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的数据库技术的课程改革
2023-10-30吴娟库波宣月茜樊晓卿
吴娟 库波 宣月茜 樊晓卿
摘 要:根据“1+X”证书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级证书考核要求,对原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教学内容为向广泛应用于公安、电力、航空、审计等多个应用领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项目,教学方法参照数据库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等工作岗位特点,以项目驱动为导向,根据职业发展和知识内容特点进行设计,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使得修改后的课程全面覆盖“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级证书”中级考核要求,达到课证融通的效果。
关键词:“1+X”;数据库技术;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9.083
0 引言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计划的提出,要把学历、职业技能等证书结合起来,明确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和主体性,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其中,X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参加1+X证书试点的高职院校,需要对标1+X证书体系,优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养,完善实训条件,以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课证融通,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课程改革是关键。
本文以“数据库技术”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围绕“1+X”证书“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级考核要求,联合企业,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借鉴国外先进标准,提高“1+X”证书的考核通过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容等进行改革,切实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为方向,提升学生的数据库技能知识。
1 基于“1+X”證书的数据库技术的课程教学目标
1.1 企业项目为导向
融入企业实际项目,融入达梦数据库企业级开发项目,由于企业中应用的各种管理系统等都是需要后台数据库的支撑,且随着数据库中插入数据量的增多,对数据库系统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因此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才能为企业更好的提供信息化的服务。
在企业项目的应用中,需要学生有能力完善日常的系统的运维管理机制,及时发现数据库系统的异常性能问题等,保障数据稳定的工作。进而对应用数据库的系统进行性能调整,完成数据库系统的调优管理工作。
1.2 培养数据库技能人才为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技术专业知识,面向国家机关、各级政府、企业等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从事数据库开发工程师、数据库运维工程师、数据库优化工程师、软件研发工程师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将原教学目标进行修改,修改后覆盖了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级技能考核要求,满足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级开发标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IT技术产业的更新和转型,数据库相关岗位增加了对专业人员的需求,因此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不仅仅完成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要求高职院校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满足人才需求,以更好地促进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学校课程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方向在校期间做好自己的定位,根据自己的目标方向进行有效的学习,这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同时在校企合作的实践案例分析中,逐步培养更多的满足社会需求的数据库技术技能人才,并调整之前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企业实际应用案例为教学方向,以有效地保证数据库“1+X”考证通过率来培养发展学生。根据行业企业的不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逐步形成数据库技术教学资源系统。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多元化教学方案,有效保障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因此,在数据库管理系统职业技能“1+X”证书制度要求下,对每门课程的内容、大纲、教学等进行综合设置。
2 基于“1+X”的数据库技术
根据“1+X”数据库管理系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中级考核要求,参照绝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对于数据库技能人才的招聘要求,对数据库技术的课程进行重新改革,分别为基础课程、编程课程、管理课程、实战课程。
3 基于“1+X”数据库管理系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课程标准改革
3.1 数据库基本概念
3.1.1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国产数据库达梦数据库发展,掌握数据库相关的概念,包括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模型概念等。
(2)能力目标:认识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区分数据、数据库概念,能定义参照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
3.1.2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设置4课时,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概念,关系数据模型的概念,关系的完整性约束等。
3.2 安装数据库
3.2.1 课程目标
由于融入达梦企业级项目,因此数据库的安装、卸载、操作等均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
(1)知识目标:掌握数据库的两种安装方法,即基于图形化界面和基于命令的安装方式;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相关系统配置;掌握数据库系统的两种卸载方式,即基于图形化和命令的卸载方式;掌握数据库服务的启动和关闭的两种方式。
(2)能力目标:在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操作系统环境下,能够熟练掌握采用命令和图形化方式安装和卸载数据库;能够熟练地掌握数据库的配置;能够掌握数据库常用的图形化管理工具;能够熟练的完成数据库服务的启动和关闭等。
3.2.2 主要内容
共设置8课时,主要内容基于Linux系统客户端数据库软件的图形化安装、数据库安装时相关配置、dminit命令安装数据库、数据库的卸载等。
3.3 运维数据库
3.3.1 课程目标
在数据库的实际应用中,要求在部署好的数据库中进行日常的维护管理,包括检查数据库运行情况、检查CPU、检查缓冲区、检查日志等。
