用奇策奇功建旷世伟业,却在挫败痛苦中将自己催化为“诗仙”。而高适,实现了李白的世俗志愿,在知天命之年抛却诗笔,长剑出鞘,走上平叛救国的沙场。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和笔者一样,对高适的身世和经历非常好奇吧。那么,高适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

高适(约704年—约765年),字达夫、仲武,唐代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出身将门,少年困厄,在锄地钓鱼中度过半生,年近50岁进入名将哥舒翰帐下,“安史之乱”中以赫赫战功青云直上。单就诗坛来说,他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正是这首慷慨高昂的《别董大》,让我们认识了唐代边塞诗人高适。而奠定他盛唐边塞派代表诗人地位的,则是那首荡气回肠的《燕歌行》:“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别董大》中的董大,究竟是谁?董大就是著名琴师董庭兰。747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当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也就是今天的商丘),在俩人分别时,高适就写了这首诗赠予董庭兰。

此诗前两句的描写之景象,落日黄云,大野苍茫,日暮黄昏,大雪纷飞,北风狂吹中,惟见遥空断雁,出没于寒云,使人有一种日暮天寒、游子何归之感。诗人沦落至此,满腹辛酸,亦惟如此,故人离去,更添凄离之悲壮。诗的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更是千古佳句。

《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言外之意,在繁星若尘的大唐诗坛,高适在诗坛的地位仅次于李白、杜甫。

《长安三万里》火了之后,不仅带火“长安”,还带火了河南商丘。梁园作为高适的第二故里,在电影中有着占比不小的篇幅和极其重要的作用。

高适虽出生于渤海蓨,但长期客居梁宋(河南商丘一带),过着“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的生活。

据刘开扬《高适年谱》考证,高适从21岁到50岁这30年间,除几次出游外,基本上是在宋州睢阳郡(今天的商丘)度过的,他在这里种田、读书。据考证,他在此创作的诗歌达69首之多。在电影中,高适前往长安、扬州、幽州等地追寻人生理想,但都遭遇挫折,每次都返回梁园重新务农。虽然生活清苦,但这里却成为主人公的“灵魂避难所”。

高适少年穷困,甚至一度靠着乞讨求生。李白在高适落魄无着的时候鼓励他:“高三十五,你心中的一团锦绣,终有脱口而出的一日!”并说《侠客行》中的“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就是照高适的样子写的。

安史之乱前夕,即749年,因张九龄的兄弟睢阳太守张九皋荐举,高适应有道科,中第,授封丘尉。从此离开了钟爱半生的睢阳。

据史书记载,高适为人狂放不羁,年轻时喜欢结交游侠,过着“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的放浪生活;居住梁宋期间,他性情豪放,不拘小节,常常是“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

读万卷书,易;行万里路,难。

旅途中的艰辛可比默守书房一隅难得多,可一些古文人就是“任性”,在没有飞机、没有高铁的千百年前,他们的足迹就遍及大江南北,实属不易也略带辛酸啊!

话说商丘素有“豫东门户”之称。盛唐诗人杜甫、李白、高适、岑参、王昌龄都曾游历商丘,留下很多佳作。李白客居商丘10年之久,并在此娶妻宗氏夫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高适在商丘这方土地成长、历练,最终克服困难,成为唐代诗人中成就卓越者。

“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长安三万里》中诗人高适的这句话引发共鸣。它提醒我们,传统文化这个资源宝库,仍然有广阔的可挖掘与利用的空间。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高适年轻时志向高昂,即使多年来一直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一直在坚持自己想做的事情,沉淀自己。

“几年前,在坊间曾经流行过一个短信段子,说的是一个人如果在20岁不英俊、30 岁不强壮、40岁不富有、50岁不智慧,那么,他这一辈子就别想再英俊、再强壮、再富有、再智慧了。一般情况下,人在30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和优点了,能预见自己能走多远、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高适属于例外。他在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的时候,已经44岁了,还过着一贫如洗的日子,连酒钱也付不起,有诗为证:‘丈夫贫贱应未定,今日相逢无酒钱。(《别董大二首》)而两年以后,他46岁,搁现在来说,过了提拔的年龄,而他却逆襲成为封丘尉(主管社会治安之事的小官)。这一命运的改变主要得益于一位朋友的举荐,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开元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高适对张九龄很崇拜,在他的诗中曾经几处引用过张九龄的诗句,又与时任宋州刺史的张九皋是好朋友。张九皋看高适颇有诗才,却仕途不顺,而年龄渐长,想帮老高一把。据《旧唐书·高适传》记载:‘(高适)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从这里可以看出,高适好不容易弄个一官半职,却并不称心如意,终于在天宝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

“他在《封丘作》一诗中写道: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老高说,我本来是个在宋州孟渚泽周围打鱼砍柴的人,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早晚高兴了就在草丛树林间吼上几嗓子,现在当个位置低下的小官,却要经受尘世扰攘之苦。原以为这封丘小城没有多少事情可干,可一旦当上这个维持地方秩序的‘县尉,什么事都有时间限制。那些拜迎长官的繁文缛节已经令我心力交瘁,再让我去干欺压百姓的事情更让我于心不忍,感到悲哀,回到家中还要受家人的嘲笑。现在看来还是应该以耕田为生吧,世事人情都交付给那东流而去的江河之水。我梦中都在想念着的故乡啊,你在哪里?只是为了报答君王才迟迟未归。到现在才知道那个叫梅福的人数次上书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还不如像陶潜先生那样弃官而去,写一首《归去来辞》吧。

“这首诗表现了高适当了封丘尉之后思想感情上的矛盾和痛苦,几欲解职归田,又因为‘衔君命而迟疑不决。其‘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遭遇令人同情,此联也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高适初入仕途,尝到的滋味令人沮丧。第二年,他便奔向西部,投奔到唐代名将哥舒翰的门下,当了一名‘掌书记(掌管军务、民政等方面的秘书)。从此开启了高适仕途高歌猛进、终将大器晚成的政治生涯。在接下来的平定安史之乱中,高适为李唐王朝使尽了浑身解数,而对于热爱着的诗写得越来越少了。”[10]

人啊,在别人的故事中流泪,在自己的故事中心碎。最终还得自己治愈自己。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有房,有车,有钱,有权,但幸福其实是“无”吧!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有”多半是给别人看的,“无”才是你自己的!

记得数年前,读到一首现代诗,诗的名字叫《我愿意》(诗人名字不记得了):我愿意变成一道光,抚摸每一朵云彩。我愿意变成一朵云,怀抱每一滴雨水。我愿意变成一阵雨,亲吻每一片树叶。我愿意变成一片绿叶,轻轻地投入大地。我愿意变成一块土地,静静地滋养每一棵树木。我安静地长眠地下,没有喧闹,也没有嘈杂,只有树根蔓延在我身边。她让我感受着光,感受着云和雨。让我感受生命的轮回。

诗,说不上多么好,但平淡中别有味道。仰望星空时,想想自己这些年吃了很多亏,也在很多亏中学到人性的现实。每当夜深人静,想流泪时,就想起彭于晏的话:倒立,眼泪就不会流下来。于是,笔者经常练习倒立。很认同这样一句话:“你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别人就能够利用这份认可压榨你。”每一次的卑微讨好,只会让我们的匮乏感、无助感被再一次放大强化,最终让你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那些过分渴望被认可的人,并不会换来别人的重视,只会换回他人的傲慢与不屑。人生短暂,不必为了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而活。学会与自己相处,对自己好一点儿,你会发现,世界反而会对你温柔以待。《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篇《金卢布》,描写了一个头脑简单的农夫,在地里见到一枚金卢布,上面沾满了尘土;有人拿三把五分的硬币,想来换他的金卢布。农夫心里想,如果把金币磨光了也许将来人家还会出双倍的价钱。于是,这个农夫用砂石和砖头,把金卢布磨得光光亮亮的,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个磨光了的金卢布却失去了原来的价值。

