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里的“伏地魔”
2023-10-30单忠宇
单忠宇
消化道肿瘤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大肠癌已跃居常见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五位,对国民健康具有严重威胁。目前城市中大肠癌患者增长速度较20世纪90年代提高1/3左右,发病率仅次于胃癌。研究数据表明,大肠癌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现在已逐渐向年轻人转移,但其早期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仅仅可能是便秘等,因而经常被忽略;而晚期肿瘤5年生存率则低于30%。所以,积极开展人群筛查,通过定期的肠镜检查,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患者,是当务之急。
约90%的大肠癌由肠息肉演变而来,恶变风险与息肉大小、形态和病理类型均有关。从息肉到癌症,整个过程很漫长。结肠息肉演变为结肠癌需要5~10年。若能在这期间及时排查,可大大降低癌变率。
很多人查出结肠息肉后感到恐慌不安,那么,到底什么是结肠息肉?结肠息肉一定是恶性的吗?其实,所谓“息肉”就是突向管腔的新生物,可以发生在结肠的任何部位,有大有小,有的带长蒂,有的无蒂。息肉可以是一个,也可能是几十、几百个,大小如芝麻、绿豆、核桃。息肉的形状一般不规整,多呈圆形、椭圆形、乳头状。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
息肉主要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两种。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比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如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是癌前病变的一种。若息肉大小超过2厘米,表面有出血、溃疡,则癌变概率大大增高。
就个体而言,肥胖、脂肪肝、代谢综合征患者,饮食上喜红肉、高脂、烧烤、少膳食纤维者易形成结肠息肉。原因在于油脂经过一系列作用,容易导致结肠上皮细胞受损并过度增生,逐渐形成结肠息肉;而植物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缩短有毒物质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减轻对肠道黏膜的损害与炎性反应。生活方式不科学,睡眠差、压力大、熬夜、情绪焦虑抑郁,都是促使结肠息肉发展的危险因素。长期吸烟饮酒、久坐、粪便及炎症刺激、机械损伤,有家族史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易患结肠息肉。
多数结肠息肉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带血、便秘、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及习惯改变等,其中排便习惯改变和粪便性状改变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如果具有结肠息肉史或家族肠癌史,一定要关注自身情况,一旦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的便血、腹痛、腹部肿胀、贫血、消瘦乏力、便秘等症状,要及时到消化科进行诊断。普通人群可行粪隐血试验筛查,高危人群或体检者可通过内镜检查确诊及治疗。
医生采用结肠镜检查的方式观察患者的结肠和回肠末端,查看是否有病变组织或可疑的病变组织,并取部分组织做病理检测。结肠镜检查能够有效发现早期结肠癌患者的癌变组织,并且能够发现结肠息肉,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
病理结果是息肉诊断的“金标准”。随着息肉增大,数目增加,癌变概率也迅速增大,直径超过2厘米的腺瘤近半数会恶变成癌。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一般情况下,发现有肠息肉,应尽早切除。炎性息肉引起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症状时也应切除。如果腺瘤性息肉距肛门10厘米以内,尽早切除不仅手术风险小、费用低,还可以避免癌变后外科手术切除肠管及肛门保不住等情况。
结肠息肉治疗后还须进行复查。息肉为单发、带蒂(或小于2厘米的广基的管状腺瘤)、伴有轻度或中度不典型增生的,为低危人群,治疗后1年复查结肠镜;若为阴性,则每年需要行粪隐血试验检查,并每隔3年复查一次结肠镜。连续3次阴性者,延长至每5年复查一次结肠镜,期间仍需每年行粪便隐血试验检查。如果某次检查发现腺瘤,再次治疗后仍按首次治疗后的随访方法进行随访。对多发腺瘤、直径≥2厘米、广基的绒毛状腺瘤或管状绒毛状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腺瘤或者腺瘤癌变者(原位癌或浸润性癌)等高危人群,治疗后3~6个月复查结肠镜。如为阴性,6~9个月再次复查内窥镜,仍阴性者,1年后再次复查内窥镜。连续2次都阴性者,每隔3年复查一次内镜,期间每年行粪隐血试验检查。如果某次检查发现腺瘤,再次治疗后仍按首次治疗后的随访方法進行随访。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整和保持积极心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身体劳累;注意戒烟限酒;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避免久坐,坚持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肠道蠕动,增强体质;合理搭配膳食,营养均衡,可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避免煎、炸、辛辣刺激性食品;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总之,对待本病关键的一点是“防重于治”,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