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示范,勇担新的文化使命
2023-10-30沈仲文
沈仲文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不仅是一件文化大事、盛事,也是向世界展示文化强国之路深圳探索的一个平台、窗口。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创城市现代化路径之“新”,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創城市文明形态之“新”——作为全国乃至全球发展最好、影响最大的经济特区,现代城市文明在深圳有着丰富的表达和现实的注解。透过深圳这个“窗口”,世界能看到一个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的文化中国。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举办地为什么是深圳?
因为深圳跑出了文化“加速度”。
近期,“深圳出品”迎来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舞剧《咏春》《深AI你》全国巡演,电视剧《青春之城》精彩上映,观者叫好、专家点赞、网友关注,成为新时代的现象级作品;两部电影《邓小平小道》《奇迹·笨小孩》,双双获得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深圳城市形象片《敢闯敢试》燃爆全网、刷屏朋友圈,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这一波波精品力作的输出,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是深圳文艺创作从高原向高峰奋进的一个精彩缩影,是城市文化实力不断跃升的生动体现,更是这座城市科学精神、人文精神、艺术精神相互交融的精彩演绎。
坚持政策引领,制定实施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文艺精品奖励、高端艺术演出扶持等实施意见,为推动文化繁荣注入新动能;打造平台优化供给,加速推进“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十大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构建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大做强城市品牌,擦亮文博会、深圳设计周、深圳读书月、创意十二月等“文化名片”,为塑造现代城市文明添砖加瓦……在这样的文化“热带雨林”之中,一座“人文之城”拔节生长。
深圳始终把文化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寻找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使文化成为城市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节节攀升,文化产业爆发式增长,市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盈,城市人文精神日益彰显,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是对深圳的肯定,背后是深圳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同步推进、相融共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一贯坚持和努力。从“文化沙漠”到“文化绿洲”,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深圳文化建设的担当更加凸显,创新引领的作用也将更加凸显。
因为深圳肩负着先行示范之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作为一座移民之城、创新之城,深圳汇集了各种文化流动的资源和要素,城市文化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多元平等的鲜明特质,“文化植被”新绿盎然、生机勃勃。
深圳地处“两个前沿”的风口浪尖,在地理位置上是“交汇处”,在文化上是“交融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是“交锋处”,责任重大;作为多重国家战略交汇之地,深圳正处于“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黄金发展期,机遇无限。
在文化建设、文明塑造上先行示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圳既勇于寻路开路探路,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自觉担起“试点、试验、示范”责任,为全国输送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创新成果;更胸怀大局、服务全局、开辟新局,在共建人文湾区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弘扬中华文化,凝聚中国力量。
城市推崇文化,文化改变城市。深圳文化发展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也是中国当代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生动例证。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是对深圳的期许,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当以先行示范的生动实践,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魅力。
纵横正有凌云笔,风好恰是扬帆时。
担当使命、奋发有为,深圳舍我其谁。
(来源:深圳特区报2023-06-08,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