在《论语·子罕》中,孔子有这样的话:“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这句话说得很谦虚,孔子真的无知吗?只是一种求知的心态罢了——知道得越多,越觉得无知。

珍惜当下,不满足于现状。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真的傻,只有“我愿意”。

“《长安三万里》中的诗人们有心于仕途,却正是他们的失意成就了他们的文学,而他们的文学成就了长安。李白潇洒狂放不羁,虽一身才华却因出身商贾世家而无法参加科举,一生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挣扎,遭遇了很多困苦和挫折;高适的性格和李白相反,他为人稳重坚忍、刻苦勤奋,才华和仕途逐步展露,属于大器晚成;杜甫想登上朝堂,却两次科举不中,甚至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所擒……唐代诗人虽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他们在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不得志的。”[11]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话说诗人高适,自幼家道中落,读书方面没多少天分。总之,他是一个科举不中、漂泊半生、看尽奸腐、历经劫难的边塞诗人,幸好武道尚能勤能补拙,让他习得一身祖传的好枪法。于是他也怀揣着梦想,出门找寻施展才华的机会。青年高适一出场就说自己要直趋长安,叩天子门,建立不世功业。后来啊,他真的写出了好多流传千古的名诗。

“当李白追随着孟浩然来到江边黄鹤楼,才会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慨叹;当他满怀期待终被天子召唤进京,才会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气;当他从流放的路途上突闻‘天下大赦,才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狂喜;当他探望高适时倾诉自己的家庭变故,才会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愁思;甚至‘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也被影片艺术性地转化为李白对高适的兄弟告白。

“无论是诗缘情还是诗言志,诗歌都是源自心灵的最真挚的声音。在《长安三万里》的舞榭歌台上,作为主角的高适和李白,以及贺知章、杜甫、张旭、王维、王昌龄、岑参,甚至‘乐圣李龟年、‘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那些大唐王朝最有才情的文人,以最纤细敏感的心灵,与悲喜交集的个人命运和时代遭际相触碰,便让锦绣的诗篇喷薄而出。他们彼此携手、互相唱和的身影不仅在影片中风神高迈,也在历史的长空中熠熠生辉。

“动画比传统绘画更进一步的优势在于,它可以是有声有色的,也可以是动静相宜的,它更可以借助最强大的计算技术表现力去传达臻于完美的诗歌意境。”[12]

大唐,一个自信包容的朝代,中国人血脉中浩瀚诗海的喷薄之源。“诗仙”李白,最为大众熟知,是故事毋庸置疑的主角。

在安史之乱中,高适临危受命,从一个八品幕僚跃升为封疆大吏。李白却跌落谷底,因附逆永王而沦为阶下囚。高适,性格坚毅,不停奋斗,到晚年终成大器。

他的故事,与一个普通人在社会辛苦打拼、终获成功的经历很相像。

“李白与众好友痛饮于黄河岸边,吟诵《将进酒》,是全片的华彩段落。这3分多钟的蒙太奇制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其中祥云的线条和色彩来自古代壁画。创作者运用特效软件进行精细的三维建模使其立体化,再深入修饰形成细腻层次,并通过计算、模拟产生真实的气体旋转、流动效果,从而将奇妙的幻想构建为真实可感的景观。”[13]

提起李白,就连幼儿都知道这个名字。谁不会背李白那首《静夜思》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恐怕是流传最广的唐诗了。

笔者在小学时候不是特别欣赏李白,觉得他明明只有一首“床前明月光”,怎么可能被称为诗仙?在初中时候读到“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才开始改变观点,心想:他怎么能把孤独写得这么细腻。在后来再读“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开始认真地去解读李白这两个字,发现自己对李白所知甚少。

书本太小,装不下哪怕一个人的传奇。

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国人心中也构想着不同的李白。李白,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鲜衣少年,亦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的酒后诗仙。

因此,想讲好李白的故事,并不容易。

李白最后去世的地方,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法是李白在安徽当涂(马鞍山市下辖县)去世,去世的原因是病逝,也有说是醉酒后跳河捞月亮,溺水而逝;另一種说法来自《旧唐书》,说李白在安徽宣城醉酒而逝。不管是哪一种说法,没有争议的是李白最后生活和埋骨之所就在安徽省皖南地区。

李白,被杜甫称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诗人,在长安曾经辉煌一时。这样的辉煌,虽然不过三年,但有了这样传奇的经历,李白自然也成了传奇人物,连他最后的死亡都被传奇成“醉入江中捉月而死”。学者周立文说:“自屈原之后,诗人们更愿意把自己的生命交于水,交于江河,王国维、保罗·策兰、戈麦……无不如此。诗人已逝,但他们用颤抖的手留下的华丽诗篇,却成为这世界永远的精神财富。”

想不到,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竟然也愁,也孤独,也苦闷,也感伤,也感叹“知己难觅”,否则他怎么说“与尔同销万古愁”呢?怎么能写出“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呢?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白的诗歌,就流传着李白的传奇故事。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爆火,引发了大家对盛唐、对诗歌、对李白的无尽想象。

电影《长安三万里》给我们呈现的,其实是两个李白:一个是现实存在的李白,一生被登龙入仕、经国济民的渴望纠缠着,却始终不能如愿,因而陷于强烈的心理矛盾和深沉的抑郁与煎熬之中;一个是潇洒绝尘、诗意存在的李白,写出那些雄奇、奔放、瑰丽、飘逸的千秋绝唱的诗歌。两者构成一个整体的不朽的存在。

李白的精神风貌及其诗文的内涵,是中国文化精神哺育的结晶。清代诗人龚自珍认为,他是并庄、屈以为心,合儒、仙、侠以为气的。太白飘逸绝尘、驱遣万象的诗风,他的思想源头在《庄子》《离骚》。

单就人生观与价值取向来看,屈原的憎恨黑暗腐朽势力、积极要求参与政治活动、报效国家的政治抱负,庄周的浮云富贵、藐视权豪、摆脱传统束缚、张扬主体意识的精神追求,对李白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

除了儒家、道家这两种主导因素,在李白身上,游侠、神仙、佛禅的影子也同时存在。正如嵇康、阮籍等人的精神风貌反映了“魏晋风度”一样,李白的精神风貌也折射出盛唐社会特别是盛唐士子所特有的精神气度,这是盛唐气象在精神生活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长安三万里》之《将进酒》,无疑是整部影片中最高燃的片段。片尾最后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是引发了无数人的共情。

电影中《将进酒》这一段令人印象最深,“这一段中通过配音的不同状态,体现了中年李白复杂的内心,豪迈仍在,又生悲凉,人间苦难莫过如是。而李白和高适的对比,也让这种人生的复杂性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李白。”没有一个成年人能笑着走出《长安三万里》。李白的《将进酒》其实满是遗憾,“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从教科书里走出来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银幕上带着醉意的李白举杯吟出《将进酒》,与诗人朋友驾鹤飞越星河,在九天之上与仙人共饮。这段颇具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令网友纷纷破防,“看到流泪,只有中国人才懂那些诗词里的浪漫。”

李白的《将进酒》,满足了大家对盛唐“浪漫主义”的全部幻想。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全片最高潮的《将进酒》段落让很多观众感慨良多——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其中“将”读qiāng,阴平,意思为请),一作《惜酒樽》,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题目意译即“劝酒歌”。

