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铺就大埔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3-10-30刘远来
■ 刘远来 何 晓
近年来,大埔县积极推广“先造后补”造林机制,通过政策撬动和吸引各类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个人等投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造林的积极性,着力提高造林成效和森林质量,推动该县国土绿化提速提质增效,让建设绿美大埔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用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底色。
由广东省中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种植位于湖寮镇双坑村“先造后补”的造林点,面积有48亩,现在树苗都呈现茁壮成长的状态。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分别在湖寮镇双坑村、河腰村,枫朗镇枫朗村、上山下村共造林近600亩,有红锥、枫香、黑木相思、油茶等树种。
“‘先造后补’这个政策能给我们带来收入,又能为大埔的绿化作贡献,是一个好政策。这些树是今年3月份种的,我们都有进行良好的养护管理,保证树苗茁壮成长,到时候这片林子验收达标就可以拿到财政补助1200元每亩。”广东省中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李万省说。
“先造后补”造林模式对树种、密度、树高都有严格要求,不仅仅只是种树,而且是要把树种好,这也保障了造林质量。采取“433”标准进行补助,即:当年造林达到验收标准,当年支付相应造林补助标准的40%;造林第二年达到验收标准,再支付相应造林补助标准的30%;造林第三年达到验收标准,再支付相应造林补助标准的30%。
“在宜林荒山荒地、林中空地、疏残林地、石漠化地区或水土流失区人工造林以及迹地更新连片面积30亩以上,并计划进行三年三次抚育的造林地可纳入申请造林补助。珍贵树种模式造林或优良乡土阔叶树种模式造林每亩补助1200元。”县林业局生态修复股负责同志说,今年完成了12450亩“先造后补”造林,三年来,全县“先造后补”造林近3万亩,对造林主体给予每亩1200元补助,总投入3500多万元。目前,先后有20多家造林企业的造林,纳入“先造后补”补助,涉及全县13个镇。
为探索创新造林机制,提高造林主体的造林积极性,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2020年上半年,大埔被省、市列为试点县后,县林业局多措并举开展“先造后补”造林机制试点工作。至目前,试点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据了解,大埔全县共有林地295.48万亩,森林面积292.29万亩,森林蓄积量106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9.15%。今年以来,大埔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围绕绿美建设三大任务九大工程和创森验收32项指标,不断推深做实林长制和绿美各项重点工作,为持续提升绿美广东生态质量作出大埔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