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编制工作的改进分析
2023-10-30叶婷婷
叶婷婷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是每个自然年度结束时,由相关的报表编制人员根据报表要求收集汇总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资金来源、机构信息、人员变动与工资福利等方面的基本数据。会计决算报表将全面、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满足国家财政会计监督、各项资金管理以及宏观经济决策等信息需求。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预测下一步的工作战略,本文结合目前决算报表编制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从而保障经济活动高效进行。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1.052
0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是实施政府某项公益服务的部门,是社会服务组织。会计决算报表有利于同级财政部门及上级财政部门对资金使用单位的监控评估,有利于审计监察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进行督导检查,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掌握目前单位的发展状况,对目前遇到的经营问题和战略目标在未来如何进行解决和调整。因此,决算报表的使用不管是在外部检查还是内部进行财务管理,都起着桥梁和指引作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的质量显得尤其重要。
1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内容简述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是在日常会计核算的基础上编制的,综合反映本单位预算执行结果和财政状况的报表,报表由四部分组成:主表、附表、填报说明附表和决算分析报告。决算报表主表是以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为主要编制内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收入,在主表中重点编制。附表重点填列单位人员信息、三公经费及非税收入征缴情况。填报说明附表主要是编制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的结转结余情况以及本年度资产信息与上年度的对比情况。决算分析报告是根据各决算报表中反映的问题和收支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分析,重点分析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财务工作开展情况等。其中,主表与附表之间相互关联,主表是附表编制的基础,而附表则是主表内容的补充和完善,最终所有的数据汇总均在分析报告中体现。
2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编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1 本年度的单位经济活动不能在决算报表中完整反映
2019年起,根据最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记账方式已变更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并行的双凭证记账方式。两者的差异表现为:预算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两种不同的会计记账方式最终会导致本期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往来款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购置以及对应的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等记账方式上的差异。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编制决算,做到账证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表表相符。但是,由于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记账基础的差异,导致往来款项当年不能结账时,预算支出已经形成,而财务会计以往来科目体现,不做费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购置在预算会计中直接计入支出,财务会计则是计入固定资产,每月计提折旧和摊销费用时财务会计才计入费用而预算会计则不做相应的账务处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预算会计不做账务处理,而财务会计则计入无偿调拨净资产。每年年终的决算报表是以预算会计为基础进行编制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差异,必然导致年终数据的差异,因此通过决算报表可以完整的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当年的收入支出总体情况,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情况,政府采购情况和国有资产使用情况等。但是很难通过决算报表来分析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固定资产成新率等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财务状况分析。
在日常的工作中,部分资产如无偿调拨的资产,由于资料不全始终未在资产卡片账中录入,财务人员也未进行账务处理,而决算报表中也不需要反映此类资产,最终虽然账表一致,但是资产未能进行统一管理,导致资产和财务信息的丢失,更甚者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而未被发现。
2.2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编制时部分数据的准确性有待加强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中主表的取数均来源于账簿,有着严丝合缝的逻辑关系,但是,附表中部分数据没有逻辑勾稽关系,如:“三公”经费支出中的“公务接待费”要求统计:国内外公务接待人次和批次。财务人员在实际记账过程中只有公务接待实际支付数,没有具体数据的统计;负责公务接待的部门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备查记录。由于此两项为必填项,因此决算报表编报人员在填列此类报表时,为不超过公务接待的标准而按照公务接待标准倒挤计算填列。“政府采购支出信息”中需分门别类填列政府采购中货物、工程和服务支出数,此项数据是为了解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信息,和前文所提的“公务接待”信息一样,由于没有核算公式和其他报表的逻辑勾稽关系,报表编制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随意填报,此项填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值得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对决算报表的认识不够充分,對报表工作未作系统要求,财务记账人员只完成日常记账工作,报表编制人员也仅仅为完成报表填列,达成最终的平衡上报。相互之间不沟通,对于一些新的制度和改革不能实时更新,后期经常会出现报表无法填列,或者根据报表上报需要不停地反结账更改记账凭证,最终导致财务工作的停滞。
2.3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种类众多,部分报表内容重复统计
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报表一般都是由财务部门统一编制,其他与报表相关的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不重视此项工作,不能形成相互配合的工作体制,在决算数据上报时间紧、报表种类多的情况下,决算报表的内容极易出现逻辑性和审核性错误。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中一般主表20张,附表5张,填报说明附表5张,部分省份还包含省库附表。报表中有些报表需要按照大项目填表,有些报表需要按照大项目中的子项目填列,有的报表需要按照子项目的明细科目填列,所以部分报表不仅仅是数据重复,甚至整张报表都是重复编制,在系统不够完善,特别是报表编制人员不够严谨细致的情况下,在不断重复填列的工作中增加了编制人员的工作时间,降低了决算编制的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报表基本上由同一个人完成所有报表的编制和上报工作,而编制人员面对众多报表,在没有深入研究数据是否合理的情况下,也只是随意填列,部分报表不理解如何填列时,也未对此张报表作分析研究,只是根据审核提示凑上数据,最终达到上报任务。
2.4 行政事业单位预决算报表的差异过大而没有可比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一直是每个单位的重点工作,预算数据的来源也是经过层层分析得来,而在预算执行时,重视程度明显不如预算编制,在实际使用预算资金时,为加快资金使用进度,未严格按照预算批复,随意变更资金使用用途的情况出现,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决算报表与预算报表资金用途和分类差异过大,没有可比性。