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唐天宝九年(750年)秋天的一个月夜,在一个街边的小酒馆里,自恃才高的李白喝多了,踉跄起身,手持酒杯,兀自忘形,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发泄,边舞边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同喝酒、吃烧烤的好朋友岑勋、道士元丹丘手拿竹箸,在旁边敲桌子、起哄。三个人一起喝酒,这一场戏,意境非凡,大家共同吟诵李白的《将进酒》。三个人互生好感,却很快就要分别。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美好,但大多数人注定要错过。大海潮起潮落,周而复始地冲刷着海岸。稻田由绿变黄,时间不会因为任何人的遗憾和无奈而停留与等待。一个横移镜头,再加上一次剪辑,李白的生活轨迹就变了,人物即将被环境带着走的表达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也一跃而出。人生有太多无奈,管他呢,喝酒!今宵有酒今宵醉,明日醒来又如何。个体在时代里随着潮起潮落,心中的回忆与遗憾就留在心中吧。

诗的开头几句,写人这一辈子呀,就像黄河之水奔流入海,一去不复返。个体面对历史洪流中的无奈,到底有没有选择?好像没有。既然如此,索性及时行乐、莫负光阴。“天生……”这几句,写人生富贵不能长保,因而“千金散尽”“且为乐”。同时指出“自古圣贤皆寂寞”,只有“饮者留名”千古,并以陈王曹植为例,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主人……”这几句,写诗人酒兴大作,“五花马”“千金裘”都不足惜,只图一醉方休。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诗人自信为人的自我价值,也流露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这首诗深沉浑厚,气象不凡。情极悲愤狂放,语极豪纵沉着,大起大落,奔放跌宕。诗句长短不一,参差错综;节奏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人这一生,如同草木,春萌秋萎。只有走过风,经过雨,看尽世间的聚散离合,感知人心的炎凉冷暖,才能真正体悟生命的真谛。正如林语堂说,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人生如梦,岁月无情,生活看淡了不过是无常,事业看透了不过是取舍,爱情看穿了不过是聚散,生死看懂了不过是来去。淡然地面对一切,得失随心,聚散由人,在充满着酸甜苦辣的人生历练中,不慌不忙,不悲不喜,纵有三千烦恼,不如淡然一笑!想起近日一次饭桌上,和诗人多多聊起已故诗人张枣。他生前跟多多比较熟,多多说他有一句诗,“我那绿色的肺”,想不到成了谶语。

“张枣,湖南长沙人,1962年生。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毕业。自1986年开始,常居德国,任图宾根大学教授。后归国,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3月8日因肺癌去世。张枣酷爱诗歌,却惜墨如金,一生只留下不到百首诗作。在他去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张枣的诗》,发行量只有数千册。

“一位德国汉学家极欣赏一把椅子‘坐進冬天,写着‘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南山的张枣。他评价说,代表中国新时期文学最高成就的,既非小说,也非散文和戏剧,而是诗歌。张枣便是诗人中的佼佼者。

“张枣生前说过一句很怪异的话:‘我被诗歌搞了!当许多人沉迷于搞权搞钱搞名头的时候,张枣啥也没搞,自己反而被诗歌搞了。被诗歌搞了的张枣,变得十分纯粹,十分愚痴,应付现实生活也十分‘低能。据说一有他的课,大学生们便蜂拥而至,可是一开始考试,却都傻眼。”[14]

张枣,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诗人的脆弱。这让幸福地生活着的我们无法理解。

人啊,到60岁这个年龄,大约就越来越明白,风尘经年,终成茶一盏。“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昔日的繁华已成碎影,梧桐枯叶铺满了深深庭院,孤独的琴也落满了尘埃。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人啊,到最后才发现,陪伴自己的,不是酒,而是那杯清茶。不由想起陆游的诗《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置身红尘,不为所染,于风尘碌碌之间,一盏清茶,品遍世事。细细体味,人生于世,何尝不是这壶中茶?浮生若茶,属于你的茶,可曾尝过,苦否?淡否?浮否?沉否?你是否在时光的河流里洗尽铅华后,仍能暗香盈袖,在茶香中修出一份心静如禅?

《将进酒》里面看似潇洒,其实包含太多苦闷与孤独。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唯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面上是在感叹人生易老,但内里则是在感叹怀才不遇。“且为乐”构成他全部的生活,释放着由过剩的“后青春期”荷尔蒙而引发的躁动。他有着强烈的尊重需求,用原始的“一饮三百杯”的方式去实现。他对未来一片迷茫,企图挣脱这种状态,担忧,显得无能为力。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看似冲动,实则迷茫。

李白描写愁和怀才不遇的诗不少,除了《将进酒》这一首外,我们再来看另一首《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记得10多年前,流行港台歌手黄安的歌,比如《新鸳鸯蝴蝶梦》之类的,歌词:“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风似漂流”等,当时很佩服写词的人,后来才知道,原来是从李白的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拿来”的。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饯别诗。饯别的是谁呢?是李白的叔叔李云。校书,是官名,全称是校书郎。宣州,在今天的安徽宣城。谢朓楼,也叫谢公楼,因为这座楼是南朝齐代诗人谢朓在任宣州太守时所建,故名。

诗的大意是:过去的岁月无法留驻,弃我而去了。现在的日子太多的烦恼与忧愁,乱了我的心绪。

在一个寒冷的秋天,我用酒食招待、送别我的叔叔李云。长风万里,我们在高楼上畅饮,叔叔走后,剩下我自己像一只孤独的秋雁。我叔叔李云(大李)的文章,颇有两汉的文脉和建安七子的遗风,到我这个小李也不差呀,颇有小谢(谢朓)的清秀(谢朓和谢灵运并称二谢,谢灵运出生在前,所以被称为大谢,谢朓则被称为小谢)。两个人都怀有超远的理想壮志,想要到青天摘取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上加愁。人生在世不如意,明朝披头散发驾一叶扁舟在江湖上泛游。

詩抒发的是李白怀才不遇的苦闷,叹息空有才学壮志难酬,生不逢时,烦恼无边。

李白的诗,是旷世的孤独,是愤世的形单影只,所以总是在借酒浇愁。看似潇洒自如,却在失意中寂寞,在寂寞中忧愁,在忧愁中更添寂寞。

李白写诗,有一个重要主题,即反权贵、轻王侯、否定功名富贵、张扬主体人格。人们一提到李白,想到的就是力士脱靴,天子呼来不上船,太白醉酒,等等。在他的诗中,常常看得到一个大写的“我”,在所有的唐代诗人中,李白采用第一人称代词频率最高,特别是在诗中自呼其名,如:“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乘舟将欲行”“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等。

过去的王朝,知识分子的惟一出路就是做官了,惟一的机遇就是“得君”——得到皇上的赏识,帮助皇帝治理天下,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辛弃疾在词里面说:“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他一生的志向在于收复被金人占领的北方土地,收复这些失土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好都取山河献君王”,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样才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魏晋南北朝为什么出名士?因为当时是乱世。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在当时突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士人普遍迷茫、困惑。既然改朝换代就像翻书一样快,那还不如做隐士。要么做“隐于朝市”的大隐,身在官场,心在山林;要么做“隐于山林”的小隐。

说是隐,其实是待机出山。诸葛亮在乱世中选择南阳躬耕“苟全性命”是真的,但“不求闻达”却是假的,心里还是期待刘备这样的人前来请他出山的,就像姜子牙直钩钓鱼待明主一样。最会作秀的还是东汉的严光(子陵),大家都知道他是汉光武刘秀的“老同学”,刘秀想请他出来做官,可怎么请他都不肯当官,宁愿待在富春江边做隐士。因此而声名大振,越不肯当官名气就越大,这样做,就是在“养望”。后人讽刺严光说:“一着羊裘便有情。”如果真的想隐,就别让人找到,自己穿着羊皮袄在江边钓鱼,一下就被刘秀派去的人发现了。如果穿着和渔夫一样的蓑衣,根本就找不到嘛,找不到,自然也没有人知道他是隐士了。