(1)知识目标:基于数据库安装完成的操作中,要求掌握图形化和命令两种方式进行数据表的管理;掌握数据库表空间的管理;掌握数据库用户管理;掌握数据库表的管理;掌握数据库视图管理;掌握数据库的作业管理。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掌握创建、删除、修改表空间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创建普通用户和root用户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向数据表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视图操作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企业级任务项目。
3.3.2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16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创建、修改、删除、查询表空间等;用户的创建、修改、权限的设置(普通用户和root用户)等;表的创建、主键约束、外键约束、非空约束等、表的维护等;创建视图、查询视图、删除视图等;企业级任务项目,在部署的数据库上完成企业员工表空间、企业部门信息表等的创建、修改维护等。
3.4 调优数据库
3.4.1 课程目标
在企业实际应用中,随着应用数据的不断增加,数据库系统会越来越慢。因此需要学生掌握数据库调优的技术,包括死锁处理等。
(1)知识目标: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存储结构、掌握索引管理、掌握DEM管理。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数据库配置文件的管理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索引管理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DEM服务器管理的方法。
3.4.2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设置1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DM物理存储结构、日志文件归档重置等;DM逻辑存储结构、DM内存结构、缓冲区、排序区等;索引管理、函数索引;DEM管理、服务器配置等。
3.5 备份数据库
3.5.1 课程目标
在企业级管理项目中,可能会遇到机房断电,因此需要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备份工作。
(1)知识目标:掌握数据库备份的方法、掌握数据库还原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掌握采用命令和图形化的方式对数据库备份的方法、掌握数据库还原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数据库的归档操作的方法。
3.5.2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20课时,内容包括数据库备份、表空间备份、表的备份与还原、数据库的还原、表空间的还原等。
4 课程重难点
(1)课程重点。数据库的创建、数据表的增删改查、备份还原。
(2)课程难点。Linux操作系统下对于数据库备份、还原命令的操作,知识点与项目的有机结合。
5 项目展示
针对以上课程建设,课程基于企业员工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进行数据表的增删改查,以及数据库的备份等操作,例如图1图形化工具如图2所示。
6 基于“1+X”数据库管理系统职业技能教学方案设计
(1)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等问题,从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分组式教学,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达到“培优,促中,转差”的教学目的,使全体学生在计算机专业中对数据库技术学有所得,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目标启发式教学,课前活动分为“启、发”两步骤,发布资源和任务,让学生提前接触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启发思考,完成认知基础自评诊断,明确目标,优化教学策略。
(3)反馈式教学,分为概念内化阶段,包括“导、演、探、测”四步骤,由具体生活实际问题及典型案例完成概念导入,例如通过数据库相关理论讲解、数据库与生活中的百度文库等对比方式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概念,突出教学重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项目的实践中,学生实操的用户名均已自己姓名命名,要求学生掌握数据库操作的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企业实践项目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更符合企业对于数据库技术技能需求的实战型人才,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分组个性化教学、技术提升,实践教学中每个小组安排不同项目任务,讨论完成,他们大多数都会离开自己的位置聚在一起讨论、咨询。实践课中注重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宿舍小组内可以采用帮扶策略,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去完成实践任务。教师只需要指导部分学生即可,这样可以有效巩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技术掌握更加扎实牢固,从来促进他们学习的内驱力的产生,增加他们的学习使命感和责任感。
(5)即时性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数据综合分析基础上进行即时点评,借助打分或实物奖励等手段进行增值奖励纳入并纳入期末考试成绩,激发正面学习能量,助力反思优化。教师对学生实操过程进行全程跟踪,讲评环节时将各组的知识、技能、协作等维度进行可视化展示,即时激励,增强宿舍小组荣誉感,有效利用分组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
7 考核评价
为全面考核学生,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试考核,具体考核如下。
7.1 过程性考核
过程性考核占比50%,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1)平时考核,占比20%,主要为出勤、平时表现等,包括平时对接企业任务项目的完成质量,都进行量化计分。
(2)阶段测评,可以对每一章节进行综合评分,占比40%。
(3)实践考核,占比40%,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人数多,教师辅导可能不到位,因此可以采用由小组组长根据评价标准考核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互相监督。
7.2 期末考核
本课程期末考核采用项目化技能考核形式,成绩占比50%。教师根据相关企业要求和教学内容设计数据库技术项目,学生选择一个项目进行考试,所有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上交自己的项目。并且在规定时间进行现场讲解项目和答辩。答辩过程中邀请企业人员参与打分,教师和企业人员根据学生演示效果及答辩情况进行现场打分。
8 结语
本文从企业的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基于“1+X”数据库管理系统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内涵,并探讨了将其融入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内容等进行了改革。通过改革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数据库技术的学习提供参考,提高“1+X”考试合格率以及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戴长秀,赖益强.独立学院的“1+X”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01):5455.
[2]宋梅.“1+X”课程体系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162163.
[3]曾德生,骆金维,肖巧玲,等.“1+X”證书制度下高职院校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0,(01):3034.
[4]李兵兵.实施职业资格证书推进“1+X”证书制度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20.
[5]姜晓雷.“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