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性和差异沉降研究
2023-10-30王国梁崔永伟
王国梁 崔永伟
(1.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站,河南 郑州 450000;2.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2016年,有关部门在市场内颁布了相关地基设计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文件中明确提出,为保证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工程项目建成后,项目整体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并保障安全性,需要在施工前或项目设计前,做好对地基的承载力特性分析,了解不同路段是否存在差异性沉降[1]。为满足工程项目的建设需求,解决地基工程施工后的差异沉降问题,该文将以某地区湿陷性黄土区的复合地基工程为例进行研究。
1 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性
1.1 建立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几何模型
为更直观地掌握湿陷性黄土区内复合地基工程的沉降,下文将采用建立几何三维模型的方式,进行有限元分析。在该过程中,根据相关工作设计规范,进行复合地基模型几何尺寸设计,其参数见表1。
表1 复合地基模型几何尺寸设计参数
参照模型几何尺寸设计参数,设计地基几何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复合地基几何模型
1.2 地基物理力学参数
完成设计后,在复合地基现场进行土工试验,确定地基不同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
表2 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不同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按照表2所示的内容,进行地基几何模型对应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的录入。
1.3 应力、桩侧摩阻力计算
经过研究,对复合地基应力进行综合分析,在该过程中,设定桩体结构的土荷载分担比、桩间土荷载对应的分担比分别为δp、δs,其计算如公式(1)和公式(2)所示。
式中:P为地基单元承担总荷载,kN;Pp为长短桩承担荷载,kN;Ps为桩间土承担的荷载,kN。
在荷载作用下,可以将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近似看作复合土单元,复合桩上的竖向平均应力为σp,复合桩上的横向平均应力为σs,σp、σs计算如公式(3)和公式(4)所示。
式中:n为复合桩土应力比,°;m为地基平均面积置换率,%;A为材料的黏聚力,Pa。
完成上述计算后,根据σp、σs,计算复合桩土应力比n,如公式(5)所示。
在实际工程中,桩结构基础下的位置不同或桩间距离不同会导致复合桩土应力比n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2]。因此,可以在分析地基的承载力的过程中,将应力值作为参照,通过模仿复合路基的填筑过程,选择不同阶段自桩顶部开始,沿桩提取的应力值[3]。根据表2 的相关参数值,分析复合地基应力沿桩身的分布规律,如图2所示。
图2 复合地基应力沿桩身分布规律的分析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当沿桩身长度呈增加趋势时,对应的桩身应力也增加,当沿桩身长度为2m 时,对应的桩身应力最小[4]。根据大量工程实践与现有研究成果可知,地基应力及其承载力两者呈正相关关系[5]。因此,综合图2 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当沿桩身长度<6m 时,基床表层的桩身应力>基床底层的桩身应力>路堤本体的桩身应力>褥垫层的桩身应力>未填筑层的桩身应力[6]。当沿桩身长度>6m 时,基床表层的桩身应力>基床底层的桩身应力>路堤本体的桩身应力>未填筑层的桩身应力>褥垫层的桩身应力,综上所述,基床表层的桩身应力最大,由此可见,在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中,排除外界条件的影响,基床表层的承载力最高。
2 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差异沉降
2.1 基于现行规范的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
针对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的差异性沉降问题,结合地基处理方法以及桩体材料合理测定沉降量。在计算过程中,明确总沉降量是由加固区和压缩区构成[7]。对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来说,其沉降量主要包括褥垫层压缩变形量、加固层复合土层的压缩变形量以及加固层下卧土层压缩变形量。综上所述,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沉降量计算如公式(6)所示。
式中:s为复合地基的沉降量;s1为加固层中复合土层的压缩变形量;s2为加固层内下卧层的压缩变形量。
在计算过程中,由于褥垫层产生的压缩变形量较小,其发生变形基本在施工过程完成时,因此这一参量可以忽略不计。对复合地基桩身压缩量的计算如公式(7)所示。
式中:Ssp1为复合地基桩身压缩量;P0为荷载;L为桩身长度;Ap为桩的横截面面积;Ep为桩身材料的弹性模量。
关于复合地基的总沉降量,按照地基设计规范,利用公式(8)计算得出具体数值。
式中:S为复合地基总沉降量;mjs为加固区域内沉降误差的经验修正系数;S1为加固区域内通过计算得到的沉降值结果;mXs为下卧层沉降误差的经验修正系数;S2为下卧层通过计算得到的沉降值结果。
对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来说,不同材料、不同性能的地基计算方法不同,见表3。
表3 不同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对照表
表3 中散体材料主要包括柱锤冲扩桩和碎石桩等;柔性材料主要包括水泥土搅拌桩;刚性桩主要包括低标号素混凝土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2.2 复合地基沉降有限元分析
在确定不同复合地基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后,结合有限元法对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沉降进行分析。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的差异性沉降主要受到工程地质、施工质量和车辆荷载等作用的综合影响。对不同湿陷性黄土区复合地基来说,利用有限元法在确定模型工况中的各项参数后,通过变换参数可以发现沉降变化的规律。在进行有限元分析的过程中,按照图3布置复合地基桩及桩间土观测点。桩与桩间土俯视图如图4所示。
图3 复合地基桩基桩间土观测点布置剖面图
图4 桩与桩间土俯视图
在有限元模型中进行褥垫层和路堤填筑模拟,按照图1 布置各个观测点,并规定其中奇数点为水泥土挤密桩间土观测点,偶数点为水泥土挤密桩上观测点。在基床表层完成填筑施工后,对复合地基上各个点的沉降位移进行分析。水泥泥浆挤密桩与桩间土的总沉降量为“盆状”,桩间土点的沉降量均小于同一平面内的沉降量,在同一平面内,水泥泥浆挤密桩与桩间土的沉降量均为最大,而在垂直方向上,水泥泥浆挤密桩与桩间土的沉降量可达18mm;桩与桩间的土体在距堤心线边缘的沉降为1mm~4mm。
在路堤填筑的过程中,路堤下桩与桩间土沉降量的差异较大,并且呈现出“锯齿”形结构,路堤的中心线上第一个桩与桩间土沉降差最大。当褥垫层厚为1m 时,挤水泥浆桩与桩间土在同一时间发生了整体的沉降,并呈现出加固区的总体受压,并且沉降很大,在桩顶+0.000m 的平面路堤中心线上,挤水泥浆桩和桩间土的沉降最大,距路堤中心线的边沿,桩与桩间土的沉降值也较大,在1m 厚的褥垫层下,桩间和桩间的沉降量都很大。综合分析得出,1m 褥垫层沉降会表现为整体压缩沉降,沉降量过大将不符合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同时其材料用料较大,成本较高。
3 结语
我国具有地广、人稀及地质类型多样等特点,在山西、甘肃、河南等地,分布大量的湿陷性黄土地质,新疆、辽宁、青海、内蒙古等地也有一定的分布,但不同地区的湿陷性黄土地质存在阶段性差异。在深入各地的市场调研中发现,陇东南地区的高阶土壤中,存在厚度为50mm~150mm 的黄土,此类黄土具有I~V 级的湿陷性特点,由于此类地质较为特殊,因此,在此类地段进行工程施工,会导致建成的项目出现路堤稳定性差的问题,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使地基出现压缩性沉降,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工程路基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方面内容进行研究,明确在特殊地质环境下施工存在的差异性沉降,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在后续的研究中,将继续对湿陷性黄土地质进行研究,从更多角度分析地质结构与地基承载力之间的关系,为工程施工提供技术指导。