最会“养望”的当数东晋谢安了。在东山一隐就是20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自己家族庞大,子弟中个个才华横溢,无论是当官的、做生意的还是做隐士的,都不是一般人。朝廷怎么召他,他都不肯出山,甚至把朝廷给惹火了。这一火,谢安全国闻名,民间有八个字的呼声——“安石不出,如苍生何!”估计这八个字是他家族里的人编出来炒作的。一直等到晋穆帝登基,他才觉得时机到了,于是应诏出仕。

话说回来,对于诗词的理解,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一个终极的解释,只有某一个阶段的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会有新的感悟。

比如说,看李白的诗,你会感觉他的心中没有什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思想,有的只是“我”,不同环境下的“我”。而杜甫不一样,他是一个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人。

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李白》里面有一段台词。有人在江边问李白:“与尔同销万古愁”,太白先生,什么是万古愁啊?戏里李白没有回答。但我们可以从李白的诗中找到答案:“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与尔同销万古愁”之叹息,丝毫不逊色于陈子昂的“独怆然而涕下”。

什么是“愁”?各人有各人的感受。你看,晚年的李隆基长居甘露殿,身边一众亲信皆被清洗,独剩君王一人顾影自怜。此番境地,他的“愁”,就是郁郁寡欢的模样。换句话说,他的“愁”是失去,失去了最爱的人、失去了一众亲信对他的毕恭毕敬;而李白“愁”的,其实是没有得到——没有得到想要的官位,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李白以鲲鹏自喻,只为和风而起,扶摇云霄。24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匆将一生交付沧溟万里,浩渺天地。而他费尽心机,才得到的“御用诗人”显然令他厌倦,纵酒昏秽的日子也没多大意思。做一场逍遥游,也就那么回事。江水浩寂,月辉清冷,李白于是“愁”,很“愁”,“愁”来“愁”去,成了“万古愁”。

生命就是这样,一点点变老。无论你是高官还是平民,是雅人还是俗人,这都是必须的经历。在逐渐老去这一点上,大家是平等的,上帝不会让一个人永远年轻。孔子望着东去的黄河水,叹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就是万古愁。

李白哀叹的“万古愁”,到底“愁”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而发愁?纵观他的一生,李白的“愁”主要是要封万户侯、建功立业,却总不能如愿以偿。他一生都在琢磨怎么才能当官,到处结交名士,寻找各种机会,梦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性格中,一方面,他有傲岸不羁、粪土王侯的豁达大度的一面,“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赠友人》)另一方面,李白又特别想进入官场。为了能封万户侯,多么肉麻吹捧诗他都写过,诸如“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此类。李白于开元末年到长安,经过多年漫游生活,凭借自己的诗才和江湖名声,在一次文人的聚会中结识了文坛老将贺知章。通过贺知章等人的引荐,李白认识了玉真公主。贺知章的吹嘘,玉真公主的帮助,于是“玄宗下诏征之”。唐玄宗给了李白一个供奉翰林的官——其实就是皇帝的文学侍从,专门给皇帝写诗、逗乐子。但这已经足以让李白拥有傲视诗坛的资本,他因此成为显赫一时的宫廷诗人,成为盛唐诗人的符号,他随意写首新诗——只要是他李白写的,都有歌妓传唱,都能传诵天下。

李白奉诏入长安,多年求官的梦想得以实现,但李白那傲岸狂放的性格、蔑视权贵的精神,招来“忌恨”并非偶然,被他得罪了的政敌向唐玄宗进谗言,唐玄宗“赐金还山”,把李白“赶”出了长安。李白自己曾经这样说这段官场的不顺:“贱臣诈诡,遂放还山。”自此以后,李白其实很不得志,终究远离了庙堂。

“一生好入名山”的李白在入世当官失败之后,开始追逐“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的道家思想,并且从崇尚道家思想开始求仙访道,然后又成为道教徒。他在离开长安之后,大约在天宝三年吧,到山东济南请“尊师”正式授予道箓。

成为道教徒之后的李白是否就彻底断绝进入官场的念想了呢?不是这样的。资中筠在《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一书中说到李白,有如下的话:“我少时读了那么几首《三百首》里选的李白诗,一方面慑于那海阔天空的气势,一方面惑于‘诗仙之名,把他想成一个真的志在‘散发弄扁舟,或入山游仙的人,所以读《与韩荆州书》觉得大煞风景,文章是漂亮,可那吹和捧也真够肉麻的。‘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实际‘识韩荆州就是为了‘封万户侯,因为‘一登龙门则身价十倍,还露骨地要求‘收名定价于君侯。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诗仙怎么能那么庸俗?这是少不更事之见,殊不知李白是功利心极重的,他做梦都想上‘天子堂。他确实也有山水之好,但前提是先要建功立业,情之所系在长安。谢安的道路是他的最高理想,效仿的楷模,羡慕之情溢于诗文之中。但是,时代和门第都不允许李白效谢安那样‘养望待出,而他自负才高,又不屑于考科举,犹今之不愿一级一级评职称,而求破格,一鸣惊人。于是,他选择了‘干谒的途径,也就是奔走于公卿府第,以诗文自荐,企图遇到慧眼识英才,一举登上天子堂,然后大展宏图,得成大业。这是李白的如意算盘,像《与韩荆州书》那样的信和诗文他给不同的人寫过多封,而且一直到晚年还写。

“但是对于官场政治,他实在是山野村夫,哪有世代公卿的谢安那种天生的意识和手腕?他把官场晋升想得太简单、太公平了,真以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何愁不遇?结果他二十几岁离家周游全国近二十年,历尽坎坷、冷落、屈辱和辛酸,这条通向天子堂之路比考科举还长。并不是没有人赏识他的才能,他也敲开过一些朱门,成为座上客。但是说穿了,只不过扮演了‘清客的角色,以他的风采、谈吐、诗才点缀高朋满座的华堂,为酒筵增色,为主人增光,最后得一笔盘缠继续走路。况才高只有遭嫉,遑论推荐!与此同时他创作如泉涌,诗名满天下,而政治才能却始终得不到承认。他终于应诏进京时已是42岁,接诏后‘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份得意和兴奋的神情就别提了。不过不久就梦想破灭,他被放在翰林院‘待诏三年,曾有过皇帝赐食‘亲为调羹的殊荣,却根本没有献上治国安邦之策的机会。唐玄宗所需要于他的只不过是陪着寻欢作乐,赋诗凑趣,本质上与优伶差不多。使他获宠也使他邀谤的著名的三首《清平调》,作为诗,美则美矣,而想到那写作的背景是唐明皇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词,紧急奉诏写出来给李龟年唱的,真为李白难堪。他的‘倚马才用为体会上意,写出‘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群王带笑看这样的句子。同是写贵妃得宠的题材,杜甫刺杨家权势炙手可热的《丽人行》与之相比,其境界高下立见(这里无意对李、杜诗作全面比较)。当年汉文帝召见贾长沙‘不问苍生问鬼神,也还比这尊重些。这三年是他一生中惟一上天子堂的机会,却连个正式的官职都没有。以李白狂傲不羁的本性不可能长期委屈,皇帝一时兴起的优容也是有限度的,终于‘赐金还山了。遭此挫折,他似乎对仕途险恶有所悟,曾一度有入山当道士之意,但是实际做不到。直到安史之乱后,还错误估计形势,做了皇家宗室夺权的牺牲品,落得身陷囹圄,长流夜郎。但是他侥幸遇赦后还是不放弃干谒求进,至死不悟。”[15]

李白临终时的“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的哀吟,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那种双目至死难瞑的深悲剧痛,闻之令人心酸气噎。

李白生性恃才傲物,然而实际上一生都在曲意求进。他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但是他在干谒途中的那些诗文,那一次次地叩门,非此而何?“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简直到了碰得头破血流的地步!他到晚年哀叹:“何意百炼钢,竟成绕指柔!”实在有椎心泣血之痛,关键就在于他太入世了。他是死在最后的希望(或幻想)中——投奔李光弼的路上的。执着如此,令人掷笔三叹:呜呼谪仙,执迷俗缘,蒙尘忍辱,长歌当哭,情可悯兮为君惜,何其痴兮不可及!