预算报表中的数据主要以上一年编制的常规事项和第二年重点事项为主,而决算报表中的数据则包含当年所有经济活动的收支,由于报表编制人员缺乏与其他部门业务上的沟通和积极分析研究的工作精神,导致决算报表中非财政性资金,与当年的预算报表数据有较大的差异,对分析当年预决算数据缺乏参考性。以某事业单位A为例,2021年,预算报表中非财政类收入为435万元,而决算报表中此类收入为1569.9万元,决算数据比预算数据高260.9%,如此巨大的预决算差异,数据使用人员在进行预算执行分析和财务分析时,预算编制数据就没有任何的现实意义,而且也是预算编制工作的重大失误。
3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系统的改进和完善
3.1 正确有效的提取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数据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是以预算会计为基础的决算报表,以当年的经济活动为基础,重点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由于收付实现制会计记账的特点,决算报表不能完整的反映资产负债类的财务状况,就需要决算报表使用人员了解决算报表的特点和报表所反映的经济目的,使用决算报表时,提取有指导性数据。针对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差异项内容,报表编制人员可编制一份整体的差异调节表,用以辅助补充核算决算报表中资产负债类信息,使决算报表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完善。
对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规划发展,不仅仅需要当年的决算报表参考数据,更需要连续年度的财务数据,特别是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经济回顾分析,做出下一个计划战略时,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每年的决算报表进行横向数据比较,同时进行纵向连续年度的资料对比。如:每年用于培训经费的开支,可横向比较在年度内培训经费在整个经费中的占比情况,和其他费用的对比情况,也可纵向比较各个年度培训经费的增长(减少)情况,借助绩效评估手段确定当前培训工作的成本效益,确定下一步培训工作是否稳步开展还是适当进行调整。
定期盘点固定资产,能从源头上保证资产的全面入账,特别是对于一些容易漏记的资产,从最原始的手段着手,实现实物、账务和报表的统一,才能最终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3.2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数据填列的准确性
确保决算报表中数据的准确无误,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做好统计核算工作,决算报表的编制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报表中的数据来源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合作。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录入资产卡片,特别是调拨、捐赠的资产,定期盘点清查资产,做到账实一致;业务接待部门,严格遵守公务接待制度,按照接待标准进行公务用餐,并记录辅助备查明细。年终进行决算报表编制时,相关部门人员提供完善的记录表格,决算报表编制人员根据各辅助明细表中的数据填入相应表格中,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由于财务记账人员和决算报表的编制人员不是同一人,因此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记账人员不能以决算报表编制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入账,决算编制人员也不了解具体的经济活动,仅将数据整合录入,也未考虑数据的合理性,因此需要财务部门内部制定完善的决算管理流程,财务编制人员要实时关注财务记账情况,根据决算要求和最新的财务管理要求提出修改意见;财务记账人员根据修改意见结合各经济科目的定义修改凭证,在每次反复论证修改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最终的决算报表中,达到账表统一。
3.3 深入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基本在每年会计结账以后,15至20天的时间要求各基层单位上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上报报表,无疑给编制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这就需要把决算的准备工作提前进行,财务人员需把项目收支、经济科目、功能分项等基础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逐步完成,其他报表相关人员也应在年中收集决算报表相关数据,在正式下达工作任务时,根据已有的完善的数据进行报表填表,就不会出现无所下手的情况。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中部分数据的重复说明财政部门对此项数据的重视,对这条数据所对应的工作的关注。在决算系统填制报表时,由于不能穿透数据来源,对于编制人员来说,就必须清楚了解每一张报表所要填列的数据来源和此张报表填列后展示的信息内容,只有清楚了解报表的意义和功能,才能在账务信息中提取所需要的正确数据。决算报表种类多,报表内部的审核关联性强,所以决算报表的编制不能仅依靠一个人完成,容易思维定式,出现错误提示而不知是何原因,可以由编制人员和审核人员共同完成,减少错误率,提高工作效率。
3.4 重视预算编制和执行,降低决算报表与预算报表的差异
预算工作是各行政事业单位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业务工作和财务管理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并在后期的执行工作中进行监督、评价、反馈和调整的工作,因此预算工作是覆盖整个经济活动的,在实际工作中对预算执行的不重视,导致预算工作难以进行,因此,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定期编制预算执行情况表,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经费使用部门人员汇报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多反映多传达多分析,必定会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能顺利推进预算工作的全面开展。
决算工作是经济活动的总结,决算报表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真实、可靠、全面的数据,因此预算是决算的基础,决算是预算的反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有前瞻性,根据法规政策,经济环境变化和工作经验进行协调,将各部门间协同管理以此来平衡预算和决算的差异。
3.5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编制人员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的编制由相关人员进行编制的,除前文所述需加强编制人员对决算报表本身的学习研究之外,对编制人员的业务水平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决算报表编制人员不仅要学习基础的财务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和其他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参加有关决算报表编制的培训,多管齐下,形成理论和实践的强强联合,在往后的决算报表编制工作中轻松应对。
提高决算报表人员的编制水平,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所在行政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对于能够及时完成的高水平的决算报表可以在绩效工资或奖金中得以体现,对于质量水平低,错误较多的决算报表且报表编制人员工作懈怠不负责的,应扣減相应的绩效或奖金。报表编制与绩效工资或奖金的奖惩相挂钩,才能调动报表编制人员工作积极性,使决算报表编制工作能够稳步提高。
4 结语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编制工作的分析,决算报表在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调整管理部门的决策,对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起着参考作用。因此,在改进决算报表工作体系的同时,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思想变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积极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文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体系的不足及改进策略[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4):7172.
[2]安玮.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存在缺陷及对策分析[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20,(12):119120.
[3]牛妍娣.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表工作的完善[J].营销界,2021,(17):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