大诗人李白是一个“矛盾体”,他的为人处世和他的诗歌作品都充满了矛盾。例如,他一方面在诗歌中表示“吾亦澹荡人”,不慕功名富贵;另一方面又积极追求功名富贵,希图建功立业、百世流芳。如何解释李白身上的这种矛盾现象?游国恩说:“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作为一个天才诗人,他还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行径。这和他的思想的复杂性是分不开的。”

一半自在潇洒,一半壮志未酬,这就是“诗仙”李白的矛盾人生。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修仙访道不成,就醉生梦死;功名利禄不得,就落拓江湖,散发弄舟。但无论如何,李白的一生让很多人望尘莫及。

也许,他生在唐代最大的使命,就是写出那些瑰丽浪漫的诗篇,至于其他,不过是人生的八卦罢了。不妨重温一下李白流传千古的诗篇:“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何尝不是他苦闷的宣泄呢。

“李白和他的酒友岑夫子、丹丘生们,驾乘仙鹤凌空高蹈,穿越卷起千堆雪的瀑布深潭,冲向汪洋恣肆的银河宇宙,神游亦真亦幻的天上宫阙。

“人们从《长安三万里》中看到的就不仅是奔流而来的时光与诗情,也是中国动画人不懈努力开创出来的壮阔恢宏的文艺新气象。”[16]

制片人宋依依说,电影《长安三万里》有两个主题:一是片中角色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另一个就是高适和李白之间的友情。在这部片子里,每一个人都不是那么得志。剧中还虚构了一个奇女子——裴十二,纵是出身名门且尽得裴氏剑法,却也受困于时代藩篱,因身为女子,而不能施展才华。

李白的一生都在出世和入世之间挣扎,遭遇了很多困苦和挫折。高适在年轻时始终不是很顺利,直到晚年才终成大器。他们都是在不得志的状态下,用自己的方式在追求理想。“这是我们特别想传递给大家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人生中的困境,但是我们要坚持往前。”

在他们的成败、进退、取舍、得失中,观众看到了现实生活的影子,从而对人生、命运等话题产生思考。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当你对爱情绝望了、放弃了,可它就真的来了。来了之后,却又发现,你早已无力承担了。

我们来看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裳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兮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诗题“梦游天姥吟留别”,在《河岳英灵集》里又叫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李白被放逐之后,做官之路失败了。一路漫游到齐鲁,告别当地的几位朋友,准备继续南游淮泗。当时听到有人夸赞越中(今浙江天台附近)的天姥山风景多么神奇,可以听到天姥唱歌,有多位神仙在这里住过。李白心动了,想去那里漫游求仙,晚上睡觉时做了一个梦,梦到去天姥山游览了,醒来后就写下这首诗,作为向朋友告别的礼物。

诗的大概意思就類似《红楼梦》中的一句潜台词: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哄了老太太十九年!

李白本来就盼望成仙成道,在被逐出长安、官场失意之后,更加向往于蓬莱仙界,人间太苦,他总梦想炼成金丹,一口吞下然后飘然成仙,骑着仙或者仙鹿,离开凡尘,在神仙洞府里面自由自在地飞翔,那日子多美。

诗的大意是,来自海上的人谈起瀛洲仙岛来,都说那地方烟涛隐约迷离,实在是难以找得到。当地人说起天姥山来,都说它的位置在云霓明灭之中忽隐忽现,或许可以看见。天姥山高得可以横到天上,其势超过五岳、压到赤城山。天台山虽然很高很高,但是在天姥山面前,却好像要向东南倾倒一般。我听了越人的话,夜间做梦的时候梦游到吴越之地,梦魂飞到镜湖那一带(即鉴湖,在今天的浙江绍兴),而且还看到湖中那美丽的月亮。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送我到剡溪中。

大文人谢灵运曾经游过天姥山,他住宿的地方现在还存在,就在剡溪一带,那里如今还是渌水荡漾清猿啼叫。谢灵运先生为了上山专门制作的谢公屐,我穿在脚上了,身子登着青云梯。爬到半山腰就看见海中日出,在空中就能听到天鸡鸣叫。千岩万壑,那里的路崎岖曲折、没有方向,正在被沿途的花所迷,被沿途的石所倚,迷途之间,忽然天已经昏黑下来。这时听到的是熊咆龙吟的瀑布之声,震动着岩泉,简直惊心动魄啊,战栗、恐惧感从深林到山顶。云青青的,要下雨;水淡淡的,烟雾弥漫,满目都是雨云和烟水。这时,忽然遇到电闪雷鸣,山峰崩摧,神仙住在崖壁上的石门“轰”地一声开了。

只见天空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神仙住处的金银台。彩虹为衣裳,风为马,云神们纷纷下来。老虎弹瑟奏乐,仙鸟驾车,仙人们站成密密麻麻的一队。忽然魂魄悸动,恍然惊起,吓了一跳,蓦然醒来,深深长叹起来。只看到自己醒来时的枕席,而刚才所见的一切云山仙物都消失了。原来自己刚刚在做梦。

人世间一切行乐也是这样吧,全部都像做个美梦一样。世事皆虚幻。古往今来的一切事皆如流水之不返。我要离开你们这几位好朋友了,什么时候回来呢?别理会了,且放游仙的坐骑在青崖间,什么时候远行就骑上它遍访名山。

我李白岂能低头哈腰、屈身侍奉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还写过这样两句诗:“仙宫两无从,人间久摧藏。”意思是说,自己很苦恼,无论是学道(修道求仙)还是做官(供奉内廷),都失败了。只能选择漂泊。

好不容易混进宫廷,又待不下,被赶出来了。四处求道吧,怎么也成不了神仙。李白感觉人生很失败。《梦游天姥吟留别》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杜甫的忠君思想。

屈原在《离骚》中有个著名的比喻,知识分子的理想就是“香草美人”,不能被认可,那就等于失恋,痛苦不堪,提了那么多意见得不到重用,干脆投江自杀。贾谊先生失宠后,被贬到长沙,远离了首都,远离了政治中心,远离了国君,自己感觉就像被最爱的人抛弃了,竟然痛哭不已,最终忧伤而死。

李白则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李白坦率地承认,自己一天到晚都盼望被长安方面看中,企盼皇恩,可惜总成空想。为此,李白不惜与皇室攀亲。康震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这样说,李白曾自称与唐王朝皇室同宗同族,是凉武昭王的后裔,并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刮目相看。但是因为记载不清,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所以一直不能令后人完全信服。即使这样,李白还依然言之凿凿地号称自己是李唐宗室至亲。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这是李白的诗《玉阶怨》。

卢铁澎先生在《唐诗选读》一书中说:“这首诗以明白晓畅的文辞语句非常直观地描绘了一幅女子秋夜望月的图景。”20世纪初,西方印象派创始人、美国诗人庞德(1885—1972)翻译了这首诗,并在注解中指出这首诗的含蓄之妙。他认为,说“玉阶”,可以想见这是豪华的住宅。“怨”表示有怨恨要說。“罗袜”一词,说明怨恨者是一位妇女,能穿着“罗袜”的女子,不可能是婢女之类的女人,而应该是一个贵妇人。天上有玲珑的秋月,表明天气很好,女子所等待的人不能以天气为借口而不来。冰凉的露水既已把玉阶变白,又已经侵入女子所穿的罗袜,可知女子在玉阶上等待的时间已经很久。女子有什么怨恨呢?她没有说出来,这就是含蓄。当然这首诗的含蓄并不仅仅是女子没有说出自己有什么样的怨恨,还有,她所怨恨的对象到底是谁,也没有说。更重要的是诗歌的本身,只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女子秋夜在室外室内久久望月、难以成眠的图画。诗人不在诗中直接说出这幅图画的意义,而只是通过形象加以种种暗示,需要我们自己体会、揣摩才能理解。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这是诗仙李白晚年的忏悔诗,诗的名字叫《示家人》。

一年到头,天天醉如泥,做我李某人的老婆,真的无异于“太常妻”了。太常,是官名,管宗庙祭祀。做太常过于尽职尽责,一年到头斋戒,夫妻之间有名无实。

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李白实在不像一个合格的故事主人公,相比较而言,高适更接近于一个好的电影角色。

李白这个豪放不羁的人,也觉得对不起老婆,内心愧疚。这说明李白这个人,思想里面并不全是道家(虽然贺知章老前辈一见面就赞扬他为“子谪仙人也”),也有儒家的正统思想成分,所以在放纵之后他也会有所收敛、有所反思。虽然崇仙慕道、豪饮大言,但仍时时流露出济世之心。这就像他写诗,虽然不喜欢拘守歌律,但真写起诗来,用韵仍然很严格。

著名学者苏渊雷在《李太白集》的前言中说:“李白一生以任侠自许,他仰慕排难解纷的鲁仲连、济世安民的诸葛亮和抗暴却敌的张良、谢安等历史人物。这四个人,在其诗中反复出现,热情洋溢,不胜异代知己之感。”[17]

在李白62年的生涯中,有最重要的四件大事,值得大书特书。一是以布衣的身份,啸傲公卿间。到处漫游,诗酒流连,为知识分子在政治活动和生活方式上,创造了风流倜傥的典型性格。二是天宝元年应诏入京,展开上层政治活动,但因“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致为亲近不容,受谤放还。三是放还后与诗人杜甫、高适在梁宋一带会晤,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文人相轻,自古已然。惟李杜之间互相尊重,生死不渝。后来元稹和白居易,刘禹锡和柳宗元,乃至苏轼和黄庭坚这些人受李杜的影响,互相尊重,气类感召,对后来文人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四是高卧庐山时奋起参加永王璘的抗敌军,虽因此而获罪,然爱国精神老而弥笃,写诗寄怀,要求尽最后报国的责任。

要知道,李白比杜甫早出生11年,李白生活的唐代,虽然没有了初唐时的激情燃烧岁月,但“盛唐气象”还在,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在世界上仍然可以扬眉吐气,至少还没有山河破碎、民生凋败的景象,他在55岁之前的生活基本上是无忧无虑的。但是,晚年的李白比较凄凉,看到了山河破碎、险象环生。在《战城南》这首诗里,李白这样写道:“万里长征战,将军尽衰老。”“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已经预感到更大的动乱将要发生,果然不出所料,没过多久,安史之乱发生了。

看到种种乱象,李白不乏书生气地感叹:“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忆旧游书怀》)这个时候的李白,再也没有了当年的风流潇洒,个人生活上,他开始反思自己,感觉对不起老婆。

李白漫游到现在的安徽宣城的敬亭山,山上有座亭子,名叫敬亭。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朓曾经在这儿吟诗。李白独自在那里沉思,看到这里的山,就赋诗一首《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说是看山,其实是在看天。天空中,所有的鸟都飞得看不见了,就连一片云都没有了,悠闲地离开了。这个时候,没有鸟,没有云,只有空旷的蓝天下的我和山,朝廷容不下我了,如今只有这里的山还能够包容我,成了我唯一的朋友,我和山,相看两不厌。

李白原本就是个好仙求道之人,这样倒也随了他的意。叶萌先生在《唐诗的解读》一书中说:“唐代诗人大多也信佛或崇道,或两者兼而有之,然后他们的信佛或崇道,和世俗的拜佛求神有着很大的不同。毋庸讳言,也有人的观念中仍掺杂着迷信,或有功利的目的,然其时却不乏真知灼见的人,他们之所以信佛求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修身养性,懂得一些儒家以外的道理,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提高并丰富自己的思想境界。”[18]

李白好道求仙,也曾自云:“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还写过许多咏神仙之事的“游仙诗”,然而他并不真是个完全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现实远不如理想丰满,人性又比想象中更复杂难测。《长安三万里》里的李白,是一个让观众陌生的李白,没有醉戏贵妃、力士脱靴的风流桥段,却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纠结辗转。

影片最后,高适一边喊着“为了长安!”一边杀向敌营,有趣的是,影片开头专门交代,天子避祸,不在长安。暮年高适要拯救的,已不是那个有天子的长安,这是高适的成长,也是世世代代人的成长中普遍蕴含的悲哀:那个你年轻时坚信的东西、相信的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不信了?

尾声部分,“长安”的意象又一次升华。高适和童子论诗,童子感叹长安已毁。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山河凋敝、白骨累累,在册人口少了一半。王昌龄、李白、王维都已离世,生长在玄宗盛世里的诗人们如银瓶炸裂,荡进了悲剧。故园破碎、老友零落的高适对小书童说:“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长安,最终成为文化符号和心灵家园。

唐代,在历史长河里,一直都是特别的存在。因为那是群星璀璨的时代,涌现了像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岑参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家。而他们的诗词歌赋也早已被国人深深地刻在文化基因里。

《长安三万里》讲述了一群性格各异、充满才情的诗人们的故事。

744年秋日的一天,河南商丘北部平静的大泽湿地,突然喧嚣起来,一行人扬鞭跃马,奔驰呼啸在这片野外的猎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唐代诗人——杜甫与李白,在此相遇。

杜甫《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共被,俩人同盖一条被子。情好绸缪,共被同寝。同行,一同行路,引申为形影不离。《诗·邶风·北风》中有云:“惠而好我,携手同行。”杜甫说,在秋天,他与李白醉后睡眠同盖一条被子,每日里携手同行。概括了杜甫与李白过从甚密的兄弟情谊。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长安三万里》的创作者从唐代诗人们之间惺惺相惜的友谊中找到了电影叙事结构的灵感。

高适与李白的历史交集并不算多,但在影片的想象中变得极其丰盈饱满。

“一位是‘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步步攀登收获人生功名;一位是‘长安市上酒家眠的诗仙,浪迹江湖留下洒脱诗篇。很显然,创作者以入世对出世,以庙堂对江湖,以战场对田园,以功名对才情,便在高适与李白的两条人生线索的交相辉映中,铺展开了对于大唐风云的叙述。

“这使得影片既具备了跌宕起伏的戏剧性——这让故事变得好看,比如剑南节度使高适‘柔弱胜刚强、力挽狂澜的军事谋略,比如李白的盲目跟从让他自己壮志难酬身陷囹圄;也具备了洞察世事的思想性——这让故事变得深刻,人们会追问,在历史的浩荡浪潮中,人和他从属的时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在具体的叙事布局中,《长安三万里》让老年高适在‘追忆似水年华的氛围中展开叙述,这样就给定了高适内层叙事者的身份,他的任务主要是说李白,李白大开大合的人生因此在高适的视角中被抽离出若干个‘相逢的时刻。

“洞庭湖的不打不相识,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轻舟快行,江夏黄鹤楼的纵酒题诗,梁园绿池平台间的相扑竞逐,塞北风雪中的携手救人,每一次相逢都意味着很快离别,但短暂的相处却都会成为高适记忆中的光亮。

“大声地笑,癫狂地舞,得意地吟,快活地饮,光亮中的李白是纯粹的也是不羁的,狭路相逢的争斗瞬间便化作一声兄弟的呼唤,行卷被拒的尴尬转身就成为剑气纵横的洒脱,流放夜郎的心酸很快会变成彩云江涛间的欣喜。

“光亮中的李白要么没有痛苦,要么迅速与痛苦作别。高适眼中的李白,是千百年来人们愿意认知的“谪仙人”李白,但绝对不等于现实中颠沛流离的李白。所以,影片中的李白之于高适,与其说是他一生欣赏并崇拜的兄弟,倒不如说是他人生理想与梦想的镜像。

“如果说,李白是高适在云端的镜子,那么高适就是李白在世间的侧影。

“回到高适的边塞与战场,即便辉煌的唐代也会变得沉重。这时影片就会从限知的浪漫主义的内层叙事跳脱到全知的现实主义的外层叙事。

“李白、高适、杜甫等诗人的一生正交错着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程。观众们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安史之乱前后对比鲜明的画面,从‘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长安盛景到‘夜飞廉价救风雨的都城萧索,从‘霓裳羽衣曲的歌舞升平,到‘渔阳鼙鼓动地来的残酷战争,动荡的时代没有一个人可以逃离它的裹挟。”[19]

《长安三万里》埋了一条暗线,告诉你为什么大唐避不开安史之乱。唐玄宗做了十几年的好皇帝,眼见天下太平,便渐渐骄傲自满,不想再理会朝政,想好好享乐。唐玄宗任用会拍马屁的李林甫做宰相,李林甫当了17年宰相,于天宝十一年(752年)病死。接着唐玄宗又任用杨国忠做宰相,国家的局面更坏。天宝后期,大唐和云南的南诏国打仗,连吃败仗,国内从天宝十一年(752年)开始,关中长安一带就水旱灾相继,天灾人祸,人民生活痛苦不堪。《长安三万里》的彩蛋有些不起眼,但连起来其实又是一段大历史。

唐代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由于叛軍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为首,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乱”之名,也称作“天宝之乱”。

经历了好几代的太平盛世,当地驻军和百姓都反应不及。叛军所过州县,官吏要么开城投降,要么弃城而逃,要么很快城破被杀。这场战争持续了7年多,大唐都城长安沦陷,唐玄宗被迫逃亡入川。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长安宫室被焚烧,十不存一。在这场大浩劫中,从皇帝到平民几乎每一个人都被卷入其中,成为政治动乱的牺牲品。经过这一次的祸事,唐代无论是从经济上、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来看都是处于一种苟延残喘的状态。《旧唐书》中提及,整个黄河中下游,几乎没有人烟。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战乱后的百姓流离失所,很多民众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

在这场空前的浩劫中,很多诗人的命运也受到巨大的影响,也各自遭遇非常戏剧化的命运。比如被称为“诗家天子”的王昌龄,途经亳州时遭遇无妄之灾,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两度出塞留下不少边塞诗佳作的岑参,因直言进谏遭到贬谪,甚至被罢官,客死成都。

安史之乱发生的时候,李白正在游山玩水。听说长安和洛阳被叛军攻陷,李白安置了妻儿,悍然前往河北投军,走到一半听说名将哥舒翰被叛军擒获,北上的道路被叛军隔断,只能返回金陵。757年,57岁的李白投奔唐肃宗的弟弟永王。当时永王在儿子们的教唆下,借口平叛,率领10余万大军东巡抢地盘。李白作为幕僚,作了一首《永王东巡歌》,以赞美永王的盖世功绩。结果成了参与谋反的铁证。

756年,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对于52岁的高适而言,这一年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步登天。

唐玄宗千乘万骑西南行时,高适抄小路找到他,促膝谈心,分析潼关失守的原因。他总结了四点:一是哥舒翰有病,无法统兵;二是监军不体察士兵,视战火如儿戏;三是边镇士卒没吃饱饭;四是杨国忠不听他的谏言。总之,就是帮唐玄宗甩掉残杀忠良、用人不察的屎盆子。唐玄宗听后很高兴,提拔他为谏议大夫,专门建言献策,官居正五品。

哥舒翰何许人也?他是唐玄宗时期镇守河西的名将,安西副都护哥舒道元之子,贵族出身,饱读诗书。“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一首赞美哥舒翰的诗,诗人用高挂在天上的北斗星,表达了边地百姓对哥舒翰的敬仰之情。李白曾赞誉他说:“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安史之乱刚爆发的时候,唐玄宗命封常清和高仙芝带兵平叛,但后来唐玄宗听信了太监边令诚的谗言,杀掉了封常清和高仙芝。这时候唐玄宗想起了在家养病的哥舒翰(此时哥舒翰已经中风,引发半身不遂的后遗症)。虽然哥舒翰已经无法上马,接到圣旨,还是带军出征了。哥舒翰遭到了平生未尝有过的失败,常胜将军的名声也付诸东流。诗圣杜甫在他的《潼关吏》中感慨:“谨嘱关防将,慎勿学哥舒。”被迫投降安禄山后,哥舒翰却表现得毫无气节,实在是有损一代名将的形象,最终苟延残喘,窝囊而死。

此后唐肃宗即位,永王之乱随之发生。肃宗皇帝召来高适商议如何平叛,高适只淡定地说了六个字:“王且败,不足虑。”见他说得这般笃定,唐肃宗大手一挥,说这仗你来打。这是756年的深冬,唐肃宗授高适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高适由一个五品言官,一夜封侯。

同样是在756年这一年,李白因跟随永王造反,被打入天牢。

真实的历史是,李白和高适的关系说不上有多么深,只有一段同游梁园之情。在高适心里李白只能算是朋友,不能算是知己,更不是非救不可的人。后面李白虽然被人救了,但是救李白的人并非高适,历史上并没有任何关于高适营救李白的记载,倒是有高适把李白关入监狱的记载。救李白的乃是郭子仪,因为当初李白救了郭子仪,郭子仪一直心怀感激,在知道恩人入狱性命不保的时候他不怕危险,亲自为李白求情,最终李白死罪得免,但是活罪难逃,被发配夜郎。好在发配路上皇帝宣布大赦天下,因此李白恢复了自由身,也是在这个时候李白写下了千古名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于乾元二年(759年)离开重庆时所作的《早发白帝城》中的这两句诗,在《长安三万里》的影片最后被吟唱。

电影结尾时,李白被赦免重获自由。原来光彩夺目的李白,一生都充满坎坷。这一刻,才懂“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思,别怕,最难熬的时刻已经过去了。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诗实在妙。蜀地的奇山奇水,一入李白胸襟,经过妙笔点染,便觉灵气奔溢,雄峻挺拔,“惊风雨而泣鬼神”。李白写山水,不求形似,重在传神。寥寥几笔,便把诗人的轻快心情充分表现出来。寓精神内蕴于山川形貌,可谓形神皆备,臻于佳境。清代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称赞此诗: “写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

话说“高适没有出手救李白”这件事,也有另外一个说法:如果高适出手相救,单独替李白求情,那起到的效果,可能刚好适得其反。在那么多幕僚中,原本地位不算突出的李白,可能会因为高适的求情而得到彰显,进而被朝廷重点关注。这样一来,非但救不了李白,反而会让朝廷猜忌自己。这样做,对双方都不利。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高适作出了不替李白求情的选择,这样看似是不救李白,其实是在救李白。

“影片中的高适形象远要比李白来得立体,笃信‘功名只应马上取的青年高适,他遇到的人生挫折并不是真正的痛苦。逐步获取功名的中年、老年高适,当他看到‘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的不公时,当他遇到身份的阻隔让他无法出手施救好兄弟时,当他在茫茫雪地中感叹自己的垂垂老矣时,痛苦便会从个体的生命感悟升华为之于人性、时代性的真相洞穿。

“这些时候,‘高适是最需要‘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错落、此岸与彼岸的相望,是本片最令人动容的结构性表达。”[20]

其实,那时李白差不多已是高适最后一个朋友了,王之涣早死,王昌龄死于战祸,他还有许多新旧朋友,也因睢阳之围十难全一。所以与李白绝交后,高適成了一个身居高位的孤家寡人,李辅国给他使绊子,他被降级,甚至都没人给他说一句话。

761年,蜀地发生战乱,高适出任蜀、彭二州刺史,后升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后来,又被召回京城,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并被封为渤海侯。史书记载,封这么大的官,高适上任时,却只有他一人一车而已,这一方面说明他的清简,然而又何尝不是晚景孤单的真实写照呢?

高适是盛世唐代诗人中官位最高的,《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但是高适高升后,最后一个诗人朋友随之彻底失去,这之后他再也没写出像以前一样脍炙人口的诗句来。并在钩心斗角的局势中如履薄冰,不久就病逝了,其中的得失孰轻孰重,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吧。

“作为唐代最显赫的文化名片,《长安三万里》中流光溢彩的诗歌显然为本片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影片真真切切是老少咸宜的,有哪个中国人不知道李白、杜甫、孟浩然呢?

“所以本片在电影院的观看情境中必然会出现戏剧化的‘间离效果。观众们自然而然会跟着剧中人诵读他们熟悉的诗句,大人们也许会默默地考量自己的古典文學素养,孩子们甚至会发自肺腑地念出声来。诵读唐诗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它是日常性的,也是仪式性的。

“在这个意义上,影片中出现的四十多首唐诗事实上联结成了温情脉脉的诗书长卷,它以亲切无比的中华文化基因唤起无数观众心有灵犀的情感共鸣。

“当然,《长安三万里》并不是《中国诗词大会》,假若所有的吟诗场景被‘拆条搬运到流媒体平台上,也不会妨碍影片作为一部系统性故事片的存在。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诗歌被恰到好处地融入叙事情境中,诗歌更多的是叙事元素,而非表演元素。”[21]

《长安三万里》片尾画卷中,与长安有关的诗由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用不同的方言朗诵出来。它们穿越千年,带着盛世的浪漫与澎湃,也带着历史的沧桑与唏嘘。

作为主角的高适和李白,在洞庭湖不打不相识,于二十四桥明月夜轻舟快行,在江夏黄鹤楼纵酒题诗,于梁园绿池间相扑竞逐;还与贺知章、杜甫、张旭、王维、王昌龄、岑参,甚至“乐圣”李龟年、“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等千古流传的名家,结为文友,联诗酬唱,兴之所至便留下深深一笔,组成气度恢宏的“诗友会”群像……在电影中,这些充满历史感的唐代诗人,无不借由诗歌的面貌出现,他们的诗词歌赋,观众早已耳熟能详,一听到就能触发记忆;而蕴藏诗中的儿女幽思、家国情怀,由恰到好处的影视化呈现形成日常和细节,让人们对盛唐诗歌有了更多直观的感知。

《长安三万里》的监制、追光动画总裁于洲说:这部动画仿佛播下了种子,将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不仅是诗歌的种子、理想的种子,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长安三万里》的问世,从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中,把一群活生生的人文偶像树立起来,这是一项创举。

《长安三万里》还带给我们书本之外的思考。《长安三万里》讲述伟大时代里个体对理想的不懈追求。看电影前,观众难免对杜甫、高适、李白等人有诗圣、边塞诗人、谪仙人等刻板印象。而《长安三万里》恰恰展示了教科书之外的多面性:杜甫幼年时期活泼可爱、青年时期朝气蓬勃;高适除了提笔能写诗,也凭着高家剑法驰骋沙场;而李白,除了鲜衣怒马、仗剑天涯,也有入世的曲折、出世的无奈和暮年的颓唐。

我们喜欢唐代,也喜欢李白,但我们了解、喜爱的不能仅仅是片面、扁形的朝代和人物,更要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立体生动的全貌。

当然,电影本身也存在一些争议,168分钟超长片长叙事不够紧凑,内容没有完全遵照历史而是加入很多合理想象,一些诗歌沦为“彩蛋”而非还原真实创作背景等。其实,《长安三万里》也好,之前的《大圣归来》《白蛇:缘起》《新神榜:杨戬》等也罢,都面临类似问题。今后,能否在叙事上多加打磨,在表意和抒情之间把握好分寸,这些考验着国产动画创作者的智慧。

《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是优秀传统文化热潮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从舞蹈《只此青绿》到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再到将宋词与戏曲巧妙融合的热门歌曲《光亮》,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时尚变装”中加速“破圈”。

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能够获得“新生”?这背后的成功密码,正是在守正创新中,找到时代化的惊艳表达。

正如王志艳和李妍发表在新华网评的一篇文章中所说,《长安三万里》的“出圈”是传统文化拥抱大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一批深具东方美学的爆款文艺作品深受青年人喜爱。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严肃中玩梗,拉近千年文物与青年观众的心理距离;《上新了·故宫》将建筑艺术与沉睡数百年的传奇文物带到大家面前;西安大唐不夜城互动游戏“盛唐密盒”有梗有趣,寓教于乐;《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技惊全网……“中国式浪漫”风行背后,可以说是文艺领域践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传统文化并非曲高和寡,只要找到时代化的表达,让观众与中华文明共情,它们同样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余韵悠长。只要用心、用情探索传统文化之美,观众的反馈即最好的双向奔赴。恰如高适的那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竹简未枯心未烂,千年谁与更招魂。”“中国式浪漫”里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要用心关注、承袭、流传,这份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就会绵延赓续。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1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8.

[2]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9:13.

[3] 王敬.砭石疗法:从旧石器时代到今天[N].光明日报,2017-01-07.

[4] [12] [16] [19] [20] [21]刘永昶.《长安三万里》:从大唐奔流而来的时光与诗情[N].文汇报,2023-07-12.

[5] [9] [13]黄治.《长安三万里》:壮哉盛唐一阕歌[N].光明日报,2023-07-12.

[6] 吴净净.《长安三万里》主创商丘路演,感受高适家乡诗韵之美[Z].大象新闻,2023-06-30.

[7] 李零.花间一壶酒[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4.

[8] [11]卫中.《长安三万里》:以国漫方式诵读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诗篇[N].文汇报,2023-07-06.

[10] 郑剑.求官辞官去复来——高适在商丘之五[N].商丘日报,2017-05-12.

[14] 周立文.诗人的漂流[N].光明日报,2011-06-07.

[15] 资中筠.读书人的出世与入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3.

[17] 苏渊雷.李太白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7:156.

[18] 叶萌.唐诗的解读[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125.

猜你喜欢

长安李白
长安长安
我们长安
水VS火
李白搁笔
李白:在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之间
“长安号”:一路驰骋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西